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明義的一篇「財富東來之後」指出西方的財富觀從文藝復興與宗教革命之後有很大的變化,文藝復興強調以人為中心,不再以神為中心,宗教革命中新教徒則強調自己是上帝的選民,應該要努力創造財富,並將創造財富所得的榮耀歸於上帝,西方的國家制度也演變成以保護人民的私有財產為國家存在的意義。而比對同一時期東方的國家,還是在皇權的統治下,普天之下莫非皇土,人民財產隨時可能被皇族沒收。難怪東西方最後國力相差可以如此之大,而近代東方學習了西方的私有財產制與資本主義,已經逐漸趕上西方的財富。但是在很多政經制度與觀念上,我們還是有許多東方皇權式的傳統遺毒,需要持續改進。
沈雲驄的文章告訴我們,資本因節儉而累積增加,因浪費與錯誤運用而減少。成為富翁的六種方式,經商、投資、專業技能、遺產與婚姻、橫財及最後一項從政。致富的唯一規則就是沒有規則。
何清漣的「從社會達爾文到有閒階級」一文,試圖討論財富與貧困,我們往往同情憐憫貧困,但是鄙視財富,但是解決貧困的方法難道不就是讓他們富起來,如果憐憫貧困的人卻鄙視財富的人豈不是兩相矛盾。財富本身並非不道德,值得研究的方向是獲取財富的方式是否合乎人性,以及使用財富的方式是否合乎人性。史賓賽(Herbert Spencer)的適者生存經濟論,將富翁當成適者生存,把幫助窮人變成阻止社會進步,這種對貧困的冷漠,雖受富人歡迎,但不符合人性。
凡勃侖(Veblen)的有閒階級論,把偷懶(有閒暇)的富人(有閒階級)比喻成崇尚武力與掠奪的階級,就像日本幕府時代的武士,不事生產卻受到社會尊敬,有閒階級其實是因襲古老的掠奪習性,商場上以實力服人。這讓我聯想到武俠小說裡的俠客其實也像是這種類武力掠奪的階級。富人階級以大量閒暇與大量消費炫耀自己的優越性,讓下層階級的人模仿與羨慕,凡勃侖和馬克斯的看法不同,他認為下層階級(無產階級)並不想革命,不想消滅有閒階級,而是設法使自己成為較高一階級的成員。而現在,造成一個人社會地位的標準已經不再簡單的財富,無法輕易靠錢獲得社會尊敬。權力、特權與財富的分配,不能全然不顧某些道義上的標準。
劉瑞華的「財富的文化經濟學」指出,亞當斯密的重要貢獻是指出「生產」是創造財富的真正原因,金錢只是財富的一種形式,這也是謂何我們現在衡量國家經濟成長,不是以總金額成長率來衡量,而是用國民生產毛額的增加率來衡量國家經濟成長的主因。生產才是財富,勞動才是經濟價值的來源,效率是工作的最高倫理,自由競爭的市場希望能促進整體資源的使用效率。財富是創新上進的動力也是墮落犯罪的誘因,好的資本主義的規則應該要維護財富正面的價值。
2 則留言:
共同提升才是解決之道
富人願意給予與幫助
窮人願意改變與接受
否則永遠都是矛盾...
在教育中灌輸這些觀念,才是長遠的改善之道,希望一代一代之後,富與窮之間能更為和平。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