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讀了幾本日本醫師關於健康法的書,又剛讀到國內一些醫師討論要開業還是待在大型醫院的文章,讓我聯想到關於理財規劃顧問的事情。醫師想開業,多半是為了不想值夜班,想要比待在大型醫院更自由一點的生活,當然如果門庭若市,也會賺得比在大醫院好,但是就得承擔失敗的風險。這對理財規劃顧問也是一樣,尤其沒有類似健保給付,更像全部自費的診所,客戶來源不易開發,若不是已經技術成熟的醫師,不要輕易嘗試。
從日本醫師關於健康法的書,讓我聯想到睡眠呼吸中止症狀的治療,一般大醫院醫師可能建議手術來改善呼吸道阻塞,或是用戴正壓呼吸器來讓病人呼吸。可是文獻上來看,70%的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有過重現象,減輕5%~10%的體重,很多病人都能改善。可是,一般醫師卻不會先推薦健康操,或醫囑要求病人減重,戒除口呼吸,練習減低呼吸頻率,甚至沒有先讓病人試過用膠帶貼住嘴巴,或訓練口輪匝肌、表情肌。開藥、動手術是醫師的預設選項。
同樣很類似的問題也在理財規劃業上,一般理財規劃顧問的客戶如果是屬於還沒有財富的人,多半是因為開支偏高、儲蓄率太低。明明有不用花成本的方法,就是開始記帳,檢查支出流向,努力降低支出,增加存款。可是最常見的推薦卻是去購買儲蓄險或是終身險,繳錢進入保險固然能強制存下一點錢,也能靠解約金成本來避免自己亂解約來花。或是推薦去定期定額基金。買保險和定期買基金也常成了理財規劃顧問的預設選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