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1/31

變額年金險是否是適合的理財規劃師工具

對一個理財規劃師而言,變額年金險是否是一個好的理財規劃師工具呢?前幾天一位理財規劃師同業問我這個問題。過去我也聽過幾位專用這個工具的理財規劃師,於是寫成這篇文章,整理一下我的看法。


首先看年金險是什麼樣的產品,年金險的對象是擔心活太久的客戶,和一般壽險擔心死太早的客戶是不同的族群。年金險原本的設計是利用眾人之力,來協助少數會活太久的人,和一般壽險類似都是一種互助的動機。壽險的收益人一般和被保險人不同,年金險則通常收益人和被保險人相同,多半投保動機是為了保障自己萬一將來活超過預期的時間,還能有保險金可以支付安養生活與臨終醫療等之需求,給自己一個有尊嚴的晚年。我認為年金險適合用在超過平均餘命階段的資金準備。以台灣人而言平均餘命約75~78歲,但是人類最大年齡可能到110歲,從80歲到100歲這些年的退休資金準備,就比較適合年金險。

什麼又是「變額」呢?「變額」表示這個保險金額,沒有在買契約時決定,而是看將來的你自己的投資績效來決定,一般沒有「變額」兩字的保險,則是由保險公司自行宣告他的預定報酬率,由保險公司來保證。當然這種由公司自行宣告的預定報酬率,為了公司的經營安全,除非市場競爭十分激烈,通常不會太高。於是在低預定報酬率的狀況下,發展出「變額」保險,讓保險公司承擔風險降低,但是投資人自己的掌握權也增加。但是多數投資人其實是沒有自行投資的能力與興趣的,也許會讀我的網站的朋友是有自行投資的能力,不過考量多數投保的人,還是有很大多數的人是既沒興趣,也沒能力的。

如果一個理財規劃師以這類型的投資人為目標客戶(沒有自行投資的能力與興趣的人),長期協助目標客戶,並以變額年金險為投資平台,其實除了一些下幾段的缺點外,我認為是現階段較易執行的架構。我心裏覺得更理想的架構是有限決定權的委任信託,以後有機會在談。畢竟在投資人不願意直接付費給理財規劃師的現實環境下,理財規劃師藉由變額年金險的業務費用收入,作為提供全方位理財規劃服務的收入,對目前多數為保險業務員轉型的理財規劃師,是個既容易,又合理的選擇。

明顯的缺點當然是費用,目前一般的變額年金險會有內含5%的費用,這5%的費用多半被保險公司收去作為公司的利潤,其他則發給保險業務員作為開發與維持客戶的業務費用,這費用並不算低。所以你應該考量保險公司提供的安全感與保險業務員或理財規劃師所提供的服務,是否有這個價值。如果年繳100萬,保險公司與保險業務員或理財規劃師要收去5萬元的費用,若以各分一半為例,等於客戶付給理財規劃師2萬5千的理財規劃年費,理財客戶應該思考理財規劃師所提供的服務是否有此價值;對理財規劃師而言,也需要思考這樣的收入是否足夠合理。保險公司提供的則是一個安全合法的架構,相對於其他合法的投資架構(證券戶或金錢信託),你是否認為保險公司的安全性值得這2萬5千的招牌形象年費。

第二個缺點則是因為年金險是個長期的合約,投資期限遠比一般人想像中的長,很多投資人理財連一年的時間都認為是長期投資,年金險則是動輒10或20年以上的繳費時間,且這段遞延時間內不能動用資金做其他的用途,否則當然就是會有相當高的違約解約的費用,或是貸款的利息成本,對隨時可能面對人生各種變化的客戶而言,如果全部或大多數資金都在年金險內,顯然是不太有效率的組合,不容易因應人生變化。

還有一個缺點是兩面刃,就是這個年金險合約是與保險公司簽訂的,業務員也就是你的理財規劃師只是輔助的人,並沒有保證一定是這個人,而且萬一換人,你也不可以因此無虧損的解約,變成你一定得接受一個新的業務員來服務你,但是這個新業務員不見得和原始的理財規劃師提供同一等級的服務;對理財規劃師而言也是缺點,因為萬一需要更換服務單位時,你沒有辦法將客戶帶著走,即便你發現下一個單位提供更好更便宜的架構或工具,受限於原有客戶都和原公司有長期合約,理財規劃師其實也失去搬家的彈性。

最好的將來應該是理財客戶終於發現理財規劃師,也願意直接付3萬元的年費給理財規劃師,而不是祇願意付5萬元的費用給保險公司,最後,再讓理財規劃師間接只拿到2萬5千元。在這樣的情境下,只需要針對80歲到110歲的資金準備投保年金險,其他退休準備的資金,可以保留在流動性較佳的證券市場帳戶中。理財客戶也可以得到理財規劃師全面性的關照,萬一不喜歡理財規劃師可以隨時更換,沒有很高的轉換成本。理財規劃師如果要推薦不同架構或產品,也不用擔心客戶的資金被合約綁住無法變動,可以輕鬆帶著客戶搬家。

消息:美國聯準會2008/1/30再降息2碼由3.5%到3%
安聯網址

2008/01/30

布希的減稅方案

過去這一兩週由於次級房貸的風暴繼續延燒,美國聯準會已經降息,美國總統布希也提出一個減稅方案,寄望減稅可以刺激經濟,雖然很多人認為幅度還不夠大,不足以減緩景氣衰退的幅度。讓我回想到布希過去的減稅政策歷史新聞,讓人不知道是該對這位減稅總統大笑,還是大罵。


好笑的原因是「減稅」似乎是他唯一想做的政見,不論經濟好壞,他都能找到理由鼓吹他的「減稅」方案,但是卻不見他想要減少軍事行動的支出,美國派駐伊拉克的軍事費用節節高升,國防費用居高不下,他還是想要「減稅」來提振經濟。請看這篇2001年的新聞,當時美國財政狀況較好,布希因為預估未來十年會有預算盈餘,所以建議減稅1兆三千億,將這筆錢還給人民。現在發生次級房貸風暴四處延燒,房市衰退,布希再次端出的政策,還是減稅退稅千億美元,說的好聽是一路走來,始終如一,都是要退稅;說的難聽是經濟好時喊減稅,經濟差時也喊該減稅,簡直就像個留聲機,根本自相矛盾。

2008/01/29

現在該不該買股票?

這個問題沒有絕對正確的答案,也許,我可以嘗試換個方向來回答這個難題,什麼時候不該買股票?或什麼狀況下不該買股票?或什麼的人不該買股票?這樣的方向也許沒有完全回答這個命題,但是比較有可能出現答案,讓我設法來逼近這個答案。


「錢不夠多與及急要用錢的人不該買股票。」我想這應該是多數投資理財專家都能同意的一句話。如果要更進一步定義清楚,何謂不夠多與何謂急要用,則應該是很個人化的步驟,這應該和消費支出習慣與固定支出有關,買股票的錢應該是閒錢,必須沒有短期目標、消費支出或固定支出是需要用到這筆打算買股票的錢,才能通過這項檢驗。這是理財規劃師可以幫助你的地方,做完一個完整的理財規劃步驟,就能夠得到一個結論,你到底有沒有錢是可以投資買股票的。

「價格太貴與沒有根據的公司股票不要買。」這是基本分析派投資人比較容易接受的觀念,基本分析不論是只重視價值,還是也重視成長,都有一個重點,就是相對太貴的股票就不買。所謂沒有根據就是指過去幾年的本夢比公司,一間沒有收入的公司不應該賣的比傳統的公司有許多盈餘的公司還貴,這是沒有根據的。價格太貴的標準很多人都有不同看法,但是不外乎本益比,價格淨值比,同類型公司市值比較與價格營收比等等。觀察一些市場狀況以及歷史數字,就可以得出不錯的範圍。

「時間太急迫與看起來太好的投資機會不要買。」如果你的理財專員或是其他業務人員,急切地要你在很短的時間內做出決定,通常是個警訊,好的投資很少稍縱即逝,太急迫做的衝動決定很容易後悔。一個看起來太好的投資機會自己跑來找你的機會也很少見,多半上門來推銷的,都不會是太好的機會,例如:接到未上市公司股票的推銷,多半不是像他們誇口的那麼好,否則也不需要如此到處推銷了。真的那麼好賺,他們早就自己去賺了,哪有敲鑼打鼓分別人賺的道理。

如果你是來找一個簡單的答案的人,我想這個答案是,努力讓自己變成可以買股票的人。應該避免買股票的時機,就是像2000年前過熱,即將泡沫化的時期,現在顯然並不是。長期投資25年到30年,如果台灣沒有不見,我們都會享有一個美好的退休時代。

2008/01/28

讀新聞「假交易、冒貸、賤賣 許勝發父子涉3弊」

這篇東森新聞的報導中,指出萬泰銀行將不良債權150億,以10億元賣給萬榮行銷,中間價差140億,認為涉嫌圖利特定人。如果單純從價差來看,其實沒有辦法確認是否有圖利特定人,因為還不一定有利潤,如果萬榮行銷真的賺到了140億,那麼也許可以這麼認定,不過萬一萬榮行銷現在還虧損,那要如何單從價差來推論這是涉嫌圖利特定人。


特定人也許是比較容易查出來的,萬榮行銷很可能是萬泰銀行的關係人所設立,從命名也可以看出很接近的以萬字為首。單就這個買賣,圖利則很難說,畢竟既然稱做不良債權,這個150億債權必然不容易收回,否則就該叫做優良債權了。而不容易收回的債權若要收回必須花下許多成本,諸如電話、信件、拜訪、查找、法律追訴等,這些動作都不是免費的,而且還有最重要的人力成本。如果價差140億就可以被認定成圖利的證據,那這真是不食人間煙火的司法與新聞觀點。

相反的,萬榮行銷很可能是虧損的,萬榮行銷也可能像上次中華商銀的問題類似,根本就沒有付出這10億的買價,甚至買到之後這些年,連這十億都沒有收回來,扣除成本後連10億都不一定付得出來。萬榮行銷只是配合萬泰銀行將不良債權賣出的戲碼,因為銀行賣出不良債權的虧損,可以分五年攤提,暫記在其他資產項內,讓萬泰銀行財報美化。如果真的要外部人來投標買這批現金卡的不良債權,可能連5億都不定賣得出去。說他「假交易」比較有可能,說他「賤賣」我到不認同。

這和美國次級房貸經過一些包裝之後,被當作AA級的債券來販賣是一樣的錯誤,既然是次級房貸,就一定會有損失率,某些人就是會還不出錢,全部當作AA級的債券,一旦真的違約率提高,債券的評級自然就要被調降,價格也自然會狂跌,甚至出現沒有人願意接手的局面。不過全部將次級房貸打成呆帳虧損,其實也是太過,就算違約率提高,這些次級房貸結構債,還是有一些價值,將來可能還會有回沖利益。

