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15

讀《秦始皇:一場歷史的思辯之旅》帝制面對科學

說實話,我不記得過去有讀過史記的秦始皇本紀,因此,幾乎呂世浩對秦始皇帝的說明解釋,幾乎都是新內容,多半是認同,而沒有驚奇的感覺。不像他說張良強忍爭先和花木蘭唧唧嘆息的故事,較能接受他思辯過的解釋。而且,由於已經知道秦朝的下場,這種想當然爾地推論秦始皇作錯的地方,實在有些不公平。很可能也只是史記作者司馬遷個人的看法而已。

譬如說,他認為秦始皇是靠詐和殺取得天下,而西漢劉邦則是因為不嗜殺人而能定天下。這結論實在有點遷強,除了漢朝剛好是接續秦朝,司馬遷又生在漢朝,這結論實在是和前提跳躍太遠。也有可能是秦末氣候變化導致收成不好,而漢朝剛好遇到氣候較好因而能穩定較久。也許只能說史記作者司馬遷的文章寫得好,能前後呼應描寫秦始皇的性格,並讓人將其一生最終的失敗,歸因於其個性。

秦始皇是獨裁帝制的代表,而這種帝制意味著獨裁者擁有至高的權力,可以任意而為,而秦始皇遇到挫折的解決方法就是把對方殺了,最後變成沒有人不說吹捧的話,濫用權力滿足自己無止盡的慾望,但是物理的、自然的限制並不會屈服於獨裁帝制的命令,當他的慾望和自然的限制衝突時,不願意改變自己,就只能自欺並要週圍的人配合自己演戲。某種程度可以說是獨裁帝制面對科學的自然定律,應該要改變自己,學習科學的法則,適應科學所發現的規律。否則,最後自然律還是不變,意志力必然會耗盡。

沒有留言:

關於作者:認證理財顧問黃柏仁,致力於上班族之理財規劃服務,按這裡到上班族投資理財部落格閱讀更多文章
網路轉載規定 任何實體出版轉載需事先取得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