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洪仲清記錄一次聽演講時的感動,教授對臨床心理師說,要說正面的話,少說消極的話,跟家長溝通,要講怎麼做有多重要,有多大幫助,而不是說你現在這樣做有多不好。我想這也是教孩子的重點,不過知易行難,因為大腦的習慣和難以克制的衝動,往往讓壞話沖出口,還想半天還想不到好話該如何說。
想幫助害羞的孩子融入團體,要設計有結構性的活動,如安排他熟悉的遊戲,或是由父母帶活動,例如:說好話時間、發紅包、抽獎等時間,並事先做點演練,當孩子做出好表現,立刻給與鼓勵肯定。避免強迫孩子,給他時間在外圍多觀察。
幫助慢吞吞的孩子,關鍵就是讓他做感興趣的事,不感興趣的事只要做到還能接受的品質就好,多讓他做感興趣的事。依據專注力的持續時間,預先安排時間表,但是要設計可達成的內容。間隔安排喜歡和不喜歡的事。凡事預告,並留空檔,讓他做自己想做的事。
不講刺激孩子的話。善用鼓勵。善用同理。說話簡單清楚。少用「為什麼」的問句。用溫和的眼神和肢體等待孩子說話。改變孩子之前,要先改變自己,父母往往有和孩子類似的特質,易衝動、情緒控制不佳、人際關係不佳。間隔安排相對喜歡的事,不能過度吸引孩子,不該是看電視、打電動,而是喝水、洗澡、伸展運動、簡單家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