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22

給新光投信的一點想法

今天在新聞上看到蘇英孝前輩接任新光投信總經理的消息,自己因為在台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上CFP課的關係,經由董事長周吳添的介紹,有過幾次與蘇前輩見面的機會,雖然交淺,但是可以感受他想為投資人服務的理念,他的優秀經歷,當然才是這次他能接任新光投信總經理的原因,如果可以因此讓新光投信成為首屈一指,以投資人利益優先的投信,相信也是ㄧ樁美事。野人獻曝自己一點想法。

台股的開放型主動管理基金有六檔,沒有被動型基金,可以考慮增加被動型的台股開放型基金,或是進入台股的ETF市場。以新光的名聲,和寶來與富邦相較,毫不遜色,再有保險業的奧援,成立一檔足夠規模的ETF或被動型的台股指數基金,絕對是有利集團長期發展的行動,大型股在先進者寶來五十手中,也許金管會不願意再核一檔相同的指數基金,可以考慮之前提過的稅務管理大型股指數基金,或是價值股權重取向的大型股指數基金。或是反向攻小型股的指數型基金。

兩檔類貨幣型基金,我認為可以區分功能,一是作為企業界短期資金停泊,二是作為退休期客戶定期提領的來源,前者與現況類似。針對後者,應該增加短期進出的買入與賣出費用,例如設計一年內買回限制,而對設定定期賣出者,提供免賣出費用的服務,並稍為提高第二類的存續期間到類貨幣型基金的上限,或是轉成1~2年期的債券型基金,以提高一點報酬率,雖然差距目前很小,但是買回限制還是有助長期退休期客戶利益。甚至,當退休期客戶定期提領夠多時,可以採用債券階梯,持有到到期的策略,使用五年期的債券,再看能否拉高報酬率,不利的地方是如果需要每日評價,會造成這些預定持有到期的債券也被短期利率波動影響淨值。這個退休用類貨幣型基金和新光的年金險搭配,剛好可分別處理早期與晚年的退休提領策略。

六檔台股的開放型主動管理基金,都出現常見的問題,持股都只有約90%,顯示為了應付流動性,而犧牲長期投資人績效的現象,應該考慮提高買回限制和買回費用,甚至針對非定期定額的人,增加買入的費用,這買入費用要算入基金淨值,而不是投信的營收。一旦有買入費用和贖回費用,就能負擔交易手續費與證交稅,不會影響績效,經理人就不需要保留10%資金。用折扣引導客戶定期定額申購與賣出在同一天,這樣可以減少淨流入與流出的波動性,增進長期投資人(長期買進持有者)的利益。例如5、15、25為定期定額日,則再這三天的申請贖回者,可享買回費用折扣,例如5折。海外基金由於交易成本更高,更需要提高買回限制和買回費用,更該有買入費用的設計。

友情推薦:天母感恩堂「我看見愛」跳蚤市集
時間:2010年10月23日上午10點~下午4點
地址:台北市北投區明德路161號(捷運淡水線「明德站」下車,頂好超市樓上、明德國小對面)
電話:(02)28224466

2 則留言:

Jack 提到...

我不認識蘇英孝先生,就個人對國內金融業的了解,總經裡是沒有權利決定大方向的,權力都在董事會或是金控大老闆的手上,他們雇用總經裡只有一個目的--增加公司的收益,而且要短期內見效,總經理只能在既定範圍內發揮。與其給予金融業建議,倒不如多多鼓勵投資人將票(資金)投給適合的基金公司(即使是外國公司),當趨勢形成時,這些金融機構自會跟著趨勢轉向。

Pojen Huang 提到...

我還是相信,可以輕鬆退休的前輩,如果不是有個心願想實踐,可試試,應該不會輕易接任。

私心以為如果能從金融業中產生自發的改良,才是台灣產業之福。再怎麼優良的境外基金,還是不可能以台幣計價。

當然,在大公司之外獨立作業,也是很值得欽佩,但每一條路都很值得,但不是每個人都能隨意選擇道路。我們只能選擇,眼前看起來影響力最大的一條路。

關於作者:認證理財顧問黃柏仁,致力於上班族之理財規劃服務,按這裡到上班族投資理財部落格閱讀更多文章
網路轉載規定 任何實體出版轉載需事先取得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