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31
腦癌銀行家的理財建議《華爾街銀行家的最後告白The Investment Answer》
知道自己罹患腦癌後,決定放棄積極治療,除了與家人相聚,用最後的一段時間與精力,險出這本簡短的小書,淺顯地寫出幾個建議,留給世人自己認為最重要的投資法則。
2014/08/30
帶孩子看踢踏舞表演You & The Day & The Music In Taipei City
帶三位小孩,四歲、六歲、十歲去看踢踏舞表演You & The Day & The Music In Taipei City,很神奇地,小孩們很喜歡這場演出,對Pori 和鋼琴手搭配一來一往的對仗印象深刻,和Rhythm K合照時笑得合不攏嘴。真是讓人欣慰,否則週六下午開車塞在路上,實在需要一點耐心。
2014/08/29
欣賞踢踏舞表演Asian Age搖擺時代
今晚去欣賞台北替踏舞節的第一場踢踏舞表演,Asian Age搖擺時代。我很喜歡,感覺上如果加上啤酒與美食就更完美,也許我是有點懷念西門町的西餐廳表演,今晚的幾首中文老歌,例如:玫瑰玫瑰我愛你,真得會引人懷念搖擺樂的旋律。
2014/08/28
讀《男子漢的本質Y:The Descent Of Men》
人體發展的預設狀態是女性,男人的Y染色體促成性腺發育的差別,而性腺產生的賀爾蒙主導其它性徵的發育,性格的發展。老男人的身體往往女性的潛質又會顯現出來,聲音不再低沉,兩性的老人都會變得比較中性。
2014/08/27
台北股市再次接近9500
這種感覺很奇特,股市指數再次來到今年9500的高點附近,隨時都可能再創新高,卻有事不關己的感覺,最近這些年,從來沒有持股水位這麼低過,接連錯過這麼多個上漲的月份、季度、年份,如果需要向什麼人報告為什麼?我想一定會很難熬吧!
2014/08/26
讀《我是612我當包租公》
作者蔡志雄律師,因為要自己執業而想買法拍屋,錯過千挑萬選的房子後,從仲介買到辦公室,該辦公室沒有車位。後來仲介賣他一間有車位的套房,並建議他把套房出租,自此,612決定以包租公為律師本業以外的投資事業。
2014/08/25
讀《從史記到漢書轉折過程與歷史意義》
我不確定作者呂世浩在這本書中的論點,是否已經成為當代主流的論述,不過這個面向的論點,似乎並不是過去高中時期上歷史課有聽過的,感覺滿有趣的。如果歷史都這麼教,應該不會像回憶中這麼無趣。
2014/08/24
巴菲特與美銀
現在我們可以說,這次2008的金融風暴顯然已經完全雨過天青。最近一篇報導,顯示了巴菲特在這段時間對美銀的投資方式。報導說,巴菲特擁有的美銀權證(warrant),能以每股7.14元買進7億股,由於目前市價16.22元,估算潛在利潤已經有63億美元。
2014/08/23
硬要快樂的三個秘訣《Hardwiring Happiness》
不同於《快思慢想》把人腦比喻成兩個系統。Rick Hanson將腦比喻成三個系統,一個用恐懼驅使我們去尋找安全(safety),一個用渴望幫助我們堅持到底建造夢想(satisfaction),最後一個用同理心幫助我們愛人與感覺被愛(connection)。因此,快樂的秘訣就在滿足這三個系統的不同面向。
2014/08/22
拿掉踢踏聲的踢踏舞還是舞
昨天去參加臺北踢踏舞節,選擇了Melinda Sullivan的課程,爆滿的教室,可見Melinda的熱門程度。她選擇了一首巴西音樂,想告訴大家,踢踏不是只能和爵士或美式嘻哈音樂搭配,和其他音樂也很有趣。
2014/08/21
如果升息打房會誤傷經濟
央行最近釋出如果明年美國開始升息,我們也可能跟著開始升息做為因應的訊息,相當於是對市場預打預防針。這些年房市上揚,要求央行升息或匯率升值的聲音,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不過央行選擇的都是選擇性貸款管制,而不願升息打房。
2014/08/20
讀《生死謎藏》
因為柯文哲的文章,而去找了這本黃勝堅口述的《生死謎藏》,他目前主要的工作是臨終醫療,也就是判定病人是否屬於末期,一年內如果死亡,醫生不會感到一絲驚訝的情況下,臨終醫療是否能因家屬與病人的選擇,而從拼求生改成拼尊嚴。
2014/08/19
2014/08/18
高中同學歡聚
一位派駐英國的高中同學,一位移民美國的高中同學,很難得湊在同一個時間留在台灣,好開心的一個晚上,好多年沒有邊喝邊聊得這麼放肆,好像在老同學面前,還會表現出哪種高中生時期,肆無忌憚、口無遮攔的行為。
2014/08/17
退休該逃離到鄉村嗎?
前幾天看到一篇李偉文的退休報導,說他找了十多位老朋友,要在台南蓋老人住宅。早上在BBC頻道看到一部「逃離到鄉村Escape to the Country」,介紹一對英國夫婦,想在鄉村找一棟夢想中的房子。對每一個人而言,什麼才是退休居住的好選擇呢?很值得反覆思考。
2014/08/16
2014/08/15
投機造成狂潮與泡沫《貪婪時代》
讀完《貪婪時代》中近代的狂潮與泡沫,很清楚地,是投機的行為造成了這些巨大的傷害,原本只是少數的投機客,最後,很多ㄧ般人都被感染而加入瘋狂的行列,泡沫後,雖然投機客也沒有好下場,但是被被感染的普通ㄧ般人,往往是最悲慘的ㄧ群,投機客的附帶損害。
2014/08/14
哪個比較保守,殖利率5%或6%?
