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6/01

讀《躁鬱之心》An Unquiet Mind

躁鬱症,一個令人不安的疾病,很多時候,它不被認為是疾病,而被認為只是心理與情緒失調的問題而已,現代的研究,則已經可以從血液的分析,和腦核磁共振攝影,甚至基因研究,很清楚的描繪出,躁鬱症是一個生理的遺傳疾病,雖然它的症狀主要是心理的失調。

讀這本由躁鬱症患者,也是躁鬱症研究的專家所寫的回憶錄,從她自己的病史,和治療與發作反覆的過程,就像她自己說的,心理治療必須和藥物控制雙管齊下,心理治療與愛情、親情、友情等,雖然不會治癒疾病,卻讓治癒疾病的痛苦過程,變得比較可以忍受,鋰鹽治療可以控制她的躁鬱症不再發作,但是她也經歷許多次排斥服藥與反覆發作,才終於願意聽從醫囑服藥。

她在書中清楚描述這種抗拒的原因,和她最後選擇平穩安定,拒絕狂喜誘惑的過程。躁鬱症常出現在藝術家上,因為躁症讓人充滿活力,睡得少,文思泉湧,感知與想像的力量強大,情緒澎湃,是讓人欣喜的感覺,雖然從旁人的角度來看,會覺得你放蕩不羈,情緒起伏難測,像發狂了一般工作,反應快,說話快到讓人跟不上,亂購物,攻擊別人與傷害自己。

由於情緒只有自己知道的,這種劇烈情緒的經歷,常讓人以為這些躁症造成的現象,是自己的性格的一部分,用藥去壓制它,就像切掉一部分的自我般痛苦。而且輕微躁症時的活力充沛,相對於服藥後的副作用,失去專注力,動作不再敏捷協調,都讓躁症患者很容易被誘惑在緩解期,自行停藥,再次復發的惡性循環。

典型的躁鬱症,會在躁症後,出現憂鬱症,且每次循環後,變本加厲,憂鬱不是悲傷、痛苦,而是一種難以忍受的單調無聊,你會失去所有活力,核磁共振則顯示腦部幾乎沒有活動,一切停滯,感覺人生毫無希望,不可能改變。

ㄧ般人對這個疾病的不了解,和不經意透露的歧視,更讓患者不敢透漏自己的病情。不過就像躁鬱症在藝術家中常見,它在醫生中也很常見,如果將所有躁鬱症基因從人類歷史中抹去,則我們人類的歷史將變得多麼呆版與無趣。

沒有留言:

關於作者:認證理財顧問黃柏仁,致力於上班族之理財規劃服務,按這裡到上班族投資理財部落格閱讀更多文章
網路轉載規定 任何實體出版轉載需事先取得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