2010/12/31

2010理財規劃回顧-感謝豐收的一年

回想這一年,真是奇特的一年,女兒的誕生,就像奇蹟一般,大幅度地改變了我和太太的生活,支出固然增加了,神奇的是收入也適時地增加了,彷彿像之前預期地一樣,女兒自己帶了不少錢來到這個家庭,先前的努力耕耘,在這一年中都展現了收穫。

2010/12/30

投資股票能點石成金?!

很多剛開始投資的人,都懷抱一個靠投資快速致富的希望,以為股票投資可以點石成金,上班族可以靠投資提早退休,沒有富爸爸的窮兒子,只要憑一股勇氣,在股市期市中廝殺,平民散戶,也能夠大獲全勝,從資本市場中,從大戶與有錢人手中,賺取財富,成為散戶英雄。不過,這只是想像,現實與此相差很大。

2010/12/29

投資理財有沒有一個不可折返點

最近,報紙在談我們台灣與中國的關係,在經過ECFA生效之後,是否過了不可折返點,報紙斬釘截鐵地說我們,已經過了不可折返點,我認為,這只是媒體武斷的推論,並且藉由大量傳播,企圖造成既定印象的行銷手法,哪有甚麼事是不可折返的呢?只要類似南北韓,來場砲擊,哪有不可折返的道理。這讓我聯想到,投資理財有沒有一個不可折返點呢?過了某個年紀,你是不是就不可能達成你人生的夢想目標了呢?

2010/12/28

投資客新手上路Investor Get Started

如果你是第一次來到【上班族投資理財】網站的網友,你是專業的投資人,今天第一次看到我的網站,想研究我的投資方法,尋找挑戰性的觀點,或者是投資的聖杯,不知從何開始,不想從頭讀起,這裏我準備了十篇適合投資客研究,可能激發你一些新想法的文章,應該每篇一分鐘的時間可以讀完,全部只要花你十分鐘。

從這裡開始

2010/12/27

理財新手上路Get Started

如果你是第一次來到【上班族投資理財】網站的網友,你過去沒有時間學習投資理財,今天第一次看到我的網站,覺得為自己思考一下,多學一點投資理財的秘訣,很值得自己10分鐘的時間,這裏我準備了十篇簡單的入門文章,應該每篇一分鐘的時間可以讀完,全部只要花你十分鐘。

請從這裡開始

2010/12/26

讀《卡內基的一生》

這本談的是安德魯卡內基,美國鋼鐵大王,而不是辦教育訓練的卡內基,安德魯卡內基是蘇格蘭裔,當年他們全家移民美國時,已經破產,靠向親有借的錢才能買到美國的船票,卡內基一家是抱著成功的欲望與野心來到美國。父親的織布事業沒有起色,讓卡內基很早就擔起支付一家所需金錢的責任感。

2010/12/25

讀《經濟學的新視野》

以下摘錄我閱讀此書的心得:
現代知識經濟的特色,是在於傳統產業業中規模報酬遞減的法則被打破,進而成為規模報酬不變的產業,少數有網路效果(network effect)者,靠內鎖現象(lock-in),則成為規模報酬遞增的產業。

2010/12/24

如何開始理財?

這句話有兩種回答的方式,一種是注意在如何理財的方法上,問的是實際上操作的層次,有哪些方式,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另外一種就是我今天想聊的,問題的焦點是放在如何開始,如何才能讓一個人開始去做任何可稱作理財的一件事。

2010/12/23

寶來富櫃五十指數股票型基金006201

雖然寶來在新聞稿中將富櫃五十基金描寫成小型股的股票型基金,因為傳統上我們認為上櫃的公司規模小於上市的公司,但是這不是很精確的分類方式,我認為富櫃50基金(006201)還是被歸類成櫃買中心的大型股指數。和真正的小型股ETF還是有些不同。

2010/12/22

讀【寶來櫃買ETF傘型證券投資信託基金】公開說明書

寶來櫃買ETF傘型證券投資信託基金分為兩個子基金,分別追蹤富櫃五十指數和台灣指標公債指數。先談追台灣指標公債指數的富盈債券基金。(按此讀簡式公開說明書)

2010/12/21

看『收費式理財規劃服務』暨『商業模式』進程報告

上週四,我去了參加了文化大學-國際財務金融教育中心舉辦的『收費式理財規劃服務』暨『商業模式』進程報告,林俊延分享了他們的許多商業點子,其中我認為很有創意的是一個名為MOHAS的系統,他目前的團隊包含人力銀行與通路王的成員,是對網路環境很熟悉的團隊,相對於多數CFP理財顧問對網路環境的不熟悉,他的計劃整合網路行銷與理財顧問,看來是一個很有潛力的組合。

2010/12/20

如何設計委託投資的績效費條件

投資國際共同基金,或者投資證券投資信託基金,都是一種委託經理人替我們管理資金的方式,基金投資和證券投資信託、證券投資顧問所提供的全權委託,主要的差別就是委託條件的不一樣,基金方式的委託條件,都寫在公開說明書中,投資人只有要或不要兩種選擇,沒有商討的餘地,簽訂全權委託或建立企業內投資團隊,則讓投資人有較多的選擇,如果有機會設計一份委託他人管理資金條件,我會怎樣設計呢?

2010/12/19

在天母感恩堂看一元布偶劇團的醜小鴨

周六帶著還沒滿一歲的女兒,去參加天母感恩堂慶祝耶誕節的活動之一,一元布偶劇團的表演,同時段還有領導家管樂與弦樂的音樂演奏,感恩堂周日主日學學員小朋友的聖歌獻唱,很豐富的一個下午。女兒注意鄰座小朋友的時間,比台上表演的音樂、歌唱與戲劇還要多。

2010/12/18

讀《破局而出 黑幼龍的30個人生智慧》

聽到黑幼龍的名字,總是讓人聯想到卡內基訓練,讀了這本書,才知道原來他是在四十七歲的時候,才開始創業,從美國代理了卡內基訓練,十年內,讓台灣的卡內基訓練中心,成為全球卡內基訓練加盟中心的第一名,他自己也幾乎成了卡內基訓練在台灣與華人地區的代名詞。

2010/12/17

教你年輕上班族成功心法

每年有很多學子畢業,進入社會貢獻一己之力,也謀取自己相對應得的報酬,經過幾十年後,有些人可以擁有相當多的財富,對退休生活感覺無虞,有些人則一路跌跌撞撞,還是無法累積一些資產,不能說完全沒有運氣的成分,但總有一些部份的成功原因,是來自成功累積財富的必要條件。不敢說這是什麼金玉良言,把自己當了十多年上班族的經驗,和願意聽一聽的年輕上班族聊聊。

2010/12/16

看ETF折溢價差的危機與機會

剛上市一週的008201上證50ETF(標智上證50中國指數基金) ,目前還是保持很大比例的溢價,008201的市場收盤價格比以港幣計算的淨值高出許多,以ETF來說,超過1%的折溢價,都算是很大的比例了,因為ETF多半設計有大筆創造與消滅單位的機制,不論折溢價,只要經過實物申購與贖回機制,應該都能消除折溢價。無法消除折溢價,則顯示制度執行不順暢。

2010/12/15

上班族的零利率貸款

雖然這個標題下得有點過份聳動,我要講的這個選項,不是真正的銀行貸款,但是如果從實際現金流的角度來看,一筆現在可以先用,未來才要還的錢,就是負債,也就是貸款,而上班族的你如果做這個選擇,成本是零,當然也能說這就類似是零利率貸款。這個選項就是想辦法補稅而不要退稅。

2010/12/14

從當代十大驚奇發明中尋找投資方向

今天在數位電視頻道中的歷史HD頻道,看了一個節目的錄影,名為 Modern Marvels現代奇蹟,剛巧這一集中,他們整理了最近十多年中,最令人驚奇的發明,並且排出了十大排行榜,邊看我在就邊想,如果這是編審認為影響人類最巨大的十大驚奇的發明,是不是能在其中也找到投資的方向呢?

2010/12/13

現代金融產業的本質與獨立理財顧問的比較

現代的金融業是由古代的錢莊所演變而來,在西方,主要就是金匠與金鋪,一方面生產交易用的黃金,一方面也提供客戶保存黃金的服務,進而演變由保存黃金的憑證,再發展出紙鈔。如果你看過最近白銀帝國這部影片,在東方,同樣的演變,則是發展在白銀上。錢莊與金鋪的主人與掌櫃,很快就學會,不是每個保存黃金白銀,都會被領出去使用,於是都開始發行多於實際存量的存貨條,將這個憑證借給需要錢的人,或是投資在生意上,賺取利息與利潤。

2010/12/12

讀《幼教老師的教養魔法What Kindergarten Teachers Know》

雖然我的小孩還沒有兩歲,也還沒有進入幼稚園,聽說要兩歲半才能,這本書則是蒐集美國許多幼教老師的教養魔法,不知道國情不同,台灣的幼教老師是否也有不同的魔法,我想它至少可以作為將來的準備,和一點參考,讓新手父母預先想像一下可能的問題和處理方式。

2010/12/11

讀《馬鈴薯拯救了一鍋湯?What Einstein Told His Cook: Kitchen Science Explained》

投資理財是藝術還是科學?廚藝是藝術還是科學?烹調其實就是化學反應,化學反應是可以用化學科學來解釋,但是人類品嘗廚藝和美食評論,其實就像美學,涵蓋自然演化與社會演化留下來的影響。科學進入廚藝的領域被稱為分子料理學(或分子食物),也就是將分子生物學的研究用在食物上,廚房就是實驗室。

2010/12/10

投資的聖杯何在?

最近台股指數已經到達8700點,有多少人記得上一次台股指數8300點的時候,自己的投資心情是什麼樣子?多數人,應該是完全沒有印象,如果你有完整的投資記錄,也許你可以找到上一次台股指數8300點的時候,你的投資部位是什麼樣子,總資產是多少。如果更好一點,你有記錄投資日誌的習慣,你可以翻翻自己那些日子的投資日誌,體會一下自己的心情。

2010/12/09

拉近想像與真實的差距

在還沒有小孩之前,我以為小孩子哭了,就讓他哭也沒有什麼關係。但是,等我有了小孩之後,才發覺想像與真實的差距很大,每個小孩都不一樣,但是他哭的聲音真的很大,很難、很難忽視,完全和我之前想像時的輕鬆不一樣,忍耐他的哭聲,真的是很大的考驗,絕不輕鬆。

2010/12/08

008201上證50ETF(標智上證50中國指數基金)

今天008201上證50ETF(標智上證50中國指數基金)在台灣證券交易所上市了,國內是由凱基投信所引進,所以目前國內發行與引進ETF的投信,已經由早年寶來到第二名富邦,新加入了匯豐中華與凱基,看起來凱基來勢洶洶,第一天就做出很大的交易量,也出現溢價,可見買盤十分受到吸引,較低的單位數小總價,應該是有助益,記取了恆中國、恆香港的教訓。

2010/12/07

金融風暴中的投資理財策略

如果我們把每一次的資產泡沫,股市價格緩漲大跌的循環,稱為金融風暴,那麼過去的金融風暴不算少,未來也可預期還會再出現,我們能事先準備的就是,如何度過它的策略。

2010/12/06

二代健保之健康退費

二代健保的一大變革,就是隨著保險經費的增加,保費的費率就會提高,其中,政府的調整機制是用GDP與NHE的指數,也就是約略和所得的成長和醫療費用的成長相關。企業的調整機制是用前三年的總薪資平均費率來平滑化。剩下的差距都由被保險人承擔。也就是總保險經費會和被保險人費率息息相關。

2010/12/05

看新聞投資的大問題

這裏的新聞不只是指每天印行的報紙新聞,也包含每周每月發行的雜誌新聞,和每天早中晚發布的電視新聞。如果你靠看新聞投資,一定會遇上的大問題。

2010/12/04

看二代健保的隱藏風險

如果不是立法院即將通過二代健保,媒體上不斷出現新聞,大概也不會想去了解這次的二代健保,到底是有何爭議,這顯示多數的人,即便有能力看懂的人,在隔著一層代議政治的制度下,很容易變得漠不關心,而制度的設計,淪入經理人、代理人的手中,別說共識難以形成,連代理人提出來的方案到底是什麼?恐怕,沒有多少人事先搞得清楚,遑論可能的後果。

2010/12/03

略讀《散步美學》

因著陳登源老師的推薦,找出談宗白華美學思想的《散步美學》讀,但是實在無法細讀下去,可能是中文哲學家的寫法,我很難適應。很像年輕時想讀朱光潛美學的感覺,雖然很想搞懂,卻讀不下去。到底何謂「美」, 美的範疇十分廣大,品味也千變萬化,沒有單一的標準。我想陳登源老師的推薦,在於追尋美,也是退休生活中一個很常見的目標,因此,了解「美學」及其演變,是值得嘗試的經驗。

2010/12/02

Gmail帳號被入侵

今天早上5點,我的Gmail帳號被入侵,寄出了24次廣告信件給所有有通過信的朋友,一方面對收到信的朋友,很抱歉。一方面,也對自己的Gmail帳號被入侵,感到十分憂慮。也許我自認還滿小心的網路行為,在這個時代還是不足,需要與時俱增,改變自己設定密碼的習慣。

2010/12/01

讀《人生四季之美》

作者日野原重明是位內科醫生,在七十五歲時受NHK電視台採訪節目,將五次訪談的內容整理加註後成為此書。

2010/11/30

讀《死的藝術》The Art of Dying

如果你被醫師宣判死期不遠,該如何坦然面對死亡?作者威諾森用自己行醫觀察的經驗,整理出許多坦然面對死亡的方法、態度與要項。我認為,重要的是採用一個新觀點,未知死,焉知活。現在你是活者,還是即將死去?(Are you Living or Dying?) 預先思考,為死做好準備,則對你活著的生命,將有很大的幫助。

2010/11/29

讀《耶魯老爸的私房財富課》

昨天另外買的書是這本《耶魯老爸的私房財富課》,可能是因為自己成為了父親,這樣的標題,對我有很強的吸引力,讓我會想到自己將來與女兒的對話,很快地就決定要將它帶回家讀一遍。

2010/11/28

讀《小氣鬼經濟學》Why You Shouldn't Buy Present for the Holidays

隨便逛進書店一下,原本只是想買本放鬆心情打發時間的雜誌,卻買了兩本書,突然發覺自己好像沒有足夠的時間讀完它們,拿起這本《小氣鬼經濟學》,趕緊從書店離開,落荒而逃。

2010/11/27

又一次選舉結束

看著開票節目,這次主要的市長選舉,由於增加了新北市、台中、台南,總投票數其實很高,各個市也選出市議員與里長,從最多人注意的市長選舉來看,這種一對一的選舉,只選出一人,無黨籍當選空間越來越小。

2010/11/26

支出控制省電

電費支出最大的通常為冷氣,如果能養成不需要開冷氣的習慣,可以節省大量電費支出,用電風扇取代冷氣機,也是好方式,非得使用冷氣的時候,則要注意冷氣機的選擇與安裝。是一種長期支出的節省。

2010/11/25

你自提了嗎?

符合勞基法的勞工,在雇主為你提撥6%薪資的退休金之外,自己也可以從薪資中提撥最多6%的退休金,這個退休金的部分可以優惠不計入當年的薪資所得,這是用來增加員工自提意願的設計,但是,你自提了嗎?

2010/11/24

元智大學公提與自提退撫儲金

元智大學的自辦員工福利信託,分為兩部份,公提與自提的都由員工自己決定資產配置,可以是基金、年金保險或存款,公提的基金標的少於自提,主要是減少比較高風險的股票型基金(成長型/積極型)。使用的是中信銀的投資平台,看來中信銀是未來勞退新制如果要改自選,準備最完善的系統。

2010/11/23

私校退撫儲金管理

今年開始實施的私校退撫儲金新制,採用的管理原則,和勞退新制類似,都是統籌管理,由中華民國私立學校教職員退休撫卹離職資遣儲金管理委員會,負責擬定管理運用辦法的細節,委託民間商業金融機構作投資管理。

2010/11/22

澳洲First State Super理財規劃服務

澳洲First State Super是ㄧ個非營利的退休金管理機構,在我國的資產管理機構中,比較缺乏這類型的退休金管理機構,私立大學得退休金管理機構是ㄧ個開始,但是到目前為止,沒有自選方案,也沒有形成全國性的自主投資管理組織。

2010/11/21

信任、真感情、真實

最近很紅的一套理專廣告,在金融風暴後,ㄧ般輿論對部分理專讓人陷入雷曼連動債風暴,還十分質疑,台新銀行以這個形象廣告出奇招,效果應該是不錯,好評不少。可能事前的廣告測試應該有針對目標客群研究,方能奏效。

2010/11/20

澳洲獨立理財規劃顧問公司AIFA

很特別的一間獨立理財顧問公司,他主要推薦指數型基金的投資組合,只收預先依據難度與責任範圍決定的固定費用,或是按時計費,不收取佣金,如果保險產品有佣金,也全部退費從固定費用中扣除。費用也不依據投資人的資產金額百分比。

2010/11/19

澳洲有,台灣能有嗎?

澳洲的勞工退休金制度稱為Superannuatio(退休公積金),除了有很多金融機構提供退休金投資管理的平台和方案,最讓我心動的是ㄧ種稱為SMSF的自主方案。SMSF是Self Managed Superanniation Fund(自行管理退休公積金),基本上的意思就是完全自己來的DIY方案,你可以以自己當自己的信託受託人,完全自己管理。

2010/11/18

紐西蘭AMP理財規劃費率研究

紐西蘭AMP委託的市場調查顯示,顧問公司如果能有清楚透明的收費方式,採套裝費用或按時計費,紐西蘭人願意多向顧問公司諮詢,也更願意投資。其中一個有趣的數字是,調查顯示紐西蘭人願意支付的初次理財規劃費用平均為320紐元,這相當於台幣7500元。這個金額之低,紐西蘭AMP認為不合成本。

2010/11/17

罰單

最近電視一直播一位攤販,累計被開了數百萬元的罰單,但是攤販恐怕是沒有機會還清這筆罰款。罰單的目的是什麼呢?是希望在考量處罰的經濟效益下,讓攤販自行減少,轉換到其他的工作去嗎?這個社會現象,顯示可能罰單不合理,也可能是執行的方式不合理,罰單沒有達成目的。社會賦予政府的公權力,並沒有能在最細微之處,達到社會的期望。

2010/11/16

澳洲IPAC的理財服務收費標準

初始理財規劃費,依據範圍與複雜度,收費從1100到7700澳幣,以1比30元台幣估算,約3.3萬到23.1萬元。舉例一個全方位規劃包含政府提撥退休金計劃建議、退休收入規劃、退休福利和稅務規劃,一般約要3300元,合9.9萬台幣。這費用以台灣人的角度來看,並不便宜,也許從國名所得較高,較能接受知識有價的澳洲人來看,是可以接受的價格。

2010/11/15

統一發票中獎的心理帳戶

心理帳戶的現象,是描述我們會對金錢冠以某種標籤,不同標籤的心理帳戶中的金錢,花用起來會使用不同的管理規則。統一發票中獎的獎金就很容易被標籤為幸運之財,意外之財,因此很容易被隨意花費掉。

2010/11/14

獨立董事之獨立性

什麼樣的人算是獨立董事?和公司經營階層沒有血緣關係?不是公司的股東?大學教授?其他行業的傑出經理人?和公司經營階層沒有雇傭關係?

2010/11/13

理財規劃自己來之難

前幾天讀到一篇美國CFP John Comer的文章,他寫到自己雇用其他理財顧問來協助的原因,雖然他自己也有充足的理財知識,更有充分的動機,利益也一定一致。但是他很高興自己用了其他理財顧問來協助自己。

2010/11/12

花博初體驗

福爾摩沙,台灣雖然有這麼美麗的古名,但是台灣人卻不是喜歡爭奇鬥艷的性格,即使有豪華奢侈,也少見富人將大量金錢投資在花草與園藝,在花博之前,台北市幾乎沒有什麼地方可以賞花,最多人去的還是陽明山,不是說陽明山花不美,但是距離可收費的觀光花園,還是有一段距離。

2010/11/11

讀《我的慢熟人生》

這書是由十篇ELLE上的女性成功人物採訪文章集結而成,現代社會中,女性已經是生產力的主要角色,很多行業,女性從業者都遠多於男性,女性的許多特質,例如細心、體貼,甚至比男性還要適合現代工作,不過從這十篇文章中,還是可以感受到,男女在親職投資上的差距,女性對養育子女的投資,依舊遠大於男性,不過女性似乎並沒有抱怨,還是一樣認同,為子女所做的投資,是她做過最有價值的事。

2010/11/10

讀《Buffett Beyond Value》

讀這本《Buffett Beyond Value》感覺十分暢快,作者詳細整理了許多巴菲特投資的紀錄,例如最近的鐵路投資,並且經過他自己的許多計算,而且他都將自己的算式仔細的解釋,如何計算他認為的真實價值(Intrinsic Value)等等。

2010/11/09

長壽研究與建議

研究顯示,老年人通常比較快樂,研究人員認為原因是老年人通常比較傾向追求短期的愉快,因為剩下的時間不多,較少憂慮未來,會忽略不快樂的回憶,只記住快樂的回憶。某種程度上,是降低了損失趨避的心理偏誤,面對預期虧損,老人比較坦然,不會痛苦太久。這似乎意謂老人會比年輕人容易在投資上成功,因為沒有了損失趨避這個阻礙。不過,這也造成老人容易受騙,不去注意警訊,而容易淪為詐騙集團的對象。

2010/11/08

澳洲的AMP理財規劃服務公司

FPSB的全球理財規劃案例,AMP理財服務公司屬於AMP集團,AMP集團是澳洲資產管理服務的主要提供者,AMP理財服務公司的目標是增加理財規劃顧問的資源,擴展它的服務。他們認為雇用受過完整理財訓練的員工,是他們最主要的競爭力,因此十分認同CFP這個證照。更設立公司內部的教育機構,幫助員工取得CFP證照。

2010/11/07

高配息的台灣股票

退休時期的提領策略中,其中一種就是投資高配息的股票,只用配息的金額當做退休當年的支出,避免你所持有的公司股權百分比下降,當然,當公司保留盈餘時,我們也可以自己賣出零股,維持你所持有的公司淨值不下降,但是,這樣你所持有的公司股權百分比就會略為下降,如果期望盡可能永久持有,確保長壽的期間,和後代子孫ㄧ定還有資產,則光用配息,還是一個不錯的策略。

2010/11/06

陳水扁無罪

恭喜陳水扁一審無罪,不過這似乎顯示,法律的事情,我這樣非熟悉法律的人,無法理解。這樣判無罪,也許對司法官們而言,都覺得很有法律根據,這樣判沒問題。但我只會想到,將來要如何預防類似的事情發生。即使陳水扁最後完全無罪,我也不希望下一任總統,或是未來的總統認為,可以比照辦理。

2010/11/05

日長年短The Days Are Long, But The Years Are Short

今天去看一場踢踏舞表演(異響),原本一直以為女兒出生這一年,不太可能去看表演了,最近,請了一位大琬幼教老師來做臨時保姆,女兒也逐漸接受大琬的陪伴,讓我們有機會能出門,也敢出門去欣賞舞蹈表演了。很像兩人重新開始約會的感覺,十分難得。

2010/11/04

讀《Rich Dad's Conspiracy of The Rich》

如果把Conspiracy解釋成不為人知的運作原則,也許比較容易讓我自己接受,金錢規則的演變,很難說真有一群人,背著所有人做好計劃,然後暗地裏在執行。不過,錢與權都會讓人腐化,或者說錢與權會讓人改變,ㄧ旦你成了有錢或有權的人,你的心態不多久就會變得和沒錢或沒權的人不同。人會很自然地去保護自己的權益,既得利益者的心態,不可能和毫無利益者相同,對未來的看法,也不會相同。回頭去看,自然很容易說這就是他們的計劃,但是身處其中的人,應該會感覺到各種勢力的拉扯,當時誰知道哪一方勢力會最後勝出,共產主義也曾經是100年前,年輕人最流行的理想主義,不是嗎?

