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2/28

鼠首、兔首的價格

這兩樣文物固然很有歷史價值,但是值得1400萬歐元的高價嗎?所有收藏品都是來自人們對它的需求,也就是說,要讓人想要一個東西,我們只要讓他難以取得,這兩件東西,當然是極為難以取得,所以想要的人一定頗多,才會造成這樣的高價。


也許圓明園鼠首、兔首的公開展示,預期可以吸引很大數量的觀光客,而成為有收費觀賞價值的觀光財,而能有一個計算未來現金流量折現價值的方式。不過,也可能只是收藏家期望別的收藏家在未來願意出價的折現價值而已。更甚者,也許只是單純某些富豪覺得非有不可,要在他的炫耀收藏中增加一頂皇冠上的寶石而已,勝過隔壁的富豪而已。

如果你有『1400萬歐元』的現金,你會拿來買『圓明園鼠首、兔首』作為收藏或投資嗎?還是有多少其他的事情,是你可以用『1400萬歐元』去換取的呢?『圓明園鼠首、兔首』可以為你帶來多久的快樂呢?有多快樂呢?什麼其他事物可以有類似的快樂卻沒有需要用到『1400萬歐元』去換呢?把『圓明園鼠首、兔首』換成你最近想買的東西,『1400萬歐元』換成你的預算,再想一邊剛剛的問題。

2009/02/27

如何免除與人比較的痛苦

比不上鄰居的表現,是人類最大的痛苦來源之ㄧ,所以十誡才會說,不可強奪鄰居的妻子,不可強奪鄰居的財物。同學會的時候,看著功成名就的同學,總是讓人難以想像那位以前不怎樣的同學,怎麼現在財務狀況這麼好,這讓人痛苦。萬一知道同事薪水比我們高,多數人都很容易感到不滿。看到附近鄰居炫燿的跑車,還有鄰居聖誕節的華麗庭園裝飾,都輕易讓我們的比較心被挑逗起來。


但是,要能在世上活的快樂幸福,學會免除這些與人比較的痛苦十分重要,因為如果只是比財富,這世上能快樂的人豈不是只剩第一名那個人。往外看,外面永遠都還有追求不完的下個目標,沒有比較的完的時候。雖然,人總是從別人看我們的方式來認識自己,靠別人的肯定來肯定自己真的做得對,我們努力造福別人,愛別人,藉此來感覺到自己的存在意義。

但是,當這種觀察別人對我們自己的看法,變成觀察別人所擁有的物品、消費方式、生活水準,想從自己擁有更好的這些物質,來改變別人對我們的看法,讓別人羨慕我們時,這就成了令我們痛苦的比較心的源頭。

要擺脫比較心,我們真正的能做的事情,我認為只有一個方式,我認為過去的先聖先賢,分別用不同的方式來說明過這個方式,我認為這個方法就是在自己腦中創造一個觀眾,讓這位你腦中的觀眾來回饋你所做的事,腦中的觀眾可以讚美你,也可以批評你要求你改進,腦中的觀眾告訴你該如何思考、如何做人、做事。

這個腦中的觀眾,可能是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時,用三個人的不同行為所想像組合出來的老師,當你找不到老師時,你就用組合的方式來創造一個虛擬的老師。這個腦中的觀眾,也可以是聖經所描述的上帝,人類創造了信仰,信仰裡超越我們人類的上位者,就像是一個虛擬的腦中的觀眾,藉由聖經文字巨細靡遺的描述,信徒知道上位者會讚美哪些行為,會如何評價信徒。於是,我們不需要和別人比較,也不需要別人羨慕的眼神,只需要滿足自己腦中的觀眾的需求。

2009/02/26

如何不痛苦的存更多錢?

這個問題,就像問「如何不痛苦的減肥?」一樣,大概是所有人都想知道答案的問題。可惜的是這個問題沒有萬靈丹的解藥,因為我們沒有一個簡單的方式,就能讓人不痛苦的改變,沒有一個簡單的方式就能養成好習慣,輕鬆甩掉壞習慣,否則就不會有這麼多人無法戒除菸癮。


最好的方式就是避免一開始的時候陷入這個不理想的局面,一旦已經有會造成你缺錢的不良習慣,要改過來,其實真得很不容易。最重要的還是下定決心,因為只要有決心,當然也是沒有什麼是真的達不成的任務。你需要引導自己的觀念改變,因為習慣來自於行為,行為來自於觀念,如果觀念不改,行為的限制只是一時,不論是儲蓄還是減肥,都無法長久維持。

要存更多錢,不外乎開源與節流,但是一般人通常無法作到的原因,就是接受自己或旁人提出的一堆藉口,想不做一件事,你可以有無限的可能想出藉口;想作一件事,你只需要一個理由「我就是想作」而已。改變的過程中你一定會遇到挫折,只要你一遇到挫折就放棄,那你永遠都不可能成功改變自己,你必需承諾自己,不達目的絕不放棄,預設自己可能會拖延,給自己比較嚴格的時間限制與處罰。如果有你尊敬、服從的第三人願意花時間來管教限制你,也會有所幫助,要預設自己可能會怠惰。

開源提高收入的方式,就是計算自己的真實時薪,這個方式過去說過幾次,我就不重複,請搜尋網站上的舊文參考。

節流降低支出的方式,就是計算你的消費所帶來的快樂時數,不同消費應該會帶來不同小時數或天數的快樂,有時候你會不記得自己已經購買多少,應該要能帶給你很多很多小時快樂的物品,這樣的計算有時候會喚起你對原有物品的快樂感,如果之前的購買的鑽戒還在持續給你帶來快樂,那你應該告訴自己,就不需要再買下一顆藍寶石了。如果之前買的奢華商品都不再給你帶來快樂了,那10萬的鑽戒只帶來幾天的快樂,你真的還要再花幾十萬,買下一個寶石戒嗎?它可能也只能帶來幾天的快樂而已。

找出能帶給你快樂的消費方式中,效率最高的項目,多花一點在它上面,可以給自己帶來較多快樂小時,少花一些價格高,卻無法帶來相對夠多快樂小時的物品。這就是「快樂降低支出法」,用這個方式,你可以降低支出,而所得的快樂不降反增,通常我們都會發現提高與親人、朋友相處的品質,可以帶來較多的快樂,卻常常不需花太多錢,例如陪小孩、老婆到郊外走走,和老朋友聚會喝茶聊天。另外,就是之前提過的「投資快樂資產」,擁有這些快樂資產,將來不用花錢也能享受快樂。

推薦:踢踏效應巡演(4/10雲林、4/25苗栗、4/26基隆、5/30、5/31高雄衛武營)

2009/02/25

史丹佛高收益存款單詐騙

繼麥道夫詐騙,美國再爆出史丹佛詐騙,這次是8%報酬率的高收益存款單,感覺上手法幾乎和麥道夫詐騙類似,因為都沒有標榜超高的報酬率,所以他們的詐騙行為,在資金源源不絕進來的時候,很容易持續長期維持,史丹佛也是營造出國際成功人士的形象,以及踴躍捐輸慈善事業的慈善家形象。


