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覺作者游伯龍很像蒙格,藉著自學心理學,發展出這套習慣領域的理論,並提出讓人自我改變、改進的方法。其中不少發現,都和蒙格的心理誤判(Psychology of Human Misjudgment),或《誰說人是理性的》書中所提的論文實驗,有不少雷同。有趣的是作者提出他建議的解決方案。
作者認為人類行為有八大通性:同類互比(Social Comparison)、印象概推(Halo Effect)、投射效應(Projection Effect)、近而親(Proximity Theory)、相互回報(Reciprocation)、相似相親(Similarity Effect)、替罪羔羊(Scapegoating)、人群中的責任擴散(Responsibility Diffusion)。
第一個工具是七條光明心態,幫你不論遇上什麼都能正面思考。人人都是無價之寶。所有發生的事都有原因,其中之一是幫助我們成長。清楚而富挑戰性的目標是生命泉源,信心和權力以赴是達到目標的不二法門。我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我對一切發生的事負責。我的工作是我的使命、樂園,我有熱情、信心去完成。生命時光最寶貴,我要百分之百享用,奉獻現在到死的生命。處處存欣賞感激,不忘回饋奉獻。
第二個工具是八個擴大好習慣領域的方法,先問人、地、時、事、物等基本資料,八個基本方法:虛心學習、升高察思、事物聯想、改變環境、靜坐禱告、以退為進、腦力激盪、改變參數。
第三個工具是九個獲得深度智慧的方法:低深原理、交換原理、對立與互補原理、循環進化原理、內部聯繫原理、變與化的原理、矛盾原理、痕與裂的原理、空無的原理。
最後,要做到覺、學、用、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