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分兩個部分來看幸福,前九章談不幸福的原因,後八章談可以幸福的原因。第一章談什麼使人不快樂,他認為有兩類原因,一是社會制度,例如錯誤的世界觀、倫理學、生活習慣,二是個人心理,例如「畏罪」、「自溺(虛榮)」、「自大(權力)」之類的自我沉溺,或是過於挫折,而成了只尋求排遣遺忘的享樂狂。對自溺的人要引導他,讓他知道不要將一種滿足看得比其他種都高。對尋求麻醉的享樂狂或憂鬱者,則要告訴他快樂之可能。
第二章談浪漫的憂鬱,一種覺得萬事皆空,太陽底下再沒有新鮮事,認為唯有抑鬱不歡才是合理的行為的觀念。面對悲觀主義,一則是用生理的衝動和需求來醫治,去行動而不是只空想,當所欲事情太容易達成,容易讓人覺得達成了也不會很快樂,讓低級的生理需求占據你所有的精力。二是思考就是因為人生是有限的,所以才有趣味。他認為追求孤獨的哲學是錯誤的,愛情、友情、合作才是人類最優秀的本能,也才是快樂的泉源,追求孤獨的哲學則會導致憂鬱。
第三章談競爭,現代人的競爭不是生存的競爭,而是成功的競爭,一種想蓋過鄰人的念頭,現代不再有固定的階級,且媒體對成功者的報導和鼓勵,好像每個人都能成為華倫巴菲特或比爾蓋茲,讓現代人總是無止境地追求成功,由於所得財富是測量一個人頭腦公認的標準,於是乎大家努力追求積累財富,因為沒人想被其他人認為是呆瓜。治療這種將競爭成功當作人生主體目標的不快樂,就是要保持生活的平衡,並且提高自己的文化藝術水平,多欣賞恬靜的娛樂,例如音樂、繪畫與文學,或從自由選擇自己歸屬的社團(社群),來避免只用單一的金錢數字來衡量成功。
第四章談煩悶與興奮,他認為煩悶的反面不是快樂,而是興奮,煩悶是期待現況能快一點改變的狀態,很不專注於現況的結果。我們沒有農業時代的祖先煩悶,但是卻更怕煩悶,逃避煩悶的心理讓人想去追求獸獵時代祖先有的刺激,人類的罪惡有大半是從恐懼煩悶而來,興奮過度使人精疲力竭,逃避煩悶追求興奮,必須有所節制。煩悶也有好的,有生產力的活動也會煩悶,但是這種單調的煩悶比令人愚蠢的煩悶要好,減少被動的缺乏運用體力的娛樂與興奮,例如電視、電影、珍饈。治療都市居民的煩悶,要與自然多接近,治療富人的煩悶,要讓他們不再恐懼所有的煩悶,要讓他們接受建設性的煩悶,而不是因為麻痺,而不斷尋找提高刺激興奮的程度,因為幸福生活,有賴於恬靜,只有在恬靜的空氣中,真正的歡樂才能常住。
備註:The Conquest of Happiness幸福之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