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08

理財規劃的目的是財富富裕、財富安全、財富自由或是幸福?

理財規劃事業要提供給客戶的是哪一種利益呢?是財富安全、財富富裕、財富自由或是幸福?哪種人會需要理財規劃顧問的服務呢?也許每一種都有其需求,也每一種顧問都能存在,而客戶可能需要從關係的建立過程,瞭解顧問的服務方向是否能符合自己的需求。


這些方向有什麼不同呢?最常見的是以財富安全為核心,這一類型的顧問擅長保險,也比較注重高資產的客戶,因為對高資產的客戶,資產保全,資產移轉,讓家族能夠流傳百世,常常是高資產客戶的願望。或是滿足安全感的需要,例如使用保險來緩和意外與長壽風險的憂慮感。

財富富裕、財富自由則常被混淆,其實多數時候客戶的目標是想變富裕,卻隱藏在財富自由的美麗辭彙之下,因為真正的財富自由不難,活在你的收入以下就可以了(Live within your means),多數人說他的目的是財富自由時,講的是遠比現在富裕的「那一種自由」。

最近一位理財顧問與我分享他在這方面的經驗,他認為這個方向對非高資產的客戶很有吸引力,他的服務策略是混合理財規劃與成功學,將原本大班制的成功學課程,改成六次每次兩小時的面談引導,再搭配理財規劃的內容,目標是讓客戶的財務能穩健,本業收入也能增加。

這很類似之前「秘密」、「贏在不可能」、「樂在工作」的效用,我也同意多數上班族都能經由這類型鼓舞士氣或心態調整的方式而改善表現,增加收入,就像各種企管顧問的課程一樣,時間管理、人脈管理等一般性技能都能讓人賺錢更有效率,而理財規劃顧問很可能兼具這些方面的專業,而能提供上班族客戶一些指引。

不過這會不會表示理財規劃顧問越過了自己專業的界線,也值得自我警惕,就像理財規劃顧問在處理理財心理偏誤的時候,雖然知道情緒與心理成熟度,和許多理財決策錯誤相關,想調整過去錯誤的財務決定,而去處理客戶的情緒與心理事件,卻是可能越過了自己專業的界線的舉動,特別當心理諮商不是該理財規劃顧問的其他專長時,個人意見,不該被當作專業建議提供給客戶。

借句巴菲特的話,哪些範圍是自己的「核心競爭能力圈」,是每位理財規劃顧問需要捫心自問的題目,專注在自己能提供的服務上,找出適合自己服務的對象,不要盲目模仿別人的模式,可能才是成功之道。

沒有留言:

關於作者:認證理財顧問黃柏仁,致力於上班族之理財規劃服務,按這裡到上班族投資理財部落格閱讀更多文章
網路轉載規定 任何實體出版轉載需事先取得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