哪個比較保守,殖利率5%或6%?這個問題沒有答案,因為給的條件不足,要看你操作的方式,答案在不同時期與不同假設下會相反,有時候殖利率5%保守,有時候殖利率6%才是保守。
2014/08/13
增加理財意志力的五大方法
Kelly McGonigal在Google的演講中,整理出增加意志力(Willpower)的五大方法,她說的意志力是指我們腦中都有兩個自我,ㄧ個短視的自我,ㄧ個更好的自我,意志力就是讓我們能做出選擇成為更好的自我的力量。對理財而言,就是現在的我和未來的我的協調,克制ㄧ點現在的享受,為未來的享受儲蓄投資。
2014/08/12
不要相信壓力有害
今天羅賓威廉斯離開的消息充滿了各個媒體,尤其西方媒體更是深入報導憂鬱症,以及如何對抗憂鬱症的方法。憂鬱症並不是和喜悅相對的悲傷,而比較像是空虛與冷漠的感覺。讓我聯想到前幾天聽的一段TED演講,雖然談的只是簡單的壓力,不過,研究的不斷進步改善,應該還是有機會幫助困境中的人類。
2014/08/11
2014/08/10
南海公司泡沫的換股架構《貪婪時代》
英國的南海公司泡沫事件,由於牛頓這位著名的物理學家而著名,他能算出天體的運行,卻沒辦法理解南海公司的股價為何會如此暴漲,他也在再次買進後因此虧損嚴重。《貪婪時代》中寫了南海公司這個事件中最複雜的換股架構,藉著這個經理人故意讓人難懂的發行策略,吸引了無數只是貪婪股價快速上漲的人來投機。
2014/08/09
亞當史密斯定義的投機《貪婪時代》
在《貪婪時代》中讀到一些有別於葛拉漢分辨投資與投機的定義。亞當史密斯定義的投機者是指從事不正常、非現成或大家熟知的生意的企業家。哪門生意有獲利潛力就投入,ㄧ旦利潤減少立刻跳到另外一行。
2014/08/08
個人理財的謬誤《Pound Foolish》
先前以為《Pound Foolish》作者Helaine Olen是在攻擊個人理財觀念沒有幫助,略讀之後,原來她是想說個人理財風潮是一種謬誤,美國人過度重視個人理財(Personal Finance),反而疏忽了社會安全網的增加,和所得分配差距擴大的困境。
2014/08/07
腹瀉防止脫水的糖鹽水
昨夜嚴重腹瀉,回想起某書中有提到,腹瀉脫水嚴重是許多非洲兒童的死因,後來研發出很容易自己配置的電解質溶液,便宜的解方,卻是救了很多衛生環境不佳的非洲兒童。依據這個網站,口服的糖鹽水溶液,是在一公升的水中,加入六茶匙的糖,和二分之一茶匙的鹽,均勻攪拌,太濃不好,稀一點則沒有關係。
2014/08/06
Bernstein的退休提領率建議《The Investor's Manifesto》
作者Bernstein認為對65歲退休的美國人,絕對安全的退休提領率是2%。這表示你在退休的那一年花費退休準備帳戶的百分之二,之後每年的花費預算則按照通貨膨脹調整。
2014/08/05
樂透彩和IPO股票公開上市類似之處《The Investor's Manifesto》
作者Bernstein認為人們之所以會購買樂透彩,不是因為樂透彩的真實財務期望值,因為期望值是負的,多數購買的人根本沒算過樂透的期望值,少數知道期望值卻還繼續不斷買下去的人,為了是樂透彩所提供的娛樂價值,它讓你能夠去想像萬一中了後,能大筆花錢的快樂,這種期待所帶來的快樂感,就像很多其它原始欲望的期待一樣的真實。
2014/08/04
衡量風險承受度的一個妙問題《The Investor's Manifesto》
作者Bernstein認為投資策略中最重要的問題就是股債比,而股債比除了和年齡相關(或者說跟人力資本相關,和你還會有工作收入多少年相關,另外一個關鍵因素就是你的風險承受度,他提出一個衡量風險承受度的妙問題。
2014/08/03
是電腦造成貧富差距嗎?
從事低薪工作的人為什麼不努力向上呢?人往更高階的工作追求不是很自然的嗎?當我們看到貧富差距擴大的統計,是不是也會懷疑為何這些人不力爭上游,怎麼不去找更好的工作呢?《世界既簡單又複雜》中提到一個現象,也許是中產階級消失的原因之ㄧ。
2014/08/02
能從災難死裡逃生的人 《世界既簡單又複雜Simplexity》
怎樣做可能從災難中逃出呢?看到高雄的氣爆事件,聯想到最近讀的一本書《世界既簡單又複雜Simplexity》,其中有一個章節講到911事件中某位上班族的逃生故事,以及後來檢討摩天樓避難路線設計的發現。如果能收集採訪逃出高雄氣爆者的故事,加以分析,也許能夠提高民眾的災難逃生機率。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