2008/01/27

主控戰略k線

開始翻閱這本書幾頁後,就有點後悔了,為何當初要將之借回家,其實,我根本不相信技術分析,讀的很心煩,心裏不斷出現反彈的聲音。當時也許是想要了解一下這些研究k線的投資人,心理在想什麼,才會想要讀這本書。讀了之後,反而覺得也許不要讀會對自己比較好。


作者的序有一段很有趣,他說基本分析很困難,需要使用很多功夫,也不一定成功,例如很多研究機構即使花很多時間做基本分析,還是會判斷錯誤。於是他認為技術分析比較簡單,對一般投資人而言,應該以學習k線的技術分析較為容易,更容易成功。這個解釋很像是因為投資人喜歡尋找簡單容易理解的投資方式,於是就有k線這種策略發展出來給投資人使用。不過,因為容易而去使用,實在不算是很好的理由。

感覺上就像因為輪盤遊戲出現的數字容易取得,就用輪盤遊戲出現的數字序列來發展一個賭博策略的方式,我認為這是很虛幻的方式。比較好的策略,應該是研究輪盤遊戲規則裏的機率理論,再來依據理論制定賭博策略。對股市而言,應該是去研究股市漲跌趨勢的基本面因素,從市場價格背後的基本面因素,就像輪盤遊戲的機率本質一樣,來設計操控股票的策略,才是合理的方式。

實際上,書的內容方向,則比較接近是投資人與投資人心裏設定的主力作戰,投資人則假想這位虛構的主力也是一位k線戰略的專家,所以主力會利用k線戰略來誘導散戶,而主控戰略k線的投資人則可以反過來利用這些主力的策略,來掌握短線的漲跌趨勢。也就是說,當主力與散戶都使用k線的戰略時,散戶如果能瞻前顧後,依據k線做好判斷,就能打敗其他人,和主力一起獲勝,或是打敗主力。也許你會覺得我最後這句話說了跟沒說一樣,不過這本書裏也是充斥類似的矛盾,作者認為關鍵就在實戰的經驗,以便依據當時的狀況是高檔或低檔,做出正確的判斷。

2008/01/26

賣出策略檢討

這兩年賣出策略錯了兩次,去年和今年各遇到一次佈局超過一年的個股起漲,卻都太快賣出,賣出策略很糟,遇到連續漲停的股票,應該至少等待一段時間,或是明顯的回檔10%時才賣出,才能賺到全部的可能獲利。低點帶量向上衝,應該等待,動態提高賣出的點,太過心急,虧損很多,十分自責。


這次是因為a股與b股之間股價淨值比差距拉大,決定賣a股轉進b股,沒想到a股營收第四季改善,元月股價猛漲,但是b股營收沒有起色,持續低價盤整。回頭看a股賣得太急,因為b股沒有一起漲,若延後轉換,轉換後部位會更好。自己擇時的能力真是太差。

分階段賣出時,似乎太急。感覺上自己常見的投資心理錯誤是買進時太慢,賣出時太快。因為股價有緩漲急跌的現象。也許應該設定買進在2周內,賣出在1個月平均分散。或者買進分一個月,賣出分兩個月。看能否克服這個賣出容易買進困難的心理缺陷。

這似乎也是太過頻繁觀察股價造成的問題,因為起漲的過程中,如果每天都在看股價,看見股價持續上漲,很容易被吸引去做獲利了結的動作,因為害怕價格又回到之前的低價,怕獲利不見,越是常看,越容易被吸引去賣出有獲利的部位。

XXXX 隔幾天 XXXX

很好笑的是這篇文章寫完,還沒貼出去,就遇到再一次的股災,美國股市再次因為擔憂次貸風暴之影響擴大,而進一歩下跌,全球股市也同步崩跌,看來會形成一次大崩跌,確認了美國股市的向下趨勢,可能要一兩年的時間才能恢復,甚至可能出現長達十年以上的景氣蕭條。現在看起來又是賣對了!真是調詭。

其實我很清楚自己沒有預測能力。但是也許有些人有,這段時間理,總幹事的預測能力應該是最優的,他持續在壹周刊裏撰寫空頭即將來臨的文章,相信這兩三個月裏,會有更多分析師開始加入一起看空的行列。可惜他也將停止在壹周刊的連載,畢竟空頭的文章少人願意看,而且他也真的沒因為寫出準的預測文章而賺到錢,反而要承擔罵名,吃力而不討好,不如回到部落格,自己開心就好,至少他做過了,努力過了。

長期投資的角度來看,不要因為驚恐而離開市場,可能是最重要的決定,不論現在你再怎麼害怕,要戰勝心裏的恐懼,持續將新資金投入最為空頭的股市,才是長期理財成功最重要的關鍵。千萬不要放棄。按照自己的節奏來投資,維持正常生活所需的工作收入或其他被動收入,將額外的退休基金放在25年之後才要使用的心理位置上,才不會在市場中短線進出。如果必要,即使降低一點生活支出,都不該停止持續的投資,特別是在趨勢空頭的時候。

2008/01/25

解讀「波克夏買進瑞士再保險」

要用什麼樣的角度來解釋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所領導的波克夏海薩威(NYSE:BRK.A)最近買進瑞士再保險公司股份的策略呢?危機入市?當然在剛剛發生全球股災之後,現在買進股票,似乎很像是「危機入市」的策略,但是如果這麼簡單地看這件事,甚至把它當作股市底部已經到達,任何公司的股票在現在都值得買進,那也絕對會是個大錯誤。


其實很久之前巴菲特曾經做過一次類似的交易,我相信這次很可能也是同樣一種手法,上一次類似的交易,巴菲特買進的是通用再保險,用的方式是換股併購。上次與本次一樣,動機其實都不是單純的「危機入市」,巴菲特的投資方式不是猜測股價的高低,或股市底部的時機是否已經到達,而是計算公司的真實價值。所以購買瑞士再保險一定也是看上其所代表的公司的內在真實價值。

稍具投資知識的人應該都知道,這次全球股災之後,美國聯準會迅速降息三碼,意圖挽救經濟衰退,而且未來一年很可能繼續持續降息,同時股市可能持續出現空頭走勢。在降息的過程中,債券的價格會上升,所以市場的債券一定會出現搶購風潮,讓債券殖利率快速下降,以滿足大家對利率下跌的預期心理,所以想在聯準會降息後迅速建立大額的債券部位很不容易,至少,以巴菲特的資金規模而言,很不容易在不影響價格的狀況下,低價大量買進債券。所以才有會用「波克夏買進瑞士再保險」這種方式,你看懂了嗎?

什麼人會在美國聯準會迅速降息三碼之前,就已經在市場中持有大量的美國政府長天期債券,除了各國政府的外匯存底之外,最大的美國債券持有者就是大型保險公司,這些巨大的債券部位在未來降息的過程中,絕對會大幅增值。於是在全球股災與次貸風暴的虧損陰影下,這一大票美國政府債券,被包裝在「瑞士再保險」公司股票的名稱下,在市場利率下跌的時候,內含債券的價值增加,表面的股價反而下跌,這才是「波克夏買進瑞士再保險」的真正原因-折價買進一大筆債券,還奉送一間再保險公司的股權。

參考資料:
Swiss Re 財報

2008/01/24

知識與國富論

國富論告訴我們,人、土地與資本是國家財富的三要素,這本『知識與國富論』告訴我們這三個項目在新的時代裏已經有了改變,現代經濟學的發展,認為國家之間的貧富差距的根源,可能不是人、土地與資本,而是人、概念與東西。這是由保羅.羅默(Paul Romer)所引起的成長經濟學的浪潮。


保羅.羅默(Paul Romer)所提出的關鍵論文就是「內生的科技變革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羅默說出了報酬遞增的原理,並修正了亞當史密斯以來的國家富裕原理,史密斯強調的是「看不見的手」與「專業分工」形成了國家經濟與富裕的基礎,「看不見的手」也就是競爭會讓價格趨向穩定,而形成報酬遞減的現象,一塊田施加肥料與勞力,到達某個程度後就會無法增加產量,而讓投入資本的報酬遞減。羅默則認為科技造成了成長,而且科技是由人力資本的累積所產生的。

羅默說出的報酬遞增,就是修正了亞當史密斯「專業分工」的理論,史密斯認為分工的程度受市場規模所限制。羅默則認為知識是經濟成長的動力,而創新知識的運用可以有報酬遞增的效果,例如微軟的作業系統,一旦開發完成,不斷複製販賣,高固定成本,低變動成本(邊際成本),就會有報酬遞增的效果。麥當勞、星巴克等連鎖業,也都是將經營知識不斷複製的商業模式,都會有報酬遞增的效果。這種知識則是一種俱樂部財(Club Goods/Non-rival Goods),有別於共享財(Non-rival Goods)與獨享財(Rival Goods)。

書中提到比爾蓋茲與史堤夫伯默兩人,在蓋茲離開哈佛創業微軟公司之前,最後一年修的課程就是Mike Spence的高級個體經濟學,講的內容就是「浪潮效應」、壟斷性競爭,兩人分別在這堂課上獲得全班第一二名,從微軟公司後來DOS與視窗(Windows)系統的「鎖定」效應與「阻隔」其他人發展的策略,看來他們可是深得這門成長經濟學的精要。

由此可以發現,創業家應該致力於發明可以不斷被複製共享的這種知識,投資於研發新的可用知識,這些創新除了以智慧財產權法律與商標法律來保護,減少被非法使用的程度,創業家如果想保持壟斷性競爭,獲得報酬遞增的高成長高獲利效果,就只有兩個方法,一是盡量保持神秘,二是利用新知識不斷繼續創造新版本。創新、保持神秘、繼續創新。

2008/01/23

台北股市狂跌528點

台股從9800點開始回頭,一路跌到今天已經到7581點,下跌的幅度已經超過22%,現在回頭看,可以明顯地確認,這是一個空頭市場,這段時間內,我想楚狂人總幹事是最準確預測到空頭趨勢的投資部落格,在這裡得要給他們拍拍手,在這麼多理財部落格中,他們的預測能夠如此準確,且在人所不敢言之時就提出警告,十分不容易。


不過這到底是預測能力,或者只是剛好過去這段時期股市反應,剛好和他們的理論依據不謀而合,我並沒有檢驗的方式,所以下一次如果他們有提出新警告,是否要相信,恐怕還是一樣難以決定。這次的股災來自大家對美國經濟衰退的預期,雖然同一時間很多人還期待新興市場如中國、印度、俄羅斯能夠補上美國經濟衰退的缺口,繼續帶領全球經濟成長與繁榮,顯然這個說法,不受多數人認同。

趨勢形成後,會有越來越多人像我這篇文章一樣,承認自己錯了,別人對了,現在的確是空頭了,因為過去的數字事實無法狡辯,所以趨勢不會反轉,不會反彈,也還沒有超跌,這些會讓趨勢持續下去,這就是消息與基本面改變市場的延緩效應,就像降息刺激經濟的效果會延後,基本面改變對價格趨勢的影響也會延緩,這也是順勢交易者的主要根據,趨勢漲就買進,趨勢跌就放空。

