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7/17

讀《有錢人的下一步,炫耀The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

作者Thorstein Veblen認為有閒階級的形成,是從人類部落彼此開始互相侵略造成,部落中的武力者從戰爭獲得榮耀,成為有閒階級,有閒階級崇尚不勞而獲,歧視真正生產的勞務,強調狩獵、宗教儀式等非生產的職務。

從有財產私有制開始,武力掠奪失去光榮,財富成為優勢地位以及尊敬與榮譽的基礎。占有更多財富,不是為了剝削,而是為了炫耀,滿足虛榮與自尊。占有的最大動機是競賽,避免匱乏與增進享受只是部份原因。有錢人不屑生產性活動,只願意悠閒度日,或做一些沒有實際作用的事,例如:社交禮儀、修養。忌諱低賤的勞役,依附名門,奴僕代理有閒,主婦代理消費,來彰顯家長榮耀。

最高級的炫耀,是雇用奴僕、爭養門客來消耗財富,只為了合乎禮儀的所有要求。接著的發展是有錢人的消費會開始浪費性的消費習慣,浪費甚至將成為有錢人生活必須的一部份。精挑細選的奢侈品,則有光榮的成份,也就是浪費必須符合榮譽的原則,豪華的宴會更是名人炫耀的手段。

中產階級模仿上流,往往著重明顯消費多於明顯有閒,明顯消費浪費財物,明顯有閒則浪費時間與精力。這讓我聯想,以理財規劃的角度來看,要善用財務資源,又能達到相同的精神滿足,應該反其道而行,也就是重視明顯有閒,減少明顯消費。社會對一個消費的習慣,可能讓原本歸類於浪費的事物,變成生活日常所必需。不過,一般消費中,即使混合實用與浪費,浪費的成份其實總是遠大於實用,例如現代一般日常的服裝中,保暖的實用目的其實很少。

有閒階級總是努力提高消費水準,使自己接近社會最高層。最高階層有全權決定,什麼是光榮的生活方式。多數人,總是私下生活簡陋,卻將自己奢華的一面顯露給別人看,這在臉書中十分常見,大家應該都有經驗。越是追求榮譽消費的階級,越不敢生小孩,因為必須很體面地扶養小孩,害怕明顯消費大增,就會不敢生小孩。所以,最好的鼓勵生育方式,就是將扶養小孩的方式由國家統一標準,減少與限制扶養小孩的消費競爭程度。

宗教與審美都以顯示財力為目的,財富的榮譽準則,對商品的美感和實用性有極大影響。宗教信仰的消費,就是ㄧ種代理消費,由明顯浪費所帶來的金錢榮譽。欣賞藝術品只是ㄧ種虛榮,人們無法真正了解其美麗,黃金飾品不是因其實用而是因其明顯的浪費性,才會受到歡迎。想生產貴重物品,必須兼顧美感和昂貴兩個準則,昂貴的特徵總讓人感覺可愛,代價昂貴又一無是用,才符合美感的榮譽準則。寵物、養賽馬、弱不經風的女性、手工、仿古,也都符合榮譽準則。簡樸與低價都和金錢榮譽格格不入,因為暗示他沒有多花費錢才的能力,給人沒成就的感覺。

沒有留言:

關於作者:認證理財顧問黃柏仁,致力於上班族之理財規劃服務,按這裡到上班族投資理財部落格閱讀更多文章
網路轉載規定 任何實體出版轉載需事先取得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