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24

Stuff這個英文單字

這個字與它的意涵真的很特別,簡單說它就是「東西」的代名詞,中文的「東西」更是好玩,用兩個方向的字組合起來,卻是一個幾乎可以代表任何物體的名詞,Stuff「東西」是我們最愛收集的項目,就像之前在Facebook推薦過的George Carlin YOUTUBE脫口秀,一般人的人生就像一場不斷收集STUFF的活動,房子就是一堆收集來的STUFF再加上一個蓋子,人隨時都在保護已經收集的STUFF,以免被別人拿走。


收集更多、更好的Stuff「東西」的慾望,常常是造成支出不斷增加最大的原因。而且如何保存我們的Stuff「東西」,選擇要隨身攜帶哪些Stuff「東西」,更是平日許多煩憂的主要來源。想要學會控制支出慾望,瞭解自己對Stuff「東西」的真感覺,十分重要,對擁有某一個特定的Stuff「東西」,到底對自己產生什麼樣的效用,你是為了Stuff「東西」的原始功能,還是為了Stuff「東西」的精美設計。

很多時候,我們誤以為設計精巧,看似能夠提供最優良功能的Stuff「東西」,其實它並沒有產生「想當然爾」的效果。例如很多昂貴、精巧的機械表,其實並不太準時,而且戴更準時的表,也不會讓一個人約會更準時,而為了維持哪支精巧的機械表能準時,還要花更多心思去維修、保養與保存,如果仔細思考,可能會發現我們常被繁複設計所吸引,誤以為會有最好、最多的功能,卻忘了越是精巧,越是需要諸多環境的配合,你要花更多心思去維護脆弱卻不太常用的繁複設計,真是自尋煩惱。

什麼STUFF都不要也太極端,我也不是推薦大家成為原始人,但是在能達成功用的條件下,選擇性能價格比最好的Stuff「東西」,或是選擇功能實在、耐用、易維護的Stuff「東西」,可能是讓幸福增加一點的方式。東西只要能滿足你的需求就是好東西,就像巴菲特還住在他年輕時買的房屋,沒有像其他首富蓋一間超大的房屋來收集Stuff「東西」的例子,在這一點上,我們應該多學學巴菲特。

沒有留言:

關於作者:認證理財顧問黃柏仁,致力於上班族之理財規劃服務,按這裡到上班族投資理財部落格閱讀更多文章
網路轉載規定 任何實體出版轉載需事先取得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