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2/28
跨期選擇-讀《贏家的詛咒》
Richard Thaler整理了跨期選擇(Intertemporal Choice)的研究結果,主要有三類實證發現。第一,折現率隨時間拉長而下降。第二,折現率隨報酬強度(金額)增加而下降。第三,收益的折現率高於損失的折現率。
2013/02/27
要退稅多少錢?你願意接受增加萬分之一的核災風險呢?
多讓一座核四廠上路,我想至少增加萬分之一的核災風險,只要發生萬年一次的巨大地震,就會超過設計防護的規模,更何況我們沒有一萬年的地震紀錄,搞不好增加的核災風險,還不只萬分之一。擁核的政府應該提出核四廠增加的效益能夠讓全民退稅多少錢?好讓我們決定接受增加萬分之一的核災風險,能退稅多少錢?
2013/02/26
跨產業工資差異-讀《贏家的詛咒》
Richard Thaler在這本《贏家的詛咒》中蒐集許多經濟學上有悖於理性和自利假設的現象。某種程度上,說明了,對經濟學家不合理的事,卻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概念,因為經濟學家的某些假設過於極端。人固然有理性,也追求自利,但是只是有限的理性,和有限的自私。其中,我認為〈跨產業工資差異〉這篇對上班族與投資人最有意義。
2013/02/25
2013/02/24
Seth Roberts減肥法
減肥會這麼簡單嗎?在Freakonomics中,讀到一個Seth Roberts減肥法,說起很神奇,但是如果以Levitt的統計背景,想不透他怎願意寫到Seth Roberts減肥法,也許是因為這怪到極點的方法,和他自己的奇特發現有些類似吧!Seth說減肥的方式是在正餐之間,喝沒有風味的油或糖水。
2013/02/23
讀《蘋果橘子經濟學》Freakonomics
本書最驚世駭俗的說法,大概就是作者Steven Levitt說,美國犯罪率的大幅下降,最大的原因應該是墮胎的合法化。除了統計上的理由,這可能隱含的意義是母親會在有把握好好養大孩子的情況下,社會應該相信女性自己的判斷。也許少子化、老年化也可能是台灣犯罪率下降的背後原因。
2013/02/22
總是在賣出後上漲
出清一檔股票後,隔天就看到獲利大增的消息,怎麼會這樣,總是在賣出後上漲,真是奇怪的感覺。不該期待自己每檔股票都賣能在最高點,畢竟賣出後股價繼續平盤整理,還是比較常見的情況。
2013/02/21
做Gretchen的快樂計畫
看了Gretchen這段訪談紀錄,讓我聯想到她所謂的Be Gretchen,做自己,和金錢書中所提的自覺,似乎是相同的一件事。而她的快樂方程式中,Feel Right感覺自己在做合乎自己價值觀的事,即使做自己覺得對的事,不見得會讓人感覺愉快。
2013/02/20
陶子的高價澳洲旅遊
依據報導,陶子這趟澳洲旅遊花了50萬元,對台灣人而言,是低薪勞工一年多的所得,很大一筆錢,是大戶,玩完卻感覺不滿意。陶子的抱怨是物價高,點餐的出餐順序不一樣,認為是對華人的歧視。馬上招來移民澳洲的華人出聲抗議。我想兩邊都說出了自己的心聲。
2013/02/19
台灣五十配息記錄
ETF台灣五十(交易代號0050)到目前配息記錄如下:
101年 1.85
100年 1.95
99年 2.2
98年 1
97年 2
96年 2.5
95年 4
94 年 1.85
101年 1.85
100年 1.95
99年 2.2
98年 1
97年 2
96年 2.5
95年 4
94 年 1.85
2013/02/18
久違的台灣股市報價
不知為什麼,這個農曆新年,特別在意沒有股市報價的失落感。也許是因為龍年封關前正好讀到一些文章,決心要再進一步減少持股種類,正為了比較要如何汰弱留強,就遇到封關,沒辦法一鼓作氣完成,才會如此失落。
2013/02/17
讀《金錢書-現代人的金錢智慧》
作者Jacob Needleman是一位研究宗教比較的哲學教授,所以本書的智慧不是如何增加金錢累積,而是當你成功把金錢視為人生次要的事物後,你要選什麼當作自己人生的首要意義,Jacob認為是體察自有永有的我(自己),感受心中金錢我、永有我兩種我的拉扯,在行動與挑戰中永續地追求自覺的提昇。
2013/02/16
讀《Switch-How to change things when change is hard》改變
作者Chip Heath和Dan Heath,借用象與騎象人的比喻,來說明他們建議的改變策略。任何改變都不簡單,不但要注意騎象人的無力,也要激起象的心意,最後還要為象鋪個好走的路。
2013/02/15
讀《環保一年不會死-紐約客減碳生活日記》
作者Colin Beavan的寫作計畫是用行動來發掘在城市中如何做環保,有些人以為身體力行環保一定得歸隱鄉間,其實,多數關心環保的人是居住在城市的新興資產階級,高價的有機與環保產品,也只是一種追隨流行的理念,只有在方便時,才當作炫耀地位與消費能力的途徑。
2013/02/14
瓏山林蘇澳冷熱泉度假飯店一遊
回想過去來宜蘭的經驗,這應該是第一次到蘇澳過夜。這次選的是瓏山林,有一位朋友推薦過,在過年期間也不好訂,至少是一個沒去過的地點。
標籤:
旅遊
2013/02/13
資本社會的財務自由者-俠道
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的財務自由者該追求什麼樣的形象呢?受《金錢書》武士與術士的比喻促發,我想對華人而言,武功江湖的刺客游俠們,該是最好的類比。什麼是華人心中的俠道呢?
