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清大學生又出名了,「清大畢業生為何淪為澳洲屠夫」,只是好像沒有寫出名字,也許因為報導的方向不太像是稱讚,故被保留了名字。他很清楚地自稱台勞,但是這名稱可能讓許多現在的青年人難過,台灣奮鬥這麼多年,好像還沒能擺脫勞力為主的賺錢模式,是一件很丟臉的事,好像這都是別人的錯,尤其是政府的錯,父母的錯。
希望我們的青年人能不要這麼想。十幾年前,你的父母的年代,台灣也多得是台勞,勞力密集加工出口為主的經濟,當然是台勞,而且還是自願從山明水秀農村到骯髒擁擠都市住的台勞。比較可惜的也是資源的錯置,清大畢業生或任何國立大學的畢業生,都花了四年的時間學習思考的能力,卻沒能善用這些專業投資,畢竟高中畢業就能去當澳洲屠夫,何必多等四年,學歷沒有產生槓桿效應。資源的錯置應該影響個人選擇改變,而不是引來更多政府的計畫與干預。
不過四年的思考練習,至少讓他做出行動,一個案例,很難證明什麼,一萬多人在澳洲遊學打工,顯示澳洲遊學打工的吸引力真的很強,也許為錢,也許為想改變而改變。做出自己的選擇,總是比隨波逐流,只會抱怨要好一點,等什麼呢,難道要等秦皇漢武再世嗎?奇怪的是,這一萬人難道都沒台大的嗎?怎老是找清大的來當靶。如果到美國留學,然後努力尋找工作簽證移民是個人選擇,在澳洲打工賺錢但不移民自然也是個人選擇。
台灣2011年目前平均每人GDP約2萬154美元,澳洲2011平均每人GDP約6萬5497美元。澳洲2012每小時最低工資為15.96澳幣,約480元新台幣。
2 則留言:
呵~我想應該是台清交的畢業生,在澳洲打工度假的比例相對較低,所以記者難得抓到一個來採訪,別太介意啦!!
出去打工吃苦,開開眼界,總比嫌東嫌西在家裡好吃懶做強多了,應該值得肯定。雖然說職業無貴賤,但大學畢業總不能一直在國外做勞力密集的工作,要看看有沒有什麼機會,或者是結合所長,或者是存夠創業基金,未來一樣有機會。
我有位讀者,也是去澳洲打工度假,他利用賺的1萬澳幣,去體驗算牌客的生涯,然後再繼續前往其他城市旅遊兼打工,我覺得也是滿有趣的經驗。
事後證明, 這是週刊為了銷售效果,故意製造出來的話題, 事件的主人只是要分享去打工旅遊的辛酸與快樂點, 卻被記者給放大,製造效果.
不過其中有幾點是不變的, 就是過了十幾年,為什麼台灣的競爭力會越來越落後? 我們錯失了多少機會, 社會上無形的階級意識似乎也慢慢在影響每個人的想法! 唯一可以確定的是, 這個時代已經變得跟過去不一樣了!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