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自信(Overconfidence),又分為對預測過度自信,和對確定程度過度自信。自以為財務狀況很好,其實是最需要理財規劃服務的人。
代表性偏誤(Representativeness),分為忽略母體機率,和忽略樣本大小兩種型式。多數犯了這個偏誤的人,是屬於對統計與機率都不太能理解與掌握的人。
定錨偏誤(Anchoring),瞭解定錨效應,可以在談判與投資上都獲得好處。
認知失調偏誤(Cognitive Dissonance),當新資訊與信念不和時會痛苦,於是會產生選擇性認知(忽略),或是選擇性決策(固執),而不能客觀依據新資訊彈性調整。
可取性偏誤(Availability),分為容易回憶性,容易分類性,經驗狹隘性,容易共鳴性。避免在匆促間下決定。
自我歸因偏誤(Self-Attribution),分為自我拉抬與自我保護,好事是自己的功勞,壞事是運氣不好。要學會客觀反省自己的錯誤。
控制錯覺偏誤(Illusion of Control),誤以為可以影想隨機事件。要學會反向思考,瞭解機率,想哪裡可能出錯,保留思考紀錄。
保守性偏誤(Conservatism),堅守舊觀點,不願意承認新資訊。要避免固執,當分析結果很明確時,要果斷行動。
模糊趨避偏誤(Ambiguity),人選擇參與確定性高的機率活動,越模糊需要越高報酬補償。偏向本國、自己工作的公司股票、偏向債券多於股票。教育與知識則是克服模糊趨避偏誤的關鍵。
原賦偏誤(Endowment),高估自己擁有物的價值。造成繼承、已購買、手續費等轉換的障礙,渴望熟悉度高的標的。多由整體來說明,是克服此偏誤的方法,或由小部位開始試水溫,來建立熟悉度。
心理會計偏誤(Mental Accounting),人不願在同一心理帳戶承受相繼的損失。容易分開看利息與本金,忘了本金資本虧損的風險,卻花了利息帳戶的錢。要教育客戶注意總報酬,各帳戶之間的關係,注意現在而不是過去的賬上未實現獲利。以財務目標為導向的心理帳戶,是屬於有幫助的心理會計現象。
確認偏誤(Confirmation),只注意符合信念的意見。要尋求反向意見。
後見之明(Hindsight),低估事件的不確定性。說些崩盤的故事,鼓勵客戶去檢查失敗的投資,避免過度批評與讚揚基金經理人。
框架效應(Framing),不同描述造成人們不同決策。顧問要注意風險問卷問題的設計與描述,要鼓勵大範圍的視野,目前損失的人易偏冒險,賺錢的人易偏保守,要適當教育資產配置。用中性(非正向也非負向)ㄧ致的方式來描述與呈現事實。
4 則留言:
對一般上班族可能寫的太難了,比較學術性的東西不能吸引廣泛的讀者,還是要寫有趣一點比較有吸引力.....
受教了。確是如此。老改不過來。
恭喜黃兄也入圍華文部落格的初選,一起加油囉!
CFP林明義
謝謝!繼續加油。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