2010/11/03

讀《退休革命》

循著陳登源老師的推薦退休書單,來讀《退休革命-精彩人生始於退休》,作者大島清,是在63歲退休,67歲寫成此書,分享自己四年的退休經驗,可以說是退休早期的心情寫照。這個時期,多半身體還很健康,累積的人際關係也還存在,剛開始享受不同於工作時期的生活,的確是充滿樂觀。不像曾野綾子(70多歲寫的文章),會說無可逃避地,需要勇敢地忍耐孤獨。

2010/11/02

如何追求晚年人生的快樂

如何追求人生的快樂,即使面對退休後的晚年,都毫無畏懼呢?我還不夠老,沒有辦法用親身經歷來說明,只能藉用已經進入老年的作者,來分享他們的思考與建議。

2010/11/01

讀《晚年的美學》

即使剛退休的時候,人還算硬朗,總有慢慢進入真正晚年的時候,這本《晚年的美學》是經由陳登源老師的推薦,由曾野綾子在70多歲的時候所寫成,她用很文學的方式描述自己對晚年的看法,分享她自己面對晚年的訣竅與態度,雖然有些是很日式的觀點,不過,就像現代心理學的研究發現的,人其實都差不多,至少沒我們想像地差距那麼大,綾子的晚年美學,還是很值得參考。我試著用比較非文學的方式摘錄她的建議。

2010/10/31

年輕人和老年人眼中的卡門

卡門,一齣有名的歌劇,西班牙音樂耳熟能詳,幾乎每個看過這首舞的人都能哼上幾句,感覺好像應該很熟悉,不過如果仔細回想,我還真的不太記得它的情節,如果不是在曾野綾子的《晚年的美學中》讀到她描訴的故事,大概還以為自己算是認識卡門的,其實完全稱不上知道。

2010/10/30

美國CFP理財規劃業案例Financial Finesse

Financial Finesse這間理財規劃公司,位於美國加州,是由一位避險基金經理人於1999年成立,雇用約20位員工,創業者以持有美國CFP認證為他主要雇用員工的標準,因為他認為這個證照的嚴格標準,讓他可以很有信心,員工能提供給客戶最客觀與最優良的理財規劃建議。

2010/10/29

讀《反退休運動》

《反退休運動》的作者認為,對目前即將進入退休年齡的嬰兒潮世代而言,退休這個概年應該被退休了。他認為延長的平均餘命,增加的不是老年,增加的時間其實應該是有用的中年,不但不該提早在55歲退休,你應該考慮從55歲到85歲,這三十年的第二或第三職涯。

2010/10/28

台灣有錢人的基本門檻

多有錢才算有錢人?可以不必擔心錢的問題?算擁有財務上的自由?這原本是很個人化的問題,和你的需求與欲望很有關係,不過,人總是不愛仔細思考自己的狀況,而愛用別人的看法來當作指標,也因此,容易感覺痛苦,因為別人的看法,比自己的看法,還更模糊難以捉摸。

2010/10/27

讀《嬰幼兒大腦與認知發展的奧秘》

這本小書收了兩篇研究文章。第一篇洪蘭寫大腦的可塑性,主要的論點在於人腦有數兆個神經元與連結,大腦的適應性,比基因的複雜度還高,基因只決定的人腦的結構,而神經元與連結的粗細,是由人與環境的互動刺激所造成。同時發出訊息的神經會連結在一起變粗,而這個變粗的連結,會讓將來的訊息容易通過,也就是人腦記憶力的基礎。人腦的可塑性不止嬰幼兒期,而是一直到老,都有可塑性。

2010/10/26

健康長壽的退休

如果退休後身體不健康,那麼長壽可能就沒有那麼有趣了。即使有充足的醫療保險與準備金,不擔憂長久的醫療費用,維持健康的身體,還是最優先的目標,一旦失去健康,有再多的錢,也很難換回健康的身體。老化是ㄧ種持續的變化,你不是65歲才突然變老的。生理機能是會用進廢退的,不是用年齡決定的。

2010/10/25

金錢以外的退休準備

退休,有時候不見得是好事。被強迫退休的人,可能沒有足夠的退休準備,生活陷入困境。自願退休的人,有時候沒有心理準備,突然失去工作的舞台,失去工作所帶來的規律生活,突然的無所事事,也會讓退休變成憾事。想退休退得快樂,光是錢存夠了,並不足夠。一般認為你需要有規律的生活、努力的目標和團體的社交。

2010/10/24

為老朋友乾一杯

今天在Facebook上讀到高中的老朋友,已經要生第五個小孩了,三男兩女,真是超越進度的厲害,讓另外一位已經生三個小孩的朋友也自嘆弗如,我更是不用說,只有在旁觀望的份。只能遙遠地獻上祝福,特地去樓下買了台灣啤酒和零食,為老朋友乾一杯,真的有你的。

2010/10/23

上班族退休期提領策略

進入退休後,除了各種社會保險的年金給付,我們開始需要將投資的金融資產提領出來使用,你有幾種方式,最好的策略,可能是分散使用。例如:不動產出租的租金扣除管理成本,或是只提領定存的利息,或只提領股票的股息。若能都不使用本金-不動產、股權或儲蓄本金,可讓提領的期限幾乎為無限長,除非不動產超過使用期限,或企業失去獲利能力。這種類似存本取息的策略,幾乎保證會有資產留給子女、配偶,適合有子女或配偶的家庭。

2010/10/22

給新光投信的一點想法

今天在新聞上看到蘇英孝前輩接任新光投信總經理的消息,自己因為在台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上CFP課的關係,經由董事長周吳添的介紹,有過幾次與蘇前輩見面的機會,雖然交淺,但是可以感受他想為投資人服務的理念,他的優秀經歷,當然才是這次他能接任新光投信總經理的原因,如果可以因此讓新光投信成為首屈一指,以投資人利益優先的投信,相信也是ㄧ樁美事。野人獻曝自己一點想法。

2010/10/21

四十歲退休的風險與策略

你有40年以上的日子需要仰靠退休金過日子,沒有穩定的薪資收入。風險是你遇到好幾個網路泡沫與金融風暴,讓你的退休金快速下降,被迫提領,又沒有薪資金可以投入,導致在人生最後幾年提前破產的悲劇。如果,你有可能四十歲退休,你真的也想四十歲退休,該要怎樣做,來避免以上的風險呢?

2010/10/20

讀《可以有空去釣魚的投資組合The Gone Fishin'Portfolio》

作者Alexander Greenl,原本是位證券界的投資顧問,他從投資業賺到了足夠的錢,在43歲時,財務自由,從證券界退休,轉而成為投資刊物的投資研究專欄首席顧問,不再需要做自己不喜歡的事,可以自由自在去釣魚,他認為作家是比投資顧問更適合他自己的工作。

2010/10/19

讀《一生3錢過四關》

我覺得這是ㄧ本很值得推薦的本土作者的理財書,作者宋炎本,也是ㄧ位CFP執照人。他所謂的三錢是指,保命錢(3%~6%)、投資錢(3年30%)、與投機錢(一年30%),四關是指結婚(50萬)、購屋(300萬)、子女高等教育(400萬)與退休(1500萬)所需要準備的資金關口。我認為作者提出的重要創意,是利用心理帳戶的傾向,將資金分成保命錢、投資錢、與投機錢的三個心理帳戶,創造不同於一般學術研究的資產配置框架,也更容易讓客戶與讀者接受。

2010/10/18

讀《Rich Kid Smart Kid》

作者清崎在這本《Rich Kid Smart Kid》中,主要的建議是要教小孩知道,人生除了學校的學科成績單,還有一份成績單是更重要的,就是財務的成績單,因為財務的成績單持續一生,不像學科成績只有在學校有意義,你的銀行貸款經理,只想知道你的財務成績單,一點都不想知道你過去的學科成績。

2010/10/17

最長期的規劃

最長期的規劃,就是對生命最後階段的規劃,一般人因為對死亡的恐懼,多半避免去思考這個問題,不過面對難題,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反向思考,我建議的方式是,從你死亡的那一刻開始,由老到年輕來思考,如果你知道你最後死在哪裡?最好的長壽秘訣就是避免去那個地方。

2010/10/16

女兒的第一場演講-Bookstart 閱讀起步走

周六早上來到北投圖書館,參加女兒的第一場演講-Bookstart 閱讀起步走,這是信誼基金會舉辦的活動,現場有許多嬰幼兒的父母,嬰幼兒的哭聲與叫聲,此起彼落,和一般成人演講差距很大,但大家都很能體諒,因為每對父母都有遇過孩子無法掌控的情況。

2010/10/15

孩子的零用錢

一位網友推薦我羅伯特清崎的一本富爸爸窮爸爸青少年版(不過我卻找錯的書Rich Kid Smart Kid見留言)。這本書是關於如何教孩子財務知識,書的最後有一篇附錄,談如何給孩子的零用錢,我認為講解頗為清晰,摘錄他的一些重點,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2010/10/14

讀《年輕創業萬萬歲》

年輕創業最適合,因為年輕人有熱情,勇往直前,不畏艱難,不會因為思考太多,擔憂太多而沒有行動,一方面年輕人有膽量,一方面即使失敗,年輕人也還有許多時間東山再起,因為重回原點並不可怕,一直待在沒有前景的工作,對想創業當老闆的年輕人,更為可怕。

2010/10/13

讀《一週工作四小時晉身新富族The 4-Hour Workweek》

忘了是在哪個部落格讀到推薦,而找來這本書,作者Timonthy Ferriss是個成功的一週工作四小時新富族,自己現身說法,目的是當人家問他做什麼的時候,不必再大費周章說明,他說自己是個作家

2010/10/12

建立新生活(Build A New Life in the country)

最近家裏增設了數位有線電視,多了不少頻道,以及數位預約錄影的功能。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節目,它是在人物傳記頻道(The Biography Channel)播出,是個英國人的節目,名稱叫做建立新生活(Build A New Life in the country)。

2010/10/11

退休支出知多少?

退休的時候會有多少支出呢?要回答這個問題,你要先知道你現在支出多少?因為很少人可以大幅度降低生活支出的日子,而不感覺挫敗。雖然經過一段時間之後,你終究會習慣那樣的日子。但是在評估回憶中,你不容易感覺快樂,容易對自己不滿意。如果你希望以目前70%的支出水準過日子,哪你在退休前幾年,應該就要試試看以70%的預算生活看看。

2010/10/10

豪景飯店國慶99煙火秀

有了小孩之後,好像特別希望能為她留下一點特殊的回憶。今天是Esther的第一個國慶日,也是他第一次看煙火,前一天下午突然想到,也許在豪景飯店租個房間,是不錯的點子,雖然這個突發的點子原先不太被接受,我只是試著撥撥看豪景的電話,沒想到真的還有房間,價格雖然以一間七坪的房間來說,不便宜,但是能讓我們有與小小孩一通看著國慶煙火的經驗,似乎也沒有那麼不可及。

2010/10/09

讀《論老年Cato Maior de Senectute》

有人說,你的老年生活之所以還能忍受,是因為你有充足的資源、財富、政治與社會地位。西塞羅引用了柏拉圖的例子,我來模仿他們,造個新例子。如果我們對巴菲特說,巴菲特你之所以能成為世界首富,是因為你生在美國。睿智的巴菲特應該會這樣回答,你說得不全然正確啊!我若不生在美國固然就不會成為世界首富,但如果你是生在美國,你也不會成為世界首富。

2010/10/08

讀《資本力The Power of Capital》

作者城國斌指出一般人投資理財的兩難,一端是現金,保證會因通膨而失去購買力,另一端是資產,購買資產期待價格上漲獲取價差,這是ㄧ齣不斷演出的資產泡沫劇,只要預測錯誤,你的資產(身價)隨時可能大幅縮水。而他建議的是專注於資本,資本代表的是事業的帶來盈餘能力。

2010/10/07

失而復得的回憶

重新看到了五年前去法國旅行的照片,真是高興。幾個月前,個人電腦發生故障,不但無法取得去年的財務資料,讓年度理財回顧幾乎沒辦法寫。那時候最痛心的其實是,找遍了五、六個可能的硬碟,始終找不到2005那年去法國旅行的照片,以為再也沒有機會仔細回想那段旅程了。

思考很久才想起來,當年的數位相機記憶卡很小,無法容納許多天的拍攝,我記得我們特別帶了筆記型電腦出門,每天照完的相片,到飯店,都馬上用傳輸線上傳到筆電上,這樣隔天才能有空間照新的影像,所以,除了少數有傳回PC上的照片,絕大多數得原版照片應該都在那台筆電上,無奈當時該筆電借給朋友,一直沒有機會取回,無法確認,讓人十分擔憂。

人腦與電腦在記憶上差距很大,電腦的磁碟基本上只要寫入,每一個位元每一個細節都是同等的重要,幾乎都能將所有細節完整紀錄,人腦最大的不同則是,人腦需要將記憶很多次的重複思考,才能將乍現的思緒變成短期記憶,再經過更多反覆以及特殊化,我們才能將短期記憶變成長期記憶,而且還要靠一點機運,不是每見你希望記得的事,都能記得。

能形成長期記憶的事情,通常是因為它異於平常,反直覺,陌生化的熟悉,可能是特別紅的花朵,特別綠的草地,極端對稱的建築,反地心引力,很特殊的故事,神話、寓言、童話,對比、快慢、輕重、高低、強調,出乎意料的聯想等等。照片、影像、文字則是提醒我們自己的好工具,如果沒有文字,我們很難記得每句曾經有過的思考,更別說想在資訊爆炸的時代裏,要先廣讀已有的文獻,還想要寫出有創意的句子。

也許除了拍照,整理照片,編輯與多方備份,每次有新的儲存媒體格式都多轉錄一份。更經常地欣賞照片,將重要的部分回憶,更深刻,反覆多次地在腦中演練,才是讓我們的回憶永遠不要再消逝的好方法。

2010/10/06

對死亡的恐懼來自哪裡?

為何我們會對死亡恐懼呢?為何理財規劃還要思考死亡的問題呢?討論死亡,討論這麼嚴肅、無用的問題,能對理財這麼現實的問題有什麼幫助呢?因為理財規劃的關鍵在於人生目標的設定,而目標設定的關鍵在於釐清什麼是有意義的事?而對死亡恐懼,是釐清人生意義的過程中,必然會遇到的一大問題,無可迴避。

2010/10/05

Cui Bono 是誰會得利(To Whose Benefit)

在法官審判與犯罪偵查上,Cui Bono的原則,也就是檢查是誰會得利?是很有效的一個問句與方式。多數時候,犯罪者都是犯罪事件中會得利的人之一。在演化論與文化演化論中,這個原則也常被使用,來檢查為什麼某個昂貴的現象能夠存在,一定是某些個體會在現象中得利,才會讓昂貴的現象能夠在演化的過程中被保存下來。

2010/10/04

遺屬年金的影響

國民年金與勞保年金都設計有遺屬年金,遺屬年金的金額為年金金額一半,其中由於勞保年金有提前領減額年金,或延後領展延年金的設計,值得勞保被保險人思考是否要提前或延後。

2010/10/02

鴻海ECB發行訂價152.75元

昨天讀到庫藏股與發行新股是ㄧ種內部人的訊息,表示內部經理人對股價的長期看法,如果發行股票比直接向銀行借款便宜,方便且成本低,才會選擇發行股票,否則現在游資泛濫,大型企業如果拿土地與廠房融資,甚至發無般保公司債,都可以,沒有道理要發行新股募資。剛好今天讀到鴻海ECB發行訂價152.75元。

2010/10/01

讀《投資決斷力Snap Judgement》

這是ㄧ本討論投資行為學的書籍,作者David E. Adler紀錄他採訪許多教授、投資者的說法與心得,讀來頗為有趣,不過就像一般常見的投資行為學書籍,主題分散,缺乏一致性,這樣也有額外利潤,那樣也很不錯,容易感覺無所適從。

2010/09/30

央行續升息

央行續升息,顯示央行動作通常有一定的慣性,不太會忽生忽降,一旦開始升息循環,不太容易迅速停止。續升息的理由為第二季GDP成長12%,顯示上次六月升息時,大概就是央行自己已經預測到經濟會有不錯的回升,才會在外人沒有預期之下開始升息。

2010/09/29

勞保老年給付年金制

不像國民年金是屬於柔性的加保制,你可以選擇繳或不繳,不會被處罰,只是沒繳當然就沒有領錢的資格。勞工保險則是強制加保,雇主必須替員工加保,保費直接在發薪時就會扣繳,員工沒有權利說不想繳。勞工保險老年給付的年金制則是自98年1 月1日開始施行。

2010/09/28

年輕人諮詢理財顧問的好處

讀到一篇關於『年輕人諮詢理財顧問』的英文文章,覺得該分享給台灣的年輕朋友們,摘錄文章中的幾個好處供參考,希望有助於年輕朋友做出合適自己的決定。也有助於意在此的顧問,提供適當的服務滿足這些需求。

2010/09/27

The Back-Up Plan備胎女王(雨天備案)

這部電影中,女主角Zoe因為自己父親在母親生病時離開的經歷,對男人十分不信任,擔憂在真正危急的時候,男人都會害怕離開,所以她總是對男人的花言巧語承諾抱持懷疑的態度。

2010/09/26

原始的天使

看著女兒睡前天使般的笑容,真是令人心曠神怡。回想起她偶爾原始的哭鬧,整體來看,她原始的哭鬧時間並不算長,一天內可能總計不到兩小時,但卻也是難以忽略的存在,因為它的出現,對我們而言,是無法預料,也無可阻撓的。

2010/09/25

國民年金的內部報酬率IRR

目前最基礎的社會保險是97年開辦的國民年金,它讓過去不在軍公教與勞保範圍內的國民,都能擁有一個最基礎的社會保險,它所繳的費用約為投保薪資的6.5%到12%,從開辦年開始遞增,最高到12%,其中費用的六成由國民自己繳,其餘四成由國家稅收支付。二十五歲以上的國民,且沒有其他社會保險,才能加入。滿六十五歲後,以目前標準計算,最高可每月領取老年年金8986元,月投保金額目前是17280,乘以二十五到六十五的四十年年資,在乘以1.3%。

2010/09/24

讀《貴族、騙子、華爾街》

作者用很多歷史上的人物與書籍,來說明美國人對華爾街的印象,以及這個印象的代表人物,與其轉變的歷史。他認為一般人對華爾街的印象,有四類,金融貴族、騙子、英雄與罪犯。

2010/09/22

摘《就是要說服你》

1.如果我的電話忙線中,請稍候再撥。(暗示社會證據、他人行為)

2010/09/21

後演化論的道德觀

隨著演化論的邏輯推理,我們會發現人的行為都會受到天擇基因所造成生理與環境所影響,某種程度上,不論好行為或壞行為,都是天擇基因在背後驅動,表面上,這很可能造成社會道德的淪喪,行惡的人以天擇的趨勢為藉口,因為自由意識某種程度上是基因給我們自欺的功能,沒有自由意識,也就沒有了惡意,行惡的人不過是行自然的行為,好像給了男人出軌的藉口,但是知道演化的理論,並沒說我們該原諒男人沒有自制力的出軌,男人出軌還是違反後演化論的道德觀。

2010/09/20

讀演化論時的悲哀感

這幾天閱讀演化論的文章時,常常有一絲悲哀的感覺,雖然,人類可能是天擇理論所揀選的最具適應性的有機體,然而,如果要承認一切都在天擇的掌握中,能認同適應與改造環境是我們為了生存與繁衍必須的職責,也能接受創造更多的非零和關係,是社會演化的終極恆定方向。如果這些都已經不變了,不論我們如何作為,天擇、性擇與非零和,最後還是會揀選出一個符合它的意旨的方向,似乎難免感覺一種無能為力的悲哀,像齊天大聖始終翻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心。

2010/09/19

演化論與男女關係

性、演化、達爾文The Moral Animal》裏聊到演化論與男女關係的幾個章節,給我十分新奇的感受,以一個嶄新的角度來思索男女關係。一般而言,親職投資較少的ㄧ方,比較不會專一,一夫多妻制可能是早期捕獵與採集人類社會的常態,而近代的一夫一妻制,其實不是因為女權高漲,反而是因為男權平均化的結果,集權社會開始權力分散的過程,一夫多妻制導致大量社會地位較低的男性沒有結婚,這會造成強姦與動亂的社會問題,一夫一妻制是男領導者與社會地位較低的男性間的妥協。

2010/09/18

PS3多樂貓的人生智慧

玩了好久,終於將PS3的《多樂貓歡樂喵派對》Clear了,雖然只是一款遊戲,我卻覺得大人們也應該學習,我們是怎樣在教小孩的。我喜歡這個遊戲的故事、對白與想傳給小孩的想法(瀰)。真希望我小時候就玩過這個遊戲。

2010/09/17

晶華酒店兩人四手

常聽說印尼有兩人四手的按摩,不過,之前去峇里島的時候沒有嘗試,總覺得有些遺憾,畢竟光是想像有兩位按摩師,同時在自己身上按摩,就覺得應該會很過癮才對。於是,在自己的快樂計劃中,安排了這次晶華酒店沐蘭SPA兩人四手的初體驗。

2010/09/16

AFP(Associate Financial Planner)理財規劃顧問

自台灣理財顧問認證協會成立七年以來,台灣目前持有CFP認證的顧問約有七百人,而中國大陸雖然比我們晚開始,卻已經在人數上遠遠超過台灣的數字,周遭當年第一屆時,一同上課,一同作案例研討,一同考試的夥伴們,卻一位又一位地被中國市場吸去,台灣的七百人CFP有一百人以上,都同時持有中國的CFP證照,並逐漸地將事業重心移往大陸,這的確是一道不可逆的洪流。頓時,讓自己感覺有些孤單。

2010/09/15

讀《性、演化、達爾文》

達爾文觀察到,自然界中雄性多為追求者,雌性在選擇對象時,多半較為挑剔矜持,雄性則有盲目地衝動。他沒有進一步的說明原因,但這個性選擇,則是天擇的輔助,雌性似乎會挑選對當時環境適宜性較高的雄性,來提高自己的後代的環境適宜性。

2010/09/14

非零和拯救世界

如果世界真的朝非零和的方向前進,我們能做什麼?來提高自己這一生的快樂呢?也許是理解這個人類命運的邏輯後,將自己融入這個想法之中,並願意為它而犧牲自己個人的利益。

2010/09/13

人類命運的方向性-增加非零和活動量

Robert Wright的非零年代一書(人類命運的邏輯),試圖說服我們,人類歷史的發展存在一個恆真的方向性,我們的文化將朝增加非零和活動量的方向前進。這不是說人類天性會追求世界大同,而是說,如果世界大同會造成最多非零和的人類活動,我們總有一天會達到,只要時間夠長。

2010/09/12

家庭年所得與幸福的關係

之前Daniel Kahneman在TED中提到的體驗的自我和記憶的自我(experiancing selves vs. remembering selves)論文出版了,他將幸福分成兩類,一種是回顧一生的自我評估,這是一種滿足感,他發現這種人生滿足(Life Evaluation)的快樂,和收入的對數成穩定的關係,至少到年所得 12 萬美金以上,都還是持續維持,越高收入的人,越滿意自己的人生。

2010/09/11

吃得健康-讀《過敏原來可以根治》

現代人過敏很常見,照本書作者陳俊旭的意見,八成以上現代人,都有慢性的食物過敏。一反將腸胃道視為消化器官,他認為應該將它視為最大的免疫器官,而慢性的食物過敏通常是延遲發作,又很如易被壓抑型T細胞壓抑,以致人感覺不到過敏症狀。腸胃道等黏膜和皮膚,都是屬於真正的體內和體外的分界線,在這個分界線上,就是過敏發生的第一個戰場。

2010/09/10

1980年波克夏年報

這年出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巴菲特化了很長的篇幅解釋,持股20%以下的公司,不將其盈餘計入波克夏年報,只有配息才計,但是由於價格好,持股部位大增,這年出現持股公司的保留盈餘按持股比率計算,居然高於波克夏本身財報上的營業淨利。很像我們上班族,投資所得超過薪資所得的儲蓄額一樣。

2010/09/09

1979年的波克夏年報

觀察經理人的年度管理績效最好的數字是,營業淨利,不含資本利得與損失,除以當期開始時的股東權益,這是假設債務淨值比不高,且淨值的成分沒有特別奇怪的記帳方式時。這裏的淨值中如果含有有市場價格的證券,應該以成本計算。

2010/09/08

1977年波克夏年報

這年巴菲特解釋了每股盈餘的成長,並不是好指標,因為每股股東權益(淨值),因為保留盈餘,也在成長,即使每股盈餘的成長看似37%,很棒,但是如果期初的股東權益增加了24%,則原本37%得eps成長,就沒有想像中得好了。

2010/09/07

1978年的波克夏年報

雪球裏說到,1977年底巴菲特身價已經到達72百萬美金,巴菲特因為老婆在此年尋求獨立,48歲的巴菲特轉而開始將更大的心力放在波克夏年報的撰寫之中,希望給這些長期支持他的股東們,一堂如何評價企業績效管理的課程,感謝他們的一路忠誠。所以我去找這篇1978年的波克夏年報來讀。

2010/09/06

讀《象與騎象人The Happiness Hypothesis》四

刀的美德是很好切,眼的美德是看得很清楚。人的美德就是有助於享受人生幸福快樂的實用準則。例如:智慧、誠實、公正、勇敢、仁慈、節制、超越(神聖)等。訓練自己表現出這些美德,本身就是助益。古人教道德用格言與故事。西方現代道德的困境是,用科學方式分析道德希望找到一體適用的原則,反而讓倫理學陷入只研究道德困境,而不追求典範的境地。現代人則常狹隘地以為犧牲自己以利他人才是道德,就這點上助人是自益的,助人者常因助人而樂,特別是老年人,義務工作讓老人在人際關係凋零之時,藉義務工作帶來社交上的益處。

2010/09/05

讀《象與騎象人The Happiness Hypothesis》三

愛的起源,在嬰兒期,心理學家發現,除了乳汁,嬰兒也需要撫慰性接觸。而需要母親照顧才能長大的動物,都有發展母子依附關係的生理系統,雖然與鴨雁的印記效應不同,人類自然也不例外,天生就有發展依附關係的潛力。母親就像嬰兒的安全保壘,當母親在身邊時,嬰兒就敢玩耍與探索,安全保壘一離開,嬰兒就停止探索。女兒七個月了,剛好這一周出現這個依附關係的現象,母親成了她的安全保壘(依附對象),我的擁抱都遠遠不及了,效應十分明顯。一直對小孩很有反應的母親會養成安全型依附(分開不安、重聚平靜),冷漠的母親會養成逃避型依附(分開平靜、重聚平靜),反覆不定的母親會養成衝突型依附(分開不安、重聚不安)。

2010/09/04

讀《象與騎象人The Happiness Hypothesis》二

懂互惠,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人類能組成超大型社群的原因,互惠深植於大象之中。人類以外的群居生物,通常以基因為單位。人類則有知恩圖報與有仇必報這兩種心理,讓我們產生超越親族的超大型社會。以人類大腦體積來估算,人類如果沒有文字語言,最適合的社會族群約為150人,在這個數目以下,我們還可以靠面孔分辨,來做到知恩圖報與有仇必報。互惠是行銷與交朋友最大武器。互相送禮、幫忙、關心、吐漏心聲,都是增進友誼的好方式。

2010/09/03

讀《象與騎象人The Happiness Hypothesis》一

Jonathan Haidt在此書《象與騎象人The Happiness Hypothesis》,檢驗古老經典的智慧與現代正向心理學的發現,分十個章節,來說明他認為,快樂之道就是保持中庸。我想他所指的中庸,是在主動思考的我和自動化反應的我之間,保持一種平衡,在象與騎象人達到一種一致性。

2010/09/02

2003到2009的台灣股市可得報酬率

2003年到2009年之間,投資人在台灣股市可得到的報酬率是多少呢?這段期間中,我們已經有了最簡單參與台灣股市的方式,寶來台灣五十ETF,任何一個投資人,不需要複雜的投資知識,只需要投資於一籃子台灣最大的五十間公司,就能可得到這個基本報酬率。

2010/09/01

SMART智富雜誌訪問:我的理財經驗回顧

2010年7月接受SMART智富雜誌的訪問,在主筆的問句引導下,回顧了自己的理財史,想像著自己的理財史能對年輕人有什麼啟發,這個過程,對我自己,就像一個心理面談的療程,也有不少感想。

2010/08/31

如何用錢買快樂?

一個人的快樂程度,有沒有辦法提升呢?如果答案是沒有,一切都是天註定,也就是基因決定的,那麼用錢還是否可以買到快樂呢?也許只剩下事先幫子女挑選快樂基因的方式。還好,現代正向心理學的多項研究顯示,的確有方法可以提升快樂,如果你看到有錢的人卻不快樂,他很可能只是不知道如何用錢買快樂

2010/08/30

讀《青少年理財39講》

才讀了這本《青少年理財39講》的第一篇文章,我就發現自己在編寫故事的能力上,遠遜於此書的作者,作者以一位剛升上國中的寶妹的家庭故事,來貫穿整本書要傳遞的觀念,而且每個章節,出了故事以外,都附上一篇補充說明的資料,以及問題和解答,可以說十分適合學校上課使用。

2010/08/29

脅迫式爭論

利他主義與客觀主義之間,利他主義者與社會主義者,經常使用這種脅迫式爭論,理性的人需要了解這些伎倆,才不會在迷糊之間,落入對方的陷阱。脅迫式爭論最原始的雛型就是國王的新衣。

2010/08/28

自私的美德與快樂

幸福快樂是生活中成功行動後的回報,也是我們繼續行動的誘因。在《自私的美德》中提到,生命中的愉悅快樂有五個領域,分別是創造性工作、人際關係、娛樂、藝術與性。

2010/08/27

賦稅統計原來也可以這樣看

每次輿論談到貧富差距,總是說應該要對有錢人課徵更多稅收,對窮人減少稅收,甚至發錢給有急難需要救助的窮人。今天,少數政府官員終於不小心透露了一個真實的統計,原來賦稅統計的實況,原來是這樣子的。有點出乎意料,不是嗎?

