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聽CFP持證人陳政一分享,主題「報酬與風險」。他說:「報酬像阿飄,風險就像膽固醇。」報酬永遠捉摸不定像阿飄。風險就像膽固醇,可以分為好的和壞的。回顧了許多常見的投資報酬與風險用名詞,搭配2013年的台股基金實例分析。
他指出,年報酬率排名40的統一黑馬,年報酬率22.23%,標準差6.96。排名43的景順主流,年報酬率20.94%,標準差11.79。定期定額每月月底壹萬元,投40名的最後餘額133787元,投43名的最後餘額134620元,反而是43名的定期定額,會內部報酬率較高和餘額較高(IRR分別為 21.87%、23.23%)。理由是較大的報酬率波動,且最後股市向上,讓43名比40名適合2013年這一年的定期定額。
他提到基金公司內部,常用追蹤誤差來作為主管監督經理人表現的指標,例如8以上算是偏高的。追蹤誤差是以基金報酬率和績效標竿(Benchmark)報酬率的差額計算標準差。可是,由於基金公司內部設定的績效標竿,並沒有對外公布,並不是只要是台股基金,就全都以加權股價指數為績效標竿,外部人很難觀察到此內部人很重視的數字。
他用2013年年報酬率排名1、2、4名的台股基金,分別計算年報酬率、夏普比率、崔納比率和詹森超額報酬,可以發現不同比較方式的排名不同,數字變動也很敏感。其中詹森超額報酬是經理人最愛用的績效比較數字,因為只要是正數,一定是表現優於市場的好績效,其他方式,有可能數字是負數時,也是不錯的好績效。
最後投資組合的保險策略,他提到當預測可能下跌時,可以先賣出持股,或賣出期貨,或買進賣權。或是設定CPPI或TIPP的動態調降風險資產的操作策略,他用模擬的數字來說明實際的操作流程,說明得很清楚,這兩種保險策略都會漲買跌賣風險資產,TIPP則更保守,漲得時買得更少。其中乘數國內常見是保險額為期初90%時乘數5,保險額為期初80%時乘數4。
關於所提到的對比案例,相似報酬率下,標準差大者較適合定期定額,我有兩個質疑,其中一個,我當場有提出來,當12期變成24期後(假設2013重複兩次),期末金額差會從約800降到約100,我想更長的期數後,由於更累似單筆投資,有較大部分金額會是用年報酬率,年報酬率略高者還是會最後勝出。第二個質疑是標準差大者,恐怕機率上,報酬率較難維持穩定,真正在選標的時,恐怕會顧此失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