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6/30

讀:問題背後的問題Question Behind the Question (Personal Accountability)

擔起個人的責任是這本『QBQ問題背後的問題』的主旨,這個主旨看起來簡單易懂,但是實際上真的能夠做到好的人,數量實在有限,知易行難,從這裡也可以發現人類的理性是不完美的,如果人都很理性,就會發現負起個人擔當(Personal Accountability)是理所當然的決定,因為除了你自己,沒有其他人可以為你的人生負責,你當然得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何以會發現大家都做不到呢?


在理財規劃中,同樣也有這個背後的問題,投資人不願意負擔自己的責任,往往將錯誤的責任怪罪到別人身上。美國智庫的研究顯示,要真正改善一個人的理財行為,其中一個關鍵念頭,就是要一般人決定為自己的財務優劣承擔起責任。如果總是依賴金融機構或是投資顧問的建議,沒有承擔起瞭解自己財務狀況的責任,再優秀的金融機構或理財顧問,也不可能替一位一問三不知的客戶,提供什麼有意義的協助,頂多就是產品的說明與推銷。一位不願意承擔起責任,搞清楚自己的財務目標的客戶,理財規劃顧問也無從幫助他獲得幸福。

QBQ的特殊之處在於他強調了一個方法,這個方法有效率改變了人的態度,只是問題的重組,不同的問句結構,就將人從思考陷阱中拯救出來。QQB的作者發現,一些錯誤的觀念,例如推卸責任與拖延,常常用很弔詭的方式偷溜進我們的腦海中,也許是人類心理的缺陷,這些壞問題,常常最先在腦海中出現,而壞問題引導我們趨向錯誤的表現,語言影響我們思考,思考則影響我們的行為,所以QBQ的改進方式是藉著語言的改變,改變問句的結構,進而改變思考的方向與態度,然後讓我們能及時去做出改變。QBQ的問句結構就是它發生效用的原因。

所謂QBQ式的正確問句句型,第一,它必須使用WHAT與HOW,就是可以做什麼事與如何做。第二,它必須不使用WHEN、WHERE與WHO,也就是別問何時做、在哪做及誰來做,因為這三個問題都有自動的答案,就是現在、這裡和我自己。第三,它必須是用我或我們當主詞,這再清楚不過,這是問句的意義就再提醒我們要有「個人擔當」。第四,它必須不用你、他、你們或他們當主詞,別把責任往外推。第五。它的內涵不該是如何改變別人、如何避開責任、如何怪罪別人這類的負面意義。

別問其他人能為你做什麼,問自己你能為其他人做什麼。

改變你可以改變的自己需要勇氣,接受你無法改變的其他人需要寬容。

買書去:美中台跨國稅務Q&A

2009/06/29

台灣報紙的國際新聞真是少量到一個極點

發行量越大的台灣報紙,國際新聞越少,也許真是一個社會的剪影,台灣的購報人口,對國際新聞真的是十分冷淡,這樣的人民,真的有在思考台灣到底要不要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嗎?如果希望讓其他國家支持我們成為獨立的國家,難道不該先在各方面了解國際局勢與國際新聞嗎?這樣台灣的獨立與維持現狀有何可靠的未來?光靠上街頭示威抗議嗎?


最近國際上最大的新聞應該就是伊朗選舉與北韓核爆,認為伊朗離我們比較遠也就罷了,實際上台灣十分需要石油進口,對產油大國伊朗的局勢實在不該忽視,如果能利用國際局勢爭取好感,甚至有機會替未來找到穩定的長期油源,忽視伊朗局勢變化實在很可惜。

對北韓新聞的忽視更是令人訝異,中國、日本與美國都是這次北韓問題主要的關係人,我國地緣上也處在此問題的周圍,中日美在北韓問題所建立的溝通管道,和處理模式,很可能就是萬一將來台灣週邊出現問題時,可能處理的模式,我們豈能不注意北韓新聞的發展,以及了解各國行為的模式。中國現在是在邁向大國的路上,中國在北韓問題上的處理如果得當,成為解決此次問題負責任的角色,將大幅提高中國在國際問題處理的地位,贏得世界大國的尊重。

如果北韓的船艦被逼到台灣靠港檢查,我們會如何處理呢?如果北韓自認是核子大國,更進一步予取予求,要求更高的國際地位而不可得,真的發動核子攻擊,和日本或美國開戰,我們站在什麼地位呢?要發出何種聲明呢?如何利用中國處理北韓問題焦頭爛額的時候,爭取台灣的獨立與維持現狀的條件呢?如果他們願意支持北韓爭取國際地位與尊嚴,如何讓將來已經是大國的中國,尊重台灣的尊嚴呢?

北韓想要的是什麼呢?和南韓有尊嚴的和談與統一嗎?是北韓被南韓統治,還是南韓被北韓統治,還是維持北韓的世襲政治體制呢?還是建立一個與兩邊都不同的體制,但是基本上各自有其選舉方式呢?是因為北韓不想被逼著與南韓統一嗎?那是否能類比到,台灣也不想被逼著統一呢?北韓問題影響南韓政局,也影響外資對南韓的投資意願,是否也會成為壓垮南韓經濟的最後一根稻草呢?發生戰爭的風險,南韓股市該漲還是該跌呢?這些難道都不需要研究國際局勢,何以我們的報紙如此忽視呢?為何你我都如此忽視呢?


2009/06/28

如何避免人生最悲慘的事情

你知道人生最悲慘的事情是什麼嗎?什麼事會讓一位快樂悠閒的人,突然變成一位垂頭喪氣的敗家之犬,這件事不論是對男人還是女人都是一樣地悲慘。不論對古人或是對當代的人,都是一樣地椎心刺骨,同樣讓人反悔不已。什麼事會這麼讓人痛苦呢?這件事就是,如果你因為某次孤注一擲,而讓你從擁有一切,變成負債累累,失去一切,一無所有。


如何避免巨額虧損呢?最重要的策略就是避免孤注一擲,將大部分資產賭在單一檔雷曼兄弟公司發行的連動債,當然是我們今天看起來十分明確嚴重的錯誤,但是,當你一、兩年前遇到這樣的投資機會時,到底有什麼策略讓你可能避開這個風險呢?畢竟沒有人事前一、兩年就準確預測到雷曼兄弟將倒閉的情形,所以想靠預測來避開,幾乎不可能,最好的策略就是防禦的心態,不論如何,要避免孤注一擲。

你不應該讓全部的投資都在同一檔連動債或是同一檔共同基金之上。除了不同檔的投資工具,還要注意不同檔之間的關連性,他們不應該全部都是同一個發行人,甚至不應該是同一個保證機構,甚至要注意發行人與保證機構之間的關連性。更進一步,甚至連動的標的物,如果有不保本的條件,也不該是全部相同趨勢或類似架構的設計,這就像多檔投資台股股票,只是因為由不同證券公司擔任股務代理,就以為這樣夠分散,其實該注意的是產業類別要分散,才是真的分散。

假如各種投資工具間,凡是相關聯的風險相加,同一風險的最大危害,能夠控制在總部位的10%以內,這將對避免巨額虧損有絕大的幫助,要注意風險的最大危害,雖然風險事故發生機率較低,但是我們人類常會低估低發生機率事故,實際上災難型黑天鵝事件發生的機率略高於人們的想像,信用風險與賣出選擇權的無限虧損風險常常高於人們的想像。

有趣的YOUTUBE Money As Debt簡體字版

2009/06/27

讀「透析經濟聰明投資」不受景氣影響的致富之道

我對「透析經濟聰明投資」這本書的第十二章股票投資組合風險管理,感到有些失望,之前的章節詳述各種經濟指標,不論是領先、同時或落後,還有各種重要數字項目,例如實質利率、通膨、央行、債券殖利率曲線與經濟循環之間,彼此如何交互影響,雖然什麼後之後接著是什麼,讀得暈頭轉向,在這章裡,他建議只買進強勢股的建議,還是令我感到錯愕,不知邏輯如何跳到這個結論,為何價格趨勢會成為最主要的股票投資組合風險管理策略,原本期待更有力的風險管理結論,感覺有點可惜。


作者George Dagnino建議賣出的理由有三種,一是經濟循環的指標顯示持有股票的風險已經變高,二是個股落後大盤,三是個股下跌超過15%。我想只有第一點是比較符合全書的主旨,後兩點像是他個人的操作風格。他認為股票投資組合風險管理的目標是超越大盤與降低波動性,他認為要持有漲勢超越大盤趨勢的股票可以,才能超越大盤,同時買進與賣出時都要慢慢分批做,這樣可以降低波動性。

他將操作分三階段,第一階段只能買進,第三階段只能賣出,第二階段應該100%持股。第一階段的特徵,已經跌數月,經濟幾年成長後趨緩,利率上升12個月後開始下跌,信用需求增加(債券殖利率曲線陡峭),貨幣供給開始成長,通膨與債券殖利率經一年以上上漲開始下跌,商品經一年以上上漲開始走跌,跌數月後股價指標(市場本益比)已開始合理。我認為現在應該是在第一階段中。

第二階段中,經濟成長加速,貨幣供給成長速度上升,短利持續下跌,通膨與債券殖利率持續下跌,股價指標(例如:市場本益比、股價淨值比)合理沒有顯著高估。

第三階段是最危險、最難以應付的,需要有賣出的勇氣,弱股先賣出,提高現金部位,這應該就是整個2007年到2008年中這段時間,在哪個剛經過2005、2006獲利豐碩的兩年之後的時期,要做出賣出決定真的很難。這個階段,經濟成長快,信用需求下降(債券殖利率曲線平緩),貨幣供給成長速度下降,短利回升兩個月以上,工資上揚,通膨與債券殖利率上揚,衡量股價指標(例如:市場本益比、股價淨值比)接近歷史高點。

上一個第三階段,我自己沒有降低持股,也沒能讓客戶降低持股,除了中國部分因為巴菲特賣出中石油的提醒而閃過,真是一段表面風平浪靜,但實際上,最危險的時期,沒有能夠作出減碼決定,可能是受到長期投資理念信心的影響,怕在進出間錯失在進場的時機,因為在當時漲勢延續幾年也很可能,市場價格也沒有接近歷史高點。我想如果當年能減碼到75%,應該就是很厲害、很有勇氣的決定了,跟高手「空手的勇氣」真是不能比。