2010/08/26

克服投資行為的偏誤

面對過度自信這個偏誤,克服它最直截了當的方式,就是前面已經談過的,在標的物的選擇上,以具代表性且充分分散的指數型基金,在時間的選擇上,搭配定期的投資策略,以及拉長投資的期限。當你沒有一定能打敗市場的過度自信時,選擇以低成本的方式,分散投資的時機,用資產配置與在平衡,來獲得平均的報酬率,是再合理也不過了的選擇。

2010/08/25

投資行為的偏誤

投資行為的偏誤,來自於用不適合金融市場的街頭思維來投資,在一般的環境中,一個人對自己與自己的決定充滿自信,老王賣瓜自賣自誇,在人際關係上比較積極強勢,這也許有一些好處,但是將這種過度自信,放在金融決定上,就是一種行為偏誤。因為金融投資行為,需要的是理性的決策架構。

2010/08/24

快樂計劃(The Happiness Project)

這本書的作者Gretchen Rubin是一位想提高自己的快樂程度的作家,她模仿班哲明富蘭克林的美德計劃,為自己作一個快樂計劃(The Happiness Project),為期一年,由於她已寫作出版為業,很自然地她在一年的快樂計劃後,將自己這段時間為快樂計劃所作的紀錄與思考,寫成了一本書,而她在其中一個月的計劃,更是開始了一個快樂計劃部落格

2010/08/23

交易稅與手續費

證券交易稅賣出時課千分之三,證券交易手續費買賣時都收千分之一點四二五。除了交易稅與交易手續費,還有買價與賣價間的價差的交易成本。

2010/08/22

可扣抵稅額

台灣目前的所得稅制,在企業所得稅與個人綜合所得稅,採用兩稅合一的制度,兩稅合一的意思是說,可以將兩個合在一起看,個人持有企業股權,在公司尚未配發盈餘時,需要先對企業盈餘繳所得稅,從今年99年開始,營利事業所得稅降為17%。

2010/08/21

價值投資

打敗股票市場真的是不值得嘗試的事情嗎?如果要嘗試,我認為可能成功的方式,就是-價值投資。價值投資的宗師就是班哲明葛拉罕,他也被稱為證券分析之父,它是華倫巴菲特的老師,巴菲特則是他班上唯一拿過A+的學生。巴菲特說,價值投資四字中的價值這兩個字,其實是贅詞,買進你認為沒有足夠價值的東西,怎能稱作投資。

2010/08/20

定期定值

在三種是定期投資的策略中,這個定期定值策略會有比較好的報酬率,但是,它也因為方式較為複雜,比較不容易操作。

2010/08/19

定期定額

指數型的被動投資法,讓我們分散持有最具代表性的所有投資標的,這就等於用分散投資來避免選擇個別標的失敗風險,取得中庸的報酬率。避開了擇股,還有另外一個風險,定期的投資法,則讓我們分散投資時機,避免選擇時機造成的失敗風險,我介紹兩個方式供參考。

2010/08/18

主動投資與被動投資 Active vs Passive

所謂被動型投資法,就是被動地依據市場的變化來改變投資標的,例如依據市場上最具代表性的指數來投資,只有當指數的成分改變時,才改變投資標的。在其他時間,就長期持有與指數成分相同的投資標的,目標是讓投資報酬率盡量與指數可得的報酬率接近。

2010/08/17

企業家才是社會進步的動力

最近台塑企業與鴻海企業都被曾被輿論批評,一是工業安全,一是員工心理問題。甚至台塑還遭遇到工廠四周居民的封路抗議。作為一個台灣五十的持有者,同時也是各大企業的小股東,我認為需要發出一點支持企業家的聲音。企業家才是社會進步的動力,不是環境保護團體,也不是學者。

2010/08/16

長期投資

之前我有講到,對長期報酬要求過低,對短期報酬要求過高,是一般人常見的偏誤。投資的期限應該是我們決定資產配置的一個重要因素。比較理性的投資者,應該要對較長期的投資要求高於短期投資的報酬率。

2010/08/15

效率前緣-以平均數變異數法計算的最佳投資組合報酬曲線

現代的投資學理論中,馬可維茲所提出的投資組合理論是最值得注意的,他將風險定義成報酬率變動的範圍,並發現投資在不同資產中,可以在相同預期報酬率中找到最低報酬率變動範圍的投資組合。

2010/08/14

別讓小孩看海綿寶寶

教養大震撼的第九章裏,提到讓小孩看海綿寶寶,比讓小孩看金剛戰士,更不好。一般人直覺以為金剛戰士這類打打殺殺的卡通,會助長暴力型的攻擊行為,但是實驗研究發現,海綿寶寶這類看似溫和的卡通,甚至教育性質的卡通,也可能造成小孩錯誤的學習,發展出關係型攻擊。

2010/08/13

資產配置

資產配置就是決定投資組合中各種資產類別所占比例的計劃,最基本的就是前面所談的三種資產類別,債券、不動產與股票。

2010/08/12

為什麼每天回憶三件好事可以增加你的快樂程度

這個三件好事的練習為期壹週,是Martin Seligman在一篇論文實驗中所用的介入條件,練習一周後,每個月再回來測試受測者快樂的分數,實驗顯示三件好事的練習,可以在實驗後,連續增加快樂感六個月,而且持續上昇,沒有遇到習慣疲乏的問題。

2010/08/11

回想三件好事與造成事情順利的原因

早上餵女兒一種新的副食品罐頭,它是馬鈴薯與某種瓜,她一嚐就表現出有些不喜歡的表情,張嘴想吃的速度遠比一般早餐來得慢,但是,我耐著性子,一口一口,小口地餵她,成功最後將整碗副食品餵完。小口餵,不要急,是這次順利的關鍵

2010/08/10

三件好事

早上家裏開始木地板的工程,我一個人在太平洋溫泉會館照顧著小Esther,吃完早餐後,她睡著了,一面看著她,一面泡著套房裏的溫泉,望著窗外的藍天與北投山景,讀著我的新讀物The Happiness Project,感覺十分順利,一方面選對了房型,女兒很喜歡榻榻米,我則喜歡泡湯,另外一方面,選對帶來的書,這本書讀來很輕鬆有趣。

2010/08/09

父親節的三件好事

早上,一個人帶著小女兒,很準確地掌握了她想睡的時間,陪她玩了ㄧ段時間,在她很想睡,開始發出焦躁的聲音時,將她放進嬰兒床,才一放下去,他就睡著了,真試順利。我想這次是因為有很認真地陪他玩,觀察她,才能辦到。

2010/08/08

三個最基本的資產類別

最後,這三者中,最有可能帶來高報酬率的資產類別,就是股票,它象徵的是商品價格中,屬於生產者的價值與利潤,企業家募集資本與勞力,去完成生產,承擔生產商品萬一不受市場接受時失敗的風險,夢想的是獲得受市場接受時,大量銷售商品的利潤。這是人類經濟社會中最為正面的ㄧ件事-去創造與去生產。只有生產者的存在,土地與資本才有了報酬。生產者雖然可能是個人或企業,但是只有發行股票的公司,我們才有可能藉由購買股票,成為主要經營者的合夥人,承擔風險,也分享利潤。

2010/08/07

三件好事

這一定是一輩子值得記憶的好事,讓人自願去做這件事,肯定不容易。當我躺在溫暖的浴缸中泡澡時,家人主動幫我端上了一碗加冰塊的綠豆湯,噢!真是透心涼,即便在豪華溫泉旅館泡湯,也不可能有這麼貼心的服務。我一定是做了對了什麼,才配有這樣的好事。

2010/08/06

三件好事與原因

今天三件好事與原因

圖書館還書後,借書時使用了個人自助式借書機。從第一次看到自助式借書機,就想去試用,但是因為我之前辦了悠遊卡借書證,當時的自助式借書機只能用舊的條碼借書證,現在則已經新增了一個悠遊卡讀卡機在旁邊,用起來很方便,可以節省排隊時間。

2010/08/05

看《開心寶寶DVD The Happiest Toddler On The Block》

收到訂購的DVD《開心寶寶DVD The Happiest Toddler On The Block》,很快地將它看完第一遍,大多數主要的資訊都在網路上與Dr Karp的網站上可以看到,但是一個編輯良好,安排好順序的完整課程,看完後,我還是覺得很值得。

2010/08/04

過去、未來與現在的快樂-《真實的快樂》

想增加一個人長期的快樂程度,我們需要分三個部份,對過去的回憶要增加滿意度,對未來的發展要懷抱樂觀的態度,對眼前的體驗則要增加愉悅與滿足(或說FLOW)。

2010/08/03

讀《真實的快樂》(Authentic Happiness)

在讀《真實的快樂》時,參考作者的網站,發現一篇論文,作者指出兩個非常有效的長期(6個月)提高快樂程度的方法。這兩個方式是,第一,發現自己最強的特質,挑選一個特質,用不同的方式,在生活中發揮。第二,每天寫下當天三件好事,並寫下你認為好事之所以會發生的原因。以下是我自己的第一次練習:

2010/08/02

三個最基本的資產類別

債券這個資產類別,就是將資金借給政府、企業或個人,投資債券所能獲得的報酬,就是借用資金來使用者所付出的成本。借款者通常和投資債券者的立場相反,借款者總是希望利息越低越好,一旦市場利率變低,如果借款者有能力,就會提前還款,再去借成本低的錢,反之,如果市場利率變高,借款者就不會提前還款,讓投資債券者看著高利率卻無法賺到更高的報酬。

2010/08/01

讀《阿特拉斯 聳聳肩》 Atlas Shrugged

因為Cameron Herold在教出創業家演講中的極力介紹《阿特拉斯 聳聳肩》 ,我去找出這本去年才被翻成中文書的《阿特拉斯 聳聳肩》 Atlas Shrugged,這本書出版於1957年,作者Ayn Rand,在她的年代是著名的小說家與哲學家,書頁上的介紹還說,碩士生時期的葛林斯潘,還每周到她家聽她講課,我覺得從她這本大部頭小說的樣子,她很像我們那個時代的金庸武俠小說,聽說也是像金庸一樣在全美國家喻戶曉。只是江湖中的俠客換成了市場中的企業家。

2010/07/31

壹週刊發行壹電視

昨天壹週刊發行了網路壹電視台,在沒有辦法正式獲得有線電視台執照前,先從網路突圍,畢竟準備工作已經都完成了,如果不尋找工作來練兵,設備空放著反而是更大的浪費,雖然網路壹電視台的廣告目前只看到一檔電影廣告,這其實也是網路電視廣告向真實電視廣告的大侵襲,每個想看壹電視台節目的人,都要反覆一直重看這個廣告。

2010/07/30

三個最基本的資產類別

土地、勞動與資本,亞當史密斯觀察每個商品的價格都可以被區分為這三個部分。價格的一部分,是用來生產商品的土地,需要付給地主的租金。還有生產過程需要的直接人力以及管理,價格的一部分是付給員工與經理人的薪資,及企業主的利潤。以及需要先聚集資本購買設備招募訓練員工等所需的資本,如果資本是借貸而來,價格的一部分是這資本需要付給債權人的利息。

2010/07/29

台灣的負債與國內生產毛額比

98年度(2009)的中央政府總決算出爐,歲入1.5兆,歲出1.7兆,短差1611億。以個人家庭來比喻,中央政府的儲蓄率為負數。歲出1.7兆還未含負債償還650億,合計短差2261億。儲蓄率為-15%(2261/15000)。國營事業獲利3151億。一年以上債務餘額4.05兆,比97年度3.67兆,增加0.38兆。

2010/07/28

台灣加權股價指數增益策略(台指期試算)

這是模仿PIMCO股市指數增益策略的試算,目標是用「臺灣證券交易所股價指數期貨契約」來達到追蹤股市指數報酬率,並且達到增加報酬率之可能策略。

2010/07/27

PIMCO在指數型股票投資的改進

PIMCO在指數型股票投資的改進,PIMCO美國股票增益基金,利用的是債券投資管理上的一些原則,這個原則其實不難模仿,台灣的投信,其實也可以嘗試。目標是打敗股票指數的總報酬率。對一般投資人而言,由於高管理費,和申購手續費,其實不容易賺到額外報酬。

2010/07/26

生育率下降其實是正常的

幾次Hans Rosling的TED演講都提到,從許多國家統計的角度來看,我們可以發現生育率下降其實是很正常的現象,隨社會醫療進步,當嬰兒死亡率大幅下降,每個生育出來的嬰兒都可以長大成人,出生率下降,其實不太難理解。我認為因此而太過害怕,並非必要。

2010/07/25

美濃紙傘彩繪DIY

今天的行程,早上在金典享用無敵港灣景色的自助早餐,餐廳可以說是三面空間全開,面海的這區更是爆滿,大面的落地窗,望出去藍藍的大海,完全看不到邊際,遠遠地,還能看到旗津的渡輪在港中緩緩移動,真是心曠神怡。還在自助早餐中發現以前在德國吃過一次的燻烤起司,鹹鹹的起司,很合台灣味口。

2010/07/24

Splendor and Palace club

We are in the splendor hotel. It is always fun to travel with whom you love. This is the first night my daughter sleep outside since first month. At first she can not sleep, the bed and lights are too different. I am glad at the last min, I brought the ipod with us. It has her lullaby and shishi sound. After she slept, I got a chance to go to the palace club for a late spa. It was located at 79 floor. Something hard to forget in the future. We should allow ourself to do extraordonary things on a trip, since it is the memory that really matters. And we only remember things that are unusual.

2010/07/23

我看『大埔圈地事件的省思』

現代的民主政府,法律是由民選的立法委員制定,行政的官員也是由民選的縣長所指揮,從民主的角度看,少數服從多數,多數可以強迫少數服從,大埔圈地事件,如果從民主的角度來看,行政合於縣長的選票授權,法令也合於立法委員的選票授權,如果認為民主的投票權可以獨大,則繼續執行下去也很合理。

2010/07/22

讀《家庭財富管理秘笈》

家庭財富管理秘笈》作者屈立楷,我們認識於CFP的課程活動中,一起參加許多理財規劃的推廣活動,在台北的CFP三三讀書聯誼會中,溝通與分享許多理財規劃的理念,他的這本著作,我十分推薦,可以讓一般民眾直接開始為自己做一份理財規劃。知易行難,是立楷兄的主要觀點之ㄧ,光是讀沒有用,理財的關鍵在於『做』,才能產生效果。

2010/07/21

六個月的嬰兒開始與新生兒不同了

接近六個月了,這幾天開始感覺到女兒的不同了,很明顯地,她更懂得如何使用哭泣的聲音了,哭泣不再單純是需求的訊號,她顯然開始發出假訊號了。哭泣不再直接和饑餓、累了、排泄了不舒服等生理需求連結。現在,很明顯可以感覺,有些時候哭泣,只是表示她想要我們作某些事,最常見的就是,想要人抱著。

2010/07/20

回應:IRR 是否隱含所得再投入呢?

我來嘗試一下回應[孝話一籮筐]部落格主的疑問,雖然其實巴菲特班班主洪瑞泰,在他的兩篇文章[IRR不分單利或複利都可以算][複利的觀念來解釋 IRR],已經很詳細的解釋過了,IRR本身沒有預設所得再投入,有再投入,或沒再投入,都能用IRR來計算,當然有再投入的時候,你不能將領息再投資的錢當做領回(inflow),而是要在期末才當做領回(inflow)。IRR常讓人以為隱含所得再投入,是當它被用在比較兩個方案時的問題。

2010/07/19

如何在職涯中找到快樂

職涯占去我們生命很大的部份,如何在職涯中找到快樂,是個值得研究的問題。

2010/07/18

讀《保險財富管理五部曲》

作者凌氤寶,在此書中,建議一般人,收支比應該為60%,也就是總支出占總所得60%,其餘40%則做為保險、儲蓄、投資,保險支出的可為10%~40%。當然,這是有點保險學者的本位主義,實際上,保險支出應該到40%所得的人,應該不是多數人。

2010/07/17

許文龍:錢如果不花掉

『錢如果不花掉,它也不過就是紙而已。』許文龍在一個電視採訪中這麼回答。這句話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一方面,這當然是事實,一方面,這似乎也是感覺富足的人才會有的感覺。一個人要有多少,才能有這樣的感覺,則就見仁見智,冷暖自知。

2010/07/16

賣出後的懊惱

賣出後的懊惱,最近很困擾我。主動投資的ㄧ大缺點,就是情緒很容易會隨著股市起伏而變化,不論是賺錢或賠錢。每天看著可得的利潤,只因為設定的價格一到就先行賣出,而沒有機會享受到,真是很困擾。忍不住不去算,少賺了多少,越算越難過。

2010/07/15

是什麼讓養育嬰兒如此快樂?

是什麼原理,讓養育嬰兒如此快樂呢?我想是因為嬰兒的學習,例如逗弄嬰兒發笑的過程,你要先快樂地大笑給嬰兒看,發出各種我們習以為代表歡樂的聲音,嬰兒先是天真地看著你的動作,反覆很多遍之後,才模仿我們發出笑聲,我想是這種無言的教與學的過程,讓養育嬰兒如此令人快樂。

2010/07/14

我對台北的新夢想:機車退出人行道

台北的垃圾不落地,是台北經常在城市外交中提出來的ㄧ項特色,相較於之前的定點堆放,垃圾不落地的確是一大改變,讓台北更乾淨。不過,垃圾不落地已經是好多年前的變革了,我們台北,需要更多新氣象。我對台北的新夢想是:機車退出人行道。

2010/07/13

打敗大盤有多難

我們比較常見的資料是美國的基金金理人無法打敗大盤,比較少見的則是國內的退休基金的資訊,最近剛好看到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管理委員會的公告,可以讓我們參考現況。這個比較期間是2009/6/8到2010/6/30為止。經過嚴格挑選招標,最後的結果卻不是打敗大盤指數,而是六家受委託機構,每家管理四十億,全部沒有任何一家打敗大盤指數。

2010/07/12

Dan Ariely說工作獎金不管用

Dan的新書The upside of Irrationality分為兩部分,談我們在工作上與個人生活中所犯的不理性錯誤。剛好,符合現在對華爾街肥貓經理人的輿論,成為美國的暢銷書。當然現在領大錢的經理人,並不相信或喜歡這個論點。

2010/07/11

世界杯足球賽的德國章魚哥預測

最近幾周的世界杯足球賽新聞,最後居然是聚集在德國章魚哥預測,不曉得這是台灣新聞的現象,還是德國單一個地區的現象,在網路與媒體發達的現代,章魚哥現象已經成為一股流行風潮,占據了版面與你我的時間。

2010/07/10

面對觀眾的自信與怯懦(Confidence and Cowardice)

每次即將面對公眾演說之前,我都會十分緊張,緊張到吃不下飯,腸胃蠕動快速,在上場前最痛苦的時候,常對自己說,為何要去接下這次的演說任務,我又沒有非得要做這些事的理由,幹嘛讓自己如此緊張與痛苦,下次絕對不再幹了。

2010/07/09

讀《這樣做,寶寶超好帶》

朋友送我們家這本書,我發覺這位作者實在很特別,除了她用了丹瑪醫生(百歲醫生)的方式養育了四個小孩,分享她自己的成功體驗,很特別的是,這四位小孩,兩女兩男,都是收養的。在台灣收養的數量,一年約有三千多件,多數無人收養的嬰兒,反而是送到外國去讓人收養,她的經驗很值得觀察。

2010/07/08

讀 《境外公司與OBU實務解析Q&A》

設立境外公司如果要避免被認定有逃稅嫌疑,可以先參考OECD目前指出稅賦天堂中,屬於願意參與OECD交換資訊與改善透明性的國家,這份清單目前已經有38個司法管轄權地區。

2010/07/07

國民幸福總毛額指數 Gross National Happiness Index

國民幸福總毛額的概念是從不丹國王的發言開始,經過多年發展,蒐集融合許多當代學術界所發表的論文,對快樂與否的主觀衡量方式,以及對快樂存在所需要的整體環境的客觀測量方式,已經頗具規模,值得我們理財規劃在個人的層次上來模仿。

2010/07/06

主動投資症候群

一般人熱愛主動投資的堅持,就像是得了主動投資症候群,它就像癌症,一旦發生,死亡率非常之高。得了主動投資症候群之後,財務上遭受挫折,無法得到股市平均報酬率的機率也是非常之高。

2010/07/05

教出創業家Raise kids to be entrepreneurs

什麼是創業家,創業家是願意組織與營運一個事業,並承受事業風險的人。當前的普通學校教育,大體上,都不教人如何成為創業家,學校主要培養學生成為學術研究、或教學的人,其次,則培養學生成為好員工,所需要的技能與習慣。

2010/07/04

如果沒有神,人如何能有道德?Then How Can You Be Moral?

攻擊無神論者的論點之一,就是無神論者殘忍沒有道德,因為他們不信神,所以也不遵守神的律法與道德規範。

2010/07/03

抵利型房貸與一般房貸之比較

以匯豐銀行抵利型房貸與一般房貸之比較為例,來看一般貸款者在兩者之間選擇的判斷標準。怎樣的人才比較適合抵利型房貸呢?

抵利型房貸利率為指標利率加1.85%,一般型房貸利率為指標利率加1.5%,該行指標利率目前新貸戶為0.562%,也就是,分者利率分別為2.412%和2.062%,兩者差距為0.35%。

以四百萬貸款餘額為例,初略的計算如下,一年抵利型房貸全額利息為96480元;一年一般型房貸全額利息為82480元。一年抵利型房貸要多付出14000元。

目前該行一年期定存的利率為0.5%,每一百萬元的定存利息為5000元。如果定存金額用來抵利型房貸中抵利,則可以獲得 2.412% 的抵利效果(也是利息所得),每一百萬元的抵利利息所得為24120元,兩者差距為19120元。

由此可知,如果你有100萬元在該行定存中,同時有400萬一般房貸貸款餘額,你可以將自己的一般型房貸轉成抵利型,而獲得5120元的利差。
96480-24120=72360
82480-5000=77480


分界點在732217,400萬的貸款餘額,若經常有定存存款金額在此數字以上,則換成抵利型會有利。分界點存款和貸款比為18.3%。如果你有使用房貸列舉扣除額,則利差要再扣除你的所得稅有效邊際稅率。

如果你正要購屋,記得看 雙薪家庭的理財陷阱

延伸閱讀:
投資理財規劃DIY自己來(一)
投資理財規劃DIY自己來(二)
投資理財規劃DIY自己來(三)
Mobile01 首頁 » 居家房事 » 房地產綜合» 指數型房貸和抵利型房貸到底哪個好?
怪老子理財:抵利型貸款

2010/07/02

長期照顧風險

老年慢性病造成的長期照顧風險,是屬於活越久,就需要越多照顧支出的風險,住院醫療險並無法包含這個危險。最近政府正在考慮長期照顧險以類似全民健保的方式來施行,其實是很有遠見的計劃。

2010/07/01

學會投資的勝率

2010年5月接受錢雜誌約訪之問答,記者事前準備的問題很好,雖然最後聊的內容超出這個範圍,也只有少數觀點適合當期編輯的方向,僅做紀錄。

2010/06/30

讀《另類IQ 保險理賠生活檔案》

保險最重要的服務品質就是理賠,而理賠也是最多申訴與法院訴訟的關鍵。這本書蒐集許多民國八十六年以前的保險理賠案例。之前介紹過一位CFP持照人朱惠斌,他也有一本《哇靠!告贏才理賠》,是收集較為近期的壽險公司敗訴案例。不過這本書另類IQ也還值得參考,可以看見保險理賠的演變,對消費者有利的條文與看法,其實,都是來自修法、修改示範條款,少見保險公司持對消費者有利的見解。

2010/06/29

讀《保險私房學》

作者邱正弘在本書中,用許多例子來說明與比較不同投保方式的優劣,與一般業務人員重視自己的佣金收入的角度不同,強調理財規劃的原則,的確是很少見的保險私房書籍,很多細微的投保比較,確有創見。

2010/06/28

全職父親的ㄧ周

過去這個禮拜,因為孩子的媽身體不適,避免傳染,要和嬰兒隔離,我當了一周的全職父親,雖然難免還是會想到工作,總想抽時間做點自己的事,讓自己在兩個角色的情緒之間往返,有些緊張。慶幸的是和女兒的關係應該是有些改進,女兒不像之前會完全黏著媽媽,比較會和我笑了。

2010/06/27

投保建議

常見有人以年齡來做投保建議的區分,這不夠仔細,比較好的方式還是依個人的扶養責任來分,如果你目前受人扶養,則最該買保險的人是扶養你的人,不是你。沒受人扶養的單身,如果也沒有扶養任何人,則以受益人為自己的險種為宜,例如:壽險與傷害險(非疾病),主要是專注在殘廢風險上,可以用產險公司的傷害險搭配壽險。重大疾病險,由於一發生也會造成自身損失,也值得考慮。ㄧ般疾病與意外傷害的手術與住院醫療費用風險,則是較次要的選擇。

2010/06/26

624購屋房貸信用管制

這個624購屋房貸信用管制,和升息的訊息一起出來,很多媒題都在注意升息半碼的影響,舉例一百萬元的房貸,一年會增加1250元的利息,感覺起來不多,似乎讓人以為對購屋需求影響不大。

2010/06/25

央行出手升息

2010年6月24日,央行出手升息重貼現率半碼到1.375%,同時公布「中央銀行對金融機構辦理特定地區購屋貸款業務規定」,限制商業銀行對購屋房貸的承做,這是近期最重要的新聞,央行的動作和發言,絕對比多數趨勢專家,及經濟顧問的言論重要的多,絕不該輕忽央行的訊息。

2010/06/24

一眨眼就八十歲了

朋友轉述,她去探病與一位老婆婆在病房裏的交談,這位老婆婆已經八十歲,在短短幾分鐘的寒喧中,婆婆就說了兩次,一眨眼就八十歲了,對時光的飛逝,真是很寫實地感嘆。

2010/06/23

投資型保單(變額)的投保想法

投資型保單與非投資型的傳統保單,主要在分離帳戶,這讓死差、利差與費差中的利差,完全交由要保人自己來管理,管理得好,則分離帳戶報酬率可以高於保險公司在傳統保單上宣告的預定利率,不必等待保險公司善意的分紅,而自己可以控制。另外一個好處,就是保單的契約形式,在法律上,有一些稅賦和分配遺產的優勢。

2010/06/22

附加費用率

依據人身保險費率結構,ㄧ年以上定期壽險費用上限在32%,ㄧ年期壽險上限則為36%,終身壽險上限31%,生死合險上限29%,投資型保單之目標保險費,最少分五年度以上,收取附加費用,總計不得超過150%,超額保險費之附加費用不得超過5%。

2010/06/21

產物保險的投保想法

我們的資產中,除了自己這個人力資產,最常見的大額資產,就是房子、車子。這些資產都有損壞、失竊與責任的風險。而產物保險就是針對這些風險投保移轉風險。

2010/06/20

健康險的投保想法

感冒也是健康風險,但是發生頻率高,損失低,我們會用培養衛生習慣,健康的體魄,來控制罹患感冒的風險。需要以保險來移轉的,應該是較為重大的疾病,或意外傷病,這就是健康險與傷害險的範疇。但主觀上認定損失低,或自己財產足以支應的風險,也無需投保來移轉風險。

2010/06/19

資產配置再平衡有效嗎?(Rebalance?)