全球的股票市場連動狀況明顯,幾乎沒有市場能例外,這個系統性的錯誤,就像當年LTCM的失敗類似,原以為不相關的市場,突然變的很相關,原因其實就是投資人都是同一種人,當同一群投資人,在類似的不相關的市場中做同樣的套利交易,只要一個人開始賣出,同一邏輯的一群投資人就會一起賣出,把原本歷史資料裏不相關的兩個市場變的十分相關。

如果投資新興市場的主力都是美國與歐洲的大型基金法人,當其中一個基金法人開始拋出持股,其他法人一注意到這個現象,如果大家思考方式一致,必然跟進賣出,於是市場指數下跌,吸引更多按照權重投資的基金法人,跟進賣出,以免績效低於標竿指數,而形成索羅斯所謂的反射效應,循環地加強一個趨勢,特別是當這個表面的價格趨勢有個合理的基本面因素時,趨勢會延長的比你想像的還長。

2008/01/22

資產配置重新平衡策略

資產配置的理由在於不同資產類別的風險不相同,所以大多數的情況下漲跌的幅度不相同,投資組合如果可以納入彼此越不相關的資產類別,可以降低整體投資組合的漲跌幅度,績效會比較穩健,而所犧牲的就是長期累積下來的報酬率,因為股票的長期報酬率較高,如果資產配置中股票的部位越小,則長期報酬率應該就會越低,股票的部位如果100%或以上,則受到股災的影響就會很大。


而重新平衡策略有兩個重要的目的,一是讓投資組合繼續符合之前所設定的資產配置比例,例如原本股票設定60%,如果因為股市大漲而變成70%時,似乎就應該重新平衡,讓股票投資部位再降到60%。第二則是許多研究顯示,這樣的重新平衡策略有很高的機會,提高一點長期報酬率,理由是股價總是有許多漲跌,而重新平衡的動作剛好會讓你買低賣高,特別是當你是股債之間或股與貨幣之間重新平衡時,債券與貨幣報酬率通常較為穩定也多半為正,也就是當股票報酬率高於貨幣時會賣出,低於時會買進。

常見重新平衡策略有兩種,一是定時,一是定量。多數顧問採用的是定時,每季或每半年或每年,過去研究顯示採用定時的方式時,頻率並沒有很大的影響,也就是長期報酬率不會提高很多,這也很合理,因為定時的方式,其享受到買低賣高的程度必然不大。二是定量,這是比較麻煩的方式,必須時常觀察投資組合的投資比例,一但超過預定比例某種程度時,就做調整,這種方式就和彈性空間或說寬限值的大小有關,寬限的多就調的少,反之,則幾乎每天都可能要調整。

不論哪種重新平衡策略,交易成本其實都不太高,因為只有很小的部份需要調整交易,年週轉率低於10%的機率很高,比起一般人短線交易,一下全部買進,又全部買出的情境是完全不同的。一份研究美國1992到2004的重新平衡策略報告顯示,除了寬限值為零,也就是有變就調回來的策略以外,幾乎所有的重新平衡策略都有提高報酬率。最好的重新平衡策略能提高報酬率0.5%。也就是說如果從第一天買進後,就再也不做任何調整平衡,其實報酬率只比重新平衡策略少一點點。最佳組合是每天檢查,當比例超過預定目標比例20%(寬限值)時,就調回與預定目標比例差距10%的位置,例如原本設定股票60%,當股票高於72%時,就賣出6%讓股票降到66%。

如果以投資人的角度來看,投資顧問如果協助做重新平衡策略的執行,結果最好只能提高報酬率0.5%。那麼即使付出0.25%的管理費來作重新平衡策略,都可能讓重新平衡策略的執行變的沒意義。同一份報表也顯示,在內含劇烈波動的年份時,採用這套重新平衡策略才會獲得提高報酬率,若在持續上漲或持續下跌趨勢的年代,則反而降低報酬率。這也是很合理的結論,因為買低賣高只在趨勢轉折點會產生提高報酬率的效果。這似乎顯示股市本身有在價格偏離20%附近時,反彈或轉折的趨勢,寬限期設太低時,會讓你在趨勢維持的時候做調整,沒有抓到轉折點,而降低報酬率。

2008/01/21

理財目標

昨天因為老婆的高中同學會,讓我和多年未見的高中同學再度相逢,真是一個令人驚訝的喜悅,高中時我愛打排球,和一群同學每天在校園內的球場廝殺,常常因此錯過了吃飯和補習,那段時間大概是我這輩子流過最多汗,卻還很快樂的時光,現在回想起來,還是如此記憶深刻。


我們打的算是不錯,但是跟校隊當然還是沒得比,不過我們總是不放棄地努力,通常我們最後都是輸給有校隊選手在其中的班級,現在回想起來,輸贏真的沒那麼重要,不過當時我們可是十分在乎,也勤奮練習,連假日都還會約到學校來特別訓練,練習各種隊形與攻擊方式,十分希望贏得校慶的班際比賽。

這次見面,高中同學已經結婚生子,還是和當初我們高中時他的女朋友結婚,有次練球她也有現身過,令當時都沒有女朋友的其他五位同學,十分羨慕。他提到現在養小朋友的花費真的很高,私立幼稚園一年就要二十萬的學費,他有兩個小孩,一年就要花四十萬元,小孩看了周杰倫的電影「不能說的秘密」,吵著要學鋼琴,還想要買台鋼琴在家裡練習,這下可能另外二十萬又要飛走了。

我說其實沒這麼可怕吧,也有比較便宜的教養方式,不必樣樣都要給小孩最好的教育,更何況小孩自有小孩的福氣,太快滿足小孩所有的需求,也不見得是最好的方式。他笑笑說,之前另一位同學還沒生的時候,也是像我這樣說,現在小孩三歲了,就看他在到處看房子,找學區,希望給孩子一個好的教育環境,叫我不要太自信,等到事情發生時才能確定,我會怎麼做。

如果你有能力,你會不給小孩你能提供的最好的、最貴的條件嗎?我心裡想,這要看你對教育的看法,一個真正有天份的孩子,即使沒有好的物質條件,他的天份還是會顯現出來的,很多時候,適當的匱乏與限制,才更能培養小孩的獨立與克服挫折的能力,多少白手起家的創業家是經歷了十分窮困的童年,是那種立志再也不想貧窮的精神,讓創業家成功。如果你有機會,你會不會想給小孩子最差、最貧困的條件,以便刺激培養他奮發向上的決心呢?

讓我回到這篇我想討論的「理財目標」,讓小孩有個富裕享受的童年是你的「理財目標」,還是讓小孩有個貧困刻苦的童年是你的「理財目標」。你有能力提供,並不表示哪就一定是你的「目標」,就像你有能力買賓士車,不表示哪就一定是你的「夢想」車種,最貴不一定最美,小孩想要的,不一定對他最好,客戶想買的境外基金或是連動債,不見得就是客戶最需要的投資工具。

如果你同時也擔心自己退休的問題,擔心將來每個人活的越來越久,你的儲蓄不夠讓自己退休時享清福,那麼也許在退休規劃與子女教育支出之間,你得要仔細衡量,你是否真的負擔得起小孩的所有想要,兩者之間是否該有個取捨,小孩想要的鋼琴,和你為自己多預備一年的退休生活基金比較,或是和提早一年退休比較,哪一個才是你「理財目標」之中較為優先的項目。

CFP™賴麗雯談自行儲蓄和購買保險的差異
CFP™鄒文煌談簡單投資法
CFP™戴素雲談贈與給小孩的錢,可不可以拿來用

2008/01/20

北投文物館巧遇呂秀蓮副總統

原本是在新聞上看到整修多年的北投文物館重新開幕,昨天天氣又很好很溫暖,於是決定信步走上去參觀,北投文物館位於幽雅路32號,日據時期原本是佳山旅社,是北投溫泉區裡位居最高點的大型旅社,收費也是當時最高的,依北投文物館內的說明,當年旅社每晚住宿要價6圓,每圓等於100錢。


從北投捷運站出發步行約需要40分鐘,對健腳的朋友不算很遠,但是最後一段也是上坡,對行動不便的老人或小孩,還是頗遠的行程。從新北投捷運站出發步行約需要30分鐘,出了新北投捷運站,過馬路沿新北投公園左側步行,你會先遇到美麗的綠色環保的北投圖書館在你右側,然後是北投公共溫泉浴場,然後你的左側就是地熱谷風景區。繼續向前路變小,但路口會有標示北投文物館,右邊會有個階梯到北投普濟寺,遇到銀光巷的岔路左轉走幽雅路,這段路迴旋向上會較難走,你會經過星乃湯、逸邨與吟松閣,這些都是日本時代就有的老溫泉旅社,古意盎然,最後是新建的豪華春天酒店,過了春天酒店就剩約十分鐘而已,大約三個轉彎就到了。這段路開車約只要十分鐘,都是車道,走起來如果有車有點危險,不過多半時候沒車也沒人就是了。

北投文物館的服務人員十分親切,見我滿頭大汗,馬上拿出面紙盒讓我擦汗,門票是200元,票本身印的很漂亮,你可以看下面我拍的照片。用門票可以抵用一份茶與點心,就是我照片裡票旁邊的茶。聽她們的介紹,這裡不定時還有漢唐樂府的表演,以及日本茶道的學習課程。建築復原的狀況很好,室內也有空調,令人覺得好像置身於日本。入內需要脫鞋,如果你是和人約會,務必穿一雙正常的襪子,否則…,很糗。

在我要離去之前,巧遇呂秀蓮副總統也來參觀北投文物館,這解釋了我整個參觀過程的疑惑,為什麼有這麼多便衣在北投文物館站崗,呂秀蓮副總統的隨扈並沒有要求淨空北投文物館,而是讓和呂秀蓮副總統一般人一齊入館參觀,我想這就是民主社會和過去威權社會的不同吧,雖然很多人說蔣經國也是很親民,我倒是沒有親眼見過。封館讓貴客參觀,有時候有錢人也很愛來這套,更何況是有權力的政治人物呢?很高興,現在的政治人物,雖然有了權力,至少也不敢這樣濫用。

照片與錄影為紀念:









2008/01/19

統計學與機率論的回顧整理

「人生裏重要的決定,多半和機率有些關係。」我們在真實的人生裏,躲不開不確定性的影響,必需承擔風險,必需在不確定的狀況下,評估機率,做出決定,其實某種程度上都是一種賭博。最近這幾個月寫了不少有關統計學與機率論的文章,以下除了回顧整理自己的文章,還加上了兩個Taiwan臺灣政府出資設立的統計與機率學習網站,希望讓一般民眾可以多了解統計與機率。