常見指標
領先指標:貨幣供給成長率、股價指數成長率
同時指標:工業生產量成長率
落後指標:通貨膨脹率、利率成長率、商品價格成長率

2009/06/26

讀「別怕換老闆」百萬富豪的成功筆記

這本「別怕換老闆」的作者是為從電視直銷廣告公司賺到鉅富的成功者,他寫下自己平凡的高中生活並不表示未來不會成功,因為高中生重視體育、學業和人際關係,這都不是在現實社會中賺大錢的要件,作者在電視直銷廣告上的成功值得我們注意,所以全書並不是證明「別怕換老闆」,而是說明了一種在電視直銷廣告事業中成功的方式。


雖然閱讀這書中成功的方式,不見得比從錯誤中學習來的有效率,但是從他失敗的過程中,至少我們學到,不要輕易放棄,不要輕易自貶的重要性。他在直銷電視廣告上的成功,也顯示他們在該行業中,無視傳統判斷,勇於啟用名人,用小成本加上巨額分享權利金的方式,讓名人賺到難以想像的大錢,更進一步讓他們自己的電視購物公司也賺到大錢。

他們很重視廣告測試,例如價格、名人的組合、是否顯示目錄都需要測試,唯有多測試,才知道效果,有邏輯的廣告,遠比所謂創意來得會賣,不要小看你的消費者。他們賣過藥品、化妝品、保單、健身散步器、錄影帶甚至書籍,消費者認同的售價需為成本六倍以上才適合電視直效行銷。

廣告的邏輯性就是要回答這些問題:產品的好處是什麼?客戶的渴望是什麼?客戶害怕失去什麼?與競爭對手的不同是什麼?所能提出最划算的交易是什麼?如何改進消費者評價?如何不提高售價而提高價值?誰是主顧客?顧客的主要動機是什麼?顧客不買的藉口是什麼?針對這些理由,我能提出什麼說服顧客的理由。

直效廣告成功秘訣是,一是要抓住別人的注意力,可以用名人,或是提出問題,或是說出一段令人意外的陳述。二是要為對話加佐料,就是利用疑問句,誇大答案的神秘性與效果性,多延長幾句,能引起對方高度好奇心的敘述。例如:不論XX,從來沒有XX。無疑是我所發現最XX的XX。如果你能XX,XX就想XX。你知道嗎?一旦XX,都會XX。當XX不能,機會就XXX。三是使用感性的文字圖畫,讓人感覺到畫面就在眼前般的具體。

買「別怕換老闆

2009/06/25

失業率是經濟成長的同時指標

失業率的上漲,代表在失業率上漲時經濟同步在衰退,失業率的漲跌是經濟成長率漲跌的同時指標,這意味者經濟成長率的高峰,同時也是將要來的是失業率的低點,就業水準的高峰,不過當失業率來高峰,也表示經濟成長率的下跌也到谷底了,這裡面的邏輯是很清楚、容易理解的。


當經濟從高峰進入收縮期,也就是我們現在的期間,企業由於利潤減少或是虧損,先是停工,降低存貨,降低生產,如果還是無法止住虧損,就只好開始裁員與停止雇用新人,企業很合裡的會先裁撤單位成本生產力較低的員工,也會提止招募單位成本生產力較低的新員工,於是企業的單位成本生產效率又會開始提昇,最後當失業率來高峰,企業將開始有獲利,可以再次提高生產量,增加雇員,經濟將進入擴張期。

而股市是經濟成長的領先指標,當經濟從谷底進入擴張期,股市會先一步比經濟成長率先到達高峰,由於失業率是經濟成長的落後指標,當失業率到達高峰之後,下一個要進入高峰的就是股市的股價成長率,失業率開始上升一段時間後,股市也將開始擴張,當失業率到達高峰,經濟進入擴張期,也就要開始準備注意股市的高峰,因為股市的高峰會比經濟高峰先一步到達。

麻煩的是,高峰與高峰間的距離很不穩定,經濟擴張期往往比經濟收縮期要長很多,最常見的就是經濟擴張期不斷延長,讓身在其中的投資人就像溫水煮青蛙,忘記了股市的高峰會比經濟高峰先一步到達,甚至認為這次不一樣,這次的經濟擴張期是新經濟,會永遠維持在高水平,歷史一次次告訴我們,經濟會持續循環,股市領先經濟,失業率落後經濟,所以失業率的上漲趨勢,就業水準破底,意味著股市將要起來。不過別忘了,雖然很不像,這次的經濟收縮期也不無可能,像大蕭條一樣被延長。

失業率上升是一種對經濟進入收縮期末期,即將進入擴張期的肯定,而且搭配今年2月開始的股市領先起漲,兩者相互印證,更可確認經濟應該已經在谷底了,即將進入擴張期。現在投資股市風險比在景氣高峰時來得低。

註:五月份失業率5.82%,比去年同月增1.98%,一至五月5.69%,比去年同期一至五月增1.84%,失業率在上升趨勢中,就業水準在下跌趨勢中。

2009/06/24

讀《餵故事書長大的小孩》

國家苦心積慮希望讓兒童接受教育,知道教育是國力的根本,教育讓人學習已經存在的知識,能站在前人經驗的肩膀上看的更遠。父母則期望小孩愛上讀書,從故事書開始,用餵故事書來比喻父母的期望,就像每日三餐固定一樣,按時培養小孩聽故事的習慣。這除了是一個好習慣,還是一個對父母與子女而言都很獨特的快樂體驗。


作者汪培珽是個回歸家庭的職業婦女,她提出的方式是在餵奶瓶或水的時間,同時開始餵故事書,小孩只要會看東西,就可以開始餵故事書,選擇有美感的圖畫書,在餵食的同時,翻給小孩看圖,讓孩子邊吸奶水,邊看書中的圖畫,父母同時將圖畫的故事說給小孩聽,讓小孩習慣書、聽故事與食物、水的滿足同時發生,這可能會有制約反應的效果,下意識聽故事會給嬰兒滿足感。

在文字還沒發明的年代,知識與傳統靠的就是故事在社群中傳遞,老人在吃完飯後,睡覺之前,講述他們的故事,成人與兒童就圍著老人聽故事學習,或者討論思考明天的計畫,作者提出餵還不懂文字的兒童故事,就很像重演這個歷程,像是回到古代,用故事傳達理念。一方面兒童的腦力會在聽故事中激發其想像能力,在腦中多次預想故事情節後,自然培養出思考分辨,有利於兒童與人相處的能力。而且想像力的激發與完成,本來就是一件會給人滿足感的體驗,兒童自然會感謝給予他這個體驗的人,也就是說故事的父母,會讓親子關係除了滿足基本食欲,還加上提供快樂體驗,加深親子關係。

作者十分強調親自講故事的重要,餵故事書不是只靠買故事書,即使家中到處堆滿最昂貴的圖畫書,隨手可得,還是不及你親自讀給小孩聽的過程,例如睡前讀一段故事書給小孩聽,不但有親子一同在床上溫暖舒服的觸覺,還有洗完澡發出清香的嗅覺,用故事餵給小孩,讓他在夢中享受休息的感覺時,腦裡還繼續延著故事去練習想像創造,運用五感來強化聽故事、說故事、看故事書給兒童能帶來的快樂,一旦在兒童的腦中,將快樂與書連結在一起,兒童這輩子都會是愛書人了。

除了為小孩好的動機,其實唸故事書給小孩聽,對父母本身也是一個快樂的泉源,唸故事書時,如果有使用自己的想像力去重組文字,用自己的話來講出來,對父母或祖父母而言也都是腦力的體操,以人類各種快樂的泉源來比較,經歷體驗永遠都比佔有更多物質來的重要,唸書給小孩聽,真的是一種難得獨一無二的體驗,用再多錢也買不到的幸福體驗。和買了一整套童書,然後逼小孩趕快去讀書,絕對不同。


買《餵故事書長大的小孩》
汪培珽的部落格

2009/06/23

第一次看「暗戀桃花源」的聯想

週末看了1999年出版的「暗戀桃花源」DVD,才知道我過去錯過了什麼樣的好表演,金士傑與趙自強在這部戲裡的表現都十分傑出,還好現在有DVD數位影像的保留技術,這麼多年後,我都還能彌補過去錯過的優秀戲劇,兩廳院的表演圖書館,真是一座挖不盡的寶藏。


表面上是兩個劇組「暗戀」與「桃花源」的戲中戲,兩組人搶著在劇場排演,「暗戀」講一對因為隨國民政府撤退來台而分散的上海情侶,「桃花源」則改編陶淵明的故事,講老陶因妻子春花偷人而離家,意外發現桃花源的故事。「暗戀」在戲中被認為是悲劇,「桃花源」在戲中被認為是喜劇,其實觀眾應該感受到「桃花源」是讓你發笑的悲劇,「暗戀」則有會讓人落淚的幸福結尾。我認為,還有一條小線索是那位一直說和男朋友約好,在劇場要談個清楚的年輕陌生女子,她似乎象徵當代女性始終等待不到一個交代的情緒,演出一種前途未卜的焦慮。

三條線都在講人對某件情感的執著,堅持要從「桃花源」回去武陵看看的老陶,是因為他始終忘不了春花,卻發現春花已經和別人生了小孩。堅持要在病危死前刊登尋人啟事的男人江濱柳,是因為始終記得當年說好要彼此等待的戀人,最後發現錯過五十年後,雲之凡也都已經當奶奶了。在兩個戲中戲中,不斷被以為是在對方劇團中的陌生女子,則是從頭到尾一直在尋找和她約好在劇場把事情談清楚的負心漢劉子驥。

古代老陶有個偷人的老婆讓他牽掛,上一代的老榮民則是有抗戰大時代裡的戀情讓他牽掛,當代的女子則是遇上一個欺騙感情,約好日期地點卻又避不見的負心漢讓她牽掛。看完這部戲,讓我聯想到不久前讀的「快樂為什麼不幸福」裡所提到人類想像力的問題,人類想像力常常有問題會犯錯,這些讓他們掛念的事,其實都沒有他們想像中的快樂,但是因為人類想像力的錯誤,讓他們以為回去看看已經偷人的老婆,或是登尋人啟事找到五十年前失聯的戀人,或是真的和負心漢談判,會有很快樂的結局,我們不知道他們想像中是怎樣的快樂,但是,如果不是以為會很快樂,為什麼要堅持離開桃花源回到武陵呢?