史雲生在書中寫過,耶魯大學基金的專業團隊,會每天計算投資部位比重,並且做每天甚至即時的資產配置再平衡,他說在2003年,16億的股票部位,產生了38億的交易額,每天的交易量可說很高,這樣地再平衡交易,為股票部位增加1.6%報酬率。

資產配置再平衡真的能提供額外報酬率嗎?

2010/06/18

保險與稅的相關條文

遺產贈與稅法第16條第九款,約定於被繼承人死亡時,給付其所指定受益人之人壽保險金額,軍、公、教人員,勞工或農民保險之保險金額及互助金。前述的保險金不必計入遺產課稅。

2010/06/17

讀《教養大震撼》二

對小孩而言,睡滿八小時十分重要,睡眠不足導致ghrelin分泌增加,容易餓,Leptin分泌減少,減少抑制食慾的效果,Cortisol分泌增加,增加壓力感,生長激素分泌也減少。在在都指出睡滿八小時十分重要,睡少會變胖,少睡一小時,肥胖機率增加80%。少睡一小時,小六學生測得的認知能力,只有小四的平均水準。別在叫我們的少年晚睡早起了。早起的蟲兒被鳥吃,才是對的。

2010/06/16

讀《教養大震撼》

如同投資有許多迷思,《教養大震撼》的作者PO BRONSON和ASHLEY MERRYMAN指出,教養也存在許多迷思,我們常以為父母天生就會知道如何養育子女,認為這些都是天性,但是實際上,仔細思考,和觀察四周的狀況,就知道教養理念中存在的迷思,多半是後天學習的,只是這些迷思常常和科學實驗的發現相左,而本書指出許多最新研究的結果。

2010/06/15

ㄧ般投資人的時機掌握慘狀

史雲生在擇時投資這個面向,指出ㄧ般投資人在時機掌握上的慘狀,有兩個面向,第一是追逐短期績效,第二是沒有再平衡

2010/06/14

布魯斯伊瑟頓(Bruce Etherignton)救生艇策略(Life Boat Basket)

布魯斯是保險銷售天王,他的目標客戶是資產極高的人士,他提供富人的關鍵觀念是資產保全,他稱之為救生艇策略(Life Boat Basket),我們都知道別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其實,所羅門王原本是說,準備七到八個不同的籃子,布魯斯認為其中一個應該要是像救生艇的保險。

2010/06/13

財務顧問像什麼?

Moshe Milevsky在一篇採訪中回答,財務顧問像什麼?財務顧問像大學生選課諮詢的顧問,這在台灣通常是由大學部的導師來負責。

2010/06/12

資產配置中的人力資本(Human Capital)

布魯斯伊瑟頓(Bruce Etherignton)在他的部落格中提到2009的MDRT會議中,他聽到Moshe Milevsky的人力資本(Human Capital)概念,他覺得很值得推薦。Moshe Milevsky的觀點是,我們可以將自己當作資產來看,自己這個人力資本,應該當作整體資產配置的一環。

2010/06/11

閉嘴與第一次問題

這期的商周,介紹了兩位銷售高手,或說王者,我覺得最有趣的兩點分別是,閉嘴與第一次見面的好問題。閉嘴是來自賣房高手湯姆霍金斯(Tom Hopkins)。第一次見面的好問題是來自高資產保險高手布魯斯伊瑟頓(Bruce Etherington)。

2010/06/10

計算壽險額度需求

一般人最需要投保的,就是人壽保險,它天生就符合發生頻率低的特質,一生只有一次,只要主客觀上認同,被保險人死亡,會產生巨大損失,則就該買保險來轉移此風險。

2010/06/09

模仿史雲生建立資產配置範例

此資產配置範例為,史雲生六個資產類別的標準架構的模仿,史雲生的範例如下:美國國內股票30%,美國以外成熟國家股票15%,新興市場5%,房地產20%,美國公債15%,美國抗通膨公債15%。

2010/06/08

台灣近十年的歷史定存報酬率

資料來自,中央銀行所公布的五大銀行存放款歷史資料表,我選擇官股的主要代表,台灣銀行來做簡單的幾個計算,這個定存報酬率,應當可以做為,我們台灣投資人資產配置時,固定收益型資產的基準,五大公股銀行的定存報酬率幾乎可以說是無風險報酬率。

2010/06/07

讀《高所得人士稅務規劃錦囊》三

捐贈公共設施保留地,目前已經幾乎無法操作所得稅的列舉扣除額,因為以公告現值的16%計算,和購入成本10%~12%差距不遠,即使是40%邊際稅率,等於購入價要6.4%以下,才可能節稅,和市價行情不符,效益很低。但還是可以作為遺產稅的節稅方式,因為繼承公共設施保留地,免徵遺產稅,又可能以16%抵繳,還有少數的利益。

2010/06/06

讀《高所得人士稅務規劃錦囊》二

股票信託,本金自益,孳息他益,可以利用低利率設算的狀況,達到低增與稅或無贈與稅,贈與他人(子女或重要員工)的方式,受贈人則不必繳所得稅。

2010/06/05

讀《 台灣經濟研究基本論集》

這本《 台灣經濟研究基本論集》作者李勝彥,曾任中央銀行經濟研究處處長,書中所收論文,多篇也登載在中央銀行季刊,如果想了解政府知識管理人員(Knowlege Worker)的看法,和他們思考推理的模型,中央銀行季刊是很重要的來源,這些文章不像新聞有趣,但是卻是由台灣主管貨幣政策的央行研究人員所發表,重要性遠高於一般媒體記者。他們的一段文字,重要性遠勝過十位記者相同的報導。

2010/06/04

病了(感冒)

鼻水無法控制地流下,漲紅了的鼻頭,全身微微發熱,太陽穴漲痛,喉嚨乾澀緊張,突然打個噴嚏,全身都反射性地動作。

2010/06/03

讀《高所得人士稅務規劃錦囊》

作者林嘉焜提醒,匯款不是唯一查稅方式,存款利息的扣繳憑單,更像是金錢的GPS定位系統。書中失敗的案例很多,人頭是最常見的問題來源,被認定逃所得稅與贈與稅。NCD分散領息人與借人頭存OBU都可能因利息的扣繳憑單劇變,而被稽核出來。

2010/06/02

我相信理財規劃

為什麼要去取得CFP認證理財規劃證照?為什麼要推廣理財規劃?為什麼要寫理財部落格?為什麼要持續學習與閱讀?為什麼要提供費用制的理財規劃服務?為什麼要接受媒體的採訪?因為,我相信理財規劃。

2010/06/01

讀《躁鬱之心》An Unquiet Mind

躁鬱症,一個令人不安的疾病,很多時候,它不被認為是疾病,而被認為只是心理與情緒失調的問題而已,現代的研究,則已經可以從血液的分析,和腦核磁共振攝影,甚至基因研究,很清楚的描繪出,躁鬱症是一個生理的遺傳疾病,雖然它的症狀主要是心理的失調。

2010/05/31

身故之風險管理

人難免一死,但也只會死一次,死亡的風險,符合頻率少但損害大的風險類型,最適合購買保險來轉嫁風險。人死的損害有多大,要看有多少人受他撫養,如果孤身寡人,則死亡並不會給其他人帶來損害,或損害很小,較不需買壽險。損害越大,則越該買保險。

2010/05/30

風險與想像力

沒有想像力就不可能管理風險。想像力是很高明的技能,人雖比每種動物都好,但不是每個人都懂得發揮想像力。

2010/05/29

養育子女快樂嗎?

養育子女快樂嗎?這個問題,你覺得自己想像比較正確,還是問現在正在養育子女的人比較正確呢?是直覺推論,還是觀察統計好呢?我認為,應該聽聽正在養育子女的父母的看法,別聽長輩很久以前養育子女的看法。一方面,時代進步,環境不同,其次回憶不可靠,除非他們有寫日記的習慣,否則多數人所謂回憶,多半是回溯地想像。

2010/05/28

勞保年金相當於一般商業年金的多少預定利率

勞保年金制度自98年1月1日實施,對勞工而言,是很棒的制度,雖然擔心將來的支付能力,但是隨著費率逐漸調高,還是應該懷抱希望。這裡試算一下勞保年金相當於多少一般年金預定利率,雖然沒有使用生命表來估算,應該還是可以看出勞保年金相對於舊的一次給付是較優惠的辦法,需要較高的費率,才可能支持。換句話說,如果費率逐漸調高後,選擇一次給付會是更不好的選擇。

2010/05/27

麥可傑克遜Michael Jackson的一生快樂嗎?

距離麥可過世一段時間了,也許現在寫這個話題,比較不會有湊熱鬧的感覺。麥可傑克遜Michael Jackson的一生快樂嗎?他有許多成就,以滿足感來看,麥可應該可以滿意才對。他既有天分,也有時運,更贏得了無數的歌迷,引領流行,賺得難以估計的財富。以各種世俗標準來看,他的一生,理當快樂。最後卻因用藥過量而死,對此,我們該如何反省呢?

2010/05/26

稅賦管理對投資報酬率的影響

基本的投資原則是,以股權投資為主。足夠地分散投資。以定期調整回預定資產配置比率的方式,做與市場反向的擇時。以整體投資人而言,個股挑選不會增加報酬率,個股挑選如果能產生額外報酬,一定是從其他投資人手中賺來的。注意持股方式的稅負影響。以上是史雲生在Unconventional Success中的論點。

2010/05/25

被動指數投資加稅務管理的共同基金

如果有機會完成我的願望,我想,被動指數投資加稅務管理的共同基金是一個值得考慮的策略。被動指數型投資,雖然在大型股方面,已有台灣五十ETF可以使用,但是對於稅務管理,卻沒有方便的金融工具,而需要仰賴投資人自己操作,如果有被動指數投資加稅務管理的傘型共同基金,則可以降低個人操作的風險。而且ETF由於其設計,不可能加入稅務管理策略。

2010/05/24

TOTO東陶的服務

這位來做售後服務的TOTO東陶員工,有著一般上班族少見的熱情,如果不是單一特例,令人好奇,東陶如何創造出這樣好的公司文化。

2010/05/23

台灣歷史匯率初探

投資外幣金融工具,能否在匯率上賺到任何報酬率呢?因為美元的國際地位,最常見的匯率報酬標的是美金,以下的初探,資料來自台灣中央銀行所提供的新臺幣對美元銀行間成交之收盤匯率,一般人投資還要扣除與銀行交易時被收取的買賣匯率價差,報酬率還為更低。

2010/05/21

關於獨立理財顧問IFA的想法(Independent Financial Advisor)

一部分的CFP理財規劃顧問(Certified Financial Planner)是希望以獨立理財規劃的形式工作的。但是也有很多,是希望在大型企業中,能提供客觀獨立的服務,對客戶而言,分辨哪種形式的獨立,對他的權益最有保障,才是未來IFA發展的關鍵。

2010/05/20

行為財務學列入CFP M4課程內容

台灣理財規劃認證協會,經過上一次CFP職能分析調查後,已經正式宣布調整CFP課程模組四投資規劃(M4)的內容,四十個小時的授課時數中,調整出兩小時,約5%的時間,專門來學習行為財務學,這代表著CFP認證理財規劃課程內容的進步,隨著學術研究的發展,投資人的行為,越來越被分析與了解,我們也越知道如何處理這些投資人行為的問題。

2010/05/19

如果有錢之後?

你要用錢做什麼呢?問人這個問題時,最常得到的反應是,賺更多錢。或是買一間電視上廣告的帝寶豪宅,不,一間不夠,買個三間來打通可能更好。一輛跑車,或十輛跑車,也許也來一台電影中的蝙蝠車好了。

2010/05/18

高所得者股息可扣抵稅額比率策略研究(99年綜合所得稅為例)

99年綜合所得稅稅率調整,稅率6%、13%、21%各降ㄧ百分點,降為5%、12%、20%。依據不同可扣抵稅額比率,和綜合所得淨額,你應該使用怎樣的策略呢?

2010/05/17

調整新版BLOGGER的範本

這次是移轉到新的模板後,第一次調整版位,主要的不同是由三欄改為兩欄,並新增了留言與標籤的區段,這也是新版中較為有趣的功能,是舊版靜態網頁不太容易做到的功能。

金錢成熟的七階段之醒轉期-合一期(Aloha)

夏威夷語Aloha是見面時道你好,Aloha也是分開時道再見,但Aloha有更深的含意,它代表體貼、大方、同情與合一(at-one-ness)的智慧。醒轉是從什麼清醒過來呢?醒轉後我們知道,錢代表的其實不是金錢的問題,真正的醒轉,是認識到錢代表著人與世界之間的關係。願景是讓世界成為更好的地方。合一是接受是就是它現在這個樣子,並和世界融合為一,讓自己成為別人的祝福,兒童心中的聖誕老人,給予奇蹟的施福者。天使投資人。

2010/05/16

金錢成熟的七階段之醒轉期-願景期(Vision)

當你完成了成人期的功課,你應該已經感覺到個人的自由,醒轉期是一個人成熟之後,很自然地發展,你開始注意四週的環境,和自己最親近的關係,如家人與社區,你開始想像如何在自己的目標中,包含環境與關係,去改善它們,這就是願景期。

2010/05/15

激勵熱情行動的影片

行動(Action)是規劃後最重要的事,沒有勇氣與行動力,智識與仁心仁術都不能讓你完成目標。

從網路上整理一些激勵熱情行動的影片,方便激勵自己:

2010/05/14

金錢成熟的七階段之成人期-熱情(Vigor)

具備了知識,通達了情緒,要完成金錢成熟度的成人期,最後需要的是熱情。知識的特質是不恆久,唯一不變的就是它一定會變。通達情緒的能力雖然可以讓我們觀察受苦,不受其牽制,但是人生的本質就含有許多苦難,通達讓我們不受其牽制,但痛苦始終存在。具備兩者的人,還是可能變成無動於衷的人,唯有具備熱情,你才能運用知識與通達,去完成自我。

2010/05/13

金錢成熟的七階段之成人期-通達期(Understanding)

這個階段,我們要培養的能力,是去打破從天真到煩惱的連結,當我們因煩惱而感到受苦的時候,借由這個通達的力量,我們可以不再因金錢而受苦。

2010/05/12

金錢成熟的七階段之成人期-實用知識(Knowledge)

認知金錢的道德本質後,下一步是認識實用的理財知識,最重要就是理財規劃,它讓你從現有的資源到達目標,投資則只是工具,你得要先知道目標和資源,才能選擇適當的工具。資源除了實體的財務資產,更重要的是無形的個人特質,例如:勤勉、誠信、健康習慣。

2010/05/11

金錢成熟的七階段之成人期-知識(Knowledge)

邁入金錢成熟度的成人期,分為三個階段,這三個階段其實就是孔子所說的智、仁、勇,擁有這三種能力,才算通過進成人期,能夠進入醒轉期。

2010/05/10

金錢成熟的七階段之煩惱期(Pain)

尚未進入成人期前,是金錢觀的兒童期,兒童期的兩階段就是天真期與煩惱期,天真期指的是,金錢觀尚未成熟的人,執著於片面的金錢觀,這些金錢觀很天真,以為複雜的金錢世界,只要用一句簡短的話就能掌握,堅守某些簡單原則,就足夠。天真則導致不可避免的煩惱。例如:隨便買,隨時買,不要賣。

2010/05/09

金錢成熟的七階段Seven Stages of Money Maturity

金錢成熟的七階段中,少年期分為:天真期(Innocence: What We Cling To)、煩惱期(Pain: The Bell of Awakening)。成人期(Adulthood: The Hard Work of Digging Deep)分為:知識期(Knowledge: Money Virtue; Planning, Props, and Practicality)、通達期(Understanding: The Deep Heart's Core)、熱情期(Vigor: The Strength to Carry Through)。醒轉期(Awakening)又分為願景期(Vision: Seeing Far, Inside and Outside)、合一期(Aloha: Blessing, Pure and Simple)。由於作者George Kinder這七階段是借用佛教的觀念,以我對佛教的理解,醒轉期應該是成佛的意思,願景期可能是類似菩薩的概念,向外普渡,合一期則是類似阿羅漢的概念,與宇宙合一。

2010/05/08

成為快樂的父母

在母親節前夕,讀到兒童福利聯盟作的育兒現況調查報告,知道45.9%的母親,半夜需要起來照顧小孩,因此精神狀況不佳,生活在壓力狀況之下。希望能分享自己一點體會,幫助更多人感覺自己是個快樂的父母。

2010/05/07

讀《貶值密碼》心得

《貶值密碼》是一本從韓文翻譯來的書,讀起來頗吃力,作者也常用韓國的金融制度來舉例,算是增加一點韓國知識。和近期幾本有關貨幣的新書類似,主要的攻擊點都在全球都有的中央銀行制度,由於放棄金本位,本質上,都是沒有辦法換成實物的貨幣,而商業銀行的準備金制度,更讓信用貨幣成為主要的經濟週期的禍源。


作者認同道式理論,股市趨勢分三階段,人民儲蓄,然後一般人被吸引進入參與投資,最後財富重分配,其中重分配發生在負債去槓桿化,也就是通貨緊縮,信用貨幣減少的時候,這種時候,由於屬於存量的資產(股票)價格下跌,銀行擔憂景氣不敢輕易放款,之前負債累累又失去收入的人,只好急著賣出資產,在財富重分配過程中成為損失最大者,放款不夠謹慎的銀行次之。我對這類線圖的理論,則是無法認同,比較認同經濟是複雜系統(混沌),可以被解釋,但無法被預測,因為初期的小變異,後期可有很大的影響。

最好觀察財富重分配,或通貨緊縮階段開始的徵兆,就是中央銀行降低利率,一開始降低利率的時候,媒體常常會以為寬鬆貨幣有助於股價上揚,其實,這是最後一波逃命的機會,央行降低利率表示資產的跌價或是經濟衰退的力道十分強大,不是一次降息就可以改變趨勢的。而且,如果政府介入愈多,越是支撐,不讓價格一次跌到有人願意接手的合理價位,則通貨緊縮階段拖得越長。他舉的例子是日本東京的房地產價格,從上次泡沫至今二十年,都還在持續下滑,通貨緊縮還不見底。

恢復金本位,解散中央銀行,改變商業銀行準備金制度,都是最近這些新書曾提過的建議,認為這樣可以保護人民,不再因貨幣政策,而受通貨膨脹掠奪自己的財富,也可以避免信用循環造成的景氣循環。我覺得罵現有的制度容易,提出有建設性的建議困難,黃金不受央行控制,難到就不受黃金生產者與現有的大量持有者控制嗎?恢復金本位雖然加諸政府一些限制,但是民主政府所受的限制,難道不比黃金生產者所受的限制多嗎?難保經濟會有所改善。黃金、外匯與現金,是作者認為在通貨緊縮階段,比較好的防禦措施,儲蓄則是下一波經濟發動的力量來源。

延伸:一個投機者的告白【討論後心得】

2010/05/06

台灣窮人貸款撮合網站的思考

台灣有沒有需要窮人貸款呢?幫助窮人脫貧,是很有意義的目標,雖然台灣在許多層面上來看,都不能算是貧窮國家,承認我們國家需要窮人貸款,可能是政府不願意,媒體也不樂見的觀點。台灣的窮人需要幫助嗎?想要被協助嗎?有人願意伸出援手嗎?


參考孟加拉窮人銀行,及許多網路上討論助人脫貧的資訊,我列出幾個重點。第一是生育控制,生太多小孩很難脫貧,增送免費的避孕器是一個重要的策略。第二是避免讓小孩生重病,提供獎勵為小孩打疫苗,是最有效的方式。第三是讓小孩去上學,最重要是要讓父母知道上學的投資報酬率很高。第四是讓窮人擁有電話、行動電話,行動電話對某些愛講話的人是奢侈,但對窮人而言,是重要的生財工具,溝通工具可以減少大量時間浪費,更容易做生意。第五,有孩子的女性是最佳的目標對象,因為母性是改善現況的強烈動機,當母親富起來,全家狀況都會改善。第六是受協助的窮人間要有團體,分享經驗與相互激勵。第七是要以極低的利率,貸款給這些需要資本開始生產的窮人,因為他們沒有抵押,也沒有信用,無法在商業銀行借到錢。

我的計劃是成立一個台灣窮人貸款撮合網站,讓有意願伸出援手的人,和需要幫助想被協助的人,能夠彼此聯繫。在台灣還沒有人正式成立窮人銀行之前,與現有的儲蓄互助社之外,作個小嘗試。貸款的金額以一般攤車的加盟金,約三萬八為例,利率則比照央行的貼現率,讓三位以上有一位小孩的母親為合作互助互保團體,和一位願伸出援手的人配對,由這位出資者個人借款十萬元到十五萬元給這個團體,借期原則一年,到期一次歸還本息,或是予以續借。對成功借款的母親團體,則提供生育控制,子女施打疫苗獎勵,宣導子女受教育的價值效果,贈送團體行動電話與電話費用。

2010/05/05

如何查中國的國內生產毛額GDP

台灣經濟在中國經濟成長之後,考慮地理與投資合作的關係,比較台灣與中國的經濟數字,將是重要的動作,雖然,很多人說中國經濟數字恐怕充滿造假,但是長期的數字,即使有些規則與眾不同,整體來看,或和自己比較,應該都是值得參考。


查詢中國的國內生產毛額GDP等統計數據,應該以國家統計局為主,進入統計數據,網站 http://www.stats.gov.cn/ 中國2009年的GDP為33.53萬億元,以台灣的習慣則稱為33.53兆元。同時2010年第一季的數字也已經出來了,2010Q1的GDP為8.05兆元,年增長11.9%,相當於最近四季GDP,已經是34.38兆元。

上海證券交易所的總市值則為16.28兆元。深圳证券交易所的總市值則為6.16兆元。兩者合計為22.44兆元,與GDP比為0.65。同時昨天我們查到,台灣2009年的GDP為12.52兆(Q4為初步統計),第一個差別是,我們台灣的GDP統計速度比中國稍慢。上週末台灣股市上市總市值為20.64兆,第二個差別就是,我們台灣的上市總市值沒有每天公佈,只有每週末一次。總市值與GDP比為1.65。台灣股市的總市值與GDP比為中國的數倍。

2010/05/04

如何查詢貨幣供給額(最新)

新聞越大不表示越重要,新聞報導雖然很吸引人,但是真正重要的訊息,不見得適合媒體的口味,重要的訊息通常來自重要的機構-央行,央行提供的金融數字也許不吸引人,但是絕對比新聞重要。其中之一就是每月公布的上月貨幣供給額。

2010/05/03

如何尋找財務目標?

從問自己一些問題開始。你認為錢是什麼?不是問你錢用哪種材質製造的。不是問你錢是怎樣演變成現在的樣子的。不是問你對金錢的道德判斷。而是問你,你花錢的動機是什麼?你想賺錢來滿足哪些需求?


仔細描述你的願望,想花多少錢?做什麼事?和哪些人?在哪裡?在什麼樣的時間?多久一次?你如何安排時間。為什麼你認為這樣安排就可以滿足你的需求?什麼樣的特殊狀況下,完成這些願望可能還不夠?還需要什麼?

如果你的答案是我想賺到一千萬元,或是任何其它更大的數字,別停下你的思考,接著想,如果你現在就有一千萬元,或你想的其它數字,你想拿它來作什麼?希望你的答案不是存起來。繼續往你已經有了足夠的錢之後,你想做的事去想,注意你想像中花錢的細節。

注意想像中花錢的事件出現的順序,比較它們的重要性。思考它們是否有衝突,或是有其它必需先存在的條件。例如:你總要先有對象,才有可能有小孩。

如果你還是想不出真正的需求,只有別人灌輸給你的期望。問自己,你相信的金錢規則有哪些?它們正確嗎?它們從誰而來?它們適用於每個場合嗎?你是否因為某些信念,而阻礙自己去達成財務目標,滿足自己的需求呢?

2010/05/02

錢是什麼?

錢是商品計價的單位。

錢是生產者時間的單位。
錢是過去生產時間的成果。
錢是社會分工互助的催化劑。
錢是使用別人生產時間的工具。
錢是不能自給自足者的必備憑證。
錢是誘惑你勤奮替人工作的胡蘿蔔。
錢是願望的間接象徵,但常喧賓奪主。
錢是可無限增加的,人的時間卻是有限。
錢是賣出商品的憑證,可來買別人的商品。
錢是讓人害怕,而自願接受強制工作的鞭子。

2010/05/01

信用金融邪惡嗎?

