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同學聚餐時,最熱門的話題就是最近十二年國教的實驗,一位同學的女兒是今年會考,另外一位是兒子明年要會考。雖然我因為女兒還離會考很遠,沒辦法提供太多意見。他們似乎認為十幾年後,等我女兒長大,應該會穩定下來。
聽他說,會考之後的分發,由於志願序的填寫會影響比序的分數,如果成績不夠好,卻填最多好成績的人所填的學校,很可能一旦第一志願落選,可能因為志願序的低分,而落到自己的第三志願去。
不過掙扎的事情是,如果要報名特色招生,再考第二次,就得在會考分發出來之前報名,並放棄這一次的分發。這讓成績不錯,但是也不到頂尖的學生很掙扎。實況似乎是要報名特色招生的人並不算太多,似乎學生間的風氣是傾向不用太拼了,不想再多讀多準備一個半月的考試,一向比較開明的家長,也很難強迫孩子。即使,他很想說,既然沒有多少人報特色招生,很可能會更容易考進,應該多考一次,就能確保進入離家最近的第一志願學校。
另外一位同學則是送孩子進入私立學校,可以從中學直升高中,省去這些十二年國教的問題,似乎也是一個解法。我想高中的優劣,應該是看老師與校風,能否讓孩子從進來到畢業,進步最多,而不是光比台大醫科考上幾位,若是光比大學入學成果,當然每所學校都想要挑好學生,好學生考上台大醫科只是剛好而已,不全是學校或老師的功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