為何人容易受騙,之前「研究詐欺的心理學家解釋他為何被Madoff所騙」一文已經談過,我就不再重複,人的心理是可預測的不理性,聰明的人學到這些心理學的專業知識之後,如何去運用它,就是為何有人寫書、演講教人如何避免不理性,有人則是羅織騙局,引君入甕,自己扮演起邪惡的巫師。講道德,好像有點俗套,老古板,但是看到這些專業詐騙人士的下場,我們應該還是要理性的思考,誠實才是最上策。不要用知識去欺騙別人占別人的便宜,才是追求人生幸福該走的唯一道路。

免費的午餐是來自糾正自己的不理性行為,而不是去利用別人的不理性行為。

2009/02/24

誰說人是理性的【啤酒與免費的午餐】

坦然面對人不理性的可能性,會讓我們人生過得比較快樂,例如我們知道當一群人一起點菜的時候,如果公開點菜,則後點的人易受前面的人所點的菜所影響,在美國傾向獨特性,人會去點沒人點過的菜,在亞洲傾向合群性,會去點和別人一樣的菜,不論如何,後點的人比較容易點到自己不喜歡的菜,所以針對這個不理性,我們應該在別人點之前就先點好,並且堅持自己最初的選擇,不要受人影響。


傳統經濟學假設人是理性的,夠多的理性的投資人,加上夠多的隨機事件,就會有效率的市場,所以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就算有也馬上被別人吃了,就算有也必須保持是個秘密,沒人吃得到。但是我們從本書許多的實驗知道,人是可預測的不理性的,作者因此認為「天下應該是有免費的午餐」的,我們可以用克制不理性的方法,來提高生命的滿足度。設計克服心理的方式,來提早開始儲蓄,提高儲蓄率,例如「明天存多一點計畫」。我認為「付費的理財規畫」也是這樣一種克服人不理性的方式,有助提高生命幸福感,這就是「免費的午餐」的含義,雖然有成本,但是這些做法對各方相關者都帶來益處,且益處高於其成本。

2009/02/23

誰說人是理性的【品格的問題:為何用現金會讓我們更誠實】

實驗顯示放在公用冰箱的可樂很容易不見,放在公用冰箱的等值現金相對不容易被偷。調整選擇權日期、出差報公帳、接受招待宴會與奢華假期,都是比接受金錢賄賂容易去做的不誠實的事。人比較容易去欺騙別人不是錢的東西,因為人會合理化不誠實的行為。


實驗顯示,當給與做弊的獎賞是非貨幣的東西例如代幣時,做弊的比例與幅度會增加,所以想避免人去做弊的獎勵,應該要以現金為之,或是將非貨幣的東西明顯的標價,而且要看得到,我們只有在看得到現金時,才會把錢當錢看,虛擬貨幣沒有現金讓我們誠實的效果。對非貨幣的流通工具,防弊的措施必須更嚴格。

銀行吃掉紅利積點與收取高循環利息和違約金的做法,也是這種欺騙的心理,因銀行因為紅利、里程數、循環信用餘額都不是現金,而輕易說服他自己,吃掉紅利、里程數,或大幅增加高循環利息和違約金,不是向消費者搶錢的行為,他們合理化這些電腦數字並不是錢,只是因為它和現金隔了一層紗。

2009/02/22

誰說人是理性的【品格的問題:人為何會不誠實】

這一章裡,作者直接批判當代專業人士的不誠實,諸如律師、醫師、華爾街的經理人,為了自身利益,調整觀點與「扭曲」事實,變得不誠實,專業倫理喪失,我們理財規劃業也要注意這個人性弱點。作者認為這是人類可預測的不理性,雖然我們都推崇誠實,但是有機會的時候就會欺騙,但又不會太過分。


常看聖經、可蘭經、佛經有幫助,親筆簽名的誓詞也有幫助,外部措施的法令直接限制與禁止,當然也是有幫助誠實的行為。專業的概念源自宗教,又傳到醫療與法律領域,這些專業人士掌握難解的知識,不僅有能力,也有義務要明智誠實地運用自己的力量,專業人士常見的誓言,就是要提醒人們要盡專業的義務。

實驗顯示,當人被給與做弊的誘惑時,幾乎人人都會做點小弊,就像將公司的原子筆「借」回家一樣,很多人還是認為自己很誠實,但是做點小弊的時候,人似乎不會去衡量好處與做弊的風險,這也是為何最近歐巴馬陣營推出多位部長候選人,都被發現不是失誤漏報所得稅,就是失誤接受贊助交通工具沒有申報,人做點小弊的時候,不會去衡量將來可能的損失,也不會衡量這些事會被發現的機率。

2009/02/21

企業政治獻金之公司治理

企業集團向政治人物提供政治獻金,卻沒有經過股東同意,實在是很不理想的制度,當然也許他們的章程或是董會都有特殊授權,或有通過提供這些政治獻金的決議,我現在不能確定,不過企業這麼不想讓人知道他們的政治獻金,怕被比較,也許該考慮我的建議。


但是對其實只掌握10%~20%股權的經營團隊,卻使用其他80%股東的錢來作政治獻金,這實在很沒道理,政治獻金對企業經營真有好處嗎?恐怕好處都在企業主個人,而沒有分沾到所有股東身上,被捐的人,想的也是欠企業主個人的人情,而不是公司股東。

我相信多數公司的股東可能是藍綠參半,國民黨與民進黨都有,企業主用他私人口袋的錢去送總統兒子婚禮禮金,我雖不認同,也沒發表什麼意見,但是拿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的錢去作政治獻金的決議,真的值得拿出來檢討。

如果企業真的有多餘的盈餘不想發給股東,而想捐獻政治獻金以及捐獻給慈善團體,是不是應該考慮用通訊調查的方式,調查所有股東的意願呢?至少用股東選擇出來的藍綠比例,企業主自己也不用去承擔偏心或壓寶的指控,因為這是所有小股東的意志表現。

2009/02/20

誰說人是理性的【價格的力量】

在安慰劑的效果上,價格有增加暗示的力量,醫療歷史上有很多安慰劑效應的故事,例如:內乳動脈結紮手術、關節鏡沖洗清創手術、蟲子分泌物治療牙痛、正宗埃及木乃伊粉末治癲癎。民國初年魯迅也有記載當時認為包子沾剛被砍頭的死刑犯的鮮血可以治肺癆。


我們現在知道必須用盲目的對照組做實驗,才能確知療法是否真的有療效,還是指示安慰劑的效果,安慰劑的效果來自暗示的力量,頗受好評的新療法,知名的醫師替你治療,醫師或護士跟你說他相信你會好起來的信念,高價的藥品給你一分錢一分貨的增強暗示力量,都會讓我們有預想正面結果的效果,除了信念,制約效應也會發生效果,看到護士拿止痛劑的針筒來,還沒打,我們腦中自己就會分泌腦內啡,減輕疼痛。