光說現在的信用金融系統很邪惡,是不夠的,說一個系統有缺點,比較容易,難的是,如何改進,能變更好而不變更糟。現在的貨幣系統也許不夠理想,不過如果沒有更好的,它就是我們所有的。


信用金融系統的改變,不該剝奪財務自由,而是要增加財務自由。財務自由表示人有權自由決定,同時也要為自己的決定負責,承擔後果。

現在信用卡金融系統的缺點是,沒有讓人知道預支未來的後果,因此做出衝動的決定。強制利率上限,等於限制財務自由,雖然動機是好的,不會讓制度更好,因為沒有讓能自由決定且為自己負責的人增加。

信用消費就是預支未來的所得,你總有要還的一天,越清楚高利率借款的嚴重,就越不會用它,越沒有人用它,需求越低,信用卡的價格,也就是利率,才會越低來吸引人。

改善信用金融的方式,應該是教育人民預支未來的不良後果,越多人懂,不去使用,越能形成一個自由且更良好的信用金融系統。

2010/04/30

BLOG轉換網址

這是使用BLOGGER的FTP功能的最後一篇文章了。因為GOOGLE買下BLOGGER後,經過多年,終於決定停止支援FTP功能,FTP的功能,讓我在BLOGGER還不支援個人網址的時候,能夠將部落格文章傳到我自己的網路空間,並顯示在個人的網址上。

當初選擇部落格系統的時候,最喜歡BLOGGER的原因就是可以使用FTP到個人網址,不只是因為個人網址十分重要,也因為FTP複製一份網頁到自己租的空間,也是一種備份機制,讓我能更安全地掌握自己創作的資料。

當BLOGGER提出CUSTOM DOMAIN的功能時,我就有感覺,有一天FTP的功能可能會不再支援,現在,最後期限終於到了,再見了BLOGGER FTP功能。從五月起,部落格網址會在http://blog.pjhuang.net

2010/04/29

長庚醫師的爆料

今天有新聞,長庚醫師爆料醫院多扣他健保費,結果醫院出來說明,原來是雇傭制與合夥制的區分他自己搞不清楚,不過既然他搞不清楚,似乎也顯示,他比較像是一位受雇者,而比較不像合夥制的駐診醫師,但是醫院還是將所有醫師都當作合夥制的駐診醫師。也許醫院該讓醫師自己選擇要當哪一種。對薪資低的醫師,雇傭制似乎較為合理,對高薪的醫師,則當作合夥人,可以執行業務所得申報,會比薪資所得申報較為有利。因為以200萬的收入來看,如果當執行業務收入,還可以再扣一定比例的成本,才是執行業務所得。


若是薪資收入,則全額都是薪資所得,只有10萬4千的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對年薪100萬的人,等於扣除10.4%,對於年薪200萬的人則等於只扣了5.2%。反之,年薪50萬的人,等於扣除20.8的成本。定額的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其實是對高薪者不利的成本扣除公式。其實,受雇者去賺取薪資當然也是有成本的,而且收入越高,也很可能成本越高,反向地,收入越高,可扣除比率越低,當然是不如執行業務收入可以定額扣除成本要好。保險業務員,也是類似,經過多年爭取,最近幾年才開始讓承攬制的保險公司業務員,可以採用執行業務方式申報,允許扣除成本。

應該讓薪資所得也能同樣選擇採定額扣除額或一定比例扣除成本,才比較合理。

延伸:
作為一名長庚醫師的無奈(劉競明)

不好的示範(黃達夫)

2010/04/28

理財規劃的重要

你快樂嗎?你幸福嗎?為什麼談理財規劃,要問這個問題呢?因為追求幸福,是理財規劃的目的,如果所有財務目標都達成後,還是得不到幸福,不能快樂,那麼這個理財規劃就不算成功。


理財規劃中,最重要的是設定目標,就像我們在公司中,每一季都要設定業務目標一樣,設定目標之後,所有的業務才有判斷的依據。或者,像我們在寫程式的時候,也要先設定最後產品的目標功能,和預計完成的日期,然後,我們在分析或撰寫時,如果需要取捨,才有判斷的標準。

凡是不做計劃的人,就是計畫要失敗的人。理財規劃就是在財務面上做好計劃,以便達成目標。雖然在工作上,我們知道工作計畫的重要,但很多人在關於自己的財務問題上,卻常常沒有去做計劃,而讓自己,懵懵懂懂,隨波逐流。在理財問題上,光靠直覺碰運氣,絕對是不夠好的。

你要靠的是,充分理解利弊得失後,做出選擇。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選擇自然不同,在自由社會中,沒有最完美的選擇,而是充分理解利弊得失後,每個人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理財規劃則是協助你充分理解利弊得失與做出選擇的一套方式。

2010/04/27

內部報酬率

在財務界的各種計算中,不論是哪一種金融產品,內部報酬率是很重要的一個數字與觀念,它在不同的地方,也被用不同的名詞來稱呼,例如年化報酬率、到期殖利率,但是仔細來看,這幾個名詞的觀念都很接近,而內部報酬率是比較涵蓋範圍較廣泛的定義,都是從貨幣的時間價值,也就是折現的概念所衍生出來的觀念。

2010/04/26

讀『自由社會與自由政府』

也許是因為我從沒讀過政治思想史,彼得杜拉克在《工業人的未來》書中這一篇『自由社會與自由政府』,讓我感覺茅塞頓開,他講的雖是政治與社會上的自由,我想在財務上的自由與家庭中的自由,也未嘗不可拿來類比。他說,自由不是隨便你做什麼,自由是要負責任的選擇,自由不是好玩的,而是神加諸人最大的負擔(注)。沒有決定與責任,就沒有自由可言。


ㄧ旦你假定人有可能完美,或可能極度理性,則會導致極權主義,因為完美的人,絕對正確的人,既然比較接近真理,任何反對他的人都是邪惡或違背真理。而多數決的民主政府,少數服從多數,其實也是一種獨裁、暴力與不自由的原則,不過相對其他的少數統治的政體,多數決是加諸統治者最大的限制,多數決的民主政府最有可能成為自由政府(為自己的決定負責的政府),與自由對立的,不是統治者的人數,而是宣稱完美。

為了避免政府獨裁,政府必須受到其他競爭性原則的限制。中世紀的自由是由皇權與教會制衡。十九世紀的政治與社會領域,則分別是由多數決給予政府正當性,社會則由私有財產制統治,財產權讓多數權受到限制,避免政府淪為多數極權,多數決也監控財產權,避免成為財閥政權。權力唯有彼此競爭,分為政治組職與社會組織,不是單一組織,才可能有自由社會與自由政府。

這種讓多數決與私有財產權競合的概念,很像之前演化穩定策略ESS(Evolutionary Stable Strategy) 中的鴿派與鷹派兩種社群的穩定策略。關於多數決是加諸統治者最大的限制這點,我們台灣人應該在陳水扁這兩任總統任內,很清楚的看到這個限制的力量,它成功避免了陳水扁政府成為徹底的極權與獨裁,因為陳水扁以為自己是台獨最完美的代表,覺得自己絕對正確,因而逐漸步上集權之路。民主制度的基礎,就是要相信沒有人可以是完美的,多數決是為了給予限制,而不是賦予獨裁的權力基礎。


注:原文沒有神這個字,但是在後面幾段有說到,自由的基礎是基督教對人性本質的概念。

2010/04/25

重大財務決定(結婚)

結婚讓兩人產生生命共同體的關係,除了婚禮與蜜月旅行,新婚夫婦更需要的是財務計畫的整合,彼此溝通財務目標,以及優先順序,將來財務如何管理,整合之前討論過的資產、負債、淨值、收入、支出、預算、保險等等的資訊。建立一個家庭溝通財務決策的機制,至少每年一次,當然越常溝通會越好,彼此確認家庭的財務狀況,重要帳戶與文件的擺放位置,以及眼前最重要的改善步驟。


我國目前的法定財產制,將財產分為「婚前財產」和「婚後財產」,「婚前財產」在婚後分到的利息租金,視為「婚後財產」,不能證明婚前、婚後者,推定為婚後。婚後財產才是剩餘財產分配權的計算基礎。夫妻財產各別所有,無法證明何人所有時,推定共有。夫妻一方無收入者,則可以和對方約定一定金額的自由處分金。剩餘財產分配權如有不利,例如一方好吃懶做,可以請求法院調整。一方有債務,另一方名下的財產不會被拍賣,但是如果你做背書或保證就不一樣,保證責任不會因為離婚消失。

如果需要藏私房錢則顯示兩人信任上有了問題,應該多溝通支出的價值觀,一筆錢該不該花,最理想是能在充分溝通後得到共識,否則至少是各自可以自由處分自己的財產,若是一方需要全部上繳收入,然後另一方再想辦法藏私房錢,以逃避財務控制,實在是有點像不信任的開始。

2010/04/24

原始宗教到馴化宗教

看到新聞裏轉播著台灣著名的民間信仰的大型繞境活動發生暴力事件,不僅讓人聯想到Daniel Dennett有名的Breaking the Spell的觀念,某些文化觀念,不見得真的對它的信仰者,ㄧ定能有甚麼好處,就像生物界裏的寄生者與宿主間的關係,有時候寄生者對宿主有利,但是也不乏寄生者會造成宿主死亡的範例,他最常用的例子,就是某種螞蟻被寄生蟲入侵之後,寄生蟲會使螞蟻不斷爬到草頂,這對螞蟻一點好處都沒有,只是因為寄生蟲需要被牛或羊吃進肚子,以便完成他的生命循環繼續繁衍。文化觀念與人的關係,也有可能像寄生蟲與螞蟻之間一樣,人ㄧ旦感染了錯誤的文化觀念,就可能做出自殘與不受控的暴力行為。


他認為原始宗教來自於高等動物的未知對象偵測機制(Agent Detect),舉例來說,一條狗,如果在牠的領域中發現聲響,牠會咆哮,就像在說,是誰?你要幹甚麼?這種假設某個敵人存在的生物機制,就是原始宗教的來源,各種自然現象,都可能因為這個機制,而被認為是一種神靈,這個假定的、看不見的觀念,反覆在個人或同伴之間被思考與被討論,一代一代往下傳,就形成了原始宗教。

人類進入大規模群居的生活型態之後,某些原始宗教在群居的社會發生特殊的效用,當人群無法做出決定的時候,例如久旱不雨,將決定交給一個看不見的神靈或祖先的靈魂,不論是經由儀式或是占卜,至少都是比無法決定要來得好,於是宗教逐漸被社群所採用。這時侯發生的事,就像野生的動植物被人類採用後馴化一樣,某些宗教比較容易馴化,受酋族領導人利用,某些則不易馴化,繼續留在原始部落中,目前在人類大型社會中存在的現代化宗教組織,則是宗教文化觀念經過演化後的最適應者。要記得的是最適應、最能複製、最能盤據在人的腦中的觀念,不一定對人類的生存最有益,也可能有害。

就像野生的牛,被馴化成乳牛,野山羊被馴化成綿羊,對綿羊而言,他是將安全與覓食的工作都外包給了牧羊人,對宗教而言,牧羊人就是宗教的領袖,信徒將解釋未知的工作外包給了宗教的領袖,宗教的領袖就像牧羊人挑選毛最多最好的品種來繁衍,經過幾代之後,才調養出最符合牧羊人利益的綿羊品種,同樣地,當宗教的牧者,在調整宗教時,也有可能調整的目的與理由是增進牧者的利益,而非信者的利益。

當代最適宗教的特色是,他們都有ㄧ種相信"相信神存在"的觀念(Believe "Belief In God"),不是單純相信神存在的事實,而是它們要求信徒,相信"神存在"的觀念,是一件很好的事,不但對你很好,對別人好,對社會更很好,如果相信"神存在"的觀念,你應該要去上教堂、奉獻給組織、去傳教,因為你相信"相信神存在"的觀念,就必需做這些事。很少最適宗教的信徒,相信神存在,但是認為有"相信神存在"的觀念很不好,很可怕,不該傳播給別人,這樣的宗教顯然不容易生存。

很可能有不少人,其實不相信神存在,但是卻是相信"神存在"的觀念,是一件很好事,至少對他的事業有好處。試問你自己,你真的相信,每位經過民主選舉,票選出來的立法委員、總統,真的相信神、鬼、媽祖存在,他們死後會被審判嗎?可是每次選舉,你都會看到他們信誓旦旦在各種廟宇中拈香,在教會中唱詩歌禱告,他們很可能也都是不相信神真的存在,但是很願意相信"相信神存在"的觀念,對他有很大的好處,他可不想得罪有投票權的信徒。

2010/04/23

重大財務決定(子女)

講到子女,我自己剛剛成為父親,你是否覺得,比你的鄰居擁有更多的子女與孫子女,是你人生最重要的目標?即使金錢完全不是問題,應該也很少人以此為終極目標吧!


生育最多的下一代,讓自己的基因能散佈到最多最廣的地方,盡量繁衍自己的血統,不是我們這一代人的最大夢想。這可能是人類與其他動植物最大的不同之處,生存與繁衍是ㄧ般動植物唯一的目標,只有人類不同,因為我們有複雜的大腦,而大腦可以學習文化與觀念,讓我們有能力超越單純的繁衍目標,而能為自己設定有意義的目標,甚至願意為了這個目標,犧牲自己生理上血統的繁衍機會,只要有意義的目標的觀念能被未來更多人了解與實踐。為了自由、民主、博愛、法治、愛國心,近代歷史上有多少人類,已經為這些觀念而犧牲自己的基因。

生養子女成了一個自由的選擇,這自由的選擇,附帶著養育的責任。同時也是個重要的快樂來源,雖然它不是最大的或唯一的快樂來源,它倒很肯定一個無可取代,獨一無二的經驗,放棄體驗生養子女,就像放棄一個難得的機會。

也許是基因中的為了促進我們去照顧自己的嬰兒,當你看到自己的嬰兒時,那種自然而然的喜愛、高興,是這麼的自然而沒有困難,你就是會覺得自己的孩子真可愛,我想這應該是演化的功勞,凡是不可愛的嬰兒,應該很容易就會被疏於照顧,以致最後能存活的基因,應該都是會讓人覺得可愛的。養育下一代的快樂,有許多是這種原始且自然而然的快樂,得來絲毫不費氣力與金錢。不論身分地位,不論財富多寡,人都能享受同等的天倫之樂。

其次,有能力去愛人是一種快樂的泉源,要能讓我們奉獻出無私的愛,子女可以說是最輕易的對象,即使是做不到愛鄰如己的人,對自己的子女,也常常能做出極大的犧牲,這種無條件的先愛自己的子女,也是不論財富,人人都能享受的,錢的多寡,和愛的深淺並不相關。也因此,父母與子女的那種親密溫馨的感情,那種無法否認的確定關係,也是十分難在其他人際關係中獲得的溫馨感與安全感。

最後,在父母與子女的關係中,父母擔任監護與代理的責任,那種確定的權力感,從最小的時候,你可以決定是否要餵母奶,要分房睡還是一起睡,要哭就餵,還是每三小時為一次,都是親生父母特有的責任與權力。長大後,你也是可以決定幾點回家,如何分擔家庭工作,怎樣發給零用錢等等的家規。這種確定的權力感,也是不容易在其他人際關係中獲得。

生養小孩雖然有很多責任與挑戰,但是,不論你是否是百萬富翁,你都有可能會得到以上這些幸福。事實上,錢越多,也不表示你就更容易獲得這些快樂。

2010/04/22

讀 《工業人的未來》

前些日子讀《貨幣戰爭》的時候,總覺得作者的陰謀論想法太過新奇,聯準會的主席怎麼可能是國際銀行家的馬前卒,貨幣的一切增減都是國際銀行家先決定,然後才讓美國聯準會的主席去執行的,這和ㄧ般的印象差距太大。直到讀了彼得杜拉克這本工業人的未來,才知道原來彼得杜拉克這本在1942首次出版的書,在這麼久之前,就寫出了工業社會變動底層的真實推動力量,比貨幣革命的國際銀行家操控論,可信度高多了。


今天的晚間新聞,某大公司董事長在股東會被小股東質問很久,小股東不爽意見被中斷忽略,嗆聲要罷免董事長,得到的回應居然是好啊,你來罷免我啊!這種態度,正是彼得杜拉克在工業人的未來所談的,大多數股東,其實都自願放棄控制權與管理權,股東只想享受受益權,自我放棄管理權,委託給經理人管理,實際上,由於沒有股東想管理,所謂用股東用投票權選擇委託經理人,根本是徒具形式,經理人就是從管理階層之間,彼此挑選出來列出建議候選清單而已,多數股東根本是無力改變。上市公司的實際狀況是,經理人奪取了公司的真正控制權,擁有所有權的股東,其實只剩下受限制的受益權而已。這樣的經理人,他的權力其實並沒有真正的統治基礎。

聯準會的主席當然不是馬前卒,主席本身才是統治者,工業時代裏,資本家雖然擁有財產權,但是並不表示所有權人就是有管理權利者,像聯準會這種獨立機關,或像國內的金管會,主席與主委受任期制保障,職位又需要高度的專業與資歷,事實上,既不可能民選,也不可能依據財產所有權(股權多寡)決定,這種職位其實也被體制內的菁英階層彼此私相授受,不論是聯準會的主席,或是央行總裁,不論他做得多好,或是不好,關鍵問題是,他沒有真正的統治基礎,既沒被民選,也沒不是擁有最多財產者,但他所管理的事,影響廣泛,如果他做得很差又戀棧,我們也拿他沒辦法。獨立機關原本想避免民選政治力影響,最後卻會創造出,民主社會中沒有管理權力基礎的管理人,這些管理者也成了工業社會中,真正的統治者。

2010/04/21

重大財務決定(房子)

自住購屋應該以消費的角度來思考,從自己使用的角度來選擇合適的房屋,挑選自己喜歡的居住類型,透天或是大樓,以自己的交通習慣來選擇有無附車位或距離捷運站遠近。不用太在乎投資獲利的機率。最重要的判斷條件是購屋預算與年所得的比率,ㄧ般建議不超過七倍為原則,都會區最多也不宜超過7.5倍。


因為多數人購買自用房屋並不會大賺,平均而言,房地產不是最好的長期投資工具。由於自住房屋並不會配息,十年就算價格漲一倍,其實也不過約7%的年報酬率,而且還沒扣稅金,與之間需要的維護費用。實際上,多數房屋並不會十年漲一倍。

房地產業最大的利潤在於開發與地主,他們的成本最低,賣新成屋就像讓股票公開上市的過程,最大的利潤在創業者與協助上市的創投家。房地產業的交易資訊不是公開的,買賣之間資訊很不平衡,多數消息是由最大的獲利者,也就是開發商所放出來,自然會充滿投資房地產很賺錢,再等就買不到的宣傳訊息。

2010/04/20

時間的價值

貨幣的時間價值,基本上就是這句話:二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對金錢而言時間是有價值的,現在的一百元跟未來的一百元是不一樣的價值,所以當我們要比較兩種選擇的時候,首先要將交易的價值轉換同一個時點的價值之後,再做比較,才會清楚。


不同時間價值的差異也就是利息,現在拿到的一百塊比未來一年拿到的一百元有價值,因為現在拿到一百元,如果定存一年利率百分之一,最後連本帶利可以拿回一百零一元。除此之外,現在的一百元,可以馬上花用,要人放棄立即享受,必需要給一點補償。比較這個補償的程度,就是利率或折現率。要求較高的補償,就是使用較高的利率的意思。

終值與現值可以用利率與期數來計算FV=PV(1+Rate)^NPeriod。也有人會稱這個為時間複利的效果,如果每年利率12%,則大約六年的終值就會是現值的兩倍(1.12^6=1.97)。另外一種表達方式,則是被人稱為七二法則或七十法則,是說要讓原有資金加倍所需要的年數,等於七二除以預估的年報酬率,七十二除以十二則等於六。七十二被選擇是因為它容易被整除,六十九其實會更接近一點,而ln2是0.693。(ln(2)/ln(1.12))

2010/04/19

如何衡量財務

如何衡量一個人的財務好不好?是看他的收入重要,還是要看他的所得,還是看他的儲蓄率,還是目前所擁有的資產,還是資產減負債的淨值呢?


最理想的數字是內在價值,也就是所有你未來可以賺到的錢,都折現到現在,但是內在價值不易計算,退而求其次,衡量一個人某一瞬間的財務狀況,最重要的是淨值。衡量一個人某一段期間的財務狀況,最重要的是淨值成長率。

簡單說,只要你的淨值有在穩定成長,你的財務就算是健康。

當然淨值本身的組成也很重要,舉例來說,淨值中流動性太差的資產如果比例太高,是不健康的現象,萬一有急需資金的事件發生,會造成被迫虧損賣出的狀況。

淨值當中的負債比率與貸款條件也很重要,太高的負債比率讓人擔憂,特別是短期內將到期要大額償還的負債比率如果太高,這也是很不好的現象,萬一突然信用緊縮,資產流動性變差,像最近幾年的金融海嘯與希臘的國債等現象,無法借新還舊,或是新的利率飆高,又沒有資金償還,就會陷入債務的負向循環,越借越多,或越借條件越差。這都不健康。

淨值中個人使用資產的比例太高,也不好,使用中資產,例如最常見的自住房屋,通常會產生維護費用,卻不會產生所得,雖然資產價格有上漲的機會,它本質是一種消費型式,長期比例太高,自然會以較低的淨值成長率表現出來。

2010/04/18

什麼時間算閒暇?

什麼時間算是閒暇,什麼都不做才算閒暇嗎?什麼都不做應該也可以算是,但我喜歡用錢來判斷,你可以這樣子去測試,如果你願意付錢得到多做那件事一次的機會,那就是閒暇。


舉例來說,你是否願意付錢得到幫家裏多洗一次碗,多倒一次垃圾,如果你願意,那就是算是閒暇,恭喜你,另外,我很願意不收錢,免費提供你到我家洗碗與倒垃圾的休閒機會。當然也許你實際上不需要花錢去做那件事,但是即使要付費才能被允許做那件事,你也願意付錢去做,那麼我們就可以定義,做這件事的就是閒暇時間。

如果你剛好對工作的內容充滿熱情,那你真是世上最幸福的ㄧ種人,因為你的工作就是閒暇,這也是多數能最後成功的人的最大秘訣-熱情。因為做一份你有熱情的工作,所以你可以完全投入,不斷改進,很勤奮卻同時感覺很快樂,不斷投入練習時間,因為你覺得工作就像玩樂,不容易ㄧ挫折就放棄,最後就會成功。

不過,多數人並非如此,ㄧ般人總是用很多非閒暇的時間,來支持很少數的閒暇時間,上班賺取薪水,在家整理家務,每天接送子女上下學,等你賺到了錢,也盡了你在家庭或社會應盡的義務之後,你才得到也許一天一、兩小時自己能自由選擇的休閒時光,其實閒暇時光對尚未退休的上班族而言,是十分困難才換得的。

2010/04/17

開源要比較真實時薪

真實時薪,就是你真實的薪資所得的意思,對ㄧ般的上班族而言,不論是現金或股票,公司如果沒有把盈餘以員工分紅的方式與員工分享,則你就只是單純的用勞力與時間交換薪資收入,對這一類的上班族,真實時薪就是選擇不同工作機會很好的比較方式。


真實的薪資所得是你的薪資收入,扣除各項必需扣除的支出,例如綜合所得稅、勞保、健保,各種因為工作而有的支出,例如交通費、搭配業務的服裝、配件與自備工具,甚至有些工作還比其他工作需要夜間社交,不論是與客戶或與同事打交道,這些因工作而發生的支出,都要扣除,這才是真實的薪資所得。然後將真實的薪資所得再除以所有因工作而不得從事休閒活動的時間,這時間不只是上班的八小時,還有中午困在上班地點的ㄧ小時,早上與下午的通勤時間,甚至在家收電子郵件與思考上班問題的時間,這樣除下來,才是你每小時的真實時薪。除了比較總薪資所得,真實時薪也是很重要的比較基準。

如果能長期觀察自己的真實時薪,注意提升自己真實時薪的方式,若能成為專業領域中的頂尖人物,自然能有最高的真實時薪。上班族工作如果能有依據公司盈餘的分紅,或是依據業績的獎金,則也是一種提高時薪的好方式,同樣的時間,能把業績做好,就有更高的所得,只要努力專研提高效率的技巧,就能自己給自己提高時薪。

2010/04/16

有變賣價值的就是資產

有變賣價值的就是資產,需要付出金錢的就是負債,有些資產在你擁有他的期間,有使用上的效用,例如房子可以居住,鑽石項鍊可以配戴,藝術書畫則可以賞玩,當你因為這個資產的用途而不願意變賣,這就是屬於你在使用的資產,即使有不小的變賣價值,實際上你不可能賣出,流動性受限你需要它的程度。


通常用流動性來對資產分類,所謂流動性是指資產可以被以合理的價格變賣的期間,能越快變賣資產的流動性較高,有些資產雖然能快速變賣,但是若期間越短,則賣出價格的折價越多,這種資產就比始終能用合理的價格賣出的流動性差。舉例來說,黃金條塊就比黃金首飾流動性較高,因為同樣很快能賣回給銀樓,但是黃金首飾扣掉工資和耗損,會有較多折價。結構債則比ㄧ般債券流動性較差。

結構債或儲蓄型的保險是較常見的流動性較差的資產,它在到期時所能得到的報酬率,和中途贖回或解約的價格有明顯的ㄧ段差距,由於ㄧ般人都有厭惡虧損的心理傾向,所以很難做出讓自己感覺立刻虧損的解約動作,而被合約綁住。因此進入這樣的長期合約必須事前很謹慎,千萬不要衝動行事。

有人認為能持續產生收入的才算資產,凡是持續產生支出的都是負債。我認為能持續產生收入的資產,應該稱為有生產力的好資產,而持續造成費用的資產,則是持續需要維護成本的壞資產。當然如果累積財富為目標,要盡量增加前者,減少後者。但是如果為了使用上的效用和快樂,難免會持有需要維護成本的資產。

2010/04/15

什麼是所得

什麼是所得?所得是你收入減掉成本與費用。舉例來說,企業的所得是營業收入減營業成本和營業費用。租賃所得是租金減必要損耗及費用。證券交易所得是賣出價格減去買入成本。財產交易所得也是房屋賣出價格減去買入成本。


比較特殊的是薪資所得,照理說,薪資所得也該是薪資收入減除必要損耗及費用,但是實際上,稅法卻是將薪資收入當作薪資所得,然後採定額的薪資特別扣除額,對於不同薪資收入的人都扣除同額的扣除額。(2009年是104,000元)

利息所得由於幾乎沒有成本與費用,利息所得與利息收入ㄧ般而言都是相同,但是也有一個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也是較為特殊。

提高所得可以增加改善生活的選項。但人生其實不長,如果不能在工作時間中感受快樂,其實十分可惜,在提高所得的努力上,追求熱情通常是較好的選擇,做一件你熱愛的工作,把它做到極好,只要有人喜歡你的產品或服務,則所得提高十分有可能。如果不能熱愛工作,只好退而求其次,選擇價高的工作來做。同樣做不愛的工作,何不選價高的呢?