老陶離開桃花源時,心裡預期什麼?老江刊登尋人啟事時,心裡預期什麼?陌生女子逢人就找人要人,心裡又預期什麼?難道不是以為當一切如他所願的時候,遇見老婆,遇見舊情人,遇見男人,事情也會順利發展,然後有個快樂的結局嗎?錯誤的預期,與錯誤的想像力,讓人做出錯誤的選擇,老陶為了某個虛渺不可及的執著,一定要和春花在一起,犧牲了當時在桃花源中可得的快樂。其實,每個人的生活都可以找到類似之處,別為了想像中的允諾,放棄了現實中已經身在其中的桃花源,要小心,我們預期未來的想像力十分容易犯錯。

2009/06/22

CFP的倫理困境

在深夜的城市街頭,四周一片寂靜,你獨自一人走到紅綠燈口,路口的紅綠燈並沒有因為深夜被改成閃黃燈,而還是像早上繁忙的上班時候一樣40秒一輪,才剛變紅燈,守法,你還要再等40秒,闖過這個紅燈,好像沒有什麼?好像沒有造成別人的損害,也沒有被抓到的風險,就算被登上明天的早報,也不是很不名譽的事情,該要停下腳步,還是闖過紅燈,這就是倫理的困境。


政府的法令不合時宜,就像哪個在深夜裡,還是照樣機械式地40秒一輪轉換的紅綠燈,當大陸投資已經是人盡皆知的需求時,還在戒急用忍,開放的腳步太慢,社會的需求不斷衝擊法令要更新,要趕上時代,作為一位CFP,在僵化的紅綠燈下,時機與效率的專業衡量下,到底該給客戶什麼樣的理財規畫呢?對一個在大陸有大量投資的台商,說你不能銷售、推薦、協助任何大陸相關基金嗎?這就是一種CFP理財規劃顧問倫理的困境。我個人的看法是,你就是不能闖紅燈,即使在深夜中,等待紅燈變綠是多麼沒有效率的一件事,CFP們,你得學會不趕時間,別人都闖紅燈過馬路,不是合理化自己闖紅燈的理由。

生活無虞的人,比較有錢的人,價值觀以責任和尊重而不是以更多金錢為主的人,才會有倫理道德,倫理道德的界線,在人要餓翻了的時候,很容易被跨越。ㄧ個比較有錢的人,比較不會因為一點小錢,而違背自己的價值觀,做出違反倫理道德準則的事,但是如果是無窮大的金額放在眼前,不論現在是如何信誓旦旦,真看到了巨額的錢,還能無動於衷,不要鐵齒,這樣的人畢竟是少數。唯有認為必須善盡自己專業責任的人,才會以利他的原則,堅持以客戶的最大利益為最優先,必須強調尊重自己,也尊重自己的委託人,也許有機會做到。

從這幾點來看,CFP的倫理困境是這個專業證照,除了教育、考試與經驗外,還強調的高道德標準,而要執行這個高道德標準,某種程度上,必須限制其推廣的對象,事實上,付不起教育學費、考試報名費、認證費用與年會費用的人,也就是沒有一點基本財力的人,根本不可能遵守高道德標準。有點像雞生蛋或蛋生雞的問題,是因為有了CFP才變高收入呢?還是只有高收入的人才能成為CFP呢?我所認識多數的CFP,在還沒取得CFP時,就已經是一般社會上認為的高收入者了,每人都年所得百萬以上,兩、三百萬元也很普遍,而實際上,也惟有他們已經是高收入者了,才可能經得起高道德標準的檢驗,也才有追求高道德標準的自我期許。CFP不可能推廣到每一位從業人員身上,注定是這個行業的桂冠,是已經成功者,用來彰顯與強調自己道德高度的自我期許與自律,本來就不是一張從業人員魚躍龍門的門票,而是自願銬上的枷鎖,CFP是荊棘做成的桂冠。

註:此篇為20090619上黃國良老師的CFP紀律道德課程的幾點聯想

2009/06/21

把權證當輪盤玩

權證比選擇權適合當輪盤玩,權證的發行人一定是券商,不像選擇權的賣方百百種,賣方更像是輪盤的莊家,券商擔任權證的發行人往往比較勇敢,會比較定期定量的發行權證,不太會考量市場風險,因為受雇於券商設計權證的人,不見得會思考在當下發行權證的風險有多高,甚至當風險變高時,券商也不會很主動去收回市場上流通的權證,來降地自己的風險,可能還持續發行新權證。我覺得,比起選擇權的賣方,權證賣方可能會較沒有效率,對買方有利。


選擇權的期間已近月的契約比較有交易量,反之,權證是近月的交易量較低,因為一般券商規定近月的權證,風險高不能網路交易。權證的期間通常較長,約可以到六個月,對預測趨勢而言,六個月的預測比一個月的預測應該是要容易一點,雖然因此失去了一翻兩瞪眼,快速回饋的機制,沒有選擇權、期貨每天劇烈波動那麼刺激。

輪盤的獲勝機率是1/37,可以得報的報酬是35倍注,機率上是莊家占先,所以玩長期之後,賭家必敗。權證則不同,獲勝機率不一定,可得報的報酬也不一定,機率上是誰占先也不一定,所以如果買家能仔細思考,是有機會買到獲勝機率是1/2,可以得報的報酬是2倍注的權證。通常這應該會出現在大盤大漲或大跌之後,由於回歸平均的趨勢,很高機率在6~9個月之後,大盤的大漲要回測,大盤的大跌要反彈。

別把這個方法看作是賭徒的無稽之談,其實也有投資學學者支持用這種方式作長期操作,稱之為啞鈴投資法,就是在資產配置上排除傳統的股債配置,降低波動率的策略,而採用公債與衍生性商品配置,用最安全與風險最高的兩種投資方式搭配,例如這裡所指的認購權證或認售權證,就是啞鈴投資法中靠右端風險高的這部分,這樣的啞鈴投資法可以保本加上偶而意外的驚喜,大多時候低波動率,一旦有波動時,都是變好的波動,如果搭配美國新發明的抗通膨公債(TIPS),更能降低擔憂輸給通膨太多的疑慮。



2009/06/20

沒有國際觀也能投資國際嗎?

為什麼該有國際觀?沒有國際觀會怎樣?明朝、清朝的鎖國政策,讓中國的國勢重挫,顯示沒有國際觀可能造成趕不上時代進步的結果。相較之下,當國際進步,自己停滯不變,就成了落後。所以培養國際觀是一件全國值得注意的大事。可惜事實上,不論媒體或教育,培養國際觀並非主流,內鬥永遠占據最大版面,了解世界局勢往往聊備一格。這讓我聯想到國際投資。


沒有國際觀也能投資國際嗎?台灣人頗喜歡投資海外,更愛將錢藏在天涯海角,主要還是因為擔心萬一國家有難,有本外國護照,加上外國的錢,逃難比較容易,這大概是前一兩代經歷動亂的祖先,所遺留下來的文化,深深溶藏在我們血液裡,沒辦法分離,可能要再過幾個世代,才能真的忘了逃難的風險意識。也許是和猶太人總是記得被迫害的歷史,台灣人也總記得逃難到台灣,或是被大國割讓來割讓去的歷史。

但是,光是害怕歷史重演,有用嗎?我們卻沒有仔細思考,如何在當今的國際局勢中,利用議題與道德光環,去謀取在中國、日本、美國間的平衡,找機會爭取有利台灣的局勢,即便有智庫在思考,但是也多半沒有傳達到一般民眾的耳裡,在民主社會裡,一般民眾的好惡還是決定了選票與政治,改變一般民眾的思考需要的是媒體、書籍、口耳相傳和時間。

沒有國際觀也能投資國際嗎?投資國際應該是真的想從本地以外的全球經濟的進步中獲取利潤,不該只是從逃難式的避險角度思考,從逃難的角度,你永遠想的只是最糟的狀況,往往變成只要有投資就好,不會自己親自去理解,不會努力學習改變自己。在投資上,國際觀的效用是讓我們能接觸最新的趨勢改變、議題改變,隨之調整自己的投資策略。

提供幾個角度,從台灣的地理來看,中、日、美是我們週邊最重要的大國,台灣必須以小事大。投資海外是否也該模仿這個角度呢?又或者反其道而行,不投資中日美呢?發生在日本的長年不景氣,是否也會發生在台灣呢?還是應該集中注意和台灣油源最重要來源的中東地區呢?在國際投資上,我過去一般會建議小額投資人(可投資資產1000萬元以下),不要去分散到海外,因為交易與資訊成本太高,目前還沒有完全說服自己改變這個觀念,不過,投資人也許應該從提高自己的國際觀開始。

延伸:
BBC中文版國際新聞

推薦活動:
2009台北國際爵士音樂節開場音樂會!來自法國鋼琴與低音大提琴手的精緻即興,將首度讓您感受爵士樂在仲夏夜的浪漫風情,爵士悠遊閃亮登場
【日期】6月20日(六)
【時間】晚間6:30
【地點】中山堂廣場
【團體】杜圖‧帕諾湘二重奏(Duthu-Panossian Duo)法國
【交通資訊】臺北市中山堂交通位置圖
【入場方式】免費自由入座,請提前到場

2009/06/19

和班傑明葛拉漢相關的文章(Benjamin Graham)

將之前寫過和班傑明葛拉漢相關的文章(Benjamin Graham)連結集中在一起,一方面希望方便自己查詢,方便網誌讀者使用,當然也有向大師致敬之意。不論是否追隨他,沒有讀過他的著作,在投資這個領域絕對是個缺憾。


我模仿班哲明葛拉漢談1964~1971年的股債變化
我設計台灣核心高股息普通股組合(葛拉漢認為投資顧問該有的能力)
投資價值與價格的一個比喻三個典型(葛拉漢內在價值之演繹)
台灣股價加權指數市場本益比正式跌破10(葛拉漢的區間建議)
投資謹守安全邊際行為之重要(葛拉漢的安全邊際)
賭博、投機與投資 (葛拉漢對投資的定義)
股價波動不是風險而是機會 (葛拉漢式的邏輯)
最聰明的投資方式就是把自己當成公司的老闆 (葛拉漢的名言)
用腳投票是錯誤的投資人策略(葛拉漢談公司治理)
智慧型股票投資人(葛拉漢著)
葛拉罕對年輕基金經理人的看法
魔鬼的試探(預測或防禦:葛拉漢的選擇)
台灣的通貨膨脹歷史(葛拉漢的計算方式)
如何尋找投資價值? (葛拉漢談本益比)
資產配置Asset Allocation(葛拉漢與效率前緣)
充份稀釋每股盈餘與基本每股盈餘(葛拉漢的計算方式)
漫步華爾街-磐石及空中樓閣(葛拉漢對凱因斯)
「基本分析」能幫助你多少?(葛拉漢死前的懷疑)
對隨機漫步理論的攻擊:市場可以預測嗎?(葛拉漢主張價值型共同基金)
保持低調可能是比較好的生活方式(葛拉漢79歲時的想法)
市場指數自谷底上揚之後,該要追買嗎?(葛拉漢可能的建議)



