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沒能仔細讀完這本書,因為裡面的音樂與版本細節太多,光是一頁,往往就是許多外國人名與版本,每段對我這個甚少聽古典音樂的人而言,都像天書一般,毫無意義,只能很膚淺地快速略讀。希望以後,我會至少逐一去聽一聽他所挑出來有歷史進展與詮釋變化意義的幾首經典曲目,於是作此紀錄。
第一冊,分五章,介紹6首協奏曲,第一章有兩首蕭邦鋼琴協奏曲《f小調第二號鋼琴協奏曲》《e小調第一號鋼琴協奏曲》,第二章柴可夫斯基《第一號鋼琴協奏曲》,第三章李斯特《第一號鋼琴協奏曲》,第四章德布希二十四首《前奏曲》,第五章哈查都亮的《D大調鋼琴協奏曲》。
從他的樂評寫作可以看出,他幾乎都會標誌出他在討論的樂句,是在哪個版本的錄音的幾分幾秒開始,由此可以看出,他希望在音樂評論上,力求建立客觀基礎的努力,畢竟,音樂創作者雖然利用樂譜保留音樂下的結構,真正的演奏,並不是像數位電腦在播放輸入的樂譜一樣機械化,甚至在人腦中,我們接受音樂回憶音樂的方式,也不是像數位電腦化的模式,人腦對音樂的感受也是相對的,也許除了少數音感很準的人以外。直到錄音工具普遍出現,樂評才開始有了反覆聆聽以及準確標示與比較不同版本的機會,這顯然是當代樂評應該善加利用的優勢。
更進一步,也許諸如速度的量化,音準的量化,銜接與轉折的量化,也是可以考慮的數位樂評方向,相對於以各種形容詞來說明演奏者加入音樂的感情,其實一般人恐怕還是比較能理解各種不太精確的類比形容詞,畢竟人腦的演化還是只能以相對的感受為主,多數人並沒有絕對溫度、時間、音階與響度的感受能力。這麼多年的電腦科技發展,為何沒有產生一個數位演奏軟體呢?甚或是數位交響樂團呢?除了人性的障礙,若思考一下音樂的本質,是否樂譜只是一種有理數的紀錄,而生動的演奏其實是一種目前的簡單數位程式無法顯示的無理數狀態呢?
延伸閱讀:
歷史上的投機事業》埃及法老王與約瑟
台灣的通貨膨脹歷史
台灣股市的歷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