2013/02/12
真財務自由要能避免孤僻自傲
學習當父親像一堂奇妙的課,想用簡單的話向三歲女兒解釋,結果卻像在對自己說話一樣。晚上牽著手散步,說到人都需要一個人與很多人的時候,很多親戚一起吃飯很好玩,但是有時候也會想要一個人,兩種都很重要。應該是讀到一篇《金錢書》上帝與凱撒的緣故。
2013/02/11
2013/02/10
為何Walter Schloss沒有像巴菲特成為首富
從這封巴菲特盛讚Walter Schloss的信件,可見他的確是很厲害的價值投資人。不過仔細想想,為何Walter Schloss沒有像巴菲特成為世界首富過呢?似乎Schloss的績效報告透出一些端倪。
2013/02/09
Tweedy, Browne基金的投資特色
從Tweedy, Browne基金的公開說明書,可以簡略地了解一下他們的投資策略與特色。價值投資與低周轉率。
2013/02/08
如何讓大腦保持年輕
Dr. Michael Merzenich在這場演講中指出,人腦的能力除了字彙的能力不太隨年紀下降,其它的腦能力多半會隨年紀下降,而他們發展的工具,除了可以改善老人腦力,也能幫助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童。他們建議的訓練重點是聽覺和視覺的反應速度,以及記憶的容量。
2013/02/07
建立自己的提領期非必需品清單(discretionary consumption)
如果希望留下一點遺產給子女,要提高提領策略的成功機率,真的能留下一些資產,應該要讓自己的支出保有一定程度的彈性,或者說是提領策略的安全邊際,在你預計的真實提領金額和你絕對必需的支出間,要先建立非必需品的清單(discretionary consumption)。
2013/02/06
Walter Schloss的十六條投資金律
Walter Schloss是比巴菲特早進入葛拉漢公司的員工,在葛拉漢結束投資公司後,他也從舊客戶開始了自己的投資管理生涯。Schloss的成績也被巴菲特做為價值投資能打敗股票市場的證明。Walter Schloss比巴菲特更接近葛拉漢的選股模式,只看財報,從不拜訪客戶,虧損的年份都不向客戶收費,只收績效的抽成,從不向客戶揭露持股名單,因為持股大多不是值得在宴會中一提的公司。
2013/02/05
結合資產配置與長壽風險-決定最佳年金比例
《Retirement Income Redesigned》最後幾章,談到用年金來解決長壽風險,建議對一位典型的退休組合,配置25%到50%的可投資資產在即期年金保險。並指出幾篇文章,其中〈Merging Asset Allocation and Longevity Insurance:An Optimal Perspective on Payout Annuities〉的內容,頗值得參考。
2013/02/04
讀《我的退休進行式》一位50歲高中老師的退休故事
25年的中學教學與行政工作生活,作者謝芬蘭認為已經夠了。這本書記錄了她退休前後幾年做的事情和感想,可以作為一般人在心中預演退休生活的參考。我們來看看她擔憂了哪些事,又做了些什麼。
2013/02/03
不必等到死後的壽險給付(viatical & life-settlement industry)
Douglas Head 在《Retirement Income Redesigned》中介紹了美國的壽險保單貼現市場。壽險貼現或者死亡保單貼現,是會讓一般人猶豫不想談的話題。靠陌生人的死亡時間來決定投資工具的報酬率,不免激起道德捍衛者的責罵,也讓一般人覺得噁心。也許就像器官交易給人的感覺一樣,器官移植的市場化,有助於等待器官的病患,壽險的貼現市場,也有利於出售自己壽險的被保險人。
2013/02/02
以房養老-反向抵押貸款(Roxanne Alexander & Michael Anderson)
美國CFP理財顧問如何看待美國的「以房養老-反向抵押貸款」呢?總申辦費用可能高達10%~15%的貸款本金。貸款浮動利率為指標(國庫券、定存或LIBOR)加碼,利率不算特別低。利息又會滾入本金。貸款人又需要負責全部稅金與維護成本。反向抵押貸款應該是最後的選項。
2013/02/01
創造低波動的投資組合(Robert Kreitler)
由於股票的投資報酬率波動大,所以會造成提領期的報酬順序風險,+Robert Kreitler 的解決方向是努力創造投資報酬率低波動的投資組合。他說,一個真正分散風險的投資組合,在任何時間去看他的未實現盈虧,應該都會發現有獲利也有虧損的部位,因為真正相關性低的投資部位,就應該一種賺,另外一種就虧。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