統計你贏的機率:「賭注加倍法可以讓你小贏的機率變高,但是還是有一定的機率會大輸,綜合起來你的勝率還是比賭場莊家要差。」

用運氣打敗賭場的策略:「真正的亂數隨機事件,很少是平均分布,反而常常會出現集中重複出現的現象,如果剛巧讓這種重複出現的現象出現在自己身上,則一時打敗賭場是很有可能的。」

Kelly’s Criterion凱利方程式加上讓隨機愚弄策略的下注法:「凱利方程式的方式則是要在資本有限的狀況下,每次都相同下注額的情況下,選擇最適合的單次賭注,提高大贏的機率,並降低破產的機率,以極大化長期報酬。」

澳門威尼斯人酒店:「剛讀到隨機的致富陷阱,就來到這個新開幕的賭場,像是要測試我對機率與隨機事件的了解程度。」

隨機的致富陷阱:「罕見事件總是會發生,與其當它發生時被炸毀,還不如利用它的機率來獲利。」

投資行為學之展望理論:「投資人真實的行為,往往並不理性,對低機率的事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可能性過度樂觀,對高機率的事,投資人反而可能過度悲觀。」

揭開多層次傳銷的致富迷思:「就算傳直銷能月入百萬,其實也比不上中樂透的上億元彩金,如果上億元彩金的最大獎,在低機率的狀況下,都會讓期望值變成負值,不過是月入百萬的夢想,在低機率的狀況下,也很難會讓期望值變成正數。」

推薦:
統計網路學習館
機率學習館

2008/01/18

常識投資法-縱橫股市100招(Taming the Lion:100 Secret Strategy for Investing)

常識投資法」的作者理查.法瑞(Richard Farleigh)原本進入澳洲的銀行工作,剛開始時做的是SWAP契約的定價,後來進入自營部做外匯與其他市場的交易員,他發展出一套趨勢交易系統,聽說現在澳洲銀行還在繼續使用,獲利還很好。後來1992年進入避險基金操作,1994年就致富退休,定居摩洛哥,成為歐洲有名的私人投資人,投資許多歐洲未上市科技公司,在1995年起的科技股風潮中大賺,並避開了2000年的科技股泡沫。他認為這本「常識投資法」可以當作避險基金操作手冊。我是覺得若想把本書當作操作手冊,它在細節上還不夠清楚,但是也有不少投資觀念值得參考。


理查建議的交易方式是類似動能交易(Momentum Trading),但是他又完全不相信圖形技術分析,這是很獨特的見解,他認為只依照歷史價格變動的技術分析,完全沒有道理可言,但是他認為如果有基本面上的改變,則趨勢的變化往往會超過一般人的想像,這點可以利用。因為資訊的傳遞需要時間,投資人也需要時間才會接受趨勢,推高後的價格又會吸引更多人買進,下跌的價格還會吸引更多人賣出,所以只要發現趨勢,則趨勢不但很少像一般人以為地已經反應過度,反而常常會超過一般人的預期,即使已經上漲一小段,還會繼續上漲。他也反對當日沖銷,認為那是自找苦吃,只有場內交易員,因為知道當天有哪些大客戶的買單、賣單高掛,所以才有做當沖所需要的短線相對優勢。美股這幾個月來受次貸風暴的影響,給這個觀念做了個很好的註解,照他這個邏輯,美股這個下跌趨勢,還沒結束。

好棋手和好經濟學家不見得會是好交易員,因為前兩者常常都不太會評估機率,然而真實市場中,總是有不確定的因素存在,一個正確適當的交易決定,需符合當時虧損風險與潛在期望報酬的比率,既使如此,對的交易還是可能虧損,所以不要過度注意自己虧損的操作,不要過度分析失敗,或太執著於過去。好交易員只需要一點相對交易的優勢,例如55%的勝率和45%的失敗率,由於趨勢通常會有持續的現象,只要讓獲利部位遠大於虧損部位,則長期下來,就足以成功。

賺到錢之後要能保住也是一件重要的事,理查建議每天都要以市價計算部位,然後重新判斷不位是否太大,可能承擔的虧損太大難以承受時,就該停損,不能只看價格就停損,投資前預設的停損價只是提醒自己重新判斷的鬧鐘,只有可能承擔的虧損太大,情勢混沌不明,基本面轉趨對自己不利時才執行停損。由於有錢之後,會成為很多行銷人獵錢的目標,他提出一個3%原則,只要每年消費能保持在總資產的3%以下,由於無風險定存的實質利率通常高於3%,花費低於此就能常保有錢。不過臺灣實質利率(Taiwan)偏低,按此邏輯可能只能花總資產的1%以下才能常保財富。這和我在退休階段的投資報酬率預估很接近,我通常設定退休後投資報酬率5%,通貨膨脹率3%,以實質報酬率2%附近的數字來推算退休後可使用的年金。由於可以花完財富,實際上從退休基金中提出每年可消費的年金,遠高於2%,約為退休總資產的4.3%。(退休後使用30年)

2008/01/17

基金理財的十本書(2007年『上班族投資理財』精選)

以下是我從2007年『上班族投資理財』介紹過的投資理財類書籍中挑選出來,認為最適合基金理財族的十本書,希望對上班族在2008年的基金投資有所幫助,還沒讀過嗎?已經忘記了嗎?趕快去買一本或在圖書館預定一本吧!


投機的藝術】「你應該像躲瘟疫一樣,躲內線消息。」

獵殺熱錢 華爾街基金叢林大冒險】「投資於有規模經濟,能高速成長的科技事業,然後長期持有。」

安全邊際】「價值投資就是要以安全邊際Margin of Safety為整個投資策略最重要的核心目標。安全是第一要務,不要設定目標投資報酬率。」

金融怪傑之優秀交易員的九大共通點】「有關人性的部份,是每個優秀的交易員都有提到的成功要素。」

一次讀完15本投資學經典】「統計平均數往往被精心挑選。(未表示是均值、眾數或中位數,也未提供全距與偏差)」

打敗大盤的獲利公式】「神奇公式就像是另一種特殊指數,這個指數可以稱為高盈餘報酬率與高資本報酬率指數。」

價值投資五大關鍵】「價格催化事件發生機率有多高?」

讓財富自動流進你的口袋】「多數理財規劃專家希望大家儲蓄投資以便三十年後退休的目標過於緩慢。」

打敗法人的價值投資法】「機會不會隨榮景而至,它們只會繼痛苦而來。」

股價為什麼上漲】「人通常只記得自己年輕時的事,上個世代的事往往被輕忽。」


整理完以上這十篇理財書籍介紹的連結,突然發覺過去這一年來,我還真的介紹了不少好書,希望大家都和我ㄧ樣,有一路走來收穫頗豐的感覺。別忘了繼續多讀書喔。


推薦:

【華山基金會】
歲末溫情,愛滿人間,
獨居老人年終尾牙。

風雨飄搖中,
是你讓我看見希望和溫暖,
給予老人家一個最不一樣的暖冬…



Taiwan ETF (Exchanged Traded Funds) NAV (Net Asset Value)

2008/01/16

用你的筆改變世界Writing to change the world部落客之書

這四年多來的部落格寫作經驗,彷彿就是這本書的標題「用你的筆改變世界Writing to change the world」,在誠品書店一看到這本書,雖然知道回家在博客來網路購買比較便宜,而且過幾個月可能就可以在北投圖書館免費借閱,還是忍不住馬上要買來閱讀,先睹為快,讀後的感想,我認為每位部落客都該讀這本書。我能持之以恆寫作的原因,就是希望能用筆改變世界,作者瑪莉‧派佛(Mary Pipher)在書扉裡寫到影響她最大的一本書,就是前年我們曾經在阿姆斯特丹去親自拜訪過其博物館的安妮‧法蘭克(Anne Frank)的【The Diary of Anne Frank】。我則認為瑪莉這本書會讓很多人踏上「改變世界」的部落格寫作之路。


「寫作是為了改變世界,即使只能改變一小部份也好。」瑪莉是個心理輔導師,她的專業是心理諮商輔導,她則將心理輔導的一些方式帶到她的寫作之中,對於希望能開始寫作改變世界的人,她建議從探索自己開始,例如一篇自傳,談談自己是如何成為現在這個樣子的。有時候當你寫出一些個人經驗,會發現其實很多人都和你有相同或相似的經驗與感觸,人性其實有很多相通的地方。

如果你是世界的主宰,你第一件想做的事是什麼?在死前想要完成什麼事?什麼事,非你不可?瑪莉說:「越是深入探討自己的一生,越能讓自己與生命連結。」又說,耶穌在他的時代,對當時的掌權者而言,也是個麻煩製造者,如果現在耶穌還在世,同樣以筆與口告誡世人,恐怕仍就會被當作異端與瘋子。想改變世界的作家必須勇敢而誠實,要避免學術界謹慎小心,索然無味的文體,而要有更直率更獨到的見解。

作者提出一種手風琴寫作法,建議先將文章寫大,不要顧慮篇幅,然後才開始濃縮段落,之然後再次將文章寫大,再一次刪節,直到再也沒得更改,聽起來很慢,但寫作最快的方式,就是假裝你有世上全部的時間可用。她還建議要大聲朗讀自己的文章初稿,找會善意提供意見的寫作團體夥伴或家人,來為初稿評論。作者提出成功說服讀者最重要的三大秘訣就是連結、連結、連結,一定要與讀者建立連結。所提供的觀點要放在重要的事上,而非只注意急迫的事,語調則要平靜,才能讓讀者心靈成長,並應該盡量提供讀者可以馬上行動的點子。(OS:請馬上去買這本書吧!)