股票市場像什麼?孟格等三位投資大師的譬喻(葛拉漢、科斯托蘭尼與孟格)
如果股市長期而言真的像個體重計 (葛拉漢的比喻)
如果股市短期而言是個投票機 (葛拉漢的比喻)
股市短期而言是個投票機,長期而言是個體重計 (葛拉漢的比喻)
安全邊際與分散投資的輪盤觀點(Margin of Safety, Diversification and Roulette ) (葛拉漢用輪盤比喻)
臺灣股市PJHUANG市場中間值指標(Taiwan PJHUANG Central Value Ratio) (葛拉漢創的市場指標)
200807台股觀察(運用葛拉漢創的市場指標,卻自作主張的失敗)



坦伯頓投資法則談匯率風險(葛拉漢的追隨者)
投資成功的兩大要素(葛拉漢的追隨者)
態度積極的非專業投資人不可不知 -『價值投資五大關鍵』讀後感(葛拉漢的追隨者)
打敗法人的價值投資法(葛拉漢的追隨者)
2008CFP®理財師聚餐聯誼(葛拉漢的第一份工作)
一樣公司兩樣情(葛拉漢對西格爾)
投資策略(Investment Policy) (運用葛拉漢的策略)
葛拉漢建議普通人的投資策略
學巴菲特做交易(Trade Like Warren Buffett) (葛拉漢最好的學生)
索羅斯的群羊效應 (與葛拉漢不同的策略)
【分享你的投資理財故事】投資注意事項(讀者的分享也提到葛拉漢)
財富自由Financial Freedom (葛拉漢式投資的運用)
股價為什麼上漲The Mind of Wall Street (上)(葛拉漢同時代的同行)
有關華倫‧巴菲特之文章 (葛拉漢最好的學生)

延伸:台灣經濟新報的整理葛拉漢投資法
GrahamandDoddsville

2009/06/18

對孩子說不

愛子女是人類的天性,每個人天生就會愛子女,因著這個天性,人類社會才會繁衍與繁榮,但是,也有因為愛子女反而害了他們的行為,學習如何對孩子說不,在何時對孩子說不,是一種反向思考的方式,可以讓我們更明確知道如何愛我們的子女。


當孩子有能力自己作,卻想要依賴你的時候,對孩子說不。養成依賴的習慣會讓子女無法獨立,最終當父母無力支援的時候,孩子由於已經養成依賴的習慣,反而會無法適應人生現實。畢竟,父母比子女年長,總有一天父母會先衰老與過世,對孩子的依賴說不。

對孩子的浪費說不,人生活悲慘的原因之一,就是花的錢比賺的錢多一毛,為了子女未來的生活幸福著想,不讓孩子養成浪費的習慣絕對很重要。可以用記帳的方式培養,也可以用延緩購買的方式指導,讓孩子對來自父母的資源有認知,知道資源不是無限的,他的選擇也不是家庭中最優先的排序,孩子的消費必須謹慎思考。

對孩子的自私說不。分享與幫助其他人是人類與動物不同之處,我們是社會性的人,不但與家人要分享互相,對同社區、同國家、同地球的人,都有各種程度不同的愛,一個行為極端自私的人,將不見容於社群之中,被社會排斥,對孩子的自私行為我們必須說不,不允許子女養成極端自私、侵犯他人的習慣。

對孩子的菸、酒、毒說不。藉由化學物品要取得快樂,是緣木求魚的想法,酗酒、菸癮、毒癮都對健康傷害極大,這些習慣對人生全是壞處,每個上癮的人都是明知該戒、想戒,卻因為這些化學物品的上癮性而無法自拔,務必在最小的時候,就對孩子的菸、酒、毒說不,才能防微杜漸。

延伸:
CFP阮震宇:子女理财教育那点事儿
CFP朱惠斌[理財孩要等多久]

2009/06/17

選位能幫主動投資人獲勝的理財規劃顧問

指南針、六分儀和GPS定位導航系統有什麼相似呢?在古老的戰爭中,擁有指南針能在黑夜與迷霧中辨識方向,有極大的優勢。在探險與征服的大航海時代,六分儀能幫助你免於迷航。今天,有GPS的導航系統也讓我們不論到什麼地方旅遊,都不必擔心迷路,還可以立即查詢附近的優質旅館,十分有效率。這些工具都是客觀的參考依據,可以幫助你找到地理上的方向,理財規劃顧問的服務就像是在財務地圖上,為你建立參考座標,是你人生旅程中追求幸福最可靠的朋友。


經過金融海嘯,你是否對金融業感到失望呢?金融業的從業人員已經成了銷售產品的機械人,沒有善盡受託人的義務,表面上,他們受你所託去尋找適合的商品,應該是要以你的最大利益為優先考慮,要忠於委託人你的利益,現在他們保護自己的理由是他們已經解釋了產品的風險,你必須負擔自己投資決策的責任,忽略了在過程中,他們沒有善盡受託人忠實義務,沒有使用完整的理財規劃流程,沒有提供對你最有利的建議。金融業不該是銷售通路,能賣的就是王,你想要什麼就賣你什麼,聽到什麼熱門,就提供什麼,把提供最有利建議的義務都撇乾淨。你可以比較他們與我們CFP®理財規劃顧問的不同。

理財規劃顧問要確實執行的六步驟是,
一、 建立與確認個人與CFP®雙方的信任關係。
二、 收集個人資料並協助擬定個人人生目標與期望。
三、 客觀的分析與評估個人的資料以確定其整體財務情況。
四、 共同制定並了解整體的理財計劃。
五、 實行共同擬定的理財計劃。
六、 檢視與監控理財計劃執行的進度。

在投資方面,顧問的忠實義務,在於確保五個步驟的投資流程被確實執行,
一、 分析目前的狀況(Analyze Current Position)。
二、 分散化-投資組合資產配置(Diversify-Allocate Portfolio)。
三、 正式撰寫投資策略(Formalize Investment Policy)。
四、 執行投資策略(Implement Policy)。
五、 監看與監督(Monitor and Supervise)。

顧問替你擬定主動投資人的投資策略(Investment
Policy)前,要先讓你知道歷史上主動投資的失敗率,實際上多數主動投資人都是敗給市場報酬率,主動投資人整體而言期望報酬會低於市場報酬率,少數人可以成功,勝利則多半是靠運氣,剛好你選擇的投資策略,在你的投資期間是最佳策略,期間不同,最佳策略就不同,沒有好方法可以預測目前最佳的策略是什麼。運用現代投資理論的研究結果,分散投資會優於過度集中的投資組合。委託經理人操作時,較低的管理成本會優於較高的管理成本,經理人操作風格需長期一致才能幫助你維持分散化的投資組合。還要先讓你看過去三十年投資組合的實際年報酬率,讓你知道可能虧損,不會只注意預期的年化報酬率,忘了實際上每一年都可能下跌。擬定策略的優先順序由重要到不重要依序是:投資期限、資產種類、資產比例、次資產種類與比例,最後才是挑選哪個經理人、基金、ETF或個股。

選擇支援主動投資人的理財顧問,必須比支援被動投資的理財顧問負擔更多的責任,顧問必須舉證主動投資是有價值的。理財顧問應該誠實地提供事實,多數時間被動投資的結果會優於主動投資,主動投資如果值得放入你的規劃中,是因為你愛好風險,你的幸福曲線趨向於承擔風險,主動投資的成功會給你高於一般的快樂,簡單說,你認為主動投資是個鬥智遊戲,值得花些成本去玩,勝利會帶給你除了金錢獲利之外的成就感與幸福感。在這種狀況下,理財顧問才該協助你主動投資。

幸福曲線是一條虛擬的曲線,它告訴我們什麼情況下,在不同選擇間,你主觀感受到的幸福程度有何不同。這是什麼意思呢?舉例來說,當你可能被羈押失去自由時,能拿出十萬元保釋金,和你平常自由時,能拿出十萬元現金,兩者所能給你的幸福感並不同,能幫你得到自由的十萬元顯然重要的多。當你身家只有十萬元的時候,多賺十萬元帶給你的興奮感,和當你資產已經上千萬元時,多賺十萬元能給你的興奮感相差很遠,當你越有錢時,同一金額的財富能帶來的幸福感就會遞減。百分之百的機率獲利十萬元,和百分之五十的機率獲利二十萬元比較,對一般不愛風險的人,前者比較吸引人,表示確定性越高時幸福曲線越高;對主動投資人而言則相反,會覺得後者比較吸引你,特別是後者的機率,你覺得會因自己選擇的投資策略的不同而改善時。

理財規劃是希望找到你的幸福曲線,照著它來配置計畫,為你找到最大的幸福。對主動投資人而言,你的幸福曲線是在報酬率超越市場投資報酬率時最高,雖然股市是零和遊戲,在扣除交易與資訊成本後,超過一半的人都沒辦法勝過市場,雇用理財規劃顧問並不保證你勝過市場報酬率,但理財規劃能幫你追求人生快樂的最大化,你不該忘記快樂才是真正最後的目標,理財規劃可以綜觀全局,適當分散投資,做好風險準備,避免最糟狀況發生,讓你在沒勝過市場時也能最大化快樂。理財規劃就是個性化時代中,對你最實用的服務。

註:本文首發於富鴻理財網

2009/06/16

讀「我的錢怎麼不見啦?」

在天母誠品書店的架上看到這本「我的錢怎麼不見啦?」,翻了幾頁,就趕緊把它買回家,書不厚,一個晚上加隔天幾小時就已經讀完,和附錄中文字比較,就知道張彼得也能寫很專業的文字,他是刻意用很淺顯有趣的文筆在說自己的故事。我認為他故事說的很好,很吸引人,讓人既感到幽默之處,又能接受故事的可信性,為他想傳達的投資智慧,增添許多風味。


這是一本誠實的圓夢之作,也許張彼得從此就再也不會想寫其他的著作了,他在閩江的竹筏上悟出生死只在一瞬間,誰也沒有真正掌握生命的權柄,想到自己真正想作,又能為別人留下一點貢獻的夢想,也許就是寫一本書吧!張彼得寫出了自己的失敗處,這是愛名的人通常極力掩飾的事情,只有極誠實的人,才會自曝其短,投資界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巴菲特總是在自己的波克夏年報中,明白寫出自己錯誤的投資決定,真是不容易,也真是值得參考的文章。

我特別喜歡最後一章,他建議人找個時間好好為自己寫一封遺書,我建議最好還要選一個沒人可以打擾你的地方,閉關不接手機與EMAIL,誠實的面對自己,如果一開始不知道如何下筆,可以按照張彼得建議的十三個問題,除了財富的處理,更重要的也許是這些:你一生鍾愛哪些人?要感謝哪些人?珍藏的記憶?經歷過哪些痛苦?哪些是你的信念?有什麼遺憾?哪些書照亮過你的人生旅程?想給予哪些人?什麼是你尚未實現的夢想?什麼是你想再注視、品嘗、撫摸的東西?最想安慰誰,交待些什麼?哪首詩或箴言最適合當你一生的結語?寫一封遺書是最值得花時間投資的一件事,也是每位理財規劃顧問都該請客戶務必要作的事。

延伸:
我的錢怎麼不見啦?

