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0年代的狂潮是電子成長股,公司都要掛上個tron名字就能上漲。證券交易會要求在發行說明書上以大字說明公司的風險,例如:「毫無資產與盈餘,未來也無法發股利,風險極高。」投資人還是蜂擁買進有這樣明顯警告字眼的個股,就像菸盒上的危害健康警語,完全沒有對投機熱潮中的投資者產生嚇阻效果。六0年代中期則是併購與集團化風潮,這是一種盈餘創造的把戲,用高本益比公司併購低本益比公司,或是發行可轉換公司債來併購其他公司,來創造每股盈餘成長率。集團股失效後,基金經理人看上的是概念股,只要別人也願意相信這個故事就夠了,年輕的基金經理人靠消息搶短線,最後只好跌落雲端。
七0年代回歸穩健原則,被狂熱追逐的是穩健獲利的五十種績優股,但是高達八十倍以上的本益比,注定狂熱投資Nifty Fifty者的失敗,沒有任何大型成長股可以支撐這麼高的本益比。八0年代IPO新上市熱潮再次捲土重來,這次是還有許多開發障礙的高科技股與生化公司,沒有銷售、盈餘、資產也能上市,投資人對生化公司無法取得FDA核准的事,視若未睹地繼續買進。綜合來看,墨基爾認為新上市股通常含有太多「空中樓閣」,別忘了新上市股的賣方是公司管理者,她們總在最景氣,投資人最樂觀時賣出,造成無利潤的繁榮假象。
九0年代最大的狂潮就是日本的土地與股票飆漲,其中一個可能因素,是政府允許企業設立租稅優惠帳戶玩股票,企業炒作股票的業外收入高,往往大於生產盈餘,反過來又再推升企業的股價,形成一個螺旋循環不斷推升企業預期盈餘與股價,最後日本市場本益比高達60倍。最後在通貨膨脹壓力下,日本央行升息與讓日圓升值,導致企業外移盈餘下降,終於戳破股市與房市泡沫,從1989年底接近40000跌到1992年14000,跌幅63%。和美國1929年底到1932年也跌了66%,若從1929年9月起算則跌了80%。這個跌幅與兩三年的時間,我想可以作為目前大陸股市跌幅與空頭期間的參考基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