瞭解你的讀者,在讀者的參考架構裡寫作,可以提高說服讀者的機會,大量採用讀者的語言與價值觀,清楚了解反對者的理由,並以尊重與溫和的態度來反駁它們。不要以為改稿是改錯,你是在讓你已經愛上的東西變得更好。就像物件導向程式設計裏的Refactoring概念,同樣是修改程式碼,但是它和Debugging是完全不一樣的動機。多寫下一些生活裏令你感動的觀察,這種生活隨筆的散文,很能觸動人心,讓人和世界連結起來,只要你描寫自己的感動時夠坦誠,見解也夠獨到,就能引起共鳴,讓讀者想要去改變,打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

備註:「如果我是世界的主宰,我第一件想做的事是什麼?」這真是個困難的問題,想了好幾分鐘,如果要誠實的回答,還真的不敢寫出來。人性本善?真的嗎?邪惡之事的吸引力真的很大啊!只好學學政客,來個假設性問題不予回答。反正瑪莉提了這個問題,但是她自己也沒有回答。

2008/01/15

幫幫我愛神Help Me Eros

前幾天去看了蔡明亮李康生的「幫幫我愛神Help Me Eros」,原因是前幾週在他的部落格讀到他們在各地行銷這部國片的預售票,甚至,還賣到夜市、星巴克與加油站等地方,只要一有機會,導演與演員都出來親自行銷影片,這讓我感覺很特別,即使很多人說,等DVD出來再租就好了,我還是到戲院裡去支持台灣Taiwan電影。後面的文章有限制級內容,年輕,無理性判斷能力與不喜者請不要讀下去。


週末的信義威秀影城,只有一廳放映,而且不知道是因為限制級的關係,還是小成本國片真的很難生存,真正買票進場的觀眾很少,根本不需要排隊就能進場,難怪戲院只有一個放映廳,而且蔡明亮與李康生必須要自己拋頭露面地賣票,很難想像非假日的時候有幾個人會進場看戲,真的不能怪戲院祇放映一廳,或是紙放映一兩週就下片。

戲與故事本身我不喜歡,太過黑暗,男主角從月收入十萬的上班族,因為染上毒癮,失去工作,操作股票失利,失去房子車子,指剩下一櫃子的大麻盆景,因為毒癮,也無法做任何勞力或辛苦的工作,因為必須照顧他一櫃子的大麻,否則一旦大麻死了,他也就沒有了依靠。他和長期溝通的生命線輔導師產生了依賴與想像,認為生命線輔導師是他的知心,以為她是個美女,實際上,美女輔導師另有一人,他的輔導師是個胖子,女輔導師雖然也有她自己的家庭問題,他的丈夫是個同性戀電視主持人,女輔導師其實是個有愛心,也真心關心希望能幫助男主角的內在美美女。

愛神其實回應了男主角的呼喊「幫幫我愛神Help Me Eros」,因為地緣關係,男主角和樓下同是社會邊緣人的檳榔西施,擦撞出愛的火花,從不能用的五十元硬幣到幫助她移摩托車,男主角用舊車鑰匙,載著沒搭過百萬名車的檳榔西施兜風,甚至飆車與在測速照相機前合照。男主角用他僅有大麻與檳榔西施們分享,享受了愛神給他的禮物,他和幾場吸食大麻後的迷幻多人作愛,拍地十分激烈,絲毫不輸色戒的尺度,且女主角尹馨女F4的身材也不輸湯唯,犧牲也不小,可惜沒有李安的大製片成本,整部片還是可以感覺出,小成本製作的限制,場景偏小,也缺乏壯闊的史詩畫面。

最後由於被停水停電,男主角和尹馨因為買水給大麻的小事爭吵,尹馨為大麻吃醋,砸爛整櫃大麻,憤而回鄉下老家種檳榔,男主角自己去買水提水,還是救不了大麻,最後只好賣了液晶電視、筆記電腦等,孤注一擲去買大樂透,沒電視可對獎,還追著樂透宣傳車,跑了大半個高雄,當然如預料地沒有中獎,最後他打開瓦斯想自殺,瓦斯桶裡卻沒瓦斯了,只好打開窗戶,女輔導師趕到時,窗戶打開,好似他化成了滿天的的彩券落在樓下的檳榔西施天使尹馨身上。

悲劇的結局似乎再說吸毒、炒股票與賭樂透的不對,但是過度描寫的種大麻與吸食的畫面,迷幻的性愛畫面,以及最後不珍惜生命的劇情,我覺得都是很不好的畫面,沒有判斷能力的觀賞者,會不會模仿,甚至對毒與不珍惜生命的行為,有錯誤的幻覺與印象,美化了這些錯誤的行為,都讓人覺得這真的是部很限制級的影片,需要小心的觀賞。

影片裡好幾首很好聽。很好奇男主角那條像大蛇一般的懶人沙發哪裡有的賣。那個木櫃子也很漂亮。還有那個一坐就發亮的設計椅子。也許李導可以試試賣這幾樣商品。

救我(巴奈)
但是又何奈(巴奈)

2008/01/14

石油價格飆破100美元的思考

近幾年的石油價格飆漲,各種原物料價格也因為大陸、印度等國家的強烈需求,而呈現持續上漲的壓力,甚至前幾週,還短暫出現過原油價格100美元的高價,今天和人在討論民主進步黨選舉結果的時候,突然讓我回憶起一件事,也算是對能源價格飆漲的一種省思。


這幾年的石油價格上漲,導致所有和運輸相關的民生物資都有成本上漲現象,引發通貨膨脹,不但開車民眾與計程車司機叫苦連天,連政府都多次直接干預油價的漲跌機制,寧可不顧自由市場機制,要避免民心思變。車市更是少見地因為油價而呈現低迷的買氣,同時台灣車商也開始引進油電車等高價位的環保概念車。台灣股市中許多綠色能源的公司股票,也都受到投資人注意與青睞,例如太陽能面板的產業。這都是因為油價上漲之後,人們自動就會去尋找替代的能源,當油價飆破100美元之後,則太陽能發電可能就會變得更有價值,油電車也更有吸引力,這些研究發展都可能會讓石油需求減少,成為讓石油回軟的因素。

以上這些論點,過去一年你可能聽不少股市分析師談過,知道太陽能或其他節能的產業有發展的潛力,甚至你可能也已經佈局於這些綠色能源產業了。為何我會在選後討論民主進步黨的時候,聯想到油價飆破100美元的現象呢?當油價高漲時,替代能源或是節能產業蓬勃發展告訴我們什麼呢?我認為它告訴我們,核四是個錯誤的政策,與其花大錢蓋核四,我們早該轉向發展太陽能與風力發電等產業,這些乾淨能源的效率提升,以及相對油價飆漲時核能的不受世界各國青睞,都顯示,我們錯估了核能發電的優勢,核能發電根本不是替代能源的好方式,特別是加上處理核廢料的成本,避免核污染的安全管理成本,核能發電其實很貴,也不是未來的趨勢。

民主進步黨在執政之前,原本是個支持停建核四的政黨,明明是件對的政策,也是可以突顯民主進步黨與中國國民黨差異的地方,結果卻自己放棄了,沒能貫徹停建核四,虎頭蛇尾。現在太陽能產業在高油價時代的發展,相對世界各地都沒聽說有什麼核電產業重大發展,值得投資,更顯示當初台灣(Taiwan)決定興建與復建核四都是錯誤的選擇。

2008/01/13

為什麼你花錢還是得不到快樂?

沒錯,錢賺來就是要花的,但是,光累積金錢並不會讓你快樂,如果生命的目標是追求自己與別人的快樂,那麼光是存錢本身並不會讓你快樂,但是花掉你的錢,卻也不是每一次都一定會讓你得到快樂,你應該仔細思考花錢的原則,才不會陷入亂花錢的陷阱。


為什麼你花錢還是得不到快樂呢?你是真的想要花錢,還是只是習慣性的消費,是真的喜歡,還是祇是覺得在特別的日子裏,例如:生日、結婚紀念日或聖誕節,一定需要消費什麼高檔貨,來表示你對這個日子的重視呢?你是想要嚐試新鮮嗎?還是覺得人生總該浪費一次犒賞自己?什麼樣的傳統觀念,或商業廣告的催眠,讓你覺得非得做些什麼,否則就會有罪惡感呢?

你應該在花錢之前,就感到快樂,還是過程中間,或是花錢之後呢?如果你在選擇的時候,就已經感覺煩燥,難以下定決心,或是覺得東西太過昂貴,十分擔心浪費,又感覺焦慮,這時候就應該冷靜下來思考。通常,期待的時間往往是整件消費過程中,最令人快樂的時光。如果花一筆錢,沒有在花錢之前就感到期待的快樂,那麼很可能消費之後,新鮮感與興奮的快速消失,會讓你更為沮喪。你甚至可能會還在購買或接受服務的過程中間,就開始挑剔,挑三揀四,出現不滿的情緒。花錢該是一件從頭到尾都令人愉快的事才對,有一點不順利,氣氛環境不快樂,你就應該放棄這個花錢計畫。因為沒有什麼消費是你非要不可的,你總是還有其他的選擇。甚至,為自己留下一天空白,什麼事也不做,還可能帶給你更多快樂時光。

花錢應該是件讓你快樂的事,萬一你沒有這種快樂的感覺,那一定是有什麼事不對勁,錢本身沒有對錯,如果有錯,錯也是在你的動機與心態,如果你要花錢買的寶貝,或完成的事情,是你的目標或夢想,當你終於有機會完成心願時,沒有道理還會不快樂,你該要常常檢視自己的快樂程度,一旦發現自己沒有正確的感覺時,就該停下腳步來檢討,是哪裡出了錯誤。是你改變了心願,還是你已經變得更不容易滿足了。

2008/01/12

韓國首爾:李明博的夢想奇蹟(1%的可能)

說來很好笑,直到讀到這本書「1%的可能-韓國首爾:李明博的夢想奇蹟」我才知道原來首爾就是原來的漢城,實在感到羞愧羞愧,我對韓國之不了解真是很大。讀了才發覺這個城市改名的過程,也代表了韓國人重新要站起來的努力,從名字開始要恢復韓國人自己的歷史與自信。而李明博的夢想奇蹟講的就是這段韓國奮起中很重要的一件事,首爾市裏清溪川的拆除高架橋與親水環境重建。Korea能,我們Taiwan能不能呢?


在城市裏拆除高架橋,讓原本高架橋覆蓋的溪流與地下水道重見天日,是李明博在海外研究的時候接受到的新觀念,讓水重新進入城市,為城市帶來更健康的環境。李明博在一次進入清溪川高架橋下地底觀察的機會裏,看到他自己年輕時候見過的舊橋,回憶起他自己當時立志努力的感動,下定決心要讓清溪川重新成為市民與下一代韓國人記憶的一部分,他要讓清溪川再現。

稱呼清溪川計畫為夢想奇蹟,不是因為真的只有1%的可能,工程技術上不是很困難,只是因為清溪川高架橋位於首爾市中心,才產生如此多的反對聲浪,一是交通的擔憂,二是週遭貧困的攤販商人反對,還有用水的問題,與古蹟保存或復原的問題。

從這本書,你可以看到李明博如何很有策略與技巧地,克服這個計畫個重重險阻,即便有抗議示威,還是設法按照既定的策略執行,即便不可能給予商人現金補償,也用各種溝通管道,和商人建立關係,解決可以解決的問題,李明博始終知道,最終要讓週遭的商人有利,才是做整件事的目的,首爾市民需要清溪川復原,商人會收到短暫衝擊,但是長久而言,地主會受到環境改善的好處,唯有在當地租屋經營的攤販,可能要失去工作的場所,李明博為他們安排了施工期間的臨時商場,並將市府公務採購指定向清溪川攤販購買。雖然沒有承諾,卻總是為這些貧窮的攤販設想周到。

溝通與設身處地為反對者構想,誠心溝通自己的夢想,辦清溪川地下尋訪,與最後清溪川高架橋步行巡禮,藉著市民的力量與輿論,來說服反對者,降低阻力。我想成功的關鍵就是不斷溝通你的夢想,只要這個夢想真的夠美,不論阻力有多大,都還是有成功的可能,不要輕易放棄。