2010/04/14

測試保留盈餘

巴菲特在1983年為了波克夏與藍籌公司的合併,寫的13點股東企業原則中第九點指出,經營股東的善意必須要定期用結果來測試,測試保留盈餘的方式是看長期而言,每ㄧ元的保留盈餘,是否有為股東產生多於ㄧ元的市場價值,當企業越大,越難聰明地使用保留盈餘,這應該以五年為期持續檢驗。


2009年的波克夏年報,為了收購BNSF而產生的新股東,巴菲特重新注釋說明這十三條企業原則,在第九點指出,這條規則並沒有在1971~1975年之間成功維持,雖然這是在他寫出此規則之前,當時由於波克夏持有較多以市價登帳的上市股票,當股市大跌,上市股票價格也下跌,這段期間保留盈餘ㄧ元沒有增加市值ㄧ元,反而下降很多。

如果可以改寫,他現在認為波克夏的五年測試方式應該是,每一個年五年期間,淨值增加的幅度,都要優於同期S&P500含息再投資的報酬率。第二個條件是,這段期間股價都持續保持高於淨值。只要這兩者都達成,則他認為保留盈餘就是合理的選擇。這是因為波克夏都不配息,就等於保留盈餘都是再投資,所以應該和S&P500含息再投資的報酬率比較,才合理。

2010/04/13

讀 貨幣戰爭

某種程度上,這本貨幣戰爭是很煽動的,他的某些指涉勢必讓ㄧ般人更加痛恨銀行家與資本家,而這些指控也不全然是虛偽的,當然,說這一切都有一個獨裁的銀行家族在背後拉動偶線,可能只是想像,但是,也許是類似一種瀰(MEME)在許多類似出身的銀行家族與資本家族間繁衍,產生一種類似陰謀的感受。


主要的訊息就是金匠出身的銀行家,自古以來都是在尋找收取利息的方式,而國債就成了當代最佳的出路,自認為社會菁英的銀行家族藉由準備金制度,在國債利率與給存戶的利息之間賺取幾倍於自己出資額的利潤,更藉由利率與信用的鬆緊,在通貨膨漲與緊縮之間,占盡先機地掠奪無知者的財富。以及歷代銀行家如何因勢利用,多手策略,達成預定的目標,和思路策略的演變。光是持續的通貨膨脹,就是對人民隱藏式的抽稅,更何況壟斷貨幣收發、掌握先機者能在價格上下起伏間占盡便宜。

作者從歷史與名人言論中尋找脈絡,最有趣的是他留下許多線索,也就是他所參考的書籍和文件名稱,ㄧ方面提高部分論點的可信度,ㄧ方面也讓我們有機會再看看他的思路從何而來。記下幾本最常被提到的書,將來可以閱讀:
The Creature from Jekyll Island
Descent into Salvery
The Secret of Federal Reserve - The London Connection
The Romance of Rothchilds
History of Money from Ancient Times to Present Day
The Rothchilds
Monarchy or Money Power
Baron Edmond de Rothchild
The Shadow of a Great Man
Hope of the Wicked
How Benjamin Franklin Made New England Prosperous
Philip Dru: Administrator
當債台高築,價格泡沫後,進入緊縮衰退的循環時,事先掌握時機的銀行家,可以用之前高價賣出資產所得的貨幣,低價大肆收刮核心資產。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檔案為例,國家經濟的核心資產是指自來水、電力、天然氣、鐵路、電信、石油、銀行等,這也就是國際銀行家在受援助國急難時,社會動盪,最想低價大肆收刮的核心資產。低價投資核心資產似乎是可以學習模仿的方向。

突然想到,這不就是巴菲特最近一次大手筆買下BNSF在幹的事情-低價收購核心資產,真是後知後覺。

2010/04/12

讀《姥窩綠建築 》

讀著姥窩綠建築上的文章與照片,令我反覆思量,人與土地是什麼樣的牽繫呢?網站裡,有姥姥(姑且這麼稱姥窩綠建築的版主)今生夠用而不必萬世久遠的觀念。以及姥姥年輕時兩夫妻奮鬥向上,在家庭與事業掙扎的故事。很值得年輕網友ㄧ讀。


反思自己,我覺得自己像是個離開了土地的人,住在一個陌生的世界,故鄉,哪裡是我的故鄉呢?祖父在台南也留下了一間祖厝,他過世之後,我覺得自己好像與那塊原本我稱為故鄉的土地,也失去了最後一個連結。父親也像姥姥夫婦ㄧ樣,年輕時就提著皮箱到台北都市來打拼,也許對父親而言,故鄉會是個遠比我清楚的回憶。

年輕時,很多人崇拜那些在世界各地飛的年輕新貴,好像出國讀書、工作、移民是最棒的出路,多半台灣人都崇洋,彷彿甩脫了故鄉,我們就能創造了新的境界。也許,到人生最後年老的時候,當世界的奇景都看過了,美食都吃過了,最為魂牽夢縈的,還是故鄉,童年時曾經享受過的,無條件的愛。

也許當我們不再強加於下一代,堅守祖厝萬世久遠的誓言,當我們各自都做好今生夠用的計畫,我們想在一代與ㄧ代之間流傳下去的愛,還更能穿越那沉重的石獅與繁複的雕樑畫棟,真正傳遞的不是財富,不是土地,而是處世的智慧與態度。

2010/04/11

儲蓄是累積財富的基礎

儲蓄最重要的不是已經儲蓄多少錢,而是你的儲蓄率是多少?你能維持相同的儲蓄率多久?儲蓄的效果是將過去的生產保留到未來使用。儲蓄率則是一個現在與未來之間的拔河,10%的儲蓄率,表示你在現在的需求與未來的需求之間的比重是九比ㄧ,存九年的錢可以讓你花ㄧ年,約略表示十分之ㄧ的壽命可以不需要賺錢,光倚靠儲蓄。


如果退休的定義是可以不需要賺錢,光倚靠儲蓄就能生活。以25歲開始工作來看,若65歲退休,活到85歲,則儲蓄率應該為33%,也就現在的需求與未來的需求之間的比重該是二比ㄧ。如果希望55歲退休,則儲蓄率應該為50%。10%的儲蓄率則表示最後六年,七十九歲到八十五歲,才是真的不需工作的歲月。以上沒有考慮很多個人的狀況,例如繼承遺產,子女孝養,企業退休金等等,但是儲蓄率的比喻還是很值得參考。

台灣主計處的資料顯示,台灣人民的家戶所得(稅前)儲蓄率,從八十三年的24.7%,到九十七年為18.9%,儲蓄率還不算很低。但是若以九十七年加或年所得五等分來看,第五等分所得最高的家庭,可支配(稅後)所得183萬,儲蓄率36.9%,第一等分所得最低的家庭,所得30萬,透支而無法儲蓄。如果你的所得是第五等分,但是支出是在第四等分,則儲蓄率就會高達53.7%。提高出儲蓄率的方式,就是支出要接近下一個所得等分族群的家庭。

儲蓄最大的困難是如何安全地將儲蓄保留到未來,而不損失其現在的效用,也就是不喪失購買力。而貨幣發行量大增造成的通貨膨脹,就是儲蓄的大敵,當世界貨幣發行量的增加幅度大於貨物供給量的增加幅度,需求大於供給,就會造成物價上漲,貨幣購買力下降。

儲蓄的最大機會是你有可能藉由投資或投機,而讓你的儲蓄創造出比現在的購買力更多的未來購買力。你可以將儲蓄投資於具有生產力的事業,成為部分的事業主,讓將來的事業員工生產力為你服務。或者可以將儲蓄投機於將來供給有限需求增加的物品,例如土地、黃金、藝術品,利用需求與供給之間的浮動,從無知的人手中獲利,增加購買力。

2010/04/10

管理情緒的第一步,從體察自己的情緒開始

為什麼要用情緒來舉例呢?因為阻礙我們朝向目標前進的力量之中,情緒是最強大的ㄧ種。管理情緒的第一步,從體察自己的情緒開始;管理財務的第一步,也從體察到自己的財務現況開始。體重過重的人想減重,最重要的ㄧ步,就是每天固定時間量體重,掌握數字,才能客觀判斷自己的努力是否有效用。


ㄧ般體重過重的人多半不喜歡每天量體重,不願意面對現實,怕看到數字之後,提醒自己失敗的感覺,無能為力的感覺,不但不去量,還會進一步自我安慰,自己只是稍微過重而已,不需著急,等下一個夏天的時候,再來減肥就可以。繼續過著自己習慣的生活,放心的大口飲食,催眠自己,因為自己胖,光是出門上班就流汗,這就算是運動了。

你現在過重嗎?你現在不快樂嗎?體重有客觀的秤重方式,快樂不快樂則沒有容易取得的測量方式,只能依賴自己主觀的感覺。財務健康則藉在這兩者之間,ㄧ方面財產數字可以估計,但是個人對財產的滿意程度,也只能依賴主觀的感覺。體察自己的財務現況也需要分為兩個部分,ㄧ半是很容易估計的財產數字,只要克服自我抗拒的障礙去算,花時間ㄧ定可以算出來,另一半則是像體察自己的情緒一樣,需要不斷的練習,才能感受自己是否滿意於目前的財務狀態。

2010/04/09

雙薪家庭的理財陷阱

這本書[Elizabeth Warren - The Two Income Trap: Why Middle-Class Mothers and Fathers Are Going Broke]指出了信用世界的問題,但是這是一個很難解的問題,我不確定作者的建議是否是最好的方式。她很生動地說明了雙薪家庭的理財陷阱,雖然她不願意指出有些人可以躲過這個陷阱的原因,是因為他們比較聰明,且有財務紀律,反而認為指責債務人過度消費是很殘酷的事。她的解決方案ㄧ是限制信用卡與房貸,即使會讓泡沫破滅也沒關係,因為遲早泡沫都會破滅。二是盡量放寬破產條件,讓人加速破產重生。


雙薪家庭由於收入增加,於是認為自己有能力負擔更好的房子、車子、子女教育、醫療,否則幹嘛要多一個人去工作呢?當越多女人出去工作,越多家庭收入越高,越多家庭想買一棟更好學區的房子,同樣的雙薪家庭一起競逐類似的中產階級生活,越多競爭越推高了房價。但是由於每月支出提高,但是從一個人工作變成兩個人都工作,一個家庭中兩人之一失業的機率,比只有一個人工作時,增加了一倍,這也就是雙薪家庭比單薪家庭更容易陷入財務危機的原因,稍有不幸就會破產。作者稱之為雙薪家庭的理財陷阱(Two Income Trap)。

信用卡與房貸的問題在於行銷給不懂的人,理性一點的人都知道買彩券是期望值很糟的選擇,同樣的人,也很容易理解信用卡的高利率,只付最低應繳是很糟的財務選擇。然而,就是有這麼多人會去買彩券,會每月信用卡只繳最低應繳。除了說他們不理性,我實在也不知道如何說了。我們也都知道可樂就是碳酸水加糖,選擇買可樂而不喝自己準備的飲用水,實在是很不理性。這都是自願的交易,也是自願的送錢給別人。

我以為她的解決方案其實會對已經陷入債務的人更嚴酷,隨意地讓經濟在寬鬆信用與緊縮信用之間擺動,是對信用狀況無知的人嚴酷的剝奪,信用寬鬆時物價上升,無知的人會用貸款,甚至是高利率的貸款,買進高價的資產,信用突然緊縮之後,破沫破裂,人人賣出資產將導致資產價格暴跌,之前高價買的人就會破產,這時候熟知信用狀況的人會低價收刮資產。

正向的解決辦法,不是讓政府在寬鬆信用與緊縮信用反覆搖擺,而是讓更多人從小就能學會與了解信用經濟系統的本質,特別是信用卡的歷史,以及信用卡的運作,信用卡與貸款必須更容易了解,讓每個人學會熟知信用狀況的人的操作方式,在信用寬鬆時賣出資產而非買進,等破沫破裂後,再低價買回有價值的資產。停止愚蠢地只繳每月信用卡最低應繳。停止每期都買彩券。建立一個穩健的財務安全準備,而非在破產邊緣的財務狀況。解決雙薪家庭的理財陷阱(Two Income Trap),只需要教會人低淨值時,最少要存10%收入,最好能存50%收入,家庭收入增加時,支出不能同比例增加,反而要讓儲蓄增加,只有家庭淨值增加時,支出才能按比例(5%的淨值以內)略為增加,不要使用信用卡循環信用,儲蓄的緊急預備金要充足(6個月總支出以上)。

舉例來說,當你單薪家庭時淨值0元,收入3萬元,你的支出預算應該是最好是1.5萬,當你們多一人工作,成為雙薪家庭月收入合計6萬時,支出預算應該還是1.5萬,儲蓄大幅增加,等你累積到100萬淨值時,你一年可以支出才可以增加,最多可以多花5萬,也就是一年支出預算由 1.5萬*12=18萬,上限增加到1.5萬*12+100萬*5%=23萬。這樣我保證你不會落入雙薪家庭的理財陷阱(Two Income Trap)。




Prof. Elizabeth Warren, Credit Cards Branch of a Financial Crime Cartel (NWO ECONOMICS SERIES)

2010/04/08

反省資本主義

看完這部影片America: Freedom to Fascism,不得不讓人反省,資本主義的觀念(MEME)是不是已經侵犯了民主、自由與法治的觀念(MEME)。依據它的論點,美國憲法與最高法院的解釋規定的所得稅,指的只是交易所得,而不是任何的所得,來自勞力交換所得的薪資,不是美國憲法所規定需要繳稅的所得,因為勞力是個人的財產,拿個人財產與人交換金錢,是直接稅,不算交易所得,只有商品出售的價格減去成本,才是交易所得,才是美國憲法所規定需要繳稅的所得。而整個IRS的個人所得稅其實是行政權違憲的結果。


另一個論點是,美國聯邦準備系統其實不是屬於政府,而是一個由私人控制的獨立法人,而且由於不需受國會監督,也不需被財務稽核,完全不知道是否有獲利私自轉給私人。這也是一個很大的指控,也就是獨立法人該多獨立,獨立的美國聯邦儲備系統,如果董事會是由私人銀行家挑選,再由總統任命,國會其實完全沒有控制權,人民交出去的權力,完全沒有間接監督的機會,總統也沒有辦法改變私人銀行家挑選的候選人,這聯準會的確像是私人的。就算獲利沒有配息給私人,光是事先知道何時將寬鬆貨幣,何時將緊縮貨幣,加上壟斷國債的發行銷售,就已經是龐大不合理利潤。

目前台灣政府停徵證券交易所得稅,而綜合所得稅其實大部分主要都是薪資所得稅,剛好是和美國憲法精神相反。薪資所得和交易所得本質上的確是很大的差異,美國憲法的規定其實比較合理,薪資所得是一種個人勞力與金錢的交換,並沒有利潤,何以要對其課稅呢?相反的,交易所得本質上,表示買出價格高於買進成本與勞動成本,針對其差額的利潤課稅,其實才比較合理。

這讓我反思我國的憲法,我國憲法並沒有針對所得稅有如此的區別,只寫了人民有納稅的義務,沒有特別強調所得稅的定義。但是,我發覺台灣政府也有另外兩種行政權違憲的現象,也都可以算是資本主義對民主、法治的侵害。

中華民國憲法 143條 ...
土地價值非因施以勞力資本而增加者,應由國家徵收土地增值稅,歸人民共享之。
國家對於土地之分配與整理,應以扶植自耕農及自行使用土地人為原則,並規定其適當經營之面積。

第一,目前的土地增值稅藉由設計公告現值的方式,在實質上,造成土地買賣時,非因施以勞力資本而增加者,沒有被國家徵收土地增值稅,歸人民共享之。不但用公告現值計算,逃避實際交易價格的所得遠高於公告現值差額,也沒有全部歸公,稅率低於100%,都是違憲。第二,行政疏於立法,沒有規定土地之分配應規定適當經營之面積,也就是持有土地應有上限,不該有一人或ㄧ公司持有巨大範圍土地的現象,國家應該限制這些持有超過適當經營面積者的土地。

延伸閱讀:
Tax protester Sixteenth Amendment arguments

2010/04/07

如果你不清楚你的目的地

如果你不清楚你的目的地,那麼向右轉,或向左轉,並沒有什麼不同。如果你不清楚你做一件事情的意義,那麼做,或不做,並沒有什麼不同。也因此,我們需要知道目標是什麼?意義是什麼?否則任何決定與選擇,都沒有了判斷的依據。


事實是,多數時候我們只是單純地反應,依賴著我們原始的生物本能、生活習慣、制約反應,沒有使用我們之所以為人,萬物之靈,所擁有的思考能力,當我們沒有反思,而只是反應,那麼我們只是很原始的生物。當你有時間反思的時候,才發現你已經被深思熟慮的人佔去許多便宜,或浪費了許多時間。

規劃的效益就在於增進你做出全面性判斷的能力,規劃的過程讓你弄清楚目標與意義,讓你看清楚目前的狀況,當你需要作出選擇的時候,能夠衡量各面向的利弊,選擇對達成目標與增加意義最好的方案。

而選擇規劃顧問的關鍵,就在於顧問必需要對規劃這件主題,比你擁有更多知識與經驗,才能協助你做好規劃。

2010/04/06

書單

我認為書單是閱讀時很重要的工具,特別是當讀到一本有趣的書籍,通常都會很想知道該書的作者還喜歡哪些書籍,通常好作者,都會推薦出很好的書,能夠讓人延續著感興趣的領域,認識更多有趣的作者與經典書籍。有的作者更是用心,會在自己的書中,註釋自己的觀念或是觀念,是來自於哪一本書籍,這很類似論文的寫作方式,更是方便讀者按圖索驥。以下是過去幾年我收集的書單,供大家參考。

2010/04/05

明理思想運動(The Brights Movement)

What is a bright?
什麼是明理人(明理族)
•A bright is a person who has a naturalistic worldview
明理族是擁有自然世界觀的人
•A bright's worldview is free of supernatural and mystical elements
一個明理人的世界觀沒有超自然現象或神秘力量
•The ethics and actions of a bright are based on a naturalistic worldview
明理人的道德感與行動都是基於自然的世界觀


所謂自然的世界觀,就是指基於當代地質科學與生物演化科學的,自然的世界觀裡沒有造物主,自然的世界觀裡,世界與生命來自複雜系統的長期演化與適應。自然的世界觀裡沒有神秘的力量,沒有未知的超自然力量,我們基於事實來理解世界,對於還不能解釋的事,不隨意將它歸因於神秘的力量的存在,就只是我們還不清楚而已。

當我們一面從演化生物學,發現到,人類腦裡遺留許多狩獵與採集時代的基因,讓我們的財務行為不能適應現代的金融市場,實在很難同時認同非自然的世界觀。非自然的世界觀,認為信仰是不需要事實根據的,只有沒被證實過也信的人才是真的信徒,這對明理人而言是難以想像的,因為不需要事實的信仰,有被惡人利用的可能性。最簡單的例子就是計劃性恐怖攻擊,會做出自殺恐怖攻擊的人,多半都有非自然的世界觀。

BRIGHTS明理人是新名詞,就像GAY(原意為自由)被同性戀者借用來表示自己的性傾向是自由的選擇,明理人希望用BRIGHTS來包含無神論(Atheism),人道主義(Humanist)等等,我們不是單純認為無神而已,無超自然現象(分身),也無神秘力量(算命),我們有的是明理的自然世界觀(Naturalistic Worldview)。BRIGHTS明理人象徵的是類似啟蒙時代,認為理性與科學是人類未來的希望所在。

延伸閱讀:
明理思想運動(The Brights Movement)
數理情色:《irreligion》的最後一章: 出櫃吧, Brights

2010/04/04

艾倫.艾貝 (Arun Abey)的三種快樂

前不久寫到Daniel Kahneman說快樂有兩種,如果不知道自己在研究哪一種快樂,則很容易混淆這兩者,而無法成功研究快樂的理論。今天看天下雜誌的網站時,聽到艾倫.艾貝 (Arun Abey)的三種快樂,可以拿來和Daniel Kahneman的說法比較。


艾倫.艾貝認為第一種快樂是物質的快樂,這種快樂需要經過我們的神經與感覺系統,是很實際的快樂體驗,例如開一部新車的快樂,吃一頓新餐廳美食的快樂,但是由於神經是設計來注意新事物的,ㄧ旦熟悉,你的神經系統就會關閉感覺,不再對熟悉的事物感到愉悅。物質的快樂多半較為短暫,約一週就會習慣物質生活的變化。

第二種快樂是來自於如何使用我們的時間,也就是我們的活動(Activity),像是爬山、騎車、唱歌、跳舞、拉小提琴,這些運動技巧或演奏能力,ㄧ旦我們沉浸在做那一件事情之中,會產生一種FLOW心流,這種心流發生在你做一件你有能力做到,而且需要十分專心才能完成的事情上,當你專心一致,你會感受到快樂。這種快樂通常較為長期,ㄧ旦學會技巧,長期都能享受做它的快樂。

第三種快樂來自於對別人產生影響,也就是貢獻自己的能力、知識、經驗給年輕人,這可以是傳統的父傳子,師父帶領徒弟,也可以是現代的慈善事業,當你與人建立這種給與的關係時,這種助人的人際關係,會給我們帶來快樂。

我覺得這三種都比較像是Daniel Kahneman說的第一種體驗自我(Experiencing Self)的快樂,而不太是屬於回憶自我(Rememebering Self)的快樂,雖然爬山如果以登上喜馬拉雅山為目標,或是演奏以獲取比賽第一名為目標時,或是捐錢做慈善卻只是出錢沒有與人建立關係,就比較像是第二種回憶自我(Rememebering Self)的快樂。

作ㄧ件事如果你知道事後完全會忘記你做過,你還是很喜歡去做,而且做得當下很快樂,這就是第一類的體驗的快樂,也可以說是過程的快樂,因為不管是否會到達終點,你的旅程本身就很快樂。如果你是為了可以跟別人說,你完成過什麼,三十天環遊過世界,到過十大奇景,享受過米其林三星美食,通常就是第一類的回憶型快樂(滿足)。



延伸閱讀:專訪《多少才夠?》作者艾倫.艾貝 重新定義你對富有的看法
Arun Abey - You are what you think.
Arun Abeys take on behavioural finance and asks how much is enough?
Hedonic Arbitrage (快樂套利)

2010/04/03

從體罰思考學校教育

最近台北市ㄧ所明星小學有個體罰個案的新聞,ㄧ位小孩因為對其他小孩不適當的行為,被老師打多個巴掌,受傷的照片在媒體上被多次播放,看起來真是頗為嚴重,可見當時成人的情緒應該是已經被小孩的行為刺激而失去控制。但是在媒體座談節目中的討論方向,真是讓人難以接受,其中ㄧ位來賓還說這是學校教育在教改之後,缺乏道德教育的原因,導致學生不當行為,老師不知如何管教,好像暗示以前體罰的方式是道德教育必需的手段,現代成人怎還會這樣僵化思考,嗚呼哀哉!


這位被體罰的小孩家長,還被同班其他家長苦勸放棄對老師提告,理由是其他家長喜歡這位教學良好的老師,而且他們自己的小孩都沒被打,顯示被打的小孩可能有他錯誤的地方要負責,似乎暗示是被打的小孩長期欺負其他小孩,他們寧可被打的小孩轉學,也不要教學良好認真的老師離開。

道德教育是什麼?我猜想這位來賓認為的道德教育是小孩該守規矩,不侵犯其他同學的身體,不擾亂其他同學上課或活動。那道德教育的手段是什麼?難道是允許老師體罰學生嗎?處罰真的算是教育嗎?把罪犯關在監獄的處罰,是教育?還是隔離而已?這樣的處罰對成人都沒什麼教育效果,為什麼認為對更原始的小孩就會有效果?我認為處罰不能算是教育,更遑論稱之為道德教育。我國刑罰連對成年罪犯都沒有鞭打或打巴掌的暴力處罰,為何對小孩就可以。

道德緣自於同情心,或者說同理心,ㄧ個人需要有想像力,能想像自己在對方的處境下,會有什麼樣的感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才是真正自發的道德來源,同理想像力是人類的特長,從此人自然就能發展出道德,人性既非本善,也非本惡,人性是天生有為善的潛力,但是需要練習與學習。道德教育應該是培養小孩這種想像力,絕不是念一念教條,老師用權威的方式甚麼是符合道德標準的好行為,哪些又是壞行為,讚美好行為,體罰壞行為,這最多是稱為管理下屬或訓練服從權威,不能稱作教育。


延伸閱讀:蘇格蘭人如何發明現代世界
財務行為學與《道德情感論》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

2010/04/02

致富之道

延續前兩天3/4債務世界的思考模式,如果財富的真實意義在於它所可以換得的商品,致富之道就是大量生產別人想要與需要換得的商品,也就是提升國家的商品生產力,或是個人的產能,對國家而言,這是兩件事情,自然資源或科技。


對個人而言,致富之道,如果不是發揮自己的天賦,也就是類似國家的自然資源,就是要學習有關增加生產力的知識與技術,對上班族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提升自己的生產力,生產力提升ㄧ方面可以提高自己的生產所得,另一個方向就是可以購買生產力的所有權。

每個人都擁有的是自己的勞力所生產的所得,但是勞力是有限的,而且自己的勞力會老化,現代社會允許的私有財產權,讓我們可以將勞力生產所得轉換成財產權,而財產權讓我們可以分享該財產被別人使用生產的所得。最直接的就是土地,人類早期遊獵與採集的時代沒有土地所有權的概念,就像原住民ㄧ般也都沒有土地所有權的概念,你在土地上採集或打獵到的,就是屬與你的。

進入農牧時代,在土地上生產的,不再全是生產者所得的,而必須分享給土地的擁有者,而土地的最終擁有者是國家,因為國家在所有土地上都要抽稅,稅也就是分享人使用該土地生產的所得的ㄧ種方式。進入工業社會,公司法人的成立,公司法人象徵一種對公司的財產與雇用契約的所有權,公司法人會獲得使用財產與勞力去生產、銷售,然後扣除成本之後的盈餘,而擁有公司股權(所有權)的人就會分享生產的部分所得(扣除成本後之剩餘)。

現代企業則多半利用員工紅利配股的方式,讓勞工分享部分所有權人的剩餘所得,而不僅止於固定的勞務薪資,因為分享盈餘讓勞工更願意努力增加盈餘,其實也能增加所有權人的份額。這種關係,讓老年人可以藉由過去的努力所得,轉換成所有權,而所有權可以分享年輕人勞力生產的所得,是一種很精細的系統,促成社會中跨世代的合作,讓老有所養。

2010/04/01

降低特定區域房價之方式

如果我是可以任意通過法令與行政的政府領導人,真心想降低特定區域房價,我會怎麼做呢?從昨天寫到的3/4債務世界得到了靈感,分享給大家,ㄧ起思考一下,說不定執政者會讀到這篇網站文章,而真的去做。


土地數量有其限制,特別是都市精華區的土地有很大的限制,不可能無中生有,雖然可以靠容積調整來增加ㄧ些比率,但是治標不治本。都市精華區的土地之所以有吸引力,關鍵就是因為它提供工作機會,工作機會總是跟隨著土地發展,避免都市中心房價飆高的方式,不是廣建郊區住宅,然後再將雇員送到市中心,只要上班地點還是在市中心,市中心房價不可能下跌。

所以第一個改革的方向不是加地價稅或房屋稅,應該要加的是公司在市中心經營的成本,並且降低公司在外縣市經營的成本,例如設立各種辦公園區,將白領辦公室設在園區者降低所得稅,或是其他稅賦,並且在園區中設立政府便捷服務中心。就像大陸在處理上海高地價的ㄧ種方式,要求企業到四川重慶等新興區域設置電話服務中心,就是很妙的方式。當都市中心常見的白領工作機會外移到非市中心,或新都市的辦公園區,自然會讓需求的力量摜低市中心特定區域房價。

第二個造成價格不理性膨脹的原因就是財富集中,能造成供給變小的ㄧ定是整體而言持有土地較多的人,這些人由於財富高,有能力等待,可以持續維持低供給,而不會需要賣出土地,當然增加土地稅率、房屋稅率的百分比會有幫助,但是更重要的是打散土地持有權集中的現象,也就是稅率不該只是看一塊土地本身的價值來課稅,要衡量或依據持有者及其關係人的總持有土地數量來課稅,也就是持有超過ㄧ般人所需數量的土地的個人或企業,應該以所有關係人的總持有量,來做累進課稅,持有越多土地者,稅率要越高,這就像反對企業壟斷市場的精神,持有越多土地者越會獲得超額利潤移轉,應該要課稅來增加持有大量土地來壟斷的成本。當然降低這類投資客的貸款額度也是一種方式,有部分效果,但是對沒貸款的持有者沒效。

2010/03/31

讀3/4債務世界-淪陷的經濟

我認為這是一本由台灣人寫作,且很有創意的經濟書籍,雖然債務這兩個字不是很受人歡迎,貨幣戰爭聽起來就好像高級了一點。作者周偉華在這本書中,講的不是熱門的投資法或理財觀,而是作者對貨幣歷史的觀察和心得,但是其實不論投資與否,只要我們活在這個有貨幣的世界中,了解貨幣演變的歷史,思考目前貨幣已知的問題,感受現實運作上的特質,都是一趟很值得的想像力探險。


作者很巧妙的用商品來解釋財富,他定義財富不是你所擁有的貨幣,而是你的貨幣目前能換得的商品。我認為這裡的作者所指的商品,是類似必需型的消費商品,是使用後會消耗掉,而屬於需要反覆生產與被消費的商品。這讓我聯想到這就像是巴菲特最喜歡的ㄧ類投資,投資在已證實產品有長期需求且消費有反覆性的傳統產業。他認為所有的服務,都只是財富移轉效果,並沒有增加財富,唯有商品生產量增加,才是財富增加。

作者解釋土地與房屋持續上漲趨勢的原因也很妙,ㄧ方面土地有限,特別是有工作機會的都市土地有限,而不動產出售者,利用此固定需求與有限的供給,銀行貸款的容易取得則是助力,而獲取虛增價格,造成不正常的財富移轉,導致財富過度集中於不動產出售者,貸款購屋者則是要用未來的購買力來支付虛增不正常的財富移轉,不正常的原因是不動產出售者沒有提供更好的商品,卻在持續交易中,不斷提高價格。而且經過銀行貸款的購屋,進一步還讓不動產價格下跌有僵固性,因為銀行不會輕易同意低於貸款餘額的售價。

另外一個造成財富集中的效應就是企業股權的公開上市,原始創業者藉由IPO,將部份股權賣出,而少數的股權賣出,由於上市發行股票供給有限,對獲利高度想像而來的需求卻可能很高,價格飆高,而讓創業者能賣出部分原始股權而造成不正常的財富移轉,同樣地,這是因為價格中高於股權所代表的淨值的部分,波動的股價其實並不代表企業真實的價值在波動,而是一種財富移轉的效果,其中又以IPO的財富移轉最不正常,因為原始股東通常都是持股成本很低,卻以高價來發行新股和賣出舊股。

從閱讀本書所能激發的新觀點來看,我認為他有激發出讀者需要去改革現況的熱情。如果政府無節制地放任債務增加,貨幣貶值,放任財富集中而讓社會陷入經濟衰退的負向循環,我們要如何去要求政府改革呢?這很值得思考。

作者建議,通貨膨脹的療方不能只是緊縮貨幣,停止沒有足額準備地發行貨幣,更重要的關鍵是增加商品的供給,不是增加生產,就是增加進口。光緊縮貨幣則會導致消費下降,消費下降再引發生產縮減,或是就業人口減少,促使消費下降,會成為一個負向的景氣衰退循環。而造成通貨膨脹的主因,則是財富的過度集中,過度集中後,富人的總消費略增,但是窮人減少總消費的程度卻更大,畢竟一個富人再怎麼奢華,食量不可能無限,躺下去需要的空間也不可能無限大,相較貨幣可以累積的程度,個人的消費量有其上限。

延伸閱讀:
財富的本質:財富來自於生產,商品數量決定貨幣的價值(原3/4債務世界)

2010/03/30

什麼是錢?

