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赫曼赫塞以佛陀釋迦摩尼的故事為原型,寫了這個悉達的故事,Siddhartha就是佛陀的本名。
出生於婆羅門祭司的家庭,天賦聰敏俊美,青年的悉達離家成為沙門苦行者,遇到了佛陀,卻不願意加入僧團,要靠自己尋找自己覺醒的路,經過擺渡人送他過河,入世追求情愛,為了情愛,學習商業,賺取金錢,逐漸沉迷於美食、美女和賭博,中年後厭惡自己的行為,再次出走,幾乎要自殺,最後幸好青年時冥想的功夫拉了他一把,開始追隨擺渡人,逐漸從觀看河流與渡河的人群,得到寧靜。老年遇上自己的孩子,因愛而苦,無法放手讓孩子自己尋找人生真義。兒子終於像年輕的自己叛離父親後,重新在河流中體會到天人合一(unity)的愉快。
其中,他從一位什麼都沒有的沙門苦行者,為了追求美女,靠著思考、等待和齋戒(不吃)的能力,還有閱讀寫字的能力,從商人處學到了賺取金錢的方法。這段讓我聯想到一般人的投資理財,他齋戒(不吃)的能力就很像節儉的能力,一個人如果能節儉,就更能等待,能等待一個讓你思考結果發揮效果的致富機會。
作者似乎藉悉達說出他對宗教的看法,宗教聖人所追求的自我消失,天人合一(unity)的愉快意識,和一般非宗教追求(世俗)者的差距其實不大,宗教追求者可能是自我陶醉,才會把它推崇到太高了,當然最後作者還是把那微笑寫得很神妙。宗教真正可能的用處或益處,還是在鼓勵人要去愛這個世界,彼此相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