2008/01/11

費解的台灣大虧損消息

剛剛讀到這個新聞「台灣大 上月每股虧1.81元」,台灣大公佈2007年12月為虧損,這真是令人費解的虧損,新聞中表示2007年12月台灣大提列報廢損失111億,單月提列這麼高的損失,真是匪夷所思,而且全年的提列報廢損失才124億,這表示前十一個月提列報廢損失才13億,平均每月1.1億,突然12月提列平常100倍的報廢損失,真是嚇人。


這是很令人不安的會計操作方式,如果這個報廢是依照計畫執行,則沒有每月平均攤提報廢,全部集中在12月,讓12月的攤提報廢是平常1到11月的100倍,實在不管怎麼說,都是很嚇人的會計方法。如果不是依照計畫執行,那就更神奇了,怎麼會一個月之內,突然發現公司裡有111億的設備需要報廢呢?真是令我抓破腦袋都相不清楚。

這和過去幾年金控公司遇到信用卡與現金卡逾放比與呆帳過高的情況很像,過去幾年金控公司常常再最後一個月大幅打消呆帳,以便提高次年的盈餘,因為次年就可以少提一些呆帳,但是金控公司的股價還是沒有起色,就是因為投資人不曉得後面還有多少呆帳未處理。台灣大這樣的處理報廢損失,難道不會讓投資人同樣擔心,後面會不會還有更多等著爆出來的「報廢損失」。

這個「資產報廢損失」是來自台灣大本身呢?還是來自於併購台灣固網所取得資產呢?如果是來自後者,則當初併購時,是否就已經知道這些潛在「報廢損失」呢?為何不讓台灣固網先將這些「報廢損失」處理完後再來計算換股比例呢?如果重新計算,會不會發現台灣大股東在併購台灣固網的過程中可能付出了不合理的價格呢?這「報廢損失」的內涵值得投資人與記者們深入了解,可能還有新聞可追。

2008/01/10

台北華爾街

和朋友約了在台灣的外資券商新朋友在安和路用餐,聊了一些最近的準備投資計畫,也得到一些不錯的建議,剛好遇上一間外資券商也在那裡開晚宴,一群西裝筆挺與套裝的年輕人,剛認識的新朋友低聲說,那群人裏有兩位外國人,週一時在他那裡下單,光是那個單子,手續費就讓他們公司大賺一筆,所以哪間外資券商才會如此大手筆招待他們。


他也提到另一位之前認識的CFA朋友,到他們公司承接分析專案,要設計一個技術分析的系統,以便在市場上能估算出各家外資,高於或低於指數配置的比例,希望能有利於趨勢判斷,似乎也是頗為有趣,這當然也是因為多半外資基金經理人都是追求相對績效,所以和指數配置通常差距不大,所以他們基於這個假設,認為可以預先算出部位,預測誰將會買或賣,以便跟單或是逆向操作。他們的行業裡(SALES SIDE),消息是很重要的情報,了解大單從何而來,會持續多久,讓他們可以在基金經理人面前提供有利的情報,則下單量就可能大增。

就像「外匯最前線」所說,散戶其實沒有必要去學這些基金經理人的招數,他們這個方式能成功,關鍵在於幾乎無盡的資金來源,而且即使虧錢,只要比同業虧的少,都算是很高的成就,自然而然,追求跟單,追求快速交易,拿到一手情報,別人在做什麼,可能做什麼,都成了很重要的優勢。如果我們個人投資人去學他們,卻又沒有新的資金源源不絕的交給我們操作,短期內相對績效好,對我們並沒有好處,又不會有人把更多錢交給個人投資人操作。

2008/01/09

Kelly’s Criterion凱利方程式加上讓隨機愚弄策略的下注法

先聲明賭博不是好事,而且多數的賭徒常常誇大自己的成功,掩飾不談自己的失敗,我的這篇文章很可能也受到我的少數經驗造成偏頗的結論,長期而言,在賭場賭博,賭客幾乎一定是破產的那一邊,只要賭的夠久、夠多次,賭場一定會贏賭客,賭客唯一的機會就是不戀棧,在偶爾獲勝的時候記得要停手。


今天在何嘉仁書店翻閱雜誌時,在本期的【Financial World 國際投資月刊】裏看到一篇編輯部寫的關於Kelly’s Criterion的文章,讓我想起凱利方程式(Kelly)這個觀念和昨天寫到機率與期望值決策方法似乎有互補之處,昨天在談到下注法時,各種賭注加倍下注法是希望利用賭注的變化來改變贏與輸的機率,讓長期的下注結果,可以變成高機率的小贏配低機率的大輸,資本越高時,大輸的機率就越低。凱利方程式的方式則是要在資本有限的狀況下,每次都相同下注額的情況下,選擇最適合的單次賭注,提高大贏的機率,並降低破產的機率,以極大化長期報酬。

賭注加倍法與反向賭注加倍法都會收到賭注上限的影響,而賭注加倍法的小贏大輸局面,在必須準備頗高的安全資金下,其實也顯得不夠有吸引力,期望報酬率並不高,而且還可能遇上萬一不幸地輸光。反向賭注加倍法則幾乎大多時候都會輸,和樂透的感覺比較像,必須等到低機率的連續有利時才會大贏,贏的機率太偏低,也太極端。賭注加倍法與反向賭注加倍法通常都會選擇不利度最低,最公平的方式來賭,例如賭單雙或賭紅色黑色。你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為何賭場要故意將這種1賠1的賭法設計成不利度最低呢?難道不是因為賭場明知多數人都會選擇不利度最低的賭法來賭,而且賭場知道,鼓勵這個賭法其實是最能讓賭場長期穩健獲利的方法。還是你以為這是不小心設計的。

基本上如果理性地用期望值方式判斷,根本就不該在賭場賭博,因為機率乘以賠率的期望值,永遠都是低於賭注,例如只有一個0的輪盤,賭一個數字的賠率為35,但是有利機率為1/37,所以期望值是(1+35)/37,低於所投入的1份賭注,莊家的有利程度是2.7%,任何時候一個理性的人都不該下注,因為這不是公平的賭局。而我之前提到的讓隨機愚弄的方式,就是設法想在一些不公平的賭局中做選擇,由於不論哪種賭法都是莊家有利,應該要選擇波動性較高的賭法,也就是選擇每承擔一個單位的不利程度,能得到最高賠率的賭法,也許可以比照SHARPE RATIO夏普指數,稱為PJHUANG指數(PJHUANG指數=賠率/莊家勝算)。各種賭法中以單押一個數字的輪盤,承擔2.7%的不利,卻得到35倍的賠率為最佳。賭單雙則是承擔1.35%的不利,卻只得到1倍的賠率。所以針對讓隨機愚弄的機會(糊裡糊塗出現連勝贏錢的機會),單押一個數字遠比賭單雙好的多。

一般而言,凱利方程式Kelly’s Criterion是應該用在有利的賭局中,例如60%的勝率,一賠一的賭局,則每次應該下注開始所有資本的60%-(40%/1)=20%。將凱利方程式Kelly’s Criterion套到單押一個數字的輪盤,則賭注應該是1/37-((36/37)/35)=-0.08%,負值表示根本不該賭。這表示以真實的勝率來看,凱利方程式告訴我們別賭。如果不得已非賭不可,則只好假裝自己勝率高於真實來推算,若假設你當天短期間的勝率比真實的勝率高一倍,則凱利方程式告訴我們你的賭注應該是資金的2.7%= (2/37)-((35/37)/35)。若是假設你的勝率比真實的勝率高兩倍,則凱利方程式告訴我們你的賭注應該是資金的5.48% = (3/37)-((34/37)/35)。之前的讓隨機愚弄的策略則是選擇了資金的5%,相當於勝率比真實的勝率高1.83倍,這應該算是為我自己想的「讓隨機愚弄策略」找到了一個理論根據。(旁邊有個聲音在說:「你會不會太無聊了,讓隨機愚弄還要啥理論根據?」)

2008/01/08

台北股市下跌337點

昨天台北股市下跌337點,正是一個驗證昨天談到機率與期望值等決策原則的好時候,不論昨天是漲或是跌,是大漲還是大跌,在做投資決策的時候,應該要忘記自己已經投入的資本的盈虧狀況,也就是要避免財務行為學裏所謂「沉入成本」的影響,每一個決策都應該依據其當時的有利機率與可能的獲利值,和其不利機率與可能的虧損值比較,當有利的期望值加上不利時的期望值,所得的預期報酬和所需要投入的成本比較合理時就買進,反之,則賣出。


這種方式和停損停利原則是完全不同的,停損是依據虧損的幅度來決定賣出時機,以便限制單一次買賣決策的虧損上限。合理的機率與期望值決策原則則是完全依據機率,不論前一天是漲或跌,目前部位是賺還是虧,就是直接去計算當時的期望值,一但期望值太低,例如說期望報酬率低於長期公債利率或定存利率,則不論目前是賺還是虧都應該要賣出部位,反之,則不但應該持有,甚至應該加碼買進。每一天或是每一週都可以依據期望值的方式重新計算來調整部位,在維持適當的分散程度下,賣出低期望報酬率的部位,轉進高期望報酬率的股票。

台北股市(Taiwan Stock Market)在2007年的最後一個交易日加權股價指數收在8506點,台北股市的市場本益比為15.31,昨天下跌337點之後為7883點,按比例調整,目前的台北股市的市場本益比為14.19。近六年最低的年底市場本益比為2004年的12.58,目前的指數已經十分接近,以12.58為例,則可能還能下跌到6988點。若以股價淨值比來看,2007年底的市場股價淨值比為1.95,最近近六年裏最低的年底市場股價淨值比為2002年的1.41,按比例來看,還可能下跌到6150點。

不過考量目前的情勢和2002年剛經過網路泡沫化後的衰退時期比較,獲利衰退似乎沒有那麼大而明顯,雖然有衰退之虞,但是並沒有2002年泡沫化後股價偏高但盈餘卻降低的高本益比(41.77)的現象,即便經濟衰退,在低本益比的狀況下,有利的機率與獲利期望值,應該是優於不利的機率與虧損期望值。如果再能挑選低股價淨值比,例如低於1.41,且本益比低於12.58的營運穩健公司,應該要勇於在這個時候做出投資決策,因為其實不管在漲的趨勢或在跌的趨勢中,都應該用相同的方式來預估期望報酬率,決定買進或賣出,定期調整投資組合,才算得上是理性的投資人。而越有經驗的理性投資人,應該是越能夠準確判斷有利的機率與獲利的幅度,只在公平或占先的賭局時才下注。

如果挑選個股股票,則企業過去歷史獲利的穩定性十分重要,越是穩定的股東權益報酬率,在其他統計數字類似的壯況下,例如相同的平均股東權益報酬率,及相同的價格淨值比,意謂著較高的有利機率。再等一下,會不會有更好的機會或勝率的時候出現,沒人知道,合理的方式就是在該重新調整的時候,依據當時的狀況,做出最合乎期望值的判斷,唯一區分長期投資與短期投資人的地方,就是他們對短期事件發生機率的判斷能力,長期投資人認為自己沒有能力預測,或是認為高交易成本將使勝率下降太多,所以長期投資人不願意去做太短期的預測與操作。