腳底按摩的療效,可能也是這種暗示的效果,一個病人和一個沒生病的人,都去做了腳底按摩,兩個人事後都覺得身體好一點了,並沒有表示腳底按摩對病人就有療效,而一個好的設備環境,加上穿著整齊制服的師父,更能增強暗示的效果,甚至付全額價格時,也會比打折的時候暗示效果更好。含咖啡因飲料的測試,高價不但主觀感受精神較好,實際上測驗解字謎的客觀分數也較高,而對產品文字的描述,例如此飲料有助於解字謎,就足以產生預期心理,讓解字謎的分數變高。提供金字塔頂端客戶的理財規劃服務似乎也應該要如此設計定價,以沒有打折的原價與高價,將可以產生較佳的暗示效果。

折扣效應是因為我們對低價的潛意識的預期心理反應,理性的人有機會克服這點,還是一樣認為折價品有相同效果。這個世界上可能有許多高價的安慰劑,但是如果安慰劑真的會產生主客觀的改善,你要不要用呢?事實上,安慰劑絕非只是心理作用,它意味心靈的力量極大,可以控制身體。醫生也常提供病人安慰劑,例如病毒型感冒其實用抗生素無效,可是病人還是需要某種心安的藥,例如最近很熱門的維骨力,也沒有盲目對照組實驗證明效果,可是在健康食品商猛打廣告之下,有安慰劑效應,你說,醫生該開這個藥給病人嗎?健保又該給付嗎?作者認為我們需要更多盲目對照組實驗證明醫療行為真正有效。

立法院實況轉播
2009FPAT募集CFP義務服務講師
尋找CFP認證之理財顧問搜尋工具

2009/02/19

誰說人是理性的【預期心理的效應】

兩個人同時看到一個事實發生,何以常常有截然不同的發現呢?在球賽的關鍵時刻,往往兩方的球員對關鍵判決都有不同的看法,可是明明是同一件事,怎麼會兩個人都說他看到的是真的,是角度不同?還是預期心理的效應。


在麻省理工的實驗顯示,讓學生在兩杯試喝後的啤酒中選一杯免費贈送,多數人選了加義大利黑醋調味的啤酒,但是如果事先告訴大學生,一杯是普通啤酒,另外一杯是加義大利黑醋調味的啤酒,學生就會選普通啤酒,可見如果你在實驗前先告訴對方不好的訊息,預期心理就會自我實現。同樣地,給學生試喝咖啡,問他們是否可以在飲食部販賣,當器具精緻優美花俏時,學生覺得咖啡好喝,可以在飲食部販賣的比例也大增,顯示環境氛圍高級,咖啡嘗起來也就高級。星巴克就是這種體驗的營造高手。

如果你一定要誠實說出啤酒是加了義大利黑醋調味,你也要在體驗之後再說出這個知識,這可能是人傾向延續自己體驗後所發表的意見,不願意因知道知識就改變先前體驗的感言。事後知道通常不會讓人改變選項,或因而不喜歡一個東西,只是會和完全不知道的選擇一樣,事後知道的人會比較理性去體驗人生,所以不要在別人去看電影前,告訴人家結局或感想,讓他理性去體驗,事後再來討論分享。

相反的你也可以在請客時用高級適合的酒杯裝酒,請人看電影前提到這部電影如何大受好評,或在行銷時提供能增進預期心理的資訊。可口可樂的品牌聯想更是這個世紀有名超巨型心理實驗,可口可樂的好喝是和受測驗者知不知道將要喝的是可口可樂,當他知道時,核磁共振顯影顯示大腦前側主管記憶、聯想、認知思考的背側前額葉皮質(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會啟動。可口可樂的優勢是品牌聯想,而不是配方。

預期心理形成刻板印象,刻板印象反過來影響人的行為,有名的例子就是破世界紀錄的趨勢,當一個世界紀錄被破,不久之後,能超越舊世界紀錄的人就馬上變多,因為新世界紀錄顯示舊世界紀錄不是不可超越的極限,於是這種預期心理就讓舊世界紀錄較容易被達成。實驗顯示,只要讓人多接觸性別議題,測驗前提醒她們是女性,就會讓數學測驗平均分數下降,提醒他們是美國亞裔族群,就會讓數學測驗平均分數上升。給斯文的文字讓人造句,就會比給粗魯的文字讓人造句,使受測者在造句之後的一段時間,變得較慢去插嘴。促發老年概念的字彙造句,則會讓人離開實驗室時走得較慢。

戰爭的兩方,看著相同的史實,卻對誰發動戰爭,誰該被譴責有極大的分歧。解決爭議的方式也許就像盲目的啤酒測試,先不要說明是哪一方做了什麼,而是先「盲目」地呈現客觀事實讓大家體驗,排除先於經驗的知識和先入為主的觀念,瞭解自己與對方都可能有偏見,接受由中立第三方來仲裁,才能解決衝突。

我們似乎也可以利用這種「預期心理」「刻板印象」的方式來改善自己的行為,說好話、想好事、寫好文、聽好歌,讓自己成為一個好人,多思考年輕人的觀念,減緩自己做出老年化的行為。多讀歷史上你的偶像的故事與思想,讓自己的表現與思維更接近理想,這也是為何基督徒應該每日研讀聖經的道理,你讀什麼,想什麼,說什麼,都會影響你的行為,所以你要讀基督的話,想基督的故事,說基督會說的話,自然就會表現出一個基督徒該有行為。

PJHUANG社群開幕

2009/02/18

誰說人是理性的【不願關上門的結果】

連作者丹這個外國人都知道項羽「破釜沉舟」在鉅鹿打敗秦軍的故事,可見這個中國歷史故事能被流傳下來的確有其社會意義,我們中國人其實也很懂這個【不願關上門的結果】就是會讓你失敗的心理。我們經常用很多東西去換取更多一點選擇,毫不仔細思考是否真的需要那個額外的選擇,以及維持這個選擇所耗費的心力,適足以破壞我們的成功。


我們忙著看似重要的事,忘了給最重要的事更多時間。而這所謂看似重要的事,通常就是保持我們的選項存在,給麻省理工的大學生的實驗顯示,大學生不但浪費成本在維持即將關閉的門開啟,甚至當調整維持即將關閉的門開啟的成本變高時,大學生還是學不會在三扇門都嘗試幾次後,放棄兩扇門,專攻效率最高的那扇門,才是從這個遊戲中得分最高的策略,最後即使讓門不會徹底消失,只是隱藏,只要再點一次都能回復,這群優秀大學生還是無法忍受門關閉的心理損失,無論如何都要阻止門關閉。不願關上門的結果就是浪費在追逐毫無價值的選擇。