若要用一句話來準確地描述金錢或貨幣,我會說:「錢是一種時間遞延互利的象徵。」如果白話一點說,雖然較不準確,也可以說:「錢是由社會發行的提貨券。」


錢的效用是來自於改進了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一方面讓交易更容易發生,不再需要剛好的數量交換,例如:一頭牛換兩頭羊算容易,一頭牛換一頭半的羊就不容易了,錢提供較小的交易單位。另一方面它讓交換可以遞延到未來,我可以今年先賣出一頭牛,取得錢,保存一段時間後,未來需要時再付錢去換得羊。錢可做為方便互利交換的計算單位,錢也是讓互利時間點可以遞延的儲存媒介。

錢只是由社會發行的提貨券,所以你只能提取社會理有人提供的貨品,當你想要的貨沒人賣,你只能選擇其它的替代品。而正常取得提貨券的方式,是先由你向別人提供你的服務,讓他們付給你提貨券,擁有越多錢,擁有越多提貨券,則表示你已經先對社會提供許多服務,但提取的很少,所以才儲存了許多。

當然,也有人用不道德、不合法的方式搶奪或偷竊提貨券,但是這不該讓我們誤以為勤奮服務換取更多提貨券是件壞事。同時,期望累積很多提貨券,人生就會自然很快樂也是不切實際的想像,唯有當社會能生產出幫助你快樂的商品或服務時,提貨券才有用途,當你需要水時,卻只有賣鹽,再多提貨券也不能滿足你的需求。擁有越多提貨券的人,越該努力讓社會健全發展,這樣他擁有的提貨券才會有用途。

2010/03/29

一分鐘安撫新生兒的技巧

昨天第九週了,才發現這個神奇的技巧,真是相見恨晚,讓女兒多哭了不少時間,夫妻兩人也多沮喪了好久。這個方式對安撫新生兒十分有效,它有效的程度就像是反射動作一樣,只要你準確地執行,新生兒從嚎啕大哭到安靜無聲,真的不到一分鐘,完全沒必要讓你的孩子哭。就像小孩天生就會哭泣與吸奶一樣,每個嬰兒都天生有被安撫的能力(Capacity)。這樣照顧小孩真的很簡單。


發現這個安撫新生兒的技巧的過程很奇妙,完全是網路時代才有的經驗,前幾天我寫了一篇在家自學的文章,網友Yukie留言貼出他參觀全人中學的心得,他的網站十分豐富,我就逛了起來,之前已經看過Ken Robinson在TED的演講,在看他的心得時,又再聽了一遍20分鐘。感覺意猶未盡,我在YOUTUBE上繼續搜尋Ken的演講,找到一個1個多小時的THE ELEMENTS一書在UCLA的演講,看完了該演講,在演講完後的提問過程中,KEN提到現場有多位他很推崇的作者,並一一介紹,其中一位就是THE HAPPIEST BABY ON THE BLOCK的作者Karp。因為自己是新手父親,自然被勾起興趣,所以就順這個方向去搜尋這本書,最後在YOUTUBE找到它的頻道與許多影片,真是要讚嘆現代科技的偉大,讓尋找與獲得資訊變得如此快速、方便。

Dr. Karp這個安撫新生兒的技巧有5S,看影片比較清楚,但5S則能幫助記憶,五步都是要讓新生兒感覺像在子宮內。第一步是Swaddle包裹,小手朝下放在身體兩側,正確地用包巾包緊,通常爸爸會作得較好,因為包得較緊,子宮內是很緊的。第二步是Sideway(Side Position)也就是側抱,很像餵奶的橄欖球式,但是臉側朝向外,身體則是向下,讓胃壓在手臂上,很類似側頭趴睡,因為嬰兒在子宮內都是趴而非仰著。第三是Shhh-ing,在嬰兒耳後發出噓聲,噓聲要連續而大聲,因為嬰兒在子宮內聲音很大,通常是類似吸塵器的音量,這也通常是爸爸會作得較好,因為噓得較大聲。第四步是SWING(Shack)也就是搖晃,嬰兒在子宮內隨著母親活動,其實是持續在搖晃中,通常爸爸會作得較好,因為晃得較大力。第五是SUCK,使用安撫奶嘴讓嬰兒吸。正確地做,五招同出,每位嬰兒都會停止哭泣與不安。真的很神奇,就像反射動作一般的神奇。(當然,父母還是要用腦判斷,餓了你該餵,尿了你該換尿布,而不是只用這招去安撫。)

真心地,請傳給你有新生兒的朋友。願台灣每位新生父母都學會這個技巧。



延伸閱讀;
神奇安抚5大方法,2分钟轻松搞定哭闹宝宝

2010/03/28

再思考學校教育

也許我低估了在家教育自己小孩自學的難度,就像在孩子還沒有出生之前,低估了養育新生兒的難度,雖然現代社會有坐月子中心,有坐月子保母,也有家事服務員,還有育嬰假,這麼多協助之後,其實養育ㄧ位新生兒還是會耗盡新手父母的耐心。


即使用PDF方式,小孩8週已經可以睡過夜,不用夜裡餵奶,白天也多半能三小時一餵,一天一半以上的時間都很好照顧,但是總還有一、兩個小時會哭得讓人很傷心,容易感覺挫折,不知道要如何安撫他,讓她休息睡著。

我猜想當再家自學孩子的家長,勢必也會遇上許多衝突,可能是管教的問題,可能是學習的衝突,家長即使有心當引導者,讓小孩自學,相信小孩終究會自己開始學習有興趣的事物,但是同樣家長可能也會擔憂小孩的進度偏慢,這樣的心理掙扎,以及教育角色與親子角色的衝突,不見得是容易處理的問題。

學校教育的問題在於逐漸地抹煞了兒童的創意,學校教育最擅於訓練的是學術界的博士,最適應學校教育的兒童往往一路念上去成為博士,而在學校教育表現不良好的兒童,往往創業成為雇用這些博士與畢業生的企業家,學校教育的另一問題在於抹煞了兒童的創業精神,最適應學校教育的兒童都成為了良好的受雇者。這也是早期公立教育的目標。

我能期望的是在目前的教育體制中,也許有越來越多的老師,體認到學校教育的這兩大問題,而我能為孩子找到適合的老師與學校,畢竟在專業分工之下,老師也知道學校教育的問題,而改為在家自學,等於是反對專業分工,又回到每件事都自己來的社會狀況。也許藉由更參與學校的教學,輔助自己對孩子的課外閱讀引導,多觀察子女在學校的適應狀況,選擇適當的ㄧ般、舞蹈、美術或其他特殊學校,就足以保持子女的創意與創業精神。

延伸閱讀:
雅德賽斯
看問題-打人留下 被打轉學 公平嗎 (由此可以發覺學校教育的本質-訓練學生的易管理性)

2010/03/27

租屋比買屋好嗎?如何比較租屋與購屋

你可先參考這幾篇舊文,在看以下這次新的補充想法。
房貸,銀行不會告訴你的事
上班族如何決定購買房屋的預算
優惠房貸感覺已不再優惠
從公共債務法舉債上限來看個人債務上限
讀《張金鶚的房產七堂課》
讀《這樣退休夠了嗎?How much is enough?》
理財性格矩陣


早期我比較傾向年輕人應該先存錢,晚購屋。現在比較傾向在能力可及,且貸款後的債務餘額不會超過高的狀況下,持續維持ㄧ定比例的房貸餘額。早期的比較方式,漏掉所購房屋增值的可能,原因是房屋如同證券也可能跌價,不是穩賺不賠,否則應該多數人都因為自住房屋而成為富翁,但是事實上,多數人的房屋長期而言,沒什麼大漲,或是剛好趕上通膨而已,原因是媒體只會報導大賺的人和大賺的區域,沒有媒體會去報導賠的人,和慘賠的區域,因此我們對不動產的印象分數往往不合理地偏高。

但是,不動產是良好的貸款來源,是ㄧ般人所能從銀行取得利率最低的貸款,不用它其實是很可惜。再者,固定利率貸款也是對抗通貨膨脹很好的工具,當劇烈通膨時,欠很多年以後才需要還的錢,是最賺錢的方式之ㄧ。不過使用債務需要十分小心,當你淨值低的時候,ㄧ定要避免超過個人的所得能負擔的程度,也就是年輕還沒錢的時候,負債要低於年收入7.5倍,4倍是較安全的範圍。當你淨值累積高之後,管理負債的上限不再是用年所得,而是整體資產與淨值的倍數,資產淨值比應該低於2。負債太高時(槓桿太高),資產容易因為金融風暴或景氣衰退而失去流動性,導致周轉不靈而破產,需要十分小心與保守。

比較租屋與買屋,以較合理的預估數字來看,買屋如果房屋年增值3%,和長期通貨膨脹ㄧ致,你很幸運地在台灣享受20年優惠房貸平均利率為2.5%,買一間1000萬的房子,頭期款30%,20年後你擁有一間1753萬的房子。相對地,如果你以房價的2.5%為租金,向別人租同ㄧ棟房子,把30%頭期款與房貸繳款扣除房租後的剩餘,都投資於10%報酬率的台股指數基金,最後你會擁有2649萬。正常來估,租屋會優於購屋。

在以上這種比較中,房屋價值年增值率越高,則買屋越划算,年增值率約4.8%就會高於租屋。房貸利率越低也對買屋越有利,但是沒有房屋價值年增值率重要。房租占房價的比例越高,對買屋也越有利,約高於3.8%,買屋就會高於租屋,但是實際台北市房租報酬率多半低於3%。頭期款越低也越有利於買屋。投資台股指數基金的報酬率越低,則越有利於購屋,股市報酬率低於7.5%時,買屋就會優於租屋。

延伸閱讀:
怪老子理財 購屋租屋哪個划算

2010/03/26

在家自學與學校國民教育思考

因為有了小孩,促使我去思考在家自學與學校國民教育的差異。回想自己的小學與國中,我實在記得不多,整個小學班級的同學,如果不看畢業紀念冊,我應該幾乎沒有什麼清楚的回憶,記憶最清楚的是我的小學數學不錯,還因此常被小朋友取笑。這樣的學校國民教育,到底值不值得讓我的女兒去讀呢?另一種選擇是,在家自學,國民教育法中稱之為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


國民教育法強制要求,家長必須讓小孩到學校受教育,但近年為了保障家長的選擇權,開放家長選擇非學校型態(unschooling)實驗教育。國民教育的課程是以民族精神教育及國民生活教育為中心,學生身心健全發展為目標(第七條)。看似冠冕堂皇,其實也可以解釋為效忠國家教育,和訓練小孩成為身體健康且容易管理的國民,也就是容易順服權威的人。讓孩子獨立思考,批判思考,為自己負責,有創意,養成致富與快樂的習慣等等,都不是課程的中心或目標。

因為要訓練易管理性,所以才會要求ㄧ制性,用時間表,用一個口令一個動作來訓練。因為要訓練易管理性,所以才會要求合群,針對不願意與大家一致的人,用分數排名,或是處罰的方式,強迫小孩逐漸放棄獨立思考,做出與大家一致的合群行為,ㄧ旦不一致,就被稱為異常,事實上,盲目從眾可能才是一種人性的異常。學校裡,不斷地用各種評量為學生排名,刺激學生之間的排名競爭,其實減低了學生之間成為真正好友的機會。

回想我自己的好友,幾乎都是在社團的環境中結交,而不是在同班同學之間,持續的公布成績,讓人排名與比較,根本是友誼的分化劑,而非促進劑。相反地,因為興趣、嗜好而一同學習事物,沒有了競爭與排名,才是友誼的溫床,去參加學校國民教育,其實反而可能不會增加能長久維持的友誼。當然另一種選擇是比較另類的全人學校教育(蘇格拉底式教學,分組混齡學習與自學制度),或是私立學校的教育。

延伸閱讀:
圍牆內外 -- 參訪全人中學 (一)
圍牆內外 -- 參訪全人中學 (二)

2010/03/25

Daniel Kahneman談研究快樂的陷阱

Daniel認為我們在研究如何更快樂時,有三大陷阱讓我們不容易理解何謂快樂,第一是我們通常不願意承認快樂的複雜性(Reluctant to admit complexity)。第二是我們沒有區分體驗的自我和記憶的自我(experiancing selves vs. remembering selves),現在感覺快樂,和我們記得的快樂,是相當不同的兩件事。第三是思考的錯覺(focusing illusion),當我們思考回憶(think)我們某個決定是否讓我們更快樂時,我們比較的基準會造成錯覺。


最後Daniel分享最新的研究結果,關於體驗我的快樂的測量,美國人年收入低於6萬元者,年收入的高低和體驗我的快樂程度成正比,年收入越少的人體驗我越悲慘。但是年收入高於6萬元的人,則年收入與體驗快樂程度完全不相關,跨過門檻後,年收入再高,體驗快樂的程度不會增加。但在記憶的快樂程度則不同,年收入越高的人回憶起來,對自己記得的人生較為滿意(Satisfied),沒有6萬元的轉折點,但是情緒上則沒有一定比較快樂。

當我們談提升快樂的時候,我們需要選擇,你要提高的是體驗的快樂(Experience Happiness),或者你要增加的是人生的自我評估(Life Evaluation),這兩個方向,將產生完全不同的計畫。想增加人生自我評估的滿意度的人,追求累積金錢與達成自定目標是最常見的自評快樂來源;相反的,對想增加體驗的快樂的人,最大的快樂來源是多和你所愛也愛你的人在一起。

2010/03/24

台灣健保改革之一見

野人獻曝,我提供一個我對台灣健保改革的一個意見,目前的台灣健保改革最大的問題是收入不夠支出,政府認為要提高費率,人民認為要降低浪費,我的建議是提升效率,也就是要降低浪費,但是感覺上要作起來像是增加收入,方法如下。


目前一大問題是病人多用,但是對醫療機構而言,讓病人多用反而對他們自己的利益有利,所以醫療機構不願意協助管理浪費,反而促進浪費,甚至有專私詐騙的醫療機構。而應當管理的代理人,並沒有足夠的專責人員來管理浪費,因為這樣的職務讓人(醫療機構)討厭,但是也得不到掌聲,因為減少浪費不如增加收入的容易得到正面的關注。代理人通常希望自己管理的錢越多越有成就感,稽查浪費違背人性。

我的方式是讓代理人把稽查浪費當作是增加收入來看,方式是針對參加全民健保的醫療機構課徵健保捐,此健保捐比照一般營利事業的所得稅,越賺錢的醫療機構就要繳越多稅,畢竟醫療機構的利潤都從健保來,多課一次稅,其實和減少浪費降低藥價的實質效果一樣,但是心態上很不同,因為藥價不變沒關係,只要針對所得加稅,就等於是減價。

最大的好處出現在代理人的心態,代理人不太容易去殺藥價,也不容易管理病人多用,但是一旦改為課稅,那我們就有很多稅捐稽徵處的高手可用,他們可是十分擅長抓出機構亂報費用,墊高成本等等的鳥事,而且查稅,可是人神共憤的事,只要一媒體,不但查稅者十分用力,得到掌聲,被查者也是十分害怕,這在最近行政執行署的查稅新聞可見一般。大部分的時候只要說要實地查稅,企業就會乖乖讓稽徵處調整稅額,很少人會去爭辯與行政訴訟,這也迫使賺越多的醫療機構吐出越多從健保得到的獲利。這不會懲罰有效率的機構,實際上,有效率的機構還是賺較多,只是付出也多一些,頂多只是不鼓勵賺太多。

2010/03/23

美國健保

就在我國全民健保要調漲費率的同一時刻,美國人通過了他們的健保改革方案,我們的問題是保費收入不足以支付醫療支出,美國人眼前想要解決的問題是讓每個人都有基本的醫療保險,因為他們目前有太多人負擔不起昂貴的醫療保險。我認為關鍵問題是基本醫療到底是不是人民組成政府時,希望政府負擔的責任。


沒有強制納保的意涵就是表示基本醫療不是政府的重要責任。全民健保則表示這是政府的重要責任,也因此政府會比較偏向大政府與社會主義國家。美國當前昂貴的醫療保險,顯示至少在醫療這件事情上,市場機制沒有發揮競爭殺價的效用,反而因為壟斷或寡占,造成價格上升的現象,在保險機構的計算中,增加最多納保人數,並不是最佳化盈餘的好方法,反而提高收費,篩選出好客戶,對保險機構的利潤率較為有利。

強制納保,醫療費用無上限,不得拒保,這都導致最後必須有政府的力量與財政手段來維持全民健保營運,因為這三點勢必造成投保人資源浪費的習慣,這也是當前我們自己全民健保的弱點之ㄧ,病人因為無理賠上限,四處逛醫院,到處領藥。但是只要善加管理,細部管理,這些現象一定可以控制住,只是要在管理成本與節省成本之間取捨。我國的現況,則可能是管理怠惰,例如太低的查核比率,就醫與領藥紀錄沒有中央統一紀錄與管理。加稅則是必然的趨勢,其實台灣的健保費也很像是一種稅收,只是分離課稅而已。

至於美國的醫療保健機構會不會倒閉,我是覺得不可能,企業自然會適應新制度,既然每個人都有國家健保為基礎,私人保險自然會變成附加在國家全民健保之上,就像我們台灣現在多數的醫療保險,多半都是要在健保給付之外再增加給付,我相信美國醫療險也會往這個方向適應,而不是被國家全民健保搶走生意。

延伸閱讀:台灣健保改革之一見

2010/03/22

勞工退休金之投資可能

新聞說勞退基金規模破兆,讓我聯想到勞工退休金的ㄧ個投資可能,新制退休金已經累積4914億,就快追上舊制5088億,可見基金從舊制逐漸轉移到新制的趨勢。兩者相加已經是超過一兆。如果是一個人擁有,這個人應就是台灣首富了,雖然其實它是由無數的勞工所共同擁有,由政府指派的代理人所管理,這基金還是代表了勞工的加總力量可以十分巨大。


ㄧ兆是多大,整個台股上市公司的總市值約略是二十兆,ㄧ兆也就是約二十分之ㄧ的總市值,由於勞退基金操作保守,並沒有百分之百持股,但是這表示勞退基金有機會成為任何ㄧ間上市公司的5%大股東,即使7成持股,也可以是3.5%的大股東,除了勞工董事,其實勞退基金也很有實力成為公司董事會中的勞退董事。

這意味著集合的力量,可能有機會改變上市公司的董事會現況,很常見董事會被經營者掌控,而配發大量的董監酬勞,或是給予經理人過高的酬勞,特別是相對於多數勞工,太高倍數的酬勞,最高薪與最低薪可能差距千倍,勞退董事有機會針對這個現象來做公司治理與企業社會倫理的推動。勞退董事如果能專注於經理人的酬勞管理,相信對整體勞工退休金的擁有者,也就是勞工本身是個很好的宗旨。可惜目前的代理人,應該是不敢做這樣的舉動,而是單純以報酬率為管理目標,很像葛拉罕曾說的,多數的持股人,往往自願放棄監督管理經營團隊的權力,導致股東權益進ㄧ步被侵蝕,集體的力量很少被發揮,聽任經營團隊以少量股權予取予求。

2010/03/20

報名「2010年國際理財規劃顧問CFP®年會」與「首屆世界理財規劃高峰會議(World Financial Planning Summit)」

各位長期讀者,與剛巧路過的網友,相遇自是有緣,相信你是對理財問題很有想法的人,才會來到我的網站,這裡有個最新的活動,如果你相信我,請你務必要來參加,一方面多增加自己的理財知識,另一方面,請你幫忙將這個訊息傳播出去,讓更多的人有機會知道這個理財規劃的訊息。在這裡,先謝謝你的轉寄、轉貼與推文。


「首屆世界理財規劃高峰會議(World Financial Planning Summit)」是個一天的活動,來自世界各地的理財規劃業領導人物將發表演說,我想現場會提供中文與多國的現場即時翻譯,我相信即使你的英文不夠好,只要你是這個相關產業的領導人物,都應該將這一天的時間預先空下來,停留在台灣台北,參加這場聚集世界焦點的世界理財規劃高峰會議(World Financial Planning Summit)。時間是2010/4/21 08:00~15:00,地點是台北君悅飯店,議程在此官網在此講者介紹正式聯絡。這是受邀參加的活動,開放給國內席次也有限,如你很有興趣或是媒體記者,請洽FPAT協會


「2010年國際理財規劃顧問CFP®年會」的議程,時間是2010/4/18 08:30~17:00,地點是台北君悅飯店,按此取得報名表,這個活動是開放大眾參與,只要你對年會議題有興趣就可以參與,而且你大概可以遇到一兩百位台灣的認證理財規劃顧問,如果你在尋找一位顧問,或是想了解這個行業,認識一些人,增加認識一些關心理財規劃的人,這絕對是一年一度的好機會,商機、轉機、契機,都看你怎麼思考這個機會,千萬別錯過了。當然你一定可以見到我,如果這是一件對你而言有意義的事,按此取得報名表

延伸閱讀:充滿挑戰的獨立理財顧問之路

2010/03/19

選擇過多的問題

人性喜歡保持選項開放,常為了保持可能的選擇權,而白花許多力氣。我們的時代比起古代,人人都有更多的選擇,光手機都有難以計算的品牌和型號,面對許多的選項,雖然彰顯了自由與個別差異,選擇過多,也有問題。

以台灣股市為例,2010年2月,光是上市的個股就有741間,如果你只選一間公司來長期投資,你就有741個選擇,這已經不算少的選項。如果你想在這741間中尋找10間公司做成一個長期投資組合,則你會有741乘以740乘以739,一直乘到732,除以1乘到10,合計1.3*10的23次方種不同的選擇,這對一般人而言幾乎就是數不盡的選擇了。也就是任選十支台股的簡單平均組合,選項就已經多到一般人難以掌握。

面對這麼複雜的選擇,一方面你會感覺無比的自由,你可從這麼多種選擇中選一個出來,沒有限制,一方面這麼複雜的選擇有其缺點。第一個缺點就是太難選了,這麼多,這麼難,最後就是隨便選或是乾脆不選了。這個困難也會造成我們容易聽從別人的建議,特別是看似有專業的人士,基於對人的信任,我們將選擇的權力交給權威。

第二個問題,太多選擇造成我們對自己選擇更不容易滿意,也就是很容易失望。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常對我們剩下沒選的項目有過高的期望,特別是剩下的選項這麼的多,如果你只選一支個股,你很容易認為剩下你沒選的740支個股中,可能有一支會比你選的這支更好,這種對沒選到的選項的恐懼虧損心態,怕其中有更好的選項的心態,會導致我們即使已經選到不錯的選項,還是一樣不快樂,因為我們認為自己沒有選到最完美選項的機率很高。

2010/03/18

為人生尋找史詩般的意義(Epic Meaning)

週間一個下午,我拜訪了北投公園裡,新開放不久的梅庭,這棟日據時代的建築,最受人注意的ㄧ任居住者是于右任先生,宅院門口的梅庭兩字,也是于右任親自所提,如果不是因為這所庭院,我應該不會去了解于右任這個人的事蹟,他出生於1879年,民國前32年,25歲時他是清朝的舉人,可是後來他卻是參與同盟會,並且辦報出版,大力鼓吹革命的報人,想像在那樣動盪的大時代裡,于右任的前大半生可以說是充滿了史詩般的意義(Epic Meaning)。