2008/01/07

統計 你贏的機率

這本『統計 你贏的機率Chance, Luck and Statistics』是我最近讀過講解機率論最清楚的科普書籍,我們的人生裏充滿了不確定的因素,而某些不確定性是可以用機率的方式來計算,特別是賭博或是紙牌的遊戲。所以作者從賭博裡的機率開始,最後談到統計的實務運用,是一本很值得一讀的書。


作者表示各種不同的下注法,都不可能改變賭博裡的機率,所以如果機率上是賭場佔優勢,則不論是如何下注,只是改變小輸大贏或小贏大輸的機率分布狀況而已,只要賭的夠久,最後的結果還是應該符合機率的計算。其中最常見的兩種下注法,都是來自『成熟的機遇Maturity of the Chance』的概念,意思是很久沒出的號碼,接下來出現的機率會較高,這當然是賭徒常見的錯誤觀念。不論正面已經出現多少次,下一次再出現正面的機率還是不變。第一個常見的下注法是賭注加倍法(Martingale),每次下注一個單位,如果上一注輸了,下一注就加倍,這樣長期下注,如果沒有下注上限的狀況下,會有很高的機率得到局數乘以一半的一個下注單位的利潤,若一注500元台幣,一天玩500次,則一天的期望值獲利是25萬元,但是如果要準備至少連輸19次,能在第20次扳回的資金,需要準備500*2*2^19,等於5.2億,要知道蒙地卡羅的賭場羅盤曾經出過連28次的偶數。如果真的準備5.2億來賭,每月賭22天,則一年的投資報酬率為12.6%,這還要擔心萬一出現連輸20次以上的狀況時會賠光的風險。如果你有5.2億,你願意坐在賭場裡一年264天,每天8小時,才獲得12.6%的報酬率嗎?還要承擔萬一連輸20次以上時輸光光的極端風險。

賭注加倍法可以讓你小贏的機率變高,但是還是有一定的機率會大輸,綜合起來你的勝率還是比賭場莊家要差。另一個下注法是反向賭注加倍法,每次下注一個單位,如果上一注贏了,下一注就加倍,這個方式則會讓小輸的機率變高,但是還是有一定的機率會大贏,無論如何,綜合起來你的勝率還是比賭場莊家要差。因為所有的賭場規則都會讓賭場占有一點優勢,而這一點優勢,在賭場的大額資金、大量的賭博次數與下注上限的條件,賭場破產的機率遠比賭客破產的機率底的多。賭場破產的機率等於1/(d^a),d是賭場優勢,a是賭場資金是賭客資金的倍數,如果賭場優勢3%,則d=1.03,若賭場資金是賭客每次賭注的2000倍,則賭場破產的機率等於1/(1.03^2000)=2.11E-26賭場幾乎不可能破產。在投資中,類似LTCM的避險基金也有相似的機率分布,由於有很高的機率套利會成功,只有很小的機率會套利失敗,避險基金就利用槓桿來提高小贏的戰果,不過一旦遇上小機率的失敗就會因為槓桿太大而破產。這和賭注加倍法小贏大輸的機率分布實在很像。

作者認為投資股市很像梭哈,梭哈遊戲中每次要判斷是否跟進,都應該注意桌上的賭注與這次需要加注的比例,搭配獲勝的機率來計算期望值,據此來理性決定是否繼續加注,若桌上有5元,本次加注1元,若獲勝機率大於等於1/5時,就應該跟進,甚至應該再往上加注。我認為這和我們投資股市時的觀念很相似,意思就是隨時投資都應該根據當時股價的風險與報酬來決定,而不要受你之前買進的價格來決定,作者說不論桌上的賭注有多少是你的,每次的加注都依據當時的機率與期望值來決定。同樣地,不論你的買價是多少,現在是虧損還是獲利,股票的買賣操作都應該以當時的價格你是否願意買進來決定,願意買進就持有,否則就賣出,以當時的價格所承擔的風險和預期的報酬來做理性的投資決定。

延伸學習: 統計學與機率論的回顧整理

2008/01/06

義務服務與捐獻金錢

回饋社會與世界的方式有兩種,一是提供自己的勞力、智力與時間,二是捐獻出部分自己過去累積的金錢,不論哪一種方式,我都希望能夠有所選擇,有選擇性地挑選我希望服務與貢獻的方向與地方,因為自己沒有宗教的信仰,所以沒有捐獻給宗教組織,但是其實如果想奉獻,還是有許多的選擇,這裡整理一下我自己的義務服務與捐獻金錢,以及想法,給大家參考。


主要的捐獻是每月資助兩位國外的兒童,一人七百元新台幣,一位是泰北的女童,一位是南美洲的女童。資助兒童的想法是因為認同兒童是世界未來的希望,資助可以幫助她們受教育及營養,讓她們有機會藉著知識而改進她們的環境。次要的捐獻是彭婉如基金會,每月六百元,這是因為認同該協會資助婦女再就業的訓練,我也僱用一位她們訓練的婦女協助家裡的清潔工作。多數經濟研究的結果,幫助一個社會中女性經濟改善是改善整個社會經濟最有效率的方式。

義務服務則主要貢獻在「台灣理財顧問認證協會」上,參與協會的委員會與其他義工活動,協會的義工活動的服務目標為社會中「低度服務」(Underserved Populations)的社群,目前主要挑選出來的優先工作目標有,「國高中的青少年理財教育講座」、「大專院校非金融財經系所的理財教育講座」、「勞工工會會員的退休金理財講座」、「各地身心障礙協會的理財教育講座」及「線上義診與理財規劃義診大會」。

過去幾年己經做過的義務服務,我都有留下一些紀錄,大家可以參考:
2006青少年理財教育講座-理財魔法學院
2006 上班族理財魔法-錄音檔、簡報檔
2007 協和工商『青少年理財教育講座』家長篇

如果你所屬的組織是上述提到的國中、高中、大專院校、勞工工會及身心障礙協會,或是你能幫助我們接觸到該單位的主事人員,讓我們有機會拜訪,向他們說明我們的義務活動內容與宗旨,歡迎你與我聯絡。我們常常遇到的狀況是單位的人員對我們「台灣理財顧問認證協會」的不夠了解,擔心會有業務推廣等現象,導致義務服務的推展不夠快速,如果經過你的介紹,能讓這些洽商合作時間縮短,相信能讓我有機會幫助到更多人。

(註:任何協會的講座都絕對不會有商品銷售,也不允許義務講師做任何個人業務的推廣,講座就單純只是推廣正確的理財規劃觀念。)

延伸閱讀:
世界展望會寮國之旅一:飛機上的柬埔寨老人
世界展望會資助兒童計畫網站

2008/01/05

推薦:政黨票投【無黨團結聯盟】九號

再過一週就投票了,我知道在一個理財部落格裏談政治,很可能是個自取其辱的舉動,但是看到今年立法委員的選舉狀況,實在又忍不住要說,整個台灣立法委員選舉的兩大黨(國民黨、民進黨)的議題,幾乎都繞在公投與投票方式上,這跟立法委員的選舉真是八竿子打不上關係,兩黨都只是不斷鼓動情緒,希望選民不要管立法委員的優劣,只要確認自己的藍綠傾向,反正一個選區內就只能投一個區域立委,他們都希望我們只按藍綠傾向去投票,這大概是「小選區單一選區兩票制」最糟的選舉策略示範。

理論上小選區只選出一位立法委員,應該會選出立場較為中立,立法委員的政見與議題應該會盡量往中間路線靠,以便獲得超過半數的選民支持,沒想到台灣選舉的狀況一點都不是這樣,和我去年的推論正好相反,現在兩黨的策略幾乎都是認為自己不需要中間路線,反而更激化的擁抱極端路線,似乎是希望中間選民最好賭爛不要來投票,他們靠基本教義派的鐵票就能獲勝。

區域立委我就不多談我想推薦哪些人,每個區域只選一位立委,如果你有基本的政黨傾向,大概也不會受我影響。如果你是沒有固定傾向的中間選民,我只拜託一件事,『請務必出來投票!』不要讓這兩大黨認為中間選民根本不出來投票,這樣我們的國家,永遠不會走上中庸的政治路線,總是在統一與獨立間劇烈搖擺,社會實在難以安定進步。

兩票制裡的政黨票就很值得討論了,不論你在台灣哪一端,你都還有一張政黨票可以投,這張政黨票有十二個政黨可投,每個政黨都推出一群不分區的立法委員候選人,投票結果按政黨票的比例,分配每個政黨的不分區立法委員席次,每個政黨再按所提名的不分區立法委員順序,分配當選的立法委員。兩大黨由於黨員眾多,其所提名的不分區立法委員前半幾乎都是安全名單,他們以為必定會當選,所以兩大黨都將這份提名名單當作酬庸,完全看不出理想性或專業性,兩大黨都一樣令人失望。

我建議大家要對政黨票分裂投票,即使你區域立委選擇兩大黨的候選人,政黨票一定不要投這兩大黨的酬庸名單,要讓兩大黨的黨中央正視不分區立法委員不是酬庸的點心,『你的名單爛,我就是不投你政黨的不分區政黨票。』

您的這張「政黨票」,我推薦你投九號【無黨團結聯盟】,他們的不分區立法委員提名第一位是本屆立委「劉憶如」,劉憶如是長期持續推動勞工退休金個人帳戶開放勞工自選投資標的的本屆立委,也是一位專業的財經政策立委,這一票投給九號【無黨團結聯盟】代表的「劉憶如」,絕對比投給兩大黨的酬庸名單好多了。

拜託,拜託。認同的朋友,請多幫忙轉寄本文出去。

2008/01/04

元月效應!是迷信?還是科學?