CFP認證系列課程模組一心得(第五堂)
沒立遺囑:常見的理財五大迷思
規劃保險要像你明天就會過世,儲蓄投資要像你會活很久
寫在部落格中的遺囑是否有效呢?
難以置信王永慶沒有遺囑
費曼手札-不休止的鼓聲:家書
上班族藝術生活

2009/06/15

如何查Reuters/Jefferies CRB Future Price Index路透社傑佛瑞通貨商品研究局指數

CRB代表Commodity Research Bureau,它被認為是代表通貨商品(Commodity)市場狀況的重要指數,因為CRB編製的歷史已經有50年(1957年開始),越長的歷史,通常越受到一般人分析時的注意,因為編制歷史較短者,分析者想取得舊資料不容易,即使是分析師也會和一般人一樣,直接用容易取得的東西來分析,自然造成先進者更為被普遍使用的正向循環的效應。


在網路上取得Reuters/Jefferies CRB Future Price Index最容易的方式就是用其官方網站。目前它的依據是市場對這些通貨商品(Commodity)期貨價格,而非現貨價格,其實對市場的現況不見得是很好的觀察,雖然理論上期貨價格最終要與現貨價格一致,但是一個連續的期貨價格指數,是否真的能對市場現況有代表性的意義。如果多數人是在作期貨交易時參考這個指數,那也還算合理,除此之外,恐怕要注意期貨指數有領先現貨的傾向,對股市或經濟(通膨)的反應,也可能是更早一步。

國內常被討論的原物料股,例如鋼鐵與水泥,其實他們的銷售價格都不在這個指數中,CRB最大的成份是在原油的價格。這種代表對流通價格預期的時間序列,和一般代表股權被交易價格的時間序列的股價指數,有本質上的不同,原物料會被消耗,股權則指代表分享企業利潤的權利,如果加權股票價格指數像紀錄體重,通貨商品期貨價格指數比較像用溫度計紀錄體溫。兩者差異不只是代表物不同,股權和期貨更是不同的工具,在使用上要十分小心。也沒辦法用完全複製法來取得CRB指數的報酬率。


英文網站
查bloomberg
quotes.ino.com
www.marketwatch.com

參考:Reuters/ Jefferies CRB 期貨指數之探討

2009/06/14

「快樂為什麼不幸福」讀後幾點筆記

第一部說明人類的想像力有三種,一是類似動物制約反應,二是靈長類都有的自動推想、聯想,三才是人類程度的前額葉的奇效,人能對未來推想、規劃並焦慮。預想讓我們想像快樂,也讓我們減少屆時的痛苦,更讓我們心生恐懼並作預防,而且能掌控未來讓我們十分滿足。人腦的缺點是,會不知不覺自動補遺,會以現在的感覺去推想未來,會用理論與事實去重新建構回憶與預測,沒辦法想像未來心理會有的自我防疫作用(阿Q式自我安慰與合理化解釋)。


第二部談如何觀測主觀的快樂,一方面「你非我,你不可能知道我是否快樂。」所有宣稱的快樂都是個人觀點,也無從反駁。心中情緒的快樂無法直接描述定義,只好借外在能引起愉悅感的事物,間接地指涉在什麼狀況下,哪些狀況下,一般人都會感到愉悅,就像沒有色表的年代,要說明心中主觀的黃色,只能指出黃色的物體給別人觀察,看著它時所知覺到的顏色,就是黃色。道德的快樂的層次顯示人類追求的快樂很特別,它必須符合道德,因為人自認為是優於動物的萬物之靈,當然人的快樂也要特別一點,人不羞於追求的快樂。判斷的快樂指的是人表達贊同一件事的那種快樂,例如:感受到正義終於被伸張時,人所主張宣稱的那種快樂。從外觀之,我們測量快樂只能依靠大數法則來消弭主觀宣稱造成的個體差異,要注意我們比較記憶差異的能力很差,還要區分體驗(生理激發)與知覺(觀察到)的不同。

第三、四、五部則是分別說明了想像力的三個缺點,人腦是台有缺陷的機器,弔詭地,這缺陷同時也是人所自豪的創造力源頭。三大缺點:現實主義(以為事情跟我們想的一樣),現在主義(目前的感覺會影響對過去和未來的看法)和合理化。現實主義讓我聯想到投資人的過度自信,忽略了人眼都有盲點。現在主義讓我聯想到,理財顧問在一個金碧輝煌的貴賓室面談可以改善客戶的感覺、回憶與期望。合理化讓我聯想到投資分析常見的後見之名。

第六部試圖給一點改進人類行為的建議,一、是了解到最不可能的體驗,常是最可能的記憶,因此,也是預期未來時最容易期望的感受。二、是我們回憶時,在質與量之間,通常忘了將情緒的質與量相乘加總後,再來比較,而只記得事件最後結局的感受,忘了整件事的總感受,像是少了個計數器,只靠溫度計,就像只記得五套式法國美食的甜點。這種偏頗造成誤判過去的經驗,讓直接經驗的學習效果變差。三、是建議我們在做選擇時,用別人的經驗來代替我們自己的想像,避免錯誤的想像。

四、人選擇相信某些觀念其實是有意義的,即使不完全真確,相信累積財富、成就偉大事業、養育眾多子女的快樂等觀念,是人類生存與進步的基石,因為人自私地相信這些最後會帶給他快樂,才會願意日夜辛勞去達成它們,即使達到後,個人沒想像中那麼幸福,已經對社群有貢獻。反之,若什麼都沒做,什麼都沒達到,個人並不會更幸福,但社群就慘了。至少這些觀念讓觀念本身(與我們的基因)被一再複製下去了。很少人可以直接做到愛人如己,所以為了大我的需要,例如國家的經濟、群體的福祉、種族的繁衍,這些需求必須偽裝成會給個人帶來快樂的觀念,或說是上帝的旨意,佛陀的法旨,至少這是目前讓你願意犧牲小我,最有效的方式,人生嘛,別計較,難得糊塗!

到底什麼可以為人帶來快樂呢?我想,也許該回到作者此書的主旨,人是唯一有想像力的動物,所以讓想像力發揮作用,就是人之快樂能與動物之快樂不同之處。模仿孫中山的話:「人要立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無論什麼事,只要從頭至尾徹底做好,便是做大事。」我說:「什麼會讓你幸福快樂呢?人要立大目標,不要想大財富,無論任何目標,只要你事先預想清楚,然後能在你的掌握之下從頭至尾徹底完成,就是能帶給你幸福快樂的大目標。」這也是我們理財規劃服務比證券投資顧問更能幫助人快樂的關鍵原因。理財規劃以達成目標最優先,證券投資顧問則是以可承擔風險下的最高報酬率為最優先,兩者結果的差距,真是十萬八千里。

到博客來買「快樂為什麼不幸福

2009/06/13

實質利率與貨幣供給額成長率對經濟循環之影響

閱讀研究經濟循環之書籍,常有一種想中途放棄的感覺,需要很多的耐心,讀著作者費心整理過的資料,都還會讓人感到煩躁,更別說如果需要自己收集最新資訊來做分析,光是看著後照鏡要研究經濟指標與實際經濟之關係,都會發現,沒有辦法歸納出可信賴的公式,只能勉強有一些不同景氣階段的原則性描述,真的很不容易,各國的央行會議紀錄,可能是想在這個領域學習的人最好的練功方式。


想利用對經濟循環之觀察來做出擇時進出市場,當然不是不可能的事,對一般人而言尤其困難,但是各國都有人長期擇時進出市場獲利,而且投資規模龐大,你猜這個能從擇時進出市場獲利的人是誰呢?謎底揭曉,就是各國的央行,中央銀行多半是採自給自足的設計,不仰賴立法院審核通過的預算,而是從公開市場操作中獲得央行營運所需資金,甚至,多數央行都能有獲利繳回國庫,想擇時進出,最好的老師,就是中央銀行。

而實質利率與貨幣供給額成長率,就是中央銀行最重要的行為指標,實質利率表示市場短期名目利率與通貨膨脹率之差額,實質利率偏低時,會鼓勵企業進行投資,因為借款成本低,只要實質投資報酬率高於實質利率,就可以開始投資,但是偏低的實質利率,也容易浮濫投資,在累積一段時間後,造成通貨膨脹。反之,高實質利率會抑制浮濫的投資,高資金成本也可能讓企業開始裁員以度過寒冬。銀行業的問題通常是高資金成本與不良的放款結構造成,中央銀行通常會降低短期利率,讓銀行的成本降低,希望能幫銀行度過難關。作者認為中性的實質利率為1.4%,低於他就會引發通膨。

貨幣供給額成長率則和金融市場息息相關,沒有資金,金融市場必然會很沉悶蕭條。一旦資金淹腳目,勢必會讓金融市場欣欣向榮,即使實質經濟還沒有回復繁榮。所以金融市場是實質經濟的領先指標,實質利率則是實質經濟的落後指標,都是當實質經濟變差時,央行才會降低利率,試圖重新點燃經濟發展的火車頭,所以當實質利率落底之後,下一個循環才會啟動,金融市場將再度開始上揚。

經濟循環最重要的原則如上,但是實際上,則是千變萬化,央行要注意的子項目十分之多,例如原物料的價格,國家貨幣的匯率強弱,通貨膨脹的趨勢,物價指數中各組成份子的趨勢,失業率、建築業開工率、銷售存貨比等的變化,彼此牽連的狀況也不會每次都相同,即使研究多次的經濟循環,也沒辦法每次都準確判斷,從各種指標的上下波動既不是筆直的線,也不是平滑的曲線,就知道其中有許多不確定與擾動,沒有簡單的預測方式,但是依據模糊的景氣循環模型,還是有機會發展出類似葛拉翰的防禦型市場擇時策略。

