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1/17

群創3481與奇美3009換股合併之折溢價

這樣的合併其實,群創並沒有拿出現金,只是合併之後,群創的獲利會和奇美的虧損合併計算,讓最後的盈餘數字變好看ㄧ些,本質上群創的股東並沒有拿錢出來買下奇美,換股後,甚至有可能奇美的原股東在新公司的股份,比原群創的股東持股比率還高,但是ㄧ般人只看市價,可能會以為奇美換到高於市價的群創,而感到很高興,其實,以長期投資人角度來看,興奮程度沒有想像中高。


2.05股奇美,換1股群創。由於奇美沒有獲利,不適用本益比來比較,其價值應該是用私人投資人願意購買的價格來計算,也就是這些設備人員,對另外ㄧ位經營者的價值來估算。群創則有獲利,可以用本益比來估算其市值。

奇美過去八年獲利670億,但是只能配出150億,過去五年平均獲利118億,90年虧35億,平均估最可能盈餘41億,以10倍本益比估411億。98Q3淨值1788億,20.53元,市價18.8元,市值1645億。90年淨值198億,97年淨值2010億,顯示資金不斷投入資本投資,七年淨值增加了1812億。

這個不斷的資金需求,可能才是奇美雖有長期獲利能力,卻希望與鴻海旗下企業群創合併的主因。

群創過去六年獲利244億,配47億,其實獲利規模還低於奇美電的670億配150億,近五年平均獲利49億,若以10倍本益比估490億。98Q3淨值941億,29.03元,市價47元,市值1524億。由於群創的(五年平均獲利)本益比高達 1524/49=31倍。

目前大家以為的溢價是用18.8*2.05 < 47 的價格來看。若單從整間公司的價值來看,奇美電約1788億/20.53元=87億股,除2.05,換42.5億股群創。群創原有約941億/29.03=32億股,合計74.5億股,合併可能盈餘約90億,若以群創的本益比倍數來估31倍,則市值可能到2790億,新奇美每股約37.4元。奇美電原股東的新奇美股票市值約為37.4*42.5億=1589億,和現在市值1645億接近,長期來看,以價值而非價格看,並沒有很高的溢價,而是略為折價(約96折)。新奇美淨值將為1788億+941億=2729億,每股淨值36.6元。原本20.53*2.05=42換36.6淨值,也是折價(約87折)。

6 則留言:

Steven Lee 提到...

很清楚的分析,但是我想合併後新奇美的獲利會馬上提升。因為,奇美出貨給群創的這部份的營業稅被省下來了。在高營收,低毛利的產業,稅所造成的影響應該很大。有數據的話還請大大分析一下。

Pojen Huang 提到...

營業稅的確是個有趣的點,也許他們的確會有考慮這個項目,不過少了出項,也會ㄧ併少了入項的營業稅。效益是否真的會很大,要細算,可惜我不是他們內部財務,沒有這麼細的資料。

marktienkk 提到...

我想,這個併購案,除了在財務上的效益以外,應該也有很大一部份是來自於奇美的產能/資源/在NB LCD上能夠配合到鴻海集團的短/中期策略吧。 這個方面的計算就是較難以精確量化的,若是要反應到股價上,那我想其所占的成份與市場參與者的內心興奮來說,可能比較小吧。

話雖如此,我也是沒有去搶。

Unknown 提到...

營業稅會跟獲利有關嗎?以目前加値型營業稅來看,營業稅應該是轉嫁給最終消費者,對於此合併案來說營業稅應該不會造成任何影響。不知大家的想法如何。

Steven Lee 提到...

據小弟所知,營業所得稅是稅前淨利的25%喔,您說得應該是5%的消費稅轉嫁在消費者身上,不同的兩件事。

奇美96年度的營業所得稅大約十八億台幣。97年度因為虧損抵扣與投資抵減的關係營業所得稅降至六百萬元。奇美的網站上可以找到上述資料。

我原本的立論很簡單:垂直整合的好處在哪裡?

本來零組件廠出貨給模組廠,再出貨給系統廠的整個流程完全沒變,憑什麼郭董的工廠會賺錢?郭董也不是神,給他管的工廠效率就自然提高嗎?不可能。

我的直覺是差在稅。本想請黃兄幫忙算算,不過,這的確是不容易算。還要考慮投資抵減,還有什麼五免三減半的。反正都是我的廠,我只要把獲利搬到稅率最低的地方就是了。

Pojen Huang 提到...

是我誤會你的意思了,如果你是指營利事業所得稅,則併購中的確有一個重點在本文中,我漏了。

但是這是一次性的好處,也就是帳上累積虧損的所得稅利益。合併後公司,可以將合併前的虧損拿來沖新的盈餘,而少付一些所得稅。

奇美在2009Q3的資產負債表上,有66億的虧損,可一次性增加約税後收益約16.5億。

但這對長期盈餘能力的評估,應該影響不算大。

關於作者:認證理財顧問黃柏仁,致力於上班族之理財規劃服務,按這裡到上班族投資理財部落格閱讀更多文章
網路轉載規定 任何實體出版轉載需事先取得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