最重要的事可能是子女的童年正在溜走,最重要的事可能是和配偶共度的時光被侵蝕,別讓加班或其他無數可能的自由選擇,阻礙了你花在你自己最重要的事上的時間。因應之道就是自己主動關上一些門,在賀卡名單上刪除一些人,刪除一些到不了哪裡的子女課外活動、加班、活動與關係,退出浪費時間的委員會,因為這些都浪費我們的注意力。一直想保有選擇的自由,太過猶豫不決,終究要付出代價,不論是國會延遲立法還是單身的上班族錯過姻緣。史丹福或麻省理工,其實都好,別為了一定要比出高下,猶豫不決,反而錯失了最重要的事,把你自己當做的事做好。



PJHUANG社群(P團)討論區設定完成

2009/02/17

誰說人是理性的【所有權的昂貴代價】

為什麼人會畢帚自珍呢?針對杜克大學的大學生的實驗顯示,同樣經過辛苦過程去排隊抽籤看校隊比賽的人,已經抽到票的人願意賣出票的價格,和沒抽到票的人願意向別人買這張票的價格,天差地遠,這就是【所有權的昂貴代價】,我們因為擁有,而會高度珍惜自己的東西,導致無法理性做出決定,減少許多合理交易與改變的可能性。


抽到票的杜克大學大學生,想到的是失去已得的票所能帶來的快樂經驗與回憶,所以要求極高的補償。沒抽到票的杜克大學大學生,想到的是這筆買票的錢,所能夠購買的其他選擇,例如在運動酒吧裡看比賽還加上食物與啤酒的錢。我們可以說這是害怕損失的效應,因為抽到票的人害怕損失重要的大學生活回憶。也可以說是情緒影響我們的決定,因為抽到票的人聯想到高漲的球賽情緒與可能帶給他的回憶,他們認為回憶是無價的。


出售二手車時也容易觀察到這個現象,一個你青少年時候第一次發生關係的車子後座,似乎讓你出售中古車帶來損失回憶的感受,可惜買家對這台車一定沒有相同的感情。商人很懂這個道理,所以現場拍賣競標的方式會讓出價人短暫以為東西是她的了,於是願意為這個虛擬短暫的所有權,繼續和另外一個人出價下去。所以購買產品可無條件退貨也是類似的概念,多數人試用後不會輕易放棄這個擁有的回憶與感受。這也是我們為何「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因應之道,則是把人生當做一個旅程,總有一天我們要死亡結束,所有在這個過程中暫時給我們管理的東西或財富,不要當做是我們所擁有的,而是我們暫時代理社會(或上帝、或任何你信仰的超越的存在)管理,對身旁的事物抱持一點疏離的感覺,藉此節制想要擁有的慾望。也有點「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禪意。

PJHUANG社群(P團)討論區設定完成

2009/02/16

誰說人是理性的【拖延和自制的問題】

人是可預測地有拖延和自制的問題,我們知道需要為退休而儲蓄,因為總一天人會失去工作的能力,但是卻一再拖延沒有開始儲蓄,我們總是在消費上沒有自制的能力,拖延該去做健康檢查與去維修車子的時間,總是在面對不健康的油炸食物時,失去自制力。作者丹認為,拖延和自制來自於上章所提的情緒高漲的影響,我們在理性時訂下儲蓄計畫、健康食物計畫、預約健康檢查,卻在情緒高漲的影響時,認為先享受一下,拖延到明天再去做也沒關係。


在大學生的學期作業期限實驗中顯示,即使是很理性優秀的大學生,也有很多人對自己未來會拖延的可能性不了解,由老師指定平均期限分段交作業的學生,普遍比老師完全放任,只要學期末以前全部交出來就好的班級學生,作業品質要好,讓學生自訂期限並對其所訂期限有罰則的班級則是中等,細部資料顯示自知會有拖延問題而將自訂期限平均分配的學生成績較好。這顯示外部權威式的設定限制與罰則,有助於改善拖延和自制的問題,這就像國家的法律一樣,是由國家力量權威的設立,不管你是否喜歡願意,都要遵守。

其次的方式就是讓人自願承諾一個帶有外在罰則的限制,這也會提高自制力,改善拖延問題,這就好像政府所設立的自願退休金儲蓄計畫,例如任何台灣的勞工都可以參與勞工退休金自願提繳方案。商業上,例如長年期儲蓄險、長年期年金險、長年期儲蓄計畫與長期的購屋貸款都有類似的效果,因為提前結束都有不小的罰則,而且也都是消費者自願承諾加入的契約。很多企業的福利活動會要求員工先繳押金,如期參加活動就退費,否則就沒收押金為處罰也是同樣的道理,這的確可以提高員工如期參與的自制力。

2009/02/15

誰說人是理性的【性興奮的影響】

這一章想說的是情緒對人類理性的重大影響,比較極端的說法是我們每個人都有黑暗的一面,都像一個雙面人,當情緒高漲的時候,這個黑暗的一面就會佔據我們的心靈,讓我們做出平靜時預測自己不會去做的事情,我們因為情緒而變的不保守、不道德、不顧安危。


作者舉的實驗例子是他在美國一流學府柏克萊大學,對大學生所做的實驗,這個實驗顯示當大學生在性興奮達到接近高潮的時候,他們對相同的問題,會有截然不同的回答趨勢,這個趨勢就像我們所想的一致,每個問題,大學生在性興奮的情境下,都是變的比較容易去做,和不喜歡的人做愛,用不尋常的方式做愛,用不道德的方式強迫別人做愛,或是不戴保險套做愛。

之前一篇討論人為什麼會受騙的文章,也同樣指出這一個關鍵,設騙局的人都是善用情緒來讓人受騙。我們必須承認自己是可預測地,容易在有情緒時做出平靜時不會做出的非理性決定,然後學會改善自己。對青少年,我們要強迫他們隨時帶著保險套,因為在性興奮的影響下,他們很可能做出非理性決定。而且要盡量讓他們避免進入性興奮的情境,不要以為他們有理智,能隨時說不,人類是可預測地沒辦法理智地說不,最好的方式就是先一步預防性興奮,別讓情緒高漲。

生活之道」的作者奧斯勒曾經對大學生說過,培養自己「沉穩」與「寧靜」的特質十分重要,似乎也可以和這裡「性興奮的影響」或「情緒的影響」相互輝映。不論是佛教、基督教或天主教的修行,幾乎都是強調要控制自己不受情緒的影響,各個宗教的高僧大德、牧師或教宗,都是給人十分慈祥平靜的感覺。成熟的人似乎就應該是個善於控制自己情緒的人,不讓自己心靈的黑暗面任意滋長的人。我們該暸解人類理性的極限,情緒出現時理性就會退讓,學會體察自己是否已有情緒,別在情緒出現時做任何決定,會活的比較快樂。

2009/02/14

誰說人是理性的【社會規範的成本】

我不確定這個現象是否只出現在人類的社會中,我們人類社會文化裏,將彼此之間的互動分為兩類,一類是社會規範,一類是市場規範,而這兩種規範之間是相互衝突的,一個時間一種環境,你只會使用其中一種規範,而且一旦市場規範的行為闖入社會規範的領域,原先以為這是社會規範的人會十分生氣與難過。

