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主要建議策略有兩個方向,第一是將行為財務學所發現的偏誤,分為兩大類,源自認知的行為偏誤,和源自情緒的行為偏誤。針對這兩者,他認為理財顧問應該做不同的處理,因為源自認知的偏誤比較可能糾正,只要提供足夠的理性資料,客戶就可能接受調整,所以針對這類型的偏誤要去調整。反之,源自情緒的偏誤,比較不容易調整,他建議理財顧問反而要適應客戶的這些偏誤,不要去糾正他們,而是去適應這些偏誤可能存在的事實,納入計劃的考慮中。
第二個方向,是用客戶的財富多寡來判斷,面對財富少的客戶,顧問要盡量糾正調整客戶的偏誤行為,因為錢少的客戶經不起偏誤行為造成的損失。反之,財富遠高於生活所需的客戶,顧問要去適應客戶的偏誤,甚至迎合加強偏誤造成的財務行為,以便客戶能持續的執行計劃,即使會造成略為偏低的報酬率,能讓客戶持續執行比較重要,可以適應一下客戶偏誤,不需要用最佳化的理財配置來規劃,而是可執行的最適化計劃,可執行比最佳化來得重要。
書中25章有個有趣的建議,是利用性格測驗的結果來給予不同的資產配置比率建議,他建議使用Myers-Briggs性格測驗,將性格中的四類,與人互動內向(I)或外向(E),注意外界靠感知事實(S)或直覺想像(N),做決定靠思考分析(T)或憑感覺他人的影響(F),喜歡的生活型態靠判斷確定(J)或靠知覺開放(P)。將十六種性格分到風險忍受(感受)程度的五個程度上,給予男性33%(INFJ)~100%(ESTP)股票比重的建議,因為男性ㄧ般較能接受風險,給予女性0%~66%股票比重的建議。他認為性格測驗的運用是很值得延續的研究方向。
備註:如果你是CFP卻沒有收到協會的電子報,請按此連接前往訂閱。
或聯繫張菱心小姐 02-23965856 ingrid@fpat.org.tw
何珮玟小姐 02-23965698 vickyho@fpat.org.tw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