最近只要財經新聞看的夠多的朋友,應該都會聽到「元月效應」這個名詞,電視傳播界與新聞界幾乎已經將這個現像當成先知的預言一樣到處傳播,好像深恐大家沒聽過似的。我想不用解釋「元月效應」是什麼?倒是「元月效應」是迷信?還是科學?值得探討。


首先來看迷信與科學的區別,所謂科學,通常是先做嚴謹的觀察,從觀察中發現規律做出假說,依據假說作邏輯化的推理,然後大量檢驗之後的推理,以確認假說的正確性,如果多方檢驗都正確,假說才成為定理,直到後代發現推翻該假說的實例,於是再回頭重新觀察這些發生例外的實例,重新調整假說,再做邏輯推理與驗證,不斷重複這個循環。這樣的行為我們就稱之為「科學」。

「迷信」的行為則完全不同,迷信的行為通常毫無理由與根據地,將兩件事情串連在一起,兩件事之間的關連可能也是來自觀察,不過通常觀察的範圍很小,或是只限於自我的經驗,也沒有任何邏輯推理的過程,更無所謂多方驗證,由於沒有嚴謹的邏輯推理,反而更難將之駁倒,即使出現例外或是不合邏輯的現象,當事人還是深信不疑,甚至連平常很「科學」的人在遭遇自身相關且風險很大的時候,也往往會屈服於『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迷信」。

我認為「元月效應」跟「十三號星期五不吉利」是同樣等級的「迷信」。即便是科學家或理性的投資人,都難免會陷入的不理性陷阱。實際上,十三號星期五和一年其他365天並沒有什麼不同。元月和其他十一個月也沒有什麼不同,即使真的有什麼不同的項目,要不被認定為「迷信」,重要的是要有足夠的大量觀察,還要有邏輯的推演,何以元月這個時間,會和上漲的效應之間關連起來,中間有哪些邏輯合理的推演步驟,是不是每一步的推演都合理,而且是否都沒有反例,或者每個反例都有同樣合理地調整了元月這個時間的假說,並被反覆的驗證成功,才可能被認定為「科學」。

在各國其實都有人解釋「元月效應」可能的假說與邏輯推演,美國由於有資本利得稅,一個假說是,投資人會在十二月賣出虧損的部位,認列虧損節稅,然後在元月買進,造成元月上漲。還有其他的假說是,投資人會在領到年終獎金後,在元月買進,造成元月上漲。或者假說,元月份各家公司都會發布樂觀的展望,由於財務報表都尚未發布,所以無從檢驗該年的實況,導致市場樂觀,較容易上漲。但是在這些假說都沒有被嚴謹的檢驗之下,只能當作茶餘飯後的話題,談不上「科學」。

2008/01/03

投資路上酸甜苦辣

這本由『聚財網』所出版的書籍【投資路上酸甜苦辣】,紀錄了幾位聚財網網友的經驗談,可以看得出來,這個聚財網的網友,大多是屬於希望能由投資致富的人,極度喜歡鬥智的金錢遊戲,也享受其間的刺激壓力,他們投入投資或說投機事業的程度,多半是押上全部的時間,不是在金融投資業界工作,就是已辭去一般上班族工作,專心於投資與投機台灣股市上(Taiwan Stock Market),即便資金不算多,都應該稱呼他們是專業人士了,這似乎也驗證了,在股市、期市的生存者,多半是專業投資人,一般上班族,想用少少的時間,追逐明牌,一兩條秘訣公式,妄想輕鬆快速致富,幾乎是沒有可能的事。能出來寫書應該至少都經歷多空循環的存活者了,但是讀完這八個人的故事後,我可以說之中沒有一個人是輕鬆快速致富的。投資之路易行或難行,只有走了你才知道,外面看的時候覺得輕鬆,往往是因為裡面作的人酸甜苦辣只有往心裏吞。


『來得』是由麻將賭場開始轉戰股市,窮人也能從股市獲利,自己苦學股市知識,也受到麻將賭場認識的貴人幫助,練就一番穩健的操作策略,認為必須證、期、權並用,以股票為穩健收益,期貨賺波段,選擇權擴大戰果。

「Alecc」則是從小愛交易,從小學的塑膠片,到大學的虛擬武器,都讓他從交易中獲利,認為基本分析或技術分析各有其有效的時候,不該偏廢。證券與指數期貨也都有其長短。

「潔恩」則是八位中唯一一位還有正式上班族工作的人,也是唯一建議長期投資的人,主張選體質好的大公司,等待股市氣氛最空、交易量最低的時候,在交易量超過三千億的時候出場。

『楚狂人』是在隨便買隨便賺的時代開始投資,在泡沫後發覺股票基金都是虧損,開始利用高槓桿的期貨來賺回過去的虧損,採用程式交易的方式,能做到小賠大賺,賺的金額時候比虧損的金額多三倍,勝率可以超過53%,不過盤整時會連連虧損,有時一週連四虧也會出現。

『龜爺爺』是從地下期貨時代就開始的老前輩,接下來是地下外匯的交易,在到大陸與香港從事合法的外匯交易,他也提到順勢交易是唯一獲利的法門,外匯交易員常有利用客戶的心理偏誤,偷用客戶的部位搶短的現象。他以國民黨開戰太早,休戰太晚而失去大陸的故事,來形容投機客在金融市場操作常常進退失據的窘境,十分有趣而貼切,需用時間來體會。

『仁者星旋』是個從十九歲就開始以操作股票為事業的人,強調資金管理的重要,避免借錢投資,也要避免全部押上去,隨時有備用資金。也曾經是輸家,歷經多空又能從新站起來。

『矩陣』則是從法拍屋開始,在台股萬點那波中開始進入股市,因為比法拍屋好賺,後來又在外匯交易中打滾多年,最後來到台指期操作,推廣甘式矩陣多年,有許多跟隨者,『矩陣』期望推廣能產生團結力量大的技術分析效果,能打破越多人知道細節,技術分析就會失效的迷思,得到他所期望的巨大財富。矩陣在美國拉斯維加斯的體驗,和我自己在澳門威尼斯人的體驗頗有相似之處,他也發現只有小賭,讓運氣決定勝負,避免長時間賭,才能真的有從賭場贏錢回來的機會。

『有點笨的阿政』則是一位一開始到處繳學費上技術分析課程,整天看盤的投資人,只看技術面,完全不看基本面,早期投資個股偶有佳績,但是也有不少過度自信,畫線給股價走的大虧損經歷。最後也轉到指數期貨,顯示個股的技術分析法似乎的確有遇到籌碼太少,容易被人操作被騙的現象。最後他轉到以程式交易方式來操作台指期為主,雖然他也自己謙稱尚未致富,程式交易追求的是大賺小賠,多數時間是盤整,需要有能忍受長期的小幅虧損的心理素質。

2008/01/02

Google Adsense 2007 回顧

比照理財規劃的回顧,也來整理一下2007年的Google Adsense紀錄,2007年是繁體中文網路的Google Adsense元年,Google Adsense大約在2006年10月開始測試繁體中文版,原本參加只出現在英文網頁的Google Adsense,就開始大量出現測試的繁體中文廣告,2006年11月收到第一張Google支票,直到2006年12月11日Google Adsense正式推出繁體中文版


相較於自行招募廣告收入與網路推薦銷售廣告收入,2007年的Google Adsense的收入是2006年其他非Google Adsense各類廣告收入的42倍,看起來很好,只是因為自願來刊登廣告的人很少。2007年最後一天的eCPM是2007年第一天的29%,雖然流量增加13.8%,網頁點擊率只減少1%,收入變成原本的33%。其實頗令人洩氣,雖然每月都領得到支票,還是達不到台灣的最低薪資水平。2008年的目標就擺在超越最低基本薪資。

最有可能就是Google Adsense將付給出版者的比例調降了,他們稱之為智慧調整(Smart Pricing),意思是可以讓廣告主少付些錢給沒有廣告效果的出版網站,這對出版者當然是種汙辱,意思是我的內容所吸引到的讀者比其他的網站來的沒價值,這對定位明確的網站的確是種汙辱,因為網站經營的目標族群明確清楚時,對廣告主的價值不該有如此劇烈的浮動。

另一種可能就是Google Adwords的廣告主變聰明了,不再付出高價搶排名最高的廣告曝光位置,由於競標不再激烈,所以單價不斷下滑。還有一種可能性,就是參與的Google Adsense出版者大增,為了平均分配價格最好的高價廣告,所以最好的廣告出現的比率變低了,由於太多人分食這塊大餅,當網站流量增加趕不上整體參與Google Adsense出版者的總流量增加,於是分到的價格最好的廣告比率減少。

去年對2007 Google Adsense的五個預測,只有第三項,不確定是否有出版者達成,其他項目都如我所料的發生,台灣網路界在2007年的確是比之前來的更多新站冒出頭,如後來居上的funP,都大量使用Google Adsense作為替代性的廣告來源,顯然他們有自行在招募首頁廣告,不過內頁就使用很多Google Adsense廣告。

2008/01/01

2007年理財規劃回顧

匆匆一年過去了,從上半年的股市飆漲,到兩次衝萬點不過,股市從九千點以上回檔到七千八,這一年的台灣股市可以說是驚滔駭浪,最後的結果雖然還是不錯,相信很多投資人可能和我一樣覺得可惜了,不過,整體而言還是很快樂的一年,雖然因為上半年的榮景,花錢花的有點比較放鬆。


因為上半年的股市表現太好,有點超過進度,心情大好,於是開始採用比較放鬆的旅遊預算,去年元月去了一趟曼谷順便送家人去荷蘭,年中去了一趟清境香格里拉音樂城堡與花蓮的理想大地渡假村。第一次到新加坡參加JOYCE MEYER的演講。下半年又去了荷蘭、比利時與德國一趟,一方面看看可愛的小姪女,還拜訪了很美麗的南德新天鵝堡。最近還去了一趟澳門威尼斯人酒店。三次出國旅遊,兩次國內旅遊,真是當時以為股市太好,有點太…。

比較挫折的大概是室內裝潢這個計畫,因為種種因素,太多拖延,過了一整年都還沒有動工。除了旅遊很快樂,今年比較特別的是開始了每週一次的舞蹈志工活動,在中山運動中心參與輪椅國際標準舞的志工服務。還有接受了理財協會的邀請擔任行銷推廣委員會的委員。

幾個重要的理財規劃指標數字,淨值成長率為14.6%,雖然比去年的25%或前年26%都差,還是很令人滿意的數字。全年儲蓄率為46.8%,比去年的49%差,實在是花的有比較兇一點,最近還開始養成每天一杯星巴克的壞習慣,連星巴克小姐都認識我了,得好好思考一下,改成隔天一次好了。因為支出成長,投資收益下降,今年的支出略高於投資收益,沒有能像去年達到投資收益高於支出的目標。扣除儲蓄後,整體投資報酬率為7.2%,比去年的15%差,如果和市場比較,2007年台灣股市總報酬率為12.49%(加權股價指數之報酬指數10062.16 / 8944.43),台灣50指數的總報酬率為11.48%(臺灣50報酬指數7356.48 / 6598.88),顯示如果全部投資台灣五十指數,還是會比我自己操作來的好,再次被市場打敗。真的應該改弦異轍一下了,深受過度自信的心理偏誤之害,目前投資在台灣五十的比例約34%,有點偏低,個人選股由於今年的上漲氣氛,持股種類越來越多,已經有15檔,有太分散的現象。海外的部位BRK獲利頗豐,出清虧損的EWJ,年中到下半年間跟著巴菲特出清中石油的動作,做了一段的CAF,算是保持成果。

延伸閱讀:
2006年家庭資產管理回顧
2005 豐收的一年,對發生的一切心懷感激
2004 總結2004年股市投資報酬率的參考比較指標
關於作者:認證理財顧問黃柏仁,致力於上班族之理財規劃服務,按這裡到上班族投資理財部落格閱讀更多文章
網路轉載規定 任何實體出版轉載需事先取得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