我相信這是一種群我分際的結果,我們對認同的社群,會採用社會規範,例如親族好友之間是採用社會規範,你如果提議在丈母娘請客的宴會中要付錢給她,你真是搞不清楚狀況。在社會規範中,我們互助,不確定別人何時會幫助我們,我們也樂意先去幫助別人。在市場規範我們事事談錢與自由市場交易規則,事實上,只要強調錢與金錢報酬,就會讓人採用市場規範。

可惜的是實驗顯示,人在市場規範中,雖然較多的錢會激勵人做出較多的努力,人真正最努力的時候,往往是為了社會規範而去做事的時候,這就是慈善事業與大愛能發揮的原因。在愛情上,我們說最昂貴的性愛是免費的性愛。我們可以看到律師願意免費為貧窮的人服務,CFP認證理財顧問願意免費做許多義務社會工作,著名的冠軍舞蹈老師願意免費推廣輪椅國際標準舞,頂尖的武術老師願意免費教學生武術,這些專家如果要他們收一點小錢,反而很多人就不願意做這些事情了,因為如果他們要收費,沒有學生付得起。

警察為了保護人民願意犧牲生命,不會是為了市場規範中所得的薪資,而是因為社會規範中,人民敬重他們對社會的貢獻,他們也認同警察這個社群的榮譽感與使命感。用禮物取代酬金,尤其是沒有明確標價的禮物,可以增加社會規範的感受,價格明確的禮物會給人和現金一樣的感受,所以我們都知道送禮時要將標價撕掉,這才是符合社會規範的方式。光是思考到價格就會讓人進入市場規範,所以和女友在餐廳約會時,千萬別提菜單上的價格,這是我們為了維持在社會規範中所必須付出的代價,或說是社會規範的成本。即使花了大錢,也不能提到錢,最好是讓價格越不明確越能將關係維持在社會規範之內。

父母托兒所接小孩遲到,原本是一種社會規範,如果用罰錢的方式,會造成市場規範,讓父母認為只要付錢就可以晚點去接,最後即使不罰了,父母反而認為現在既沒社會規範也沒市場規範,遲到更嚴重。企業想和客戶建立社會規範的關係,因為會有較高的忠誠度、容忍一些錯誤,但是如果你要多收費或收高額遲繳罰金,都會一次毀了你建立社會規範關係的努力。想建立關係,就不能太嚴格罰金。公司內部對員工也應該多用社會獎勵和聲譽作為鼓勵的辦法,社會規範是促進員工充滿熱情、積極、忠誠。促進客戶推薦(Referral)也要多用社會規範的方式,而非訴諸金錢。開放原始碼社群與內華達州火人祭都是一種社會規範關係的範例,互助,彼此交換服務,而不談金錢市場交換,社會規範較多,市場規範較少的生活,會讓人更滿足、有趣、有創意、有成就感。我們在個人理財與退休規劃中,也應該注意生活中這個面向的維護。

2009/02/13

誰說人是理性的【零成本的成本】

免費、零運費、零卡路里、零脂、買一送一、滿額送免費商品,這些宣傳行銷手法或描述方式對人類有無比的吸引力,行銷專家深知這個道理,我們理解這個現象後,必須學習改變自己這個明顯的不理性行為。而政策執行者應該理解「零元效應」而對重要的政策採取零元策略,而不是低價的方式鼓勵,例如:X歲以上的免費健康檢查,給電動車免牌照稅。


實驗顯示,賀喜巧克力(較低價)與瑞士蓮巧克力(較高價),如果以差異價格來做成本分析,理性的選擇是以2元買價值50元的瑞士蓮巧克力,獲利48元,而放棄以1元買價值5元的賀喜巧克力,獲利4元,當兩個選項價格各降一元時,「零元效應」會讓多數人無法理性地選1元買價值50元的瑞士蓮巧克力,獲利49元,而會選擇免費(0元)得到價值5元的賀喜巧克力,只獲利5元。人是如此的可預測的不理性。

「零元效應」的原因應該是來自「損失趨避」或說「害怕損失」,因為表面上無成本的選項,讓我們容易選擇,較不易後悔,因為不論怎樣至少不會虧,因為即使是1元便宜買的瑞士蓮巧克力還是有可能是不喜歡吃的口味,甚至壞了、過期了。免費讓我們神奇地選了它,而這個衝動的趨勢,就是【零成本的成本】,也就是「機會成本」,失去1元便宜買的瑞士蓮巧克力賺到49元好處的機會成本。

2009/02/12

誰說人是理性的【供需的謬誤】

「人類行為的重大法則,要讓人渴求一樣東西,唯一要做的事就是讓這個東西難以取得。」作者丹從大溪地黑珍珠的故事來說明,原本沒人想要的黑色珍珠,當企業家等了一年,製作出優良品質的黑珍珠,找關係放在紐約第五大道的櫥窗展示,並且標上天價,在時髦高檔雜誌上刊登精美的全頁廣告,才創造出紐約名媛對黑珍珠的需求,與黑珍珠的高價格。


企業家用紐約第五大道的櫥窗展示優良品質的黑珍珠,並設下天價,作為「定錨點」,這章要講的就是定錨效應(ANCHOR EFFECT),或換個名稱就是鵝的「銘印效應」。實驗顯示一個任意的數字,例如身分證的後兩碼,只要你用這個數字當作購買問題中的售價,來問被實驗者,願不願意用這個數字的價格買某商品,然後再問他願意用多少買該商品,就可以發現這個身分證的後兩碼,一個任意的數字,產生「定錨點」,讓後兩碼高的人,出價偏高,這就是目前廠商常見的「建議售價」手法。我們和鵝其實差不多。

而且這種購買決策所形成的「定錨點」效用很久,一個原住高房價區的人搬到低價區,還是會用原房價來當預算去購屋,反之亦然。第一次聽噪音以10元定錨的人,即使後來第二次再以50元定錨,還是沒辦法改變,第一次低定錨的人願意出價還是低於第一次高定錨的人,顯示同類型(此例為聽噪音)的消費/購買決定,定錨效應很持久,不會輕易被第二次或之後的價格影響。徹底改變類型,讓消費者認為這是不同類的產品,則是一種甩開定錨效應的方式,所以要很注意全新系列產品第一次產品上市的定錨效應,對品牌行銷而言,後面很難再改形象(品牌的定錨點)。

定錨效應之所以會持久,和長期習慣養成有關,這包含從眾(Herding)心理,以及自我因循(Self-herding),星巴克轉移顧客定錨點的方式,在於盡力創造不同的體驗,以區別一般甜甜圈店咖啡,讓顧客接受星巴克高價咖啡的新定錨點。粉刷籬笆可以是苦差,也可以是少年要付費才能享受的福利。聽教授朗讀詩歌,可以是要收費才能去的表演,也可以是有錢拿的任務,端看你如何問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將一個好壞難說的經驗,任意變成愉快或痛苦的體驗。這告訴我們小決定,可能有深遠的影響。

