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3/06

讀《金融斷層線》

讀完的感覺,作者拉古拉姆拉詹(Raghuram Rajan)的觀察固然很敏銳,推估金融斷層可能存在的原因,提出它的解法,它所指出的問題,卻是複雜到很難樂觀地認為未來會有改善,我認為關鍵還是在於人類普遍地短視,造成可預期的金融斷層(社會壓力),而難免週期的循環。

拉古拉姆指出,美國本次金融風暴的問題在於人力資本改善,趕不上產業的變化,高失業率的經濟復甦,導致收入不均,而民主政治有從眾的需求,遂擴張低收入者購屋的信用,美國金融業與生產有距離的特質,導致只重賺錢,乎視風險,獎勵機制更鼓舞經理人追逐尾端風險,外國資金因為房利美有政府暗示保證,大量提供資金到次級房貸,顯示,不論是開發中國家或是美國,想靠借外國錢來投資或消費,都不是好事。

不短視的解決方案,是要改善教育,特別是低收入者的教育,從幼兒教育開始,例如優質公共托兒,不只要幫助幼兒,也要幫助幼兒的父母,延長小學日數,培養紀律與毅力,避免寒暑假造成學習結果的差距擴大,減少因窮而無法大學畢業,優質成人職業教育,建立自動化機制,延長失業給付,全民健保,讓轉職更為順利,人力資本能轉換到有需要、有效率的產業。

書中也觀察了台灣的發展過程,作者認為成功的關鍵,在於一方面要保護企業,一方面又不能過度保護,以至陷於只靠關係、保護就能吃香喝辣,而要持續督促企業產業升級與提高效率品質,除了人力資本與基礎建設,國家富起來的關鍵在於,建立有效率的複雜組織,不論是政府、國營企業或民營企業,也就是提高互助與非零和的活動。

沒有留言:

關於作者:認證理財顧問黃柏仁,致力於上班族之理財規劃服務,按這裡到上班族投資理財部落格閱讀更多文章
網路轉載規定 任何實體出版轉載需事先取得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