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重新平衡策略有兩個重要的目的,一是讓投資組合繼續符合之前所設定的資產配置比例,例如原本股票設定60%,如果因為股市大漲而變成70%時,似乎就應該重新平衡,讓股票投資部位再降到60%。第二則是許多研究顯示,這樣的重新平衡策略有很高的機會,提高一點長期報酬率,理由是股價總是有許多漲跌,而重新平衡的動作剛好會讓你買低賣高,特別是當你是股債之間或股與貨幣之間重新平衡時,債券與貨幣報酬率通常較為穩定也多半為正,也就是當股票報酬率高於貨幣時會賣出,低於時會買進。
常見重新平衡策略有兩種,一是定時,一是定量。多數顧問採用的是定時,每季或每半年或每年,過去研究顯示採用定時的方式時,頻率並沒有很大的影響,也就是長期報酬率不會提高很多,這也很合理,因為定時的方式,其享受到買低賣高的程度必然不大。二是定量,這是比較麻煩的方式,必須時常觀察投資組合的投資比例,一但超過預定比例某種程度時,就做調整,這種方式就和彈性空間或說寬限值的大小有關,寬限的多就調的少,反之,則幾乎每天都可能要調整。
不論哪種重新平衡策略,交易成本其實都不太高,因為只有很小的部份需要調整交易,年週轉率低於10%的機率很高,比起一般人短線交易,一下全部買進,又全部買出的情境是完全不同的。一份研究美國1992到2004的重新平衡策略報告顯示,除了寬限值為零,也就是有變就調回來的策略以外,幾乎所有的重新平衡策略都有提高報酬率。最好的重新平衡策略能提高報酬率0.5%。也就是說如果從第一天買進後,就再也不做任何調整平衡,其實報酬率只比重新平衡策略少一點點。最佳組合是每天檢查,當比例超過預定目標比例20%(寬限值)時,就調回與預定目標比例差距10%的位置,例如原本設定股票60%,當股票高於72%時,就賣出6%讓股票降到66%。
如果以投資人的角度來看,投資顧問如果協助做重新平衡策略的執行,結果最好只能提高報酬率0.5%。那麼即使付出0.25%的管理費來作重新平衡策略,都可能讓重新平衡策略的執行變的沒意義。同一份報表也顯示,在內含劇烈波動的年份時,採用這套重新平衡策略才會獲得提高報酬率,若在持續上漲或持續下跌趨勢的年代,則反而降低報酬率。這也是很合理的結論,因為買低賣高只在趨勢轉折點會產生提高報酬率的效果。這似乎顯示股市本身有在價格偏離20%附近時,反彈或轉折的趨勢,寬限期設太低時,會讓你在趨勢維持的時候做調整,沒有抓到轉折點,而降低報酬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