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27

溺愛的定義

女兒逐漸長大,開始有一些對抗的情況發生。做一位親自照顧女兒的父親,難免會擔心自己做得對不對,好不好,會不會過度溺愛孩子。讓她無法發揮自己的潛能,有一個更好的未來。體罰是我努力避免的,雖然自己小時候也不是在零體罰的環境下成長的。總覺得應該有更好的方法來教養,而會不會變成溺愛。

閱讀當代育兒書籍後,對教養目標的認知,是要讓孩子與父母建立親密的依附關係。童年缺乏安全的依附關係,被發現會對孩子不好。測試的方式頗為簡單,當你把孩子單獨留在一間有玩具的房間一段時間,當你再次回到房間,如果孩子很開心地撲向你擁抱,那麼就是已經建立親密的依附關係。若她會和你保持距離,甚至對你生氣、打你,那就還沒建立親密的依附關係。

建立親密的依附關係,來自於擁抱與照顧,細心地回應孩子的需求。因此,努力建立親密關係,再加上努力零體罰時,很容易被人以為是過度溺愛,自己也難免自我懷疑。今天讀到一本書,它寫到溺愛的定義,我覺得可以參考。如果父母對孩子提出某個要求,卻因為孩子哭鬧一陣,父母就對那個要求退讓,到了孩子已經習慣只要哭鬧一定能得到她想要的,這樣就是已經達到溺愛的程度。

不論是用餐或出門,女兒偶而也是會出現拖延、拒絕與哭鬧的狀況,要在每一次都堅持到底,不打人、不出聲罵人、不埋怨生氣,真得是很難的任務。不過每一個仔細思考過的要求,如果能夠搭配環境與其他條件的調整,父母的堅持,到底還是會成功。畢竟,是我們大人在照顧孩子,用心思考,總能創造條件。最常見的用餐問題,最關鍵就是停止平常給零食、點心、飲料,再搭配晚個半小時吃飯,自然吃起來又快又不挑食。

沒有留言:

關於作者:認證理財顧問黃柏仁,致力於上班族之理財規劃服務,按這裡到上班族投資理財部落格閱讀更多文章
網路轉載規定 任何實體出版轉載需事先取得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