我們應該時常質疑自己的決定,到底是某些隨機的初始行為的後果(Consequence of random anchor effect),還是我們真的根據價值觀所下的決定,「我思故我在」,「未經反省的生命不值得活」哲人提醒我們要多思考。

定錨效應意味供給與需求所達成的自由市場價格,並不那麼理性,事實上,需求很容易受供給者所製造的定錨效應所影響,需求並非與供給各自獨立的項目,漲價時對需求的減少,來自定錨效應的漲價感受,遠大於實際價格該造成需求的減少。事實上在自由市場中,多數人不知道自己所擁有的事物的價值,自由市場交易不見得就能真實反映出產品給我們帶來的快樂或效用,導致我們將低定錨高快樂的東西拿去交換高定錨低快樂的東西,所以自由市場交易並不是極大化個人快樂的好方法。

所以,如果人是理性的,一個沒有摩擦的自由市場是我們理想的極致,你也可以照你自己的自由意識決定如何理財;如果人不是理性的,哪麼政策(或說個人的理財規劃)的制定應該要考量這些非理性因素。選擇讓政府規範自由市場,或是雇用一個比你理性的理財顧問來替你理財,自我設限自己的財務自由,是應該考慮的行為。

2009/02/11

誰說人是理性的【相對性的真相】

丹艾瑞利在第一章【相對性的真相】就直接指出人的不理性是可預測的,其中最明顯,也影響人的一生最多決定的應該就是第一章所要講的「相對性」,換個傳統一點的非學術名詞就是「比較心」或「差別心」,放在小蘋果旁邊的中蘋果會看起來比放在大蘋果旁邊的中蘋果要來的大,人類天生是用比較而不是絕對客觀的量尺在判斷,所以度量衡的統一在人類社會中是很重要的事情,通常都是國家政府的重要任務與功能。


有明顯容易分辨的次佳品項,會讓較佳選項更有吸引力,讓人選網路訂閱($59)或實體含網路訂閱($125),如果在選項上加入一個明顯次佳的只有實體訂閱選項($125),會大幅增加訂閱實體含網路選項的人,明顯次佳的選項被稱為誘餌, 雖然沒人選,卻擾亂了人可能的選擇。這在很多提供給客戶三個選項的業務員中,恐怕是經常被使用。

美女如果在舞會上帶著容貌明顯次佳的朋友,也會增加自己相對於其他類型美女的吸引力。口才好的男士在舞會上帶著社交能力明顯次佳的朋友,也可以提高自己的吸引力。所以同性朋友邀你去參加舞會時,你要想想你是否被當成誘餌了。就像很多女明星如果知道有那位公認美女要出席(例如:林志玲),她們不想被比下去,就會自己不出席,這其實是很聰明的策略。

當我們無從比較時,沒有可參考的比較點時,我們有選擇中庸選項的趨勢,這在餐廳點菜菜單中可以發覺,菜單中最貴的套餐雖然沒人點,相對於沒有最貴那樣選項時的菜單,卻可以大幅提高次高價套餐被選擇的機率。賣場賣液晶電視的業務員也會將三個不同品牌、價位、尺寸的液晶電視放一起,因為你無法分辨不同品牌間的價差是否合理,誘惑你去選次大價位、次大尺寸的電視。破解的方式就是要平常多收集價格與折價資訊,有外部或事先的參考比較點時,決定會比較理性。

華爾街的公佈最高主管薪資揭漏資訊,不但沒有讓主管薪資與勞工薪資倍數下降,反而造成最高主管間競相比較,不斷要求比別人更高的薪資,所以人事部門嚴守薪資秘密是正確的,薪資揭漏只會造成比也比不完的災難,想靠公司董監事酬勞揭漏來抑制貪婪,根本不符合人類天性,應該要由政府設立限制,類似薪資上限,或是最高主管薪資與勞工最低薪資的倍數有個上限,才可能減少人類惡習的影響。

如果25元可以省7元你會放下手上要購買的商品,多走15分鐘去買嗎?會吧!如果455元可以省7元,你還會放下手上要購買的商品,多走15分鐘去買嗎?恐怕不會吧。人會不願意花2萬元買家裏客廳的沙發,卻願意在買100萬的名車時多花5萬去升級車內真皮沙發,這就是人類的惡習天性。我們對同樣一筆金額,在不同比較的情境,有不同的參考價位時,以相對性(比例),而不是絕對的差額來做決定。破解的方式就是要避免提高自己的參考價位,例如寧願開TOYOTA也不要開LEXUS。

CFP持照人注意:填問卷可抵進修時數兩小時
CFP職能分析(JOB ANALYSIS)2009/2/13截止

建議:行為財務學與快樂學應該列入理財規劃的知識領域

2009/02/10

誰說人是理性的【前言】

作者丹.艾瑞利(Dan Ariely)在《誰說人是理性的》【前言】中說明何以他開始這個題目與這本書的緣由,故事從作者丹不幸的遭遇開始,丹因全身70%三度灼傷在醫院治療,他需要經常拆換繃帶,那是一種很痛苦的經驗,丹以他個人的經驗,發覺時常執行這個任務的護士,其實並不一定知道什麼是對病人較好較適合的拆換繃帶流程。因為護士從來不是病人,沒有嘗試過不同的拆換繃帶順序,也不曉得對病人的可接受程度並不相同,更沒有好的實驗來驗證。


丹在痛覺上的自身經驗與實驗顯示,短痛不如長痛,傳統上的「長痛不如短痛」是錯誤的,也許對護士而言是對的,因為他不用忍受較長的拆換繃帶時間,但是對病人而言痛覺較輕的長療程比痛覺較高的短療程要來的容易忍受,慢慢拉開繃帶比快速拉開要好。從這個經歷中,丹發覺到傳統可能是錯的,於是從痛覺領域延伸到研究人類持續反覆犯錯現象的研究。

人類雖然被稱為萬物之靈,是十分神奇的造化之物,但是我們也知道鄰居、老闆、同事、配偶,常常都不符合萬物之靈的高尚描述,我們人類很多時候一點也不完美,推理能力並不理想,脾氣古怪,常常做出事後後悔的舉動。我們似乎有潛力做出正確決策,但是其實多數時候你我都做不出正確決策。我們其實不只是非理性,而且是可預期的非理性,我們的非理性行為總是重複出現。丹認為閱讀重點在於從實驗結果的原則推廣到其他生活中的狀況上,並且思考如何改變自己的行為,讓自己生活變更好。

填問卷可抵進修時數兩小時
CFP職能分析(JOB ANALYSIS)2009/2/13截止

2009/02/09

每天編新舞、每天談理財,每天把握當下

台灣知名的編舞家林懷民在一個訪談中說,成功的定義在於你想做一件事然後你把它做順了,他認為成功不是來自觀眾的喝彩,而是你得要跟你自己算帳,觀眾的喝彩和獎項的讚美當然也是好事,因為這些有助於舞團,有助台灣,但是對他自己而言,他想做的事就是編舞與表演,昨晚的喝采與得過的獎項並不會自動幫他把舞步編出來,每天要編新舞時,他還是一樣驚慌失措,因為他希望每天都不一樣,甚至寧願變差也不願意一成不變,對一個創作者而言,這種對創意、求新、求變的恐慌與需求,是一個成功的人每天應該要面對的挑戰。


