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24

快樂是什麼?

為何無法持續感覺快樂?如何重新成功地回到快樂狀態?什麼狀況下感受到快樂?快樂有多少種類?喜歡被尊敬、被喜歡、被討好,快樂是不是兩極的,一個巴掌拍不響,需要兩人或兩人以上互動才能感受到呢?靜坐所得的神秘經驗,是否是像蘇東坡後赤壁賦中一樣,為了重新感受到喜悅,自己將自然動物鶴變化成道士的方法呢?


如果投資理財的最終目標是快樂的維持與擴大,哪麼我們一直繞著如何增加財富去思考,而沒有想到快樂是存在人與人之間的,財富數字增加,雖然增加你可以運用的生命能量範圍,如果只是將生命能量用在沒有快樂效用的方向上,在多財富,也沒有增加幸福的效果。

追求愉悅(PLEASURE SEEKER)性格,是對強烈儲蓄性格的調劑方式,儲蓄性格的往往認為購買增加愉悅的物質是浪費的行為,而浪費的行為若不自制,就會變成奢侈的習慣,讓已累積的財富快速縮減,降低強烈儲蓄性格者所亟需的安全感。平衡的思考方式是在財務安全無虞的狀況下,適量定量地培養追求愉悅的性格與習慣,對儲蓄性格者而言,如何感受到財務安全無虞的狀況,就是需要理財規劃師出場的時候。

理財規劃師應該協助儲蓄性格者建立一個模型,以及五年到十年的財務預算,在這個預估中,讓儲蓄性格者相信,即使在極端悲觀預測下,例如:遇上世界經濟大蕭條持續五到十年,足以確保財務安全無虞,需要儲蓄準備的資產數字是多少?每月應該儲蓄多少?投資多少?投資在哪裡?保險多少?贈與子女多少?慈善公益捐贈多少?每月、每年可以用在追求愉悅的預算還有多少?

延伸閱讀:
不景氣時代的理財計劃壓力測試
什麼不算是競爭優勢,企業的護城河
永續經營的基金會或信託的最佳資產配置比例

沒有留言:

關於作者:認證理財顧問黃柏仁,致力於上班族之理財規劃服務,按這裡到上班族投資理財部落格閱讀更多文章
網路轉載規定 任何實體出版轉載需事先取得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