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21

股市心理陷阱-掌握內心世界的投資Mindtraps-Mastering the Inner World of Investing

這本書股市陷阱88是在2009年7月的錢雜誌上,讀到獵豹財務長郭恭克的推薦,因為沒讀過、也沒聽過,特別覺得有興趣,就去台北市立圖書館找來這本書,欠台北市立圖書館的恩惠真是很多,這本書居然是1988年出版,如果不是圖書館,肯定是很難找到。我無法想像沒有一間優秀圖書館的生活,想到即便是小小一個台灣,城鄉差距還是很大,不知道網友在其他縣市的圖書館,是否也有同樣充足的書籍。這才是教育部應該多做的事啊!廣建優秀的圖書館。


作者Roland Barach是心理學家,他從自己歸納的股市心理陷阱出發,寫出他的改善建議,用類似臨床心理醫學的認知治療技巧,來對付常見的股市心理陷阱(Mindtraps),十多年後來讀,書上提到的技巧,都還算十分新鮮,可見行為財務學的發展與傳播,離能讓大眾欣然接受,還是十分遙遠。

第一章首先談克服恐懼的方式,他提到幾個觀念與方式。先要能分辨次要危險、象徵性危險,不受其影響,以為遭受身體危機而情緒高漲,股市危險畢竟不是面臨生命危險,腎上腺素分泌太多,反而無法謹慎思考。採取與身體反應相反的方向行動,避免追高殺低。檢討當初買進的基本因素,是否還是有效,避免低賣。問自己是真的認為還會下跌,或只是害怕心理作祟,避免不敢低接。冷靜思考正反面因素,避免太早賣。

控制情緒的步驟:把感覺寫下來。專注於事實,不要找藉口。把情況用字句描述出來。列出利多、利空。培養客觀觀察力,看遠,看廣,今天的煩惱常常一週後就忘了。列出影響發展的因素,預測可能的未來。簡單控制自己身體危機反應的步驟:擺動緊張的身體部位;深呼吸;集中精神注意呼吸;微笑;想像自己最欽佩的人會如何應付類似的狀況。

克服貪婪和克服恐懼的方式類似。不要等待某個特定價格才賣,不要放棄合理的利潤標準,不追求「不誠實」的高利潤。不要垂涎鄰居的財富。除了潛力,還要衡量發生的機率,思考報酬高,風險也高,不愉快的可能性。以投資的目的來決定是否長期持有,不要去思考天價。想像如果是別人在我們的狀況,我們會給他如何建議。

人還會徘徊在恐懼和貪婪之間,時間還沒到時貪婪,時間愈近,要行動時,越感到恐懼,使我們猶豫,在最後一刻放棄很有潛力的投資,心理學家稱為「接近與逃避的衝突」。要作出良好決策,如果是恐懼造成猶豫,需要將決策過程與行動分開。如果是貪婪造成猶豫,要給自己留下一點空間/時間,讓恐懼有浮現的餘地。杞人憂天時,問自己,我們以為確定的事,有沒有實在的證據;要求自己對情況提出合理的解釋。瞭解,當時間逼近,恐懼和慾望會在心中消長,是人性的陷阱,有利我們放鬆、冷靜、平衡地作出決策。

我們買高,因為我們受到心理增強的作用,會一意堅持過去成功過的策略。克服方式還是,描述狀況,認清自己的感覺想法,認清心理增強的陷阱,想像我會給棚有什麼樣的理性策略。謹慎的投資人,常不願意自己當第一個,但受到替代性心理增強的作用,看別人成功,自己卻成了最後一隻老鼠。我們賣低,因為受到懲罰作用影響,長期下跌讓我們持續受懲罰,最終退出股市,避免被持續懲罰。同樣也有替代性懲罰作用,讓我門再看到別人受懲罰時,不敢進場買股票。刻意依循「賣股賣太早」的方式,可以避免買高賣低。專注於訊息,而非來源的權威,不論是MIT教授或理髮師,宣稱發現打敗股市的秘訣,都應該專注於訊息的事實。不要輕信表面上能釐清混沌狀況的確定性訊息(打包票型),而要保持「心存疑惑」的合理態度。

懷抱希望是一種陷阱,使我們無法評估事實。想像如果不是已經買了,你現在孩會不會去買這個股票?承認當初買進的錯誤,才容易理性判斷虧損的部位,是否該賣出。拒絕面對現實也是一種陷阱,要找出毫不焦慮的危險訊號。想出可能的最壞狀況,占總資產百分比,避免過度焦慮。不要因噎廢食,過去經驗和現在如何選擇,不見得相關。感到憂慮與不確定時容易從眾。人會改變態度以和行為一致,發現這種狀況時,要仔細檢查支持的證據,用開放態度去接受相反的事實。沮喪容易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不要一味自責,從錯誤學習,下次避免就好。後悔與怕後悔,使人保守、從眾,記得只要盡力就好,不一定要是最好的決定。

個性會阻擾成功,嗜賭的人不知道投資成功是不容易的,只想輕鬆骰子,一定會付出代價。完美主義者怕輸,反而會敗給想贏的人,堅持「正確」的價格買進,易錯失行情機會。推卸責任使我們容易再犯相同錯誤。自以為是的人,會忽略不同意見,不知道相反意見是思考的糧食。個性抑鬱沒有信心,容易太快賣出。妄自菲薄的人容易走極端,想用投資證明自己的價值,而買IPO或破產公司,希望獲得別人注目,更不易成功賺錢。害怕成功,預期失敗的人,容易太快賣出。盲目樂觀常忽略重要消息,忘記股市競爭十分激烈。

