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的南海公司泡沫事件,由於牛頓這位著名的物理學家而著名,他能算出天體的運行,卻沒辦法理解南海公司的股價為何會如此暴漲,他也在再次買進後因此虧損嚴重。《貪婪時代》中寫了南海公司這個事件中最複雜的換股架構,藉著這個經理人故意讓人難懂的發行策略,吸引了無數只是貪婪股價快速上漲的人來投機。
一邊是英國政府有許多不同年期的債券,南海公司的經理人提議,英國政府給南海公司某些商業特權,南海公司則發行定額的新股來交換英國政府債券,同時同意南海公司持有的這些英國政府債券,政府只需要付5%的利息,我想這代表原本的債券利息是高於5%。英國政府應該是貪圖節省利息,國會議員可能也是被南海公司的經理人以股票選擇權或認股權所賄絡,於是通過了一張空白的換股條件,等於南海公司的經理人可以自訂換股條件,只要能吸引原本的政府債券持有人來換股票就能成功。
於是,南海公司的股票價格就被刻意炒高,一方面,股票價格趨勢向上,讓換股比不換持有原債券更有吸引力。換股架構則是股票價格越高,換債券所需的股票張數就越少,於是剩下來的新股則可以被銷售,當做公司的利潤,於是出現股票價格越高,公司在換股後的利潤越高的弔詭(矛盾)局面,象一個循環反覆推高價格。受害的當然是拿現金出來炒高股價者,還有以過高價格轉換了原本高息的債券持有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