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27

讀《嬰幼兒大腦與認知發展的奧秘》

這本小書收了兩篇研究文章。第一篇洪蘭寫大腦的可塑性,主要的論點在於人腦有數兆個神經元與連結,大腦的適應性,比基因的複雜度還高,基因只決定的人腦的結構,而神經元與連結的粗細,是由人與環境的互動刺激所造成。同時發出訊息的神經會連結在一起變粗,而這個變粗的連結,會讓將來的訊息容易通過,也就是人腦記憶力的基礎。人腦的可塑性不止嬰幼兒期,而是一直到老,都有可塑性。

她從中風者的健肢限制治療法,來說明大腦的各區之間其實是可以互相替補功能的,健肢限制治療法,是將健康的手在90%的清醒時間綁住,然後針對不健康的手施以六小時的復健練習,這時侯由於健康手對應的腦部反應區沒有訊號,而不健康的手又在復健練習,於是其他沒有正在使用的腦神經就會逐漸負擔原本損傷區腦部的功能。這就像如果你希望聽音樂時更敏銳,你應該閉上眼睛一樣,關掉一些感覺,腦部就能空出更多腦神經來專心在剩下來的感覺上。

第二篇柯華威寫認知發展,整理許多文獻,但是我實在看不太懂,勉強比較能理解的是他說小孩不只是想『學會』,他還會進一步想『理解』,當你看到孩子模仿你的動作,這是屬於第一層次,這時候你看到他模仿你的動作,這種表徵,等到類似的表徵再次出現時,這表示孩子進入『理解』的第二層次,這時候表徵再現可能和初期略有不同與變化,這顯示學習進入新的層次。我感覺這個『理解』,其實比較像騎象人的比喻中,騎象人會對象的行為解釋的現象,孩子的理解不見得有理論、事實、實驗科學的基礎,孩子的理解其實只是一種他選擇接受的解釋。

沒有留言:

關於作者:認證理財顧問黃柏仁,致力於上班族之理財規劃服務,按這裡到上班族投資理財部落格閱讀更多文章
網路轉載規定 任何實體出版轉載需事先取得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