讓我聯想到我自己撰寫【上班族投資理財部落格】的心境,每天我打開電腦文字編輯器,一個新的空白的頁面出現,我必需想辦法填滿它,過了這麼多年,我每天還是一樣驚慌失措,反覆搜索過去一天中,我有什麼值得告訴別人的思考、感觸,有什麼不同的方式或創意來描述傳遞我認為正確的理財觀念,要用什麼標題,要寫什麼內容,別人寫過了嗎?我在炒冷飯嗎?我寫的和別人寫的有什麼不同嗎?有創意嗎?即使是比較差也沒關係吧!就是不想只是重複別人說過的話。每天一個挑戰,我也希望我能把這件事做順了。

每天把握當下,才是我們能做的事,昨天的喝彩與榮耀已經過去,昨天的失敗與挫折也已經過去,未來你想做的事,沒有其他人會幫你把它完成,因為它就是該由你來完成,因為它是你想做的事,它是你的夢想。人應該要有夢想,為了夢想,你要每天腳踏實地去做,把握當下,不要坐著空想,不要埋怨後悔,努力把你想做的事,做完、做好、做順,這就是你可以有的成功人生。

2009/02/08

設定一段理財時間給自己

想要把自己的理財功課做好,其中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設定一段理財時間給自己,你可以給自己加一個時間限制,我們平常的一天常常是沒有任何特別的限制,於是乎什麼念頭在任何時間都可能冒出來,除了自己的念頭,你的家人朋友,也可能突然要求你的注意力與關心,導致你在許多事情之間奔走,看似很忙,卻又不知道在忙什麼。


這時候替自己下一個沒有什麼特別道理的時間限制,反而可以改變這種無事忙的狀況,而且多半的時候,你的家人或朋友,都可以在你所自加的時間限制下找到一個可行的解決方案。當你說9點到10點之間你不能和他聊天,但是等到10點時,你會再打電話給他,那時候你可以和他聊十五分鐘,你為他的要求加上限制,也為自己的時間加上限制,別人得到他們可以接受的注意力,你也得到自己掌控的時間。

很多人之所以沒有設定一段時間給自己這麼做的原因,很可能是因為他其實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不知道理財這件事對他自己的人生到底是多重要,甚至是嗨霸去面對自己的財務問題,不願意設定一段理財時間給自己,需要面對的恐怕是讓人不愉快的真實,寧可用我很忙,我的家人需要我的照顧,我朋友需要我的關懷與陪伴,用種種藉口來逃避其實他絕對可以設定一段理財時間給自己的事實。

2009/02/07

「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讚僧」

最近在CFP討論區裏留了一個言,後來有點後悔貼出去,今天讀到這段廣欽老和尚的話,才知道自己何以覺得不快樂,「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讚僧」,別人批評我,即使指名道姓,都該要誠懇感謝,因為他指出我們該改進努力的方向,更何況沒有指名道姓,也不是針對我,我卻自以為是地表示慍意與不滿,實在是欠缺修養,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


上班族在職場上,其實也常常會遇到這個問題,當你負責的一件工作被別人提出來檢討錯誤時,有多少人能保持這個「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讚僧」的團隊合作精神,即使別人指名道姓都能不動慍色,從內心感謝對方的指正,還要讚美感謝對方,即使可能是遭受到誤會地汙蔑指控,有多少人能安心不動聲色,不到處辯駁,繼續做該做的事而不受白眼流言紛擾。

2009/02/06

舞者們!穿上你的護具吧。

一位跳舞的朋友最近受傷所苦,腳幾乎使不出力氣來,必須停止跳舞,要好好休息,去醫院檢查發現是椎間盤突出,真是令人擔憂。前幾天在市圖看到一本2008年的開卷好書『一個外科醫師的抗老祕方』許爾文‧努蘭(The Art of Aging老的藝術),作者強調一個觀念,我們應該「要認清自己是上了年紀的人」,但是同時「不要認為自己是上了年紀的人」,這本書讀起來會讓人思考很多,即使尚未真的步入老年,其實我們總會有那麼一天。


朋友的苦,讓我回想起這次從十二月開始的踢踏舞學習經驗,大概上第二堂課後,我就發覺自己膝蓋在痛,畢竟這是個一直連續用力使用腳的運動,一堂課90分鐘,其實也不算很短的時間,我知道自己不能和自己20歲的時候比較了,那時候可以拼命練,練到身體記起來,現在我沒辦法這樣,我需要科學一點的學習方式,我需要科學一點的輔助。所以我開始尋找熱身的方式,練習時輔助支撐的護具,跳完後舒緩保護的方式,記譜的方式。

這就是「要認清自己」的意義,其實「理財規劃」的重點也在這句話裡。

我想我大概是整個踢踏舞教室裏唯一上課會戴上護膝的人,很多人想到這一點「你是唯一的一個人」就可能打退堂鼓,因為不想和別人不一樣,男生可能更不願意戴,因為這有點示弱的感覺,好像自己比別人不健康不強壯的感覺,一般人的人性如此,不願意示弱,不願意和別人不一樣。這讓我回憶起一個故事,美國冰上曲棍球是個很暴力的運動,常常衝撞也很容易受傷,早期職業冰上曲棍球球員都不願意戴上護具比賽,因為要彰顯自己的強壯、勇敢與氣勢,即使心裏大家都怕受傷,只要對方不戴,我就不戴。這種匹夫之勇讓很多優秀職業冰上曲棍球球員受傷,直到職業聯盟規定,上場一定要戴護具,才終止這種無謂地盲目的不戴護具行為。

所以,舞者們!穿上你的護具吧。如果我是舞蹈教室的擁有者,我會嚴格規定沒有穿上護具的老師與學生都不准進入教室,就像教室提供臨時的踢踏舞鞋借用,其實以可以提供臨時的護具護膝給老師與學員。想想有多少學生可能因為發現自己腳痛,不願意示弱地在課堂上一個人戴上護膝,而決定乾脆不要來跳了,就知道舞蹈教室的擁有者要下這個決定,應該是多麼地容易。爲了要能長期學舞跳舞,當然要穿上你的護具,「句點」。

我找到的方式:
熱身:腳踝自然順勢活動20~30下,無需旋轉腳踝,因為那不自然。
膝蓋自然順勢上抬活動20~30下,同樣無需旋轉膝蓋,因為那不自然。
伸展小腿後方肌肉(直膝向後)
伸展大腿正前方肌肉(單腳屈膝以手拉腳踝向後)

