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確定這個開放型基金的累積報酬率(淨值累計報酬率)績效迷思有沒有其他人討論與發現過,前幾天我發現它時,我覺得很有趣,也很震驚居然有這麼大的不同,我想基金的發行機構應該很了解這個問題,撥開重重迷霧之後,你會發現,真相就是基金的累積報酬率和全體投資人的持有期間總投資報酬率不同。這也是為何很多基金的累積報酬率很好,但是投資過該基金的投資人,但是實際上,卻感覺是賠錢的人比賺錢的人多。
我們知道不論是創投基金或是避險基金,甚至委外代操與全權委託的契約或早期的巴菲特合夥,凡是用績效費為主的投資基金,往往都會規定一個投資期限,創投基金或避險基金往往較長,有時長達七八年,而代操有往往至少規定要超過一年。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績效的計算會因為資金的提領與投入而有很多變化,不易公平地計算績效報酬率,所以最公平的方式就是設定期限,期間不得買進賣出,方便公平計算持有期間報酬率,作為績效獎金的依據。
而目前市場上最為風行的開放型基金,則是基金業較後期的發明,這個投資管理業發明的NAV(Net Asset Value)淨值概念,讓基金得以每日計算每單位受益憑證的NAV(Net Asset Value)淨值,而每日買進與賣出的資金則都用此基金淨值來計算單位數,而基金的報酬率則用每兩日間NAV(Net Asset Value)淨值的成長幅度來表示淨值報酬率,月報酬率則用月初月底的淨值成長率為計算基礎。一年的累積報酬率或是十年的累積報酬率,則用期間的月報酬率加一相乘,最後再減一,作為開放型基金的累積報酬率績效。
舉例來說,若一個開放型基金,第一年報酬率虧損10%,第二年報酬率獲利25%,則兩年的淨值累積報酬率應該是12.5%(0.9*1.25=1.125%),感覺上獲利累積獲利是正數,假如整個基金只有一個投資人存在,則全體投資該基金的投資人,這兩年下來應該有獲利12.5元。第一年投入100元,第二年底變成112.5元。
讓我們來看開放型基金另一個淨值變化過程相同,但是結果完全不同的例子,假如第一年初投入100元淨值10元合計10單位,第一年底淨值9元基金總規模90元,贖回50元5.56單位,剩下4.44單位價值40元。第二年底淨值漲到11.25元,基金總規模50元,領回最後50元。整段期間投入100元,第一年底領回50元,第二年底領回另外50元,期間總投資報酬率為0% (((50+50)/100)-1=0%),完全沒有ㄧ毛獲利,而它的淨值累積報酬率同樣是12.5%(0.9*1.25=1.125%)。
你有沒有發覺NAV它神奇的地方,若單從基金單位淨值NAV來計算,會以為這支基金兩年的淨值累積報酬率是12.5%。如果是在基金單位數沒有變化的案例中,會和投資人總和起來的期間總投資報酬率相同,但是一旦基金單位數有變化時,則以單位淨值NAV來計算的累積報酬率很可能會高估,就像前面這個案例一樣,累積報酬率12.5%,但是實際上沒有獲利。在這個案例中,虧損時投資人增加贖回,導致基金單位數下降,正是多數開放型基金常見的型態,投資人往往在虧損時贖回,獲利時買進,這剛好會讓基金單位淨值的累積報酬率被虛增。
結論是,我認為大多數開放型基金的投資報酬績效,如果沒有搭配其基金單位數規模的變化來計算,在一般投資人追高殺低的習性下,投資報酬率可能會被高估,基金可能沒有幫整體投資人賺到那麼多錢。基金單位數變化越大,該基金的淨值累積報酬率就越測不準。
延伸閱讀:投資者報酬率(Investor Return)
基金報酬率的新概念—投資者報酬率(Investor Return)
2 則留言:
我在綠角那邊看過差不多的觀念,
http://tw.myblog.yahoo.com/greenhornfinance-footnote/article?mid=340
基金報酬率的新概念—投資者報酬率(Investor Return)
謝謝Bill的補充,的確是相同的概念。綠角這篇寫的比我清楚。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