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11

不去改變壞習慣,就必須全責承擔《The Power of Habit》

美國鋁業公司的改革,由對安全的注重開始,執行長利用這個經理與工會都不會反對的項目,來做為整個企業改革的起點,因為只要一個改變小贏,就能帶動其他項目的改進。他設計的新習慣是,以發生員工受傷為提示,該部門經理必須24小時內向他親自報告,提出未來改善的方案,以此為新的習慣,規定沒有擁抱此制度的人不得升職,做為獎勵。

星巴克公司能賣出高價咖啡,一個重大原因是能訓練出有自律能力的員工,維持長期的服務品質,他的方式是在新員工訓練過程中,要求員工寫下遇到客戶抱怨等轉折點時,自己要如何處理,並要符合LATTE原則(Listen、Acknowledge、Take Action、Thank、Explain)。客戶批評是提示,寫下的處理憤怒客戶計劃是新習慣,得到客戶感激或經理讚美是獎勵。

美國黑人民權運動的發生,第一是依賴親密關係的社會慣性,引發拒搭公車事件被關的被告擁有許多親密好友,由這些人發動活動。第二是依賴淺關係的同儕力量,當眾多黑人教會支持拒搭公車後,不參與會讓人感受到同儕力量。第三是當暴力發生在金恩牧師家中時,金恩牧師要求大家不要戰鬥,不要用暴力,而是要用愛,準備好原諒主張種族隔離的人,這為之後遇到暴力(提示)的人,建立了新習慣(不要用暴力),獎賞則是感覺自己是做上帝認同的事,在為美國寫歷史。

如果一個人沒辦法知道自己的習慣可能害人或害己,也許我們還能說這個人受習慣控制下的行為是不需負法律責任的。但是,如果一個人已經知道自己有某個習慣,例如酗酒、賭博,卻沒有負責任地去改善自己,改變自己的習慣,就讓人難以接受,用習慣這個藉口來脫罪。你有壞習慣,而不去改變,就是你必須為之負責的人生選擇。

沒有留言:

關於作者:認證理財顧問黃柏仁,致力於上班族之理財規劃服務,按這裡到上班族投資理財部落格閱讀更多文章
網路轉載規定 任何實體出版轉載需事先取得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