態度會影響行為,因為我們是用語言與意象來思考的,我們以為「事實」造成我們的反應,其實是「態度」決定了感受。注意自己使用「我必須」、「緊急」、「絕不能」、「我應該」,這種態度,會影響我們對事實的評估,需要確認事件,確認自己的態度,確認認知與情緒,確認因情緒而來的行動,評估態度是否合理,問自己「為甚麼我必須」,換態度找出結論,例如「我沒有必要」,定立計畫。避免單一思考,作事要靈活,保持高度警覺心,保持可能性。隨時記得,每次交易至少有一個人和你的看法完全相反,不要過於堅持己見,運用想像力,重點放在事實與利潤。

投資需要清楚的目標,列出步驟,明確定出投資策略,然後培養有恆執行的習慣。投資和婚姻很像,先有期望,進入婚姻後要調整自己的固有觀念,需要努力,投資是一份工作,需要全力以赴,克服困難。

投資要像專家一樣收集資訊,篩選資訊,分辨重要資訊來源,理解理論,也知道理論是理解現實的工具,而不是真理,工具都有使用上的限制,不期望理論又單純,又完美無誤,永遠適用,也不放棄不是百分之百準確的理論。想顧及所有因素圖增困擾,容易無所適從,要知道取捨。

一般人預測多依賴現有資訊與記憶,常想到甚麼,就用什麼作為預測依據,太危險,需要有系統的預測方式來改善。預測要注意別人對同一件事的評估。預測要重視發生的機率,不要太注意單一意外的狀況。別對事件的新聞反應過度,小孩12點沒回家,不一定是出事了。回憶時常會選擇性片段與延伸,用記憶去預測常有錯誤,要勤快查證自己的記憶。要避免隨便猜,就是要數字化發生機率,70%~75%機率會上漲,比股價會上揚來得好。「不確定」不是表示股市無法預測,而是缺乏足夠資訊來預測。注意資訊可信度。別讓期望影響判斷,假設自己不擁有該股票。專家如果沒有獨立思考,也可能有從眾的錯誤。更不要受一般人的影響,人云亦云。

預期時會有以貌取人的經驗法則錯誤,以為狄士尼出品一定好看。也會以為黑人多半是職業運動員。不要看單一報告就決定,而是要看比例。技術分析也有這個問題,是有多少比例的線型預測成功呢?通常技術分析只是以貌取人的心理陷阱,光看支撐線,而不注意不同時期的環境因素不同,預測成功機率較低。指標是用來表示因素,而不是因素的重要性。知名度或豪華的會客室,也是以貌取人的心理。如果不擔心千萬分之一的空難,為何去買千萬分之一的樂透,要注意大數法則。

接近性會讓我門在金融市場上犯錯,最先想到的消息,也可能導致錯誤。別太依靠個人經驗去判斷,要多收集資訊。留心最熟悉的名字,不必然是最佳選擇。兩件事有關係,不表示有因果關係。證言式廣告,只是一個例子,同時可能有上千人失敗。別以為自己獨具慧眼,或是在電視上看到獨家消息,那都是同時有上百萬人讀過、看過了。最新、最早、最晚的消息沒有特別重要,要看成功率,而非先後順序。最近資訊會用來預測,也是陷阱。個人喜好只是很小的比率,容易犯瞎子摸象的錯誤。多注意事實,多從相反的立場來看。

我們會損失趨避(嫌惡風險),在確定獲利時傾向保守,在確定虧損時傾向冒險。要在衡量風險下,去計算期望值,作為風險與報酬的決定基礎。一塊錢就是一塊錢要有一致性,避免相對感覺的錯誤判斷,用絕對金額來決定。心理帳戶也會讓我們判斷錯誤,用錢缺乏邏輯,冒不必要的風險,別把錢分為本金與利潤,而用不同邏輯投資。我們要讓投資反應真實的成功機率,而不是我們對金錢的感覺。我們會分別計算所得以增加快樂,結合計算損失,以減少痛苦,應該全部都以加總來計算,較為理性。

後見之明讓我們過度自信。要記得股票是世上最棘手的遊戲。成功書籍常都忽略失敗者的比例。要追蹤自己的思考,不期望自己永遠都對,保護自己免於明知故犯的錯誤,多方下注,以保證步出大錯,為人謙遜,行事謹慎。

我們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對抗這個敵人的方式,就是建立有系統的目標、計劃與投資方式。運用機率計算,妥善保存紀錄,運用模擬想像找出訓練自己的方式。「不斷重複」是養成新習慣的不二法門,對抗情緒、態度等股市心理陷阱,除了深入了解陷阱的態樣,知覺自己是否已經落入陷阱,就是要靠有紀律、理性的習慣與投資策略,描述狀況,確認事實,列出利多與利空,寫出自己的看法,蒐集各種因素,預測未來可能的各種狀況。最後,享受遊戲,金錢遊戲畢竟不是生死相關的事,別太嚴肅,玩得開心就好。

股市陷阱88

沒有留言:

關於作者:認證理財顧問黃柏仁,致力於上班族之理財規劃服務,按這裡到上班族投資理財部落格閱讀更多文章
網路轉載規定 任何實體出版轉載需事先取得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