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George Dagnino建議賣出的理由有三種,一是經濟循環的指標顯示持有股票的風險已經變高,二是個股落後大盤,三是個股下跌超過15%。我想只有第一點是比較符合全書的主旨,後兩點像是他個人的操作風格。他認為股票投資組合風險管理的目標是超越大盤與降低波動性,他認為要持有漲勢超越大盤趨勢的股票可以,才能超越大盤,同時買進與賣出時都要慢慢分批做,這樣可以降低波動性。
他將操作分三階段,第一階段只能買進,第三階段只能賣出,第二階段應該100%持股。第一階段的特徵,已經跌數月,經濟幾年成長後趨緩,利率上升12個月後開始下跌,信用需求增加(債券殖利率曲線陡峭),貨幣供給開始成長,通膨與債券殖利率經一年以上上漲開始下跌,商品經一年以上上漲開始走跌,跌數月後股價指標(市場本益比)已開始合理。我認為現在應該是在第一階段中。
第二階段中,經濟成長加速,貨幣供給成長速度上升,短利持續下跌,通膨與債券殖利率持續下跌,股價指標(例如:市場本益比、股價淨值比)合理沒有顯著高估。
第三階段是最危險、最難以應付的,需要有賣出的勇氣,弱股先賣出,提高現金部位,這應該就是整個2007年到2008年中這段時間,在哪個剛經過2005、2006獲利豐碩的兩年之後的時期,要做出賣出決定真的很難。這個階段,經濟成長快,信用需求下降(債券殖利率曲線平緩),貨幣供給成長速度下降,短利回升兩個月以上,工資上揚,通膨與債券殖利率上揚,衡量股價指標(例如:市場本益比、股價淨值比)接近歷史高點。
上一個第三階段,我自己沒有降低持股,也沒能讓客戶降低持股,除了中國部分因為巴菲特賣出中石油的提醒而閃過,真是一段表面風平浪靜,但實際上,最危險的時期,沒有能夠作出減碼決定,可能是受到長期投資理念信心的影響,怕在進出間錯失在進場的時機,因為在當時漲勢延續幾年也很可能,市場價格也沒有接近歷史高點。我想如果當年能減碼到75%,應該就是很厲害、很有勇氣的決定了,跟高手「空手的勇氣」真是不能比。
常見指標
領先指標:貨幣供給成長率、股價指數成長率
同時指標:工業生產量成長率
落後指標:通貨膨脹率、利率成長率、商品價格成長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