以台灣經濟來看,很可能98年3月~5月就會是第十二次給循環的谷底了,股市則是領先指標,已經在97年11月~98年2月落底,若有30個月的擴張期,台股應該會漲到

讀:透析經濟聰明投資
中央銀行理監事聯席會議決議
主計處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
中央銀行季刊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景氣指標查詢系統
台灣景氣循環基準日期

2009/06/12

假設多多益善並不合理

在一般人的想像中,多多益善是十分合理的觀念,有兩個蘋果比有一個蘋果好,似乎是天經地義的事,似乎完全沒得反駁,很容易就有人人認為「多多益善」是真理,不管用在什麼上都合理,擁有越多,效用一定越高,一定越受人喜愛,頂多做個調整,當你擁有的越多,新增的數量,效用增加的程度會變小,也就是效用會遞減,我認為這樣還不夠。


我認為假設多多益善並不合理,所以我要來舉例,讓你感覺多多益善並不永遠適用。例如每個人都能想像的,是一夫一妻制比較好?還是一夫多妻制比較好?還是一妻多夫制比較好呢?比較多的配偶,不但彼此爭執會增加,逐一溝通也不容易,同一時間也只能和一個配偶做愛,如果衡量新奇感和可能帶來的煩惱,擁有配偶數量多多益善並不合理,一夫一妻制有可能是讓你生活最快樂的數量。

多多益善並不合理能給我們什麼啟發呢?其實它表示的是我們人類想像力的缺乏,常用看似有道理但是經不起檢驗的印象去推想未知的情況,這個看似有道理的觀念通常就是你所屬社群的文化,文化沒有必要是真理,文化就只是文化,文化也不一定會讓該屬於該文化的人得到最佳化的快樂,我們需要明視自己的文化,避免自動化地用文化的觀念去推想,而沒有用自己的思考去檢驗,如果「多多益善」不對,對你而言最佳的數量是多少呢?沒有簡單的答案,你需要按照步驟自己去驗算自己的人生快樂公式,這就是理財規劃要強調的完整流程觀念,用一系列的步驟,逐一來確認對你而言最個人化、最適合的財務計劃,而不是隨便推銷你一個最熱門、最流行和有最高預期報酬率的基金。

2009/06/11

大樂透的賞味期限

昨天的大樂透累積獎金超過了之前計算的「何時可以買大樂透的下限」,我也在茫茫人群中,參予了這場盛事,替全體GDP貢獻了一點消費金額,買這種萬中選一的機會,機會雖低,但是因為大獎夠大,在某些時候還是划算的機會,如果大樂透也有投資者,他應該是很現實的機會主義者,他是現實的,只在獲勝機率與大獎金額相乘的期望值大於成本,才願意投資,他是機會主義者,沒有一定要買哪一種樂透,也沒有偏好哪一種,期貨、權證、股票、運動彩、大樂透或樂透彩都可以,只要機會展現在他面前,當他發現明顯錯誤標價的賭局,他就會參與。


當大樂透開出頭獎,上期累積獎金歸零,大樂透就過了賞味期限,下期大樂透就對現實的機會主義者沒有吸引力。購買大樂透的時候,從開始想要去買,要去哪個投注站買,要花多少錢買多少注,要不要自己選擇號碼,要用右手去買還是左手去買,要向耶穌禱告,還是和自己的祖先祈求,還是認為自己可能有什麼偏財運,這些不確定,都會增加大樂透在賞味期限內的風味,機率的規則不會變,中獎的機率也大致相同,但是心中想像的樂趣可以大不同,在這種賞味期限內的時候,其實多加點風味也不錯,因為提高自己想像中的成功機率,可以讓你在期望的期間,始終感覺到興奮。

甚至晚一點對獎也不錯,只要還沒聽到派獎結果,只要你還沒對獎,都還可以懷抱一個很可能中獎的心情,繼續在腦中編織如果你中獎會多麼地快樂,因為一券在手,希望無窮,你可以很容易欺騙自己的理智,騙自己你很可能中獎,至少遠大於你真正的中獎機率,但是這種被騙狀態中的想像與想像的快樂,其實頗為真實,白日夢雖然是夢,夢中還真的很快樂,真的很難分辨,是夢中的我快樂,還是醒的我很快樂,反正他都發生在腦中,夢中的愉悅和現實的快樂,在腦中發生的部位也許相差沒有幾公分,人不能分辨才正常。

但是請不要把這篇文章用來欺騙你自己花大錢包牌的行為,雖然滿足了「何時可以買大樂透的下限」,你購買的金額還是要很現實地控制,如果你可以一天不吃飯,將買樂透所花錢的錢省回來,哪個金額大概就是你可以承擔的樂透風險。別告訴我你可以三十天不吃飯,用省下來的錢來買樂透,那真是太極端了,算不上是「現實的」機會主義者,現實的人總是很注意每天要吃好、穿好、睡好。


推薦新聞:CFP交流-廣州行1

2009/06/10

上班族投資理財者講不聽的一句話

「講不聽,講有什麼用呢?」脫口而出的一句話,讓我一晚自責難以安眠,前幾天讀「第三種猩猩」的時候,在書末作者的跋中,讀到作者舉前例感嘆我們人類常常「什麼都沒學到,什麼都不記得。」(Nothing learned, and everything forgotten!)史書被紀錄下來都是因為期望後代能從過去中學習改進,奈何一朝又一朝,重蹈覆轍。那句話可能傷人,卻對事情沒有任何幫助,毫無必要的一句話,不知道是自己的驕傲感作祟,還是厭煩了被問到投資的問題。


每天寫著像日記一般的BLOG,期許自己成為比昨天更好的一個人,無奈人腦不是一具準確的程式執行有機體,記憶能力也十分有限,受到情緒的騷擾影響很大,說話還是沒經過真正的大腦思考,只經過像延腦的自動化機制就脫口而出。真的檢討為何「講不聽」的緣故,可能是我花在講的時間與工夫太少,講的時間太短,故事細節又不夠豐富,聽者不可能只靠一句簡單的公式和結論,就認為自己要聽從,如果聽者投入的時間成本與金錢成本不夠高,聽者記憶到的內涵不夠多,聽者沒有辦法在腦中形成抽象的觀念與結論,而只是將我提供的結論當作他許多背景資訊之一。看過許多人之後,我們才有對「人」的抽象概念,「人」這個意象在腦中才有足夠的基本資料,夠資格有一個索引,而這個索引就「人」這個觀念。

想要簡潔地用「每日一句理財真心話」來說動聽者,是不可能成功的任務,每一句理財真心話,都需要一整個大故事,內含許多喜樂悲哀的情緒,讓讀者能夠開始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去體驗彷彿真的發生在他身上的故事,才有可能從閱讀或聽故事的感動中,自己去總結出一個觀念,自己在腦中為故事建立一個索引,這個索引就是聽完這個故事的感受與結論。唯有真的學到,真的記得,才有可能聽從,才有機會改變行為,才可能形成好習慣,放棄壞習慣。要寫到像「第三種猩猩」,希望眾人鼓起政治上的勇氣,勇於處理核子武器的毀滅風險,勇於執行環境保護、永續生存的行為,恐怕不是我所能,但求在理財這件事上,能鼓起大家去做個理財規劃的行為。

2009/06/09

後車箱裡的啟發

大太陽底下,男人撐著遮陽的傘,腋下夾著剛在星巴克沒讀完的報紙,匆匆進入公園地下的停車場,想著要將遮陽的雨傘收到後車箱裡,不敢再隨便丟在車後座,用鑰匙圈上的車鑰打開後車箱,將傘丟進去,拔出鑰匙,迅速地要關上後車箱上蓋,怎地手上的鑰匙圈感覺突然變輕,像電影裡的連續動作,蓋子已經蓋上,低頭拿起鑰匙圈一看,剛剛才用來開後車箱的車鑰怎麼不在鑰匙圈上,看了地上,蹲下去找,鑰匙像蒸發了一樣,怎麼有這麼像魔術般的事件,男人突然想起昨天電視裡的魔術表演,哭笑不得。


另外一把備份鑰匙在一公里外的家裡,只好走出停車場,男人還渾渾噩噩,滿腦子在剛剛的驚嚇情緒中,久久不能回答女人的問話,甚至還遷怒女人。女人表現的出奇平靜,完全沒有責罵,還說事情都發生了,現在只能思考如何解決,備份鑰匙已經幾個月沒有人看到了,女人問著,萬一找不到備份,有沒有B計畫可以用呢?男人聽從女人的選擇坐上計程車回家,還想著怎麼可能發生這種事。

男人與女人開始在房中所有可能的地方尋找鑰匙,電視機旁的雜物盆,茶几下的抽屜,書房裡放重要物品的抽屜,雜誌架、鞋櫃旁的抽屜,化妝台上的雜物盒,五斗櫃的上層抽屜,抽屜裡的鐵盒,發現了過去幾年收到的幾百張名片,還有不知名的鑰匙數隻,就是沒有半點汽車備份鑰匙的影子,只是很確定,怎麼這麼多東西,這麼混亂,怎麼可能找得到備份鑰匙呢?男人聯想到人類的大腦中關於學習與記憶,恐怕也是一樣龐雜與混亂,要在大腦中蒐羅一個失落的關鍵,若無頭緒,也是一樣地困難。

女人說不要到處亂找了,要想最後會是誰用了,這麼久沒看到了,會放在哪裡呢?男人靈光一現會不會放在某個外出皮包裡沒有拿出來呢?男人繼續在他書櫃翻尋,女人大叫一聲「我找到了!」,高興的程度,完全不像剛遇到冷靜的態度,像是打完一場勝仗凱旋回國的棒球隊,原來是在一個冬季用的皮包裡,應該是收起來的時候,沒有掏出側邊內袋中的鑰匙。女人堅持要一起再到停車場,見證後車箱事件的真實,真的有可能將鑰匙掉在箱內,然後同時就關上了後車箱蓋嗎?抱著忐忑不安的心,轉動備份鑰匙,後車箱蓋緩緩打開,握柄處斷開了一小節的鑰匙,就靜靜躺在後車箱中的一塊毯子上,就在雨傘的旁邊,男人沒說話伸手撿了起來。開車回家,想著後車箱裡這把鑰匙給他的啟發。