所謂在歷史中留下一個地位,講的就是這樣的人物。生活不愉快的現代人選擇進入虛擬的網路世界,像是1994年開始的魔獸世界,人們在虛擬的暴風雪世界中,完成遊戲設計者精心準備的史詩般的任務。日本人的PLAYSTATION,也有個史詩般的FINAL FANTASY太空戰士遊戲。我記得年輕時,最狂熱的電視遊樂器遊戲就是KOEI光榮出版的三國志,而每個玩家心中想追尋的史詩般結局,就是在遊戲中統一中國。

為什麼這麼多人需要到虛擬世界中去尋找史詩般的意義(Epic Meaning),而不在真實生活中去追尋呢?也許是因為真實世界沒有像遊戲那麼簡單,在遊戲裡,回饋是快速的,你獲得經驗值,或法力加五,或體力值加十,都很直接,但在生活裡,你不容易感受這樣的回饋或讚美。遊戲裡,你知道在你的等級,能解哪些任務,能去哪些區域,你知道只要努力,一定可以破關,你相信設計遊戲的人,不可能刁難,你很樂觀地認為,只要努力,一定可以成功;同樣地,遊戲外的現實生活不是如此,於是很多人在現實中悲觀地放棄努力,遁到遊戲中尋找虛擬的史詩意義。

我們該學習的是,將在虛擬線上遊戲中的樂觀與努力不懈的毅力,帶到真實的人生,過一個有目標的人生,比較困難的地方是你得自己寫出人生遊戲的史詩,為自己設定等級,在不同的等級中,設計不同難度的階段任務,要讓任務有點難又不是太難,在你目前能力的極限附近。這其實就是理財規劃中的目標設定,我們就是自己這個線上即時虛擬現實人生模擬生存遊戲的設計者兼玩家,而任務與目標設計的越恰到好處,玩起來才會越好玩。


2010/03/17

續談一生至少要有一個小孩

昨天的文章,可能是寫得太誇張,鼓勵人要生到五個,不過以我自己的長輩來看,幾十年前的家庭,生養超過五個小孩是很常見的事,而且當年平均國民所得可能更低,以所得低而放棄生養小孩,實在不是很有說服力。所得即使少,生活也許會苦,但是絕不是沒辦法,生或不生只是個人的選擇,而不是能力問題。


我認為政府不該發錢鼓勵每個人生育,但是提供更多更長的義務教育,或義務托兒服務,則是比較可行,發錢鼓勵太過強烈,更何況很多人對錢的概念不很健康,錢只是工具,人生的目標絕不是累積錢,要發錢當獎勵才願意生,這實在太扭曲了生育選擇,生小孩應該是因為生小孩本身就是一件獎勵,一個快樂的泉源,要付出成本,才能獲得生小孩的幸福。

生育率低到1.1,也許是個好事,這表示台灣總人口會逐漸下降,就業率反而可能升高,平均國民所得與生產力可能提高,家戶數少了房價可能下降,這都是擁擠的台北市可能需要的變化趨勢。雖然這表示更老年化的社會,其實現代老人健康改善,延後退休年齡也是一個不錯的趨勢,也許未來勞保、公保退休年限會延後到七十五歲也說不定,這樣就不會將太多壓力放在年輕人世代,而是五十五歲到七十五歲老人也要繼續工作,這不是壞事,適量適能的工作其實有助於老人的幸福感。

2010/03/16

一生至少要有一個小孩,兩個成對,三個成順,四個成方,五個滿福

年輕的朋友,如果你聽的下我勸,一生至少要有一個小孩。看著自己的小孩可愛的臉龐,握著她揮舞的小手,聽著她喃喃自語,碰觸她吹彈的皮膚,這種快樂,任何旅行、自然、藝術都沒辦法取代,這種快樂感深植我們的腦中,不費吹灰之力,但是只有生養自己的小孩,才能獲得,財富、成就、尊敬或自由都不能相比。


Daniel Dennett在TED的可愛、性感、甜、幽默(Cute, Sexy, Sweet, Funny)演講中提到,嬰兒之所以看起來這麼可愛,讓我們不自覺地想照顧他,甚至連幫自己小孩換尿布都覺得非常快樂,是有演化論的基礎的。沒有一隻表是沒有製表人的,沒有一輛車是沒有製車人的,沒有一幅畫是沒有畫家的,但是達爾文證明了,這麼複雜的生物,還有人,是可以沒有設計者的,只要足夠的時間,加上基因的有差異複製(Differential Replication of Gene),就有可能產生最能適應目前地球環境的物種,也就是人類。而這些(Cute, Sexy, Sweet, Funny)感覺,也是一樣深植我們腦中,是一種演化的結果,嬰兒必須讓父母看起來覺得可愛,願意將他養大,否則這樣的基因無法長久持續繁衍。

也就是說,我們的基因裏,深埋著當我們看到嬰兒的樣子時,就會得到快樂獎勵的機制,只要看到自己生的嬰兒,你就會自然而然地感到快樂,願意犧牲一切來照顧好他,這種情緒與機制,複雜到無法解釋,但是它就是存在,所以生了一個的人會再想生第二個,生了第二個人會再想生第三個,一直這樣下去,永遠都不嫌多。在人生旅程中,放棄這種自然可得的愉悅,十分可惜。當然這種自然機制,現在受到現代文化或瀰(meme)的影響,也讓很多人不願意生,或不願意生太多。不過放心,自然(演化與天擇)會繼續它的工作。

最常見讓人不願意生的瀰有兩個,第一個是錢不夠,這真是毫無邏輯的瀰,如果你不知道控制自己的慾望,現代社會中幾乎沒有人的錢是夠的,如果你可以控制自己,則不同收入的人,都有生養子女的能力。更甚者,窮是給子女最好的禮物,你看王永慶、郭台銘,很多人致富成功的原因,都是因為小時候很窮,那種缺錢的感受,正是子女一生奮鬥不懈的最好動機。

第二個不願意生,或不願意生太多的觀念是,生養小孩很麻煩,是很大的責任,生活會有很多限制,為了自由而不願意生。這更是沒道理的瀰,快樂必須是經過一番艱苦、不怕麻煩的,自由也是必須在限制之下更顯得其價值,成功必定是屬於擔起責任的人。往往在必須養育小孩的時間壓力之下,創意與想像力更能發揮它的作用,就像我在兩次餵奶之間,寫出這篇文章一樣。

所以,朋友,至少要生一個小孩,兩個成對,三個成順,四個成方,五個滿福。


2010/03/15

擔憂、焦慮與緊張(Worry, Anxiety and Stress)

擔憂、焦慮與緊張(Worry, Anxiety and Stress)三者有什麼不同呢?


Martin Rossman認為,擔憂是一種不好的想像力,人有想像力是很重要的特長,想像力如果用來思考如何解決困難,它就是有創意的好想像力,但想像力如果用來重覆思考可能發生的壞事,卻沒有去思考如何避免壞事發生,就是一種不好的想像力,也就是擔憂(Worry),我們不可能因為不喜歡擔憂,就放棄想像力,而是要學習如何正確地運用想像力。

焦慮則是一種腦中的感覺,好像某件壞事即將要發生的感覺與預感。壓力或緊張則是身體對危機與威脅的反應,腎上腺素分泌增加,隨時準備要做出反應的生理狀態。這三者分別作用在大腦中不同的部位,最核心的是掌管壓力與緊張的腦,稍微外部的是掌管焦慮情緒與感覺的腦,最外部才是掌管想像力、分析的大腦皮質,這三者之間可以彼此影響,持續的擔憂,會讓你感覺焦慮,嚴重的焦慮會讓你的身體反應出在壓力之下的徵狀。

反過來,將自己放在一個溫暖、安全、安靜的地方,也可以放鬆你的身體,降低焦慮,不在擔憂,這就是偶而去泡溫泉,或是到夏威夷海灘度假的效用。最有趣的是,光是想像你去泡溫泉,或是想像你在夏威夷海灘,就可以達到類似的效果,雖然這種冥想的能力需要多練習才能達成,但是許多實驗顯示,一般人只要接受指導(類似催眠導引),也很有效果。

一種破除擔憂,避開重複、無建設性的想像的方式就是The Serenity Prayer(靜禱):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Living one day at a time;
Enjoying one moment at a time;
Accepting hardships as the pathway to peace;
Taking, as He did, this sinful world
as it is, not as I would have it;
Trusting that He will make all things right
if I surrender to His Will;
That I may be reasonably happy in this life
and supremely happy with Him
Forever in the next.
Amen.
對非基督徒,可以拿掉與神相關的句子,這還是一個很好的建議,心靈平靜的方法,就是接受我無法改變的事,勇於改變我可以改變的事,並有智慧分辨前兩者的不同,每一次只專心一天的生活,每一次只享受當下的時刻,接受眼前的困難是到達平靜終點的必經途徑,接受世界的惡,但也相信事情終將變好,相信自己今生可以獲得適當的幸福。

這讓我聯想到理財規劃的過程,理財規劃的過程可以幫助人分清楚,什麼是你可能達成的財務目標,什麼又是你不可能達成的財務目標,對可達成的目標,設定步驟,一步一步去改變,對不可能的目標,例如一夜致富,則接受那是無法改變的事。一個好的理財顧問,應該要有智慧分辨,或協助客戶分辨,哪些是客戶可能達成的目標,哪些則應該接受不可能達成的現實。


2010/03/14

嬰兒哭聲對父母的影響

做為一個新手爸爸,嬰兒哭聲是件很值得研究的現象,雖然很清楚新生嬰兒哭聲是沒有社會化的意義,也就是嬰兒哭聲沒有悲哀的意涵,嬰兒哭聲多半不是情緒的表達,而通常是生理的意義,雖然我們感覺音調改變,但是嬰兒應該不知道他是在啜泣,或是哀嚎,嬰兒雖然懂得哭,但是操縱與發音的能力尚未成熟,雖然能發出不同聲音,但是不見得能準確選擇他想發出的哭聲,遑論表達情緒。


但是嬰兒哭聲對父母的情緒影響卻很大,就像視覺的幻境,聽覺也會給我們幻境,成年人的大腦經過長久的發展與訓練,對視覺與聽覺的反應已經是自動化的過程,甚至是無法用自主的腦力來控制的,在視覺上,最明顯的就是3D立體的視覺處理,我們都明知3D電影是投射在平面上的影像,可是當你戴上3D立體眼鏡,沒有人能看到平面的影像,無論在如何用力也看不到平面,我們不自覺的就會被視覺的幻境所控制,而認為眼前是立體的影像。同樣地,對哭聲的反應,我認為也是一樣有這類幻覺。

稱之為幻覺也許太強烈,但是大腦的聽覺突觸神經在處理哭聲時,很可能像視覺一樣,是自動化(非可控制)的過程,哭聲自然而然就會引發情緒,就像我們去參加喪禮時,當悲傷的音樂放出來,家屬的哭聲放出來,我們自然而然就感染到悲悽的情緒,很少人能夠不受聲音影響。這也是為何電影配音與配樂這麼重要,而一般人生總是不像電影那麼戲劇化的原因,當背景音樂一放,相對應的情緒就會被加強。小孩的哭聲也很難用意志力想像為悅耳的音符。

所以醫生護士會告訴我們,讓小孩哭可以增進他的肺活量,讓他哭一下,並不會造成傷害,反而是可能有益的事。這些想法可以改善我們對哭聲的討厭和恐懼,不過其實情緒還是會被激發,適當地輪替,讓父母一人至少可以有一整段時間不用聽到小孩的哭聲,絕對有益父母的心理健康。如果父母心理不健康,對嬰兒反而更糟。讓小孩有獨立的房間,距離父母臥室稍遠,關上門讓哭聲音量聽起來小聲一點,也有幫助。也可以嘗試耳塞,都可以穩定父母(照顧者)的情緒,避免長期哭聲的疲勞轟炸造成心理憂鬱與壓力過大。

2010/03/13

決定資產配置的三原則

在智慧型資產配置書中,William Bernstein認為決定資產配置有三原則,個人應該依據自己的狀況來選擇,因為沒有所謂最佳的資產配置,只有最適合自己的偏好的配置,而在所有自己可能接受的配置之間,我們也沒有能力預測未來哪一個偏好的配置會產生最好的報酬率,也就是你有選擇,但是選擇不可能保證會提高報酬率,選擇會給你的是不同的資產配置特質。


第一個原則是選擇你喜歡的複雜度,用越多種的資產來組合資產配置,不一定能提高報酬率,但是一定會增加複雜度,有人喜歡他的資產配置工作複雜一點,有人喜歡他的工作簡單一點,每增加一種投資資產,就增加許多管理的複雜度,追蹤與再平衡的步驟都會變多。最簡單的組合是本國大型股、本國小型股、外國股票、本國短期債券。中等可以加上外國大型股、外國小型股、新興市場、REIT。更複雜可以加上成長與價值分類、貴金屬股、短期公司債、全球債券。複雜的優點是不論別人在談論什麼,你都會感覺有參與感。我想若你能忍受與眾不同,就可以保持KISS原則。

第二個原則是選擇你希望你的配置比例多接近傳統人士的建議比例,傳統上,最常推薦的比例是本國大型股60%、本國小型股20%、外國股票20%。不論你選擇哪種比例,沒有人可以預測哪一種比例最後在你的投資期限中會產生最高報酬率,因為沒人可預測,但是資產配置的比例選擇若和傳統接近,則會讓你的報酬率波動和市場接近,通常這會讓一般人較容易接受,如果你喜歡別人賺多時你賺少,但是別人賺少時你賺多的感覺,你可以選擇較不傳統(新奇)的比例配置,例如簡單地平均分配資金在各種資產類別中。

第三個原則是選擇你所能承受的風險,也就是決定資產配置中無風險(相對低風險)的短期債券要有多少比例,最積極者可以100%在股票,但是如果像千禧年時,預期未來十年股票實質報酬率偏低,而債券實質報酬率不低的狀況下(當時TIPS的實質報酬率4.1%),他建議最積極75%股票,中庸50%股票,保守30%股票。以台灣來看,則應該要更積極一些,因為近年國內定存利率(或國家短債利率)偏低,幾乎沒有實質報酬率,我個人認為台灣最積極者可以120%在股票。關於風險承受度,股債比率之選擇,我還有其他意見,請參考《投資致富的秘訣-做好資產配置》。

2010/03/12

媽媽難為

旅遊生活頻道周四三點到四點現在播媽咪育兒經與媽媽難為兩個節目,對我很有吸引力,已經連續看了兩周,知道別人,雖然是美國人如何養育他們的小孩,實在很有幫助,雖然節目所提出的問題,不見得和自己一樣,但是光是知道別人也有別人的問題,似乎就是一種解脫,看到媽媽經過建議調整後,通常能得到心理的釋放,不再過度擔憂,也是讓自己稍微放鬆一點的地方。


國內不知道有沒有類似的節目,我覺得如果政府想鼓勵生育,多增加這類型的節目一定有幫助,一方面促進產業發展,一方面讓母親之間相互分享,自然能讓尚未有小孩與將有小孩的母親感到心安與解壓,光是看到別人做得到,就可能會讓人模仿,例如最近這一集,上節目的媽媽幾乎都是多胞胎,每個人都有三個或是將有三個小孩,不用放口號,就可以暗示看節目的媽媽,你也做得到同時養三個孩子,沒有甚麼好怕的,眼前就有人現身說法給你看。這可能也是美國的生育率比我們高的原因。

這一集,三個孩子的媽,經驗談告訴新手多胞胎媽媽的建議是,她應該可以早一點開始使用免持奶瓶來協助自己,她提到約六個月,寶寶吸力較強實就可使用,但是她沒有提早開始,現在回想起來,她覺得應該提早開始訓練,這對多胞胎媽咪會幫助很大。說得我也想去敗個來試試看,雖然我的寶貝離六個月或能坐起來還很遠。


爸媽囧很大 2010-01-13 爸媽想抱孫 小孩為何不想生?

2010/03/11

讀《理性與寬容-暫停執行死刑》王清峰

讀完這篇文章《理性與寬容-暫停執行死刑》,一方面覺得王清峰寫得很好,一方面也感覺我們個人的力量無力改變世界太多,王清峰盡她的能力改變她想改變的東西,但是不見得如此平衡(公平)地處理世界上無數的大問題。理性這個標題下得很好,訴諸理性很對,但事實上,我們讀過太多心理學的近代研究,人類並不理性,理性也不是人類生存最有效的策略,在囚犯的兩難中,我們知道先善意回應,然後以牙還牙才是最能繁衍的策略,以牙還牙是很根深蒂固在各國社會與基因中的觀念(瀰)


理性來說,死刑沒有被執行的這幾年,同時殺害案件數字下降是事實,數字當然是有相關,但是這個問題,我已經談過多遍,相關性不能證明因果關係,殺害案件與重案減少是因為可能犯案者認為死刑不會被執行,所以就覺得不想去犯案嗎?當然反過來,假如執行了死刑,重案減少,也不能證明死刑有嚇阻重案的效果,相關不一定是因果。很可能人類犯案是因為情緒控制問題,情緒高漲的人根本不會去理性考慮刑罰高低,這在許多情緒決策研究中也顯示得很清楚。

我認為暫停執行死刑與廢除死刑有一個很大的好處,就是王清峰講到審判的是人而不是神,廢除死刑讓法官可以免於誤判處死又無從挽回的重大遺憾。除此之外,它對社會與國家的好處,其實不多,也不到值得讓我們在國際上感到驕傲的地步,以一個小國來說,在國際社會訴諸高調的人權與道德大旗固然有意義,是外交的重要策略之一,但真正的慈善援外可能在外交效用上,會比廢除死刑有意義,也更值得驕傲。

台灣一年因意外死亡,或因為法治制度僵化,公僕顢頇守法,能伸出援手改善卻沒有,而死亡的人數,和這幾位死刑定讞的人數相較,我願意猜不會它少,當然這些不歸法務部管,也不是司法人注意的事情,但是核實來看人命,何以這些人的命就遠比其它凍死街頭,在危險路段被撞死的人命,被大貨櫃車輾斃,更值得社會菁英人士的生命與時間去改革呢?我認為這是很不平衡地處理人命不可被剝奪這個理念,我們應該花更多時間處理死亡人數更多的車禍事件。

理性來說,我會願意支持廢除死刑,和暫停執行死刑。這是理性人的ㄧ種善意的表達,但是如果我是員警,下一次有警匪槍戰,我絕對會表現出應有的以牙還牙,因為我知道身旁被撂倒的同事,一定會希望我以牙還牙,當場完成徹底隔離罪犯的任務,而不會留到法院上,讓法官難做。如果有人侵門踏戶來欺負我,我也會勇敢的起來自衛以牙還牙,不會留到法院上,讓法官難做,請讓我們合法的擁有自衛槍枝。廢除死刑應該同時開放合法的擁有自衛槍枝。

2010/03/10

建立理財心中之尺

昨天寫到張金鶚老師認為購屋最重要的事是建立心中之尺,因為房地產雖然同時是消費財,也是投資財,但是對百分之七十的人而言,居住才是購屋的主要目的,投資應該只占一小部分,別讓房地產投資客的觀念,過度影響了你的房地產決策,所以你需要建立自己心中之尺,才能免於市場之尺的影響。


讓我聯想到巴菲特也提過一個Inner Score Card的觀念,也就是當他在投資的時候,他最在乎的是自己心中的這個內在計分板,我們怎樣為自己計分,會影響我們的投資決策。這在基金經理人當中看得最清楚,當基金的評比是用每季的績效排名,你就會發現基金經理人很容易去做短線交易,而不顧長期績效,因為每季的排名如果不能搞好,他很可能就要去職,哪有可能堅持為長期績效而犧牲一下短期排名。

張金鶚老師建議建立房地產心中之尺的方式是去回憶與寫下自己的居住經驗,從各種居住經驗,例如學校宿舍、租屋、購屋,來思考對自己最重要的關鍵條件是什麼,照理說,人有百樣,不會每個人的心中之尺偏好都一樣,也因此不該有簡單的建議,最重要的還是你自己住的高興,而不是為了電視上某位房仲的推薦,買了一間可能上漲,但是卻讓你居住品質無法接受的房子。

寫下自己的理財經驗也是一種建立理財心中之尺的好方式,例如你可以從各種花大錢的經驗開始,去思考花大錢消費之後的感受,從歷年的經驗中去抽取出,哪些消費與特質會讓你覺得花費很有價值,能夠得到充分的愉快感。人總是想要知道別人怎樣看自己,想知道別人怎樣看自己的選擇,常常因想得到認同或者只是沒意見,就順從別人的看法,匆匆過完一生卻發現努力的目標,中間許多重大的選擇,居然可能不是自己認真思考過的結果,而感到茫然與無意義。要有幸福感,很重要的是找到自己心中之尺,認真思考重要的問題,做出自己的選擇,所謂追求幸福的理財規劃就是類似這樣的一種過程。

2010/03/09

讀《張金鶚的房產七堂課》

房地產是人生重大支出,好壞差距很大,買得好可能是一輩子最好的決策,買得糟,不但可能生活痛苦,還可能成為屋奴。這本書讓可以一般非投資客,了解到購買房地產的決策的重要性與風險性,就如張金鶚所說的,最重要是建立自己的『心中之尺』,而不要從眾而被市場之尺沖昏了頭。


如果你最在意的是張金鶚對房地產的大膽預測,他預測自2007年第三季開始的房地產價格下跌,將盤整五到七年,也就是二零一二年到二零一四年時,房價才會再次起漲,房價的下跌則將是極為緩慢,因為歷史上台灣房價都是急漲緩跌,漲2~3年,跌5~7年,一次房價周期約7~10年,最近一次高峰在2007年第二季。自從女兒出生,我也開始尋找購買第二屋的地點,我想這個時間也十分適合為女兒準備適合的學區入學。

三大觀察台灣房地產的指標,國泰建設委政大辦理之房地產指數季報,每季第一個月。內政部委政大調查公布住宅需求動向調查。內政部與政大合作每季公布房地產領先、同時、投資、生產指標,及綜合房地產景氣對策信號。較次要的還有消息面的房地產消息統計分析。新屋看建照與使用執照數增減,中古屋看房仲案數量。住宅學報則是學術報告的來源。

房價是否過高,即泡沫化,應以房價租金比,和房價所得比來估算。張金鶚認為台北市30倍的房價租金比為平均值,20為低房價,法拍屋的ㄧ拍底價約為當地行情價。一般人購屋應該以自己的所得為總價的限制,低淨值的人購屋總價遠高於所得,則是過度消費的現象,它認為7倍的房價年所得比為合適的上限。之前《9堂課做自己的財務顧問》的作者則是認為都會區上限在7.5倍,兩者很接近。

2010/03/08

三十年可以產生多大的複利效果呢?

三十年的時間可以產生多大的複利效果呢?依據台灣股市過去的投資報酬率來看,也許可以推測一下未來三十年可能的結果,舉例來說,如果你今年有了一位新生兒,並且為他準備一個投資帳戶,將你預備給他的財產,在這個帳戶中投資於代表台灣大型股的指數股票型基金(台灣五十),會產生哪些可能呢?


用一個相對保守的估計,年化報酬率7%來看,一百萬元投資於台灣五十,如果台灣五十未來三十年產生年化報酬率7%,則這一百萬,最後會變成七百六十一萬元,雖然沒有破千萬,還是一個相當不錯的結果。

如果用一個樂觀的估計,年化報酬率10%來看,一百萬元投資於台灣五十,如果台灣五十未來三十年產生年化報酬率10%,則這一百萬,最後會變成一千七百四十九萬元,這是一個相當不錯的結果。當然如果再考慮通貨膨脹進來,實際的購買力不會像現在的一千七百萬這麼高。

如果用一個很樂觀的估計,年化報酬率13%來看,一百萬元投資於台灣五十,如果台灣五十未來三十年產生年化報酬率13%,則這一百萬,最後會變成三千九百一十一萬元,這是一個極佳的結果。當然發生的可能性,沒有那麼高,除非台灣的生產力,在未來三十年又能再有數次的突飛猛進。

台灣股市歷史報酬率過去在11%到14%之間,隨著基期變大,不易維持高成長,合理預估未來的台灣股市報酬率應該會低於過去的報酬率,7%~10%應該是較為可能的結果,當然如果是做自己的理財預測,可能要先低估預期報酬率,才能保持一些彈性。無論如何,如果三十年後,我還在寫這個部落格,我們到時候就知道是哪個預估比較正確了。

2010/03/07

相信人定勝天是不快樂的原因

一個保持自己心靈平靜的原則是不要去參加同學會,同學會是個很容易引起比較心的場合,比較總是讓人不愉快,因為別人只會讓你看到比你好的地方,而只因為你們曾經讀過同一個班級,就以為你們之間有相似的基礎,他做得到的事,也可能發生在你身上,這種錯誤的推論,會造成不快樂。


某種程度上,現代的國家與法律制度,讓多數人的人權都是生而平等的,每個人都有機會創造財富,或是登上至高的政治權力頂峰,我們這個時代特別推崇白手起家,或是在自己家的車庫裡創業的人物,甚至認為只要你願意付出,任何人都可以像他們一樣成功創業,這種人定勝天,有志者事竟成,或說每個人都能做得到他真的想要的事的信念,也是這個年代充滿憂鬱、不快樂的原因。

當你深信每個人只要努力,一定可以怎樣,雖然是很積極正面的態度,但是這種觀念反向來看,也是在指責這個社會上無法完成他們自己夢想的人,是咎由自取,沒有辦法適應這個社會制度,或是不了解這個時代的金錢觀念的人,被認為是懶惰,不知上進,被騙的人被當作罪犯的幫助犯,因為法官深信如果你願意,你一定不會被騙,所以你要為你的被騙而負責,這其實是很殘酷的。

有信仰的人比較快樂,因為沒有信仰的人,最推崇的就是人定勝天,信仰的人至少相信事情不全是我們自己造成的,有時候神會給我們一些不幸與挫折,而神在這些事上做功都有其目的,是神在做,而不全是人在做。如果你深信只要你努力,你也可以賺到像華倫巴菲特一樣的財富,那麼你一定也得承認,當你沒做到的時候,這失敗是你自己的責任,這樣思考一定會讓人很不快樂。

理財規劃顧問可以給客戶的ㄧ個快樂來源,其實在於告訴客戶,他的某些夢想,他以為他做得到的事情,其實是不可能的事,或是客觀上很不容易達成的目標。是的,告訴你某些目標是辦不到的,反何會是你快樂的基礎。因為你不再認為達不到夢想是你的責任,而是專業顧問也認為不可能的事,所以過錯不再是你要承擔,反而降低目標之後,萬一你幸運地超過目標,你會感覺更快樂。顧問幫助客戶幸福的秘訣,就是要降低客戶對自己的期望,建立真正屬於客戶自己,而且可能達成的目標。

延伸閱讀:Alain de Botton: A kinder, gentler philosophy of success

關於作者:認證理財顧問黃柏仁,致力於上班族之理財規劃服務,按這裡到上班族投資理財部落格閱讀更多文章
網路轉載規定 任何實體出版轉載需事先取得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