2009/06/08

昂貴的珠寶、跑車與豪宅VS致命的煙、酒與安非他命

這兩者骨子裡是被同一種情緒促發。那就是「炫耀」。這兩者的不同,則是一類傷害了你的身體健康,另一類則是傷害了自己財務的健康。為什麼人人都知道安非他命這種毒品不但傷害身體,十分容易上癮,會毀了一個人的一生,年紀輕的少年少女,卻還是不斷的勇敢嘗試呢?煙、酒也是一樣地有害健康,怎麼會有這麼多人願意自殘、自毀呢?甚至作生意的人與多半勞力工作的人,還有拼酒、乾杯的文化,為何要以彼此自殘為交往的儀式呢?讓我們從動物界尋找自殘的前例,嘗試理解人類惡習的生物來源。


非洲的瞪羚有個特殊的行為,瞪羚遇到獅子不會立即開始奔跑,反而會在原地高高地彈跳,這個奇怪的動作,看似自我毀壞,浪費自己的體力,自我放棄先起跑的機會,其實很像人類間拼酒、乾杯的行為,瞪羚要傳達給獅子的訊息是我跑的很快,即使先跳幾下給你看,晚幾步起跑也能跑贏你,有點像諸葛亮的空城計,希望用特殊的浪費自己體力的行為,讓獅子認為這隻瞪羚是誠實的、是真的跑很快的,因為每隻瞪羚都會假跑幾步,但是不是每隻瞪羚都能在原地跳這麼高,能這樣自殘讓步的瞪羚,似乎比較可信,真的比較強壯,獅子就不想浪費力氣追逐這隻自殘的瞪羚。

我們不能確定獅子與瞪羚的大腦裡是否如此思考,但是演化讓他們留下這種互動的習慣,看似自我毀壞,浪費自己的動作,反而可能是有利於生存的。人類間拼酒、乾杯的行為也可能是這種遺留,人人知道大量酗酒會毀壞身體,所以唯有真的身體健康、體力強的人能夠大量喝酒而面不改色,不酒醉,於是拼酒被用來比較彼此的身體健康,比較彼此作生意的氣魄,比較彼此的膽量,把自毀訊息當做誠實訊息,只有真的身體健康、性格乾脆、信守承諾的人,才能如此乾杯,這當然是錯的,只是人類從動物演化來的遺留物。

拼酒當然是沒有道理的人類習俗,因為我們不像動物不會用語言溝通,不需要倚賴這種自毀訊息,來當做誠實訊息,也不需要酒後吐真言,我們只要長期接觸,聽其言,觀其行,就能夠真正認識一個人,而不是依賴這種不利自己身體健康的方式來傳達自己很強壯或自己很適合與你交朋友之類的訊息,人類有偉大的語言,應該要戒除這些類似遺留自動物性的惡習,別做明知對自己健康不利的事。

購買昂貴的珠寶、跑車與豪宅,也是類似的自毀訊息,一擲千金的行為通常可以讓潛在配偶或對象知道你的財力雄厚,因為唯有財力雄厚才能一擲千金,購買昂貴的珠寶贈送約會的朋友,這種浪擲金錢的行為當然是對自我財富累積不利,但是就像自信跑很快的瞪羚可以讓獅子幾秒,財力雄厚的人也顯示出購買一些奢侈品也無礙的態度。當然,就像上一段所寫,作為萬物之靈,我們有語言溝通的能力,只要長期相處,經常溝通,我們自然能理解彼此的財力,沒有必要用浪費來炫耀,明知這些昂貴的消費,除了傳達自毀訊息,來當做誠實訊息,能讓別人相信你真奢侈,應該是蠻有錢的,其實有害於自己的財務健康,也不會帶來值得的快樂生活程度的改善。

2009/06/07

第三種猩猩(人類的身世與未來)The Third Chimpanzee

作為一個人類,閱讀這本當代的演化生物學與人類學的科普書籍,絕對是值得的事,我是從查理曼格的推荐書單中發現這本書《第三種猩猩》,先讀了同作者另外一本《Guns, Germs, and Steel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第三種猩猩》有一章的內容和《槍炮》所講的生物地理決定各洲發展的內容類似,不過其他部分則涵蓋更廣泛的人類的身世。


作者賈德戴蒙認為,如果撇開我們自己是人類的這一點,人類不該與黑猩猩分類成不同科,人類明顯是與黑猩猩有同一共組,人類應該被歸類成第三種猩猩比較合理。當然這和我們人類愛區分彼此,對自己人推崇,對外人貶低的邏輯相衝突,一般人類科學家,還是不會將人與黑猩猩等同看待,而是貶低猩猩在生物分類上的地位,單獨提高人類的地位。更不會為黑猩猩主張實驗室內的第一種猩猩權,而是為了第三種猩猩的幸福,拿第一種猩猩與第二種猩猩來實驗與研究,而不會輕易做第三種猩猩的所謂人體實驗。在道德上,這實在是寬以待己。

古人是比現代人較會保護環境與自然共存的人,是個迷思。事實上,人類每次探險與開拓征服的歷史,都是別種生物的浩劫,數萬年前人類到達美洲時,這些印地安人的組先,迅速地讓南、北美洲上的多種大型哺乳類滅種。英國人開拓澳洲與許多小島的歷史,都顯示小島上的動物被大規模滅絕,甚至原住民也被以反抗、殘暴或自衛之名滅族。美國人開國之初對印地安人的滅族也是有史可證。人類有毀滅自己與其他物種的能力,許多古文明的消失都可以被追溯到,是人類的濫用資源,以致該地資源耗盡,反讓人類文明消失。少數長期平穩的居民也許能發展出與自然共存的方式與文化,因為他們發現濫用自然資源對自己的社群有害,但是這不是歷史中的常態,多數時候,不斷擴張領土的拓荒型獵人社群,往往十分濫用與浪費資源,但是又是最容易閃電般快速占據大地的人類社群,甚至進一步消滅別群的同類,成為最強大的文化與國家。例如現代最強的美國,正是在各方面平均每人消耗地球資源最多的人類社會,其實,就是浪費資源的拓荒型社群的後裔。

人類如果要有未來,必須增進擁核國家間的溝通,讓不同社群之間互相了解,避免毀滅性核子武器的衝動使用。另外一個問題,在於對於已經持續在發生中的物種滅絕與自然生態的破壞,我們必須提高警覺,積極改善,減少物種的消滅,控制人口增長,減少浪費,讓自然生態可以繼續維持供養下幾代的人類後裔,因為我們永遠不知道哪一個小物種的消滅,或是地球空氣中哪種物質的失衡,會造成可怕的災難,所以每一個物種都應該要小心保存,二氧化碳的排放也需要控制。

2009/06/06

週末的上班日

很特別的一天,既是週末,好像應該放假,卻又是一個上班日,對一個上班族而言,應該心裡都有一絲奇特的感覺,很特別的一天,但是其實它和一般普通的一天,似乎又不該有什麼不同,地球同樣是自轉了一圈,對人而言,為何這天要和其他天有不同的感覺呢?也許我們的腦子,是用很獨特的習慣在思考運作,一旦突破習慣,這天的藍天與電視,怎麼看起就是有點不同呢?


如果是個不需要每週五天上班的人,一定就沒有辦法想像這天上班族的心情。不過,其實也不過幾年前,我們台灣也還沒施行週休二日制,多數行業都是週末還要上班,才不過一會兒,就習慣週六「應該」是個假日了。反之,對不需要上班的在家工作者,或是已退休,或是富裕閒暇的人士,可能也會感覺,這天真是個奇怪的週六,因為和平常的週六很不同,週末午餐出現平常週六沒有的上班族來搶食。

2009/06/05

黑猩猩會怎樣預測股市的未來

你知道黑猩猩在被人類的實驗室中,不但可以學會認數十種人類的字卡,也會使用工具繪畫,甚至如果你想收走他的畫筆,他還會生氣,黑猩猩和我們之間的基因差距很小,如果黑猩猩也開始學投資理財,面對股市(STOCK MARKET)的漲跌,你說黑猩猩會怎樣預測股市的未來呢?


綠猴曾經被科學家發現他們有簡單的發音溝通方式,很基本的語言,約有十多種單字,例如他們的天敵老鷹、豹子、蛇等,用上次的錄音,可以觀察到聽到錄音的綠猴會做出正確的相對應動作,而且當沒有同伴時,綠猴不會發出此聲音,有自己的幼猴在旁邊時,則會急切地連續發出此聲音。科學家發現這些基本的溝通和人類的語言差距很大,人類的語言不但有名詞,還有主詞、受詞、冠詞、受詞、複數,還有各種文法語句子結構,例如疑問句、否定句、時態等。黑猩猩可能會比綠猴好一點,但是因為沒有科學家對野地黑猩猩做過研究,還不能確定黑猩猩的程度到哪裡了。

如果黑猩猩來預測股市,很可能也是一種簡單的模式,聽到天敵要來就快跑,聽到哪裡有食物就要搶,而黑猩猩在投資股市的時候如果有同伴,可能對同伴會提醒自己的看法,對非我族群的其他黑猩猩,可能也會耍賤招,騙他們天敵要來,以便自己能逃離追擊,或是享受食物。

為什麼野地裡的黑猩猩不會吟詩作畫,被人類養在實驗室中的黑猩猩就不但能作畫,甚至畫作還優秀到被買去收藏。因為野地裡的黑猩猩忙得很,不但要忙著尋找採集食物,還要防範其他族群的黑猩猩來搶地盤,也要擔心自己群內的黑猩猩來爭奪領導地位、交配權利,即使有潛力,也沒時間發展出複雜的語言和藝術。

當失業率上升、企業放無薪假的時候,上班族就會停止操作投資理財這門藝術,因為沒時間了,必須趕快去找新工作,兼差增加收入,避免在配偶或家族面前失去地位,而股票市場頓時就少了許多參與者,人氣潰散之下,自然股市難以上揚。一旦無薪假停止,失業率下降,則上班族就又有了閒暇,閒閒沒事的時候,就會再次想起有趣的股票投資藝術,於是乎股票市場又有了生機。所以成功學會複雜語言與作畫的黑猩猩,應該是衣食無慮的實驗室黑猩猩,成功精通投資理財藝術的,也會是生活充滿閒暇的財富自由者。先讓自己生活支出遠低於被動收入,達到財富自由,擁有閒暇,才能在股票投資的藝術中,發出璀璨光芒。

2009/06/04

生物演化天擇與文化的生命

人類和動物有什麼不同,現代人是唯一有想像力的動物,現代人的發聲語言能力遠優於其他動物,人類的現代國家與大都市的巨大社會結構遠比動物複雜,雖然某種程度上,我們和幾萬年前出現的現代人祖先可能基因相同,如果現代人祖先(克羅馬濃人)被時空送到現代,他將能受教育而學會開飛機,他的腦袋與身體和我們的潛力絲毫沒有不同,我們和他之間,剩下不同的,只有文化與文明的累積。


希特勒驅使德國人殘害猶太人,可能用生物演化天擇的角度來解釋,人類彼此殘害,以便增加自己人的繁殖機會,或擴大自己基因的繁衍,可以用生物演化天擇解釋,這樣基因的人容易在天擇中存活下來,但是,這並不是為希特勒辯護,人類與動物的不同,在於我們藉想像力,創造出了道德,這些道德形成了宗教、文化,演化天擇可以解釋現代人的起源,可以解釋人不理性的行為,但是我們的現狀,與我們人類的未來,已經不是單靠天擇來決定。

人類因為必須群體生活,藉由互助謀生,我們在社群生活中創造出了文化,從最原始的宗教,到現在充滿說明的聖經,文化一旦被創造出來,文化就有了自己的生命,文化的傳播與繁衍,不再是依靠人類生殖的過程,不再依靠基因染色體的配對與突變,也不再依靠外界環境的改變與適應能力來天擇。文化就像一種群體知識,一種群體的軟體,文化藉著口耳相傳、教育學習,在不同世代的個人間,或不同地理區域的個人之間傳遞與複製。

文化的演化,可能也類似基因染色體的突變,每傳遞一次文化,也許某些內涵會失去,某些又會被接受者與其他文化混合折衷,就像很多流傳千古的名言與佳句,甚至迷信,這都代表了文化的一部份,凡是有助於文化的再傳播,或是有助於文化的載體,信仰這個文化的人類社群的擴大的觀念,就會被強化與複製,各個國家或酋族的戰爭與併吞同化,也都會造成文化本身的成長。

黑貓、白貓,能抓老鼠的才是好貓。IFP理專、CFP理師,能找到幸福的才是好P。好的P文化,必然也是該P的文化是真的能讓顧客與理專都獲得好處,好的P文化才會流傳,接受與信任該P文化的客戶與理財顧問才會增加。CFP文化也必需經過非生物演化天擇的嚴峻挑戰。

2009/06/03

溫度,決定一切

什麼是溫度呢?如何量測溫度?何以人類體溫只能在某一段很小的溫度範圍內,ㄧ超過就無法生存呢?超高溫高壓的海底溫泉旁,為何會有豐富的生命呢?沒有光合作用也能生存的生命,是否就是地球內一切生命的起源呢?如果不是全球與區域的溫度梯度決定了一切,不然還會是什麼呢?地球上生命的演化,就是因應溫度改變的演化,整個地球就像一個物質與有機生命,共同適應宇宙的一個自然生態現象。


當我們用這麼大的架構來想像人類所存在的世界,沒有人可以誇言多偉大,一切都是溫度決定的,別跟我說什麼人定勝天,想像在宇宙的時間觀念裡,人類的存在與有智慧文明不過幾千年,光是生命演化的量尺就已經是用千萬年來計算,而地質的變動與地球的生命,更是以億年來計算,現代人作為一個整體的存在,都只像一眨眼,更別說是我們自己的一生才匆匆數十年而已。能想像我們是多麼的幸福嗎?剛好生存在人類演化的這個階段,而不是一萬年前,其實我們是完全無法想像的,只能靠著考古與古人類學去推想,差距恐怕很遠、很遠。讓人想像孔子思古崇古的思想,很有可能差距很大。當然其他基督、釋迦摩尼或穆罕默德的想像,也是差距不小。

六千四百萬年前,一顆大隕石,引起地球溫度改變,造成恐龍的大滅絕。兩億五千萬年前,另一顆大隕石,引起地球溫度改變,造成大多數動植物種類滅絕。天文物理的宇宙,更是人類想像力的巨大成就,我們現在可以用地底下金礦坑中的微中子偵測器,捕捉到從太陽核心核融合過程中發射出來的微中子,從微中子的能量來計算太陽核心的溫度,科學家甚至有把握準確度不會差距超過1%。人類之想像力,已經遠遠超過生物知覺器官,例如眼睛、耳朵、皮膚、舌頭天然所能提供的極限,我們既渺小,但也充滿想像力,還有滿足想像的創作能力。

溫度,決定一切

2009/06/02

塞車為什麼不幸福

錢少為什麼不幸福?車越快到,就越幸福的理由是什麼?慢活為什麼不幸福?生活步調越快,就會越幸福的理由是什麼?也許這位路政司長,真的是從另外一個島來的異鄉人,不懂得我們這個島的人的思考常模,這個島的人,多數認為錢越多越幸福,有車比沒車幸福,有好車比沒好車幸福,車跑越快,人越幸福,步調越快可以賺的越快,步調越快可以體驗的越多,步調越快可以在休閒觀光區的休憩時間越多越幸福。


塞車為什麼不幸福,因為塞車比不塞車幸福一點,但是為什麼呢?因為塞在車上很不舒服,即使這台車是兩百萬買的名車,我還是希望趕快到達目的地,趕快離開這台我花大錢買來的車。因為塞在車上很不舒服,特別是車上座滿家人,闔家難得團聚在一個兩公尺見方的小空間裡,我還是希望趕快到達目的地,好讓我們個人可以去做個人的事情,不用被強迫團聚在一起。

「如果不塞車,我們一定會更幸福。」你真的相信這句話嗎?你是否也相信,那下次,民進黨再次執政的時候,我們一定會更幸福?衡量幸福的尺度真的這麼簡單嗎?只要不塞車,我們的政府就達成他為我們幸福努力的職責了嗎?數量化的管理指標,看似容易管理,實則容易偏離體驗,如果路政司長自己也塞在路上幾小時,然後能夠主觀的感受到幸福,他也許得不到別人的認同,因為島內其他人的體驗與他不同,我想也不能說他是錯的,他真的主觀感受到了幸福,你怎麼會知道他沒有呢?

快樂是主觀的,客觀的觀察,也許從台北到高雄四小時是比八小時好的假期輸運結果,但是這兩者之間的幸福差距,卻不是想像中的那麼大,八小時的車程,政府官員也許感受到主觀的幸福,某位計程車司機可能感受到主觀的不幸福,四小時的車程難保就不會有政府官員感到主觀的憂慮,而計程車司機感受很幸福。可惜幸福很難衡量,幸福是基於你選擇的觀點,和參考的基準。想像中如果台北到高雄能平均四小時到,好像一定很幸福,真的作到了,恐怕也沒甚麼,還是會有人覺得不幸福,多數人則是沒注意到有什麼不同,本來就應該如此而已,並不會特別感覺幸福。

2009/06/01

林語堂傳中的財務紀錄給我的時代啟示

林語堂作過教授,當過校長,辦過雜誌,寫了多本暢銷的英文書籍,發明了上下型檢字法,取得專利,實作了第一台中文打字機原型,也取得專利,愛釣魚,愛抽菸斗,還擔任過聯合國文教處職員。他女兒為他作傳時,紀錄下來許多十分特別的財務紀錄,顯示林語堂有記帳與年度總結財務狀況的習慣,才有這些珍貴的數據。中國文人常以寒酸為傲,彷彿唯有窮,才會專攻於文學,文學上才有成就,很多人為了假裝自己文學好,都裝著一副窮酸氣,實在是沒有道理。


林語堂生於1895年,家境小康,沒有繼承大額遺產,領公費留學,白手起家,成年之後,林語堂可算是個富人,書中記載在1946年約50歲時,林語堂有十幾萬美元財產,1939年收入42000美元,開銷17500美元,為妻子買了1000美元的3.38克拉鑽戒。1938年收入36000美元,開支12000美元,開銷大是因為要支助家族親戚。他主要的收入來源都是版稅,他到美後的第一本英文撰寫的書籍「生活的藝術」,1937年幸運地入選成為「美國每月讀書會」(Book of the Month Club)的每月選書,讓他成為暢銷作家,英文書的廣大市場,還有適當的編輯幫助他出版,使他成為名人,名聲像雪球越滾越大,書籍也越暢銷。林語堂中年也遇上一個大挫折,他為了獨力做出一個原型中文打字機,傾家蕩產還負債數萬元美金。為此他到聯合國文教處領薪工作了幾年,精神體力耗費太大,才又回到專職寫作與翻譯改寫,將中國古典文學介紹到美國,例如老子的智慧,英譯重編傳奇小說,才逐漸將負債還清。

搭配美國的CPI(消費者物價指數)來看,1938年的CPI為14.2,1939為14,1946為18.2,目前2009為211,平均來說43~44歲時年收入為目前幣值1700萬到2000萬新台幣,他在50歲的資產約為當前之5700萬。這樣的資產規模,即使不算巨富,也是相當有錢了。如果你像他一樣,因為投入自己的夢想(中文打字機),而將之前所有累積財富都投在這個夢想中,最後雖然發明成功,但是自己已經負債累累,發明也因為當時中國戰爭,沒有足夠的商業利益量產,五十多歲遇到這樣的挫折,實在不算小。林語堂樂觀以對,再繼續出書,最後將負債還清了。

對作家而言,成為暢銷作家當然是致富的主要道路,為什麼作家老是想著死後才會得到人的重視呢?在活著的時候成為暢銷作家,自然也不是甚麼錯事。同期的作家有沒有人像林語堂這樣的收入呢?恐怕少見,主要原因還是他選擇了以英文寫作,向外國人介紹中國人的傳統智慧,以及各種文化風情,正好是美國社會需要的題裁。早期他也編了開明英文讀本,更是當時中國學生學英文的主要教科書,那並沒有讓他有高收入。如果不是林語堂,我相信也會有其他的中文英文兼備的人成為暢銷書作家,主要還是因為那個時代需要這種書。林語堂說要做作家,必須能夠整個人對時代起反應。顯然在選擇出版地與寫作語言上,林語堂有對時代起反應,所以才會掌握到會暢銷的時代題材。

註:
美國的消費者物價指數歷年數據數列
關於作者:認證理財顧問黃柏仁,致力於上班族之理財規劃服務,按這裡到上班族投資理財部落格閱讀更多文章
網路轉載規定 任何實體出版轉載需事先取得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