練習時:戴上運動型護膝,穿厚一點的籃球/網球運動襪支撐腳踝

舒緩:用OSIM iSqueeze,用蓮蓬頭冰水沖膝蓋與腳踝各個方向,直到覺得很冰很冰(模擬冰敷)

平常:多練習坐姿膝蓋自然順勢上抬的動作,一天100~200次,增加膝蓋附近肌肉的強度,避免長時間練習時,膝蓋無力而受傷。

2009/02/05

學習爵士搖擺SWING的旅程

在開始學踢踏舞之前,並不知道踢踏舞與爵士樂之間的關係,原來美式踢踏舞在美國早期爵士樂的發展中有頗為重要的地位,因為當時爵士樂是極為小眾的黑人音樂,沒有傳播管道,很多人是經由看舞蹈的過程初次欣賞到爵士樂,當然後來錄音技術進步,舞蹈就不再是爵士樂傳播的重要管道了,黑膠唱片成了主流。


因爲這個爵士的源流,在學習美式踢踏舞的過程中,常常聽到即興踢踏舞表演,以及搖擺節奏的踢踏舞方式。但是何謂搖擺(SWING),對我這個爵士節奏的新人而言,真是困難的描述,不論是網路上的資料,或是老師的細心講解,都沒辦法讓我感覺徹底真的懂了搖擺(SWING)。我決定繼續尋找書籍。

這本「美國爵士樂全攻略」Jazz 101 by John F. Szwed - A Complete Guide to Learning and Loving Jazz在第35頁如此定義搖擺(SWING):

搖擺(SWING)已成為爵士樂最具隱喻色彩的術語。搖擺是體驗節奏的方式,它是處理節奏的態度,也就是所謂切分音(syncopation)。具體而言,就是反拍重音切分(off-beat accentuation),或用搖擺八分音符(swing eighth notes)演奏,它指的是以不同程度的時值(value)或長度演奏出來的八分音符。

反拍重音切分….指的是把重音放置在一個預期拍子的前方或後方,或強調出一個不預期的拍子。

我對上述文字的理解是對一個普通的4拍小節的8 Beat 鼓法或踢踏法,1合2合3合4合,合拍就是前一段,書中所指的反拍(off-beat),重音切分表示你要在音樂的合拍上加重音,搖擺則是除了合拍加重音,還會將合拍這個重音放置在一個預期拍子的前方或後方。以16 Beat (1e&a2e&a3e&a4e&a)來看原本的4拍小節,原本的8 Beat鼓法或踢躂法還是會重踢在&反拍上,輕踢在1234的正拍上,搖擺則是將&的重踢移到a(後移),跳成1e&A2e&A3e&A4e&A。同理,當然也可以前移到e上成了1E&a2E&a3E&a4E&a。

常見的爵士鼓法,還會在1、3拍正拍加重音,2、4拍正拍放輕(4/4打法),甚至完全無聲(2/4打法),觀察閱讀爵士鼓鼓譜練習,可能也能對踢踏舞即興的短句練習很有幫助。

希望這一點對踢踏搖擺(TAP SWING)的整理能對其他同好有所幫助。

有踢躂舞友推薦[搖擺女孩]DVD

2009/02/04

如何做好網路社交發展(P團準備)

我們在人際關係的建立中,需要注意社會習俗中的潛規則,如果希望成立一個好的社交團體,則必須讓社群中的成員都熟悉如何做好社交發展的方式,並不是要規定一種交友標準流程,而是需要讓成員普遍地掌握一些基本技巧與原則,適當的社員間交流才會讓社群活潑生動起來。


首先是需要有個特定哈啦地區,就像酒吧裏的吧台,坐在吧台上的人,即使是陌生人,社會習俗中的潛規則就是可以和他攀談,而坐在離吧台越遠的桌子的人,通常就是需要隱私,不想要陌生人來攀談哈啦的人,所以討論區需要區分,而且需要一個特定區域,公告週知,這區就是讓你哈啦五四三的。基本的哈啦句型就是類似"Lovely day, isn't it?"或"Bit crowded, isn't it?"或 "Not very lively here tonight, eh?"或"Nice day, isn't it?" 或 "Doesn't feel much like summer, eh?"這種無關個人的疑問型式的評論句。既非真的問句,也非真的有意義的評論,就是我想跟你哈啦,你想不想跟我哈啦的開場白。

要求大家都要到自我介紹區,開一個新的主題,作個適當的自我介紹,並且以類似開放式問句的方式作結尾,這可以有助於對這位新成員感到有興趣的就社員,有給予回應的機會,適當的表示對新成員所提及的經歷和嗜好有興趣,或是適當地讚美新成員自我介紹中所提及的內容,都可以讓新舊成員如果彼此有興趣可以輕易打開第一個話題。

彼此第一次接觸後,可以開始分享較為深入或個人感受與理財規劃的話題,例如可以在合適的討論區發表主題文章,然後直接寄出文章聯結給你想知道對方看法的幾位成員,而可以在該主題文章中,持續交換意見,同時也讓其他人有機會知道這些意見的交換。其他人在閱讀別人的分享或討論時,要注意避免太瑣碎地打斷對話,岔題或是頻繁詢問問題,導致原討論失焦。仔細讀別人文章想討論的主題,在感覺到對方期待大家表示意見,接下去討論的時候,再發表回覆。一個常見的期待大家表示意見的社交訊號就是文章以一個開放式問題作結尾。例如你可以問WHO、WHEN、WHERE、WHAT、WHY、HOW,或是兩三個5W1H組合一起的問句。

在發表文章與回覆文章時,態度應該要讓人感覺中庸謙虛,用字與句型要稍有變化,甚至加上圖片,以維持閱讀者的興趣,文章沒有音量與腔調,可以用就是字型大小、粗體、斜體、底線與色彩來變化,表示同一個普通句子中你想帶的情緒與感覺。實體的社交活動中,之所以有些人不太會與人社交,通常是因為他不太會讀別人的肢體語言,或是不熟悉對話中語調暗示的意義,而在虛擬社群中社交比實體更難,因為完全沒有觀察肢體語言語和語調的機會,需要不同的虛擬網路社交技巧。讚美與表示很有興趣,是虛擬網路社群中最類似微笑的回應方式。

註:本文爲P團社群發展的準備文章
參考:Social Issues Research Center

20090218二月份CFP三三讀書會

DEAR ALL (註:指CFP持照人)

我們的2/18讀書會已就緒,就等各位來參加
時間是2/18 PM19:00(請勿遲到哦!)

地點是單堤咖啡慶城店(北市慶城街23號)近南京東路捷運站 ,先施百貨附近

同時,為了讓更多人知道這個資訊
我會同時發出邀請函,邀請出席FPAT年會的北區CFP
以及2008年12月認證的新科CFP來參加

這回的地點大約可以容24位朋友左右
請各位一定要回信給立楷,表達是否出席

否則到時就坐門口啦
請各位儘速回覆囉

屈立楷
Blog:http://www.wretch.cc/blog/leeeogiga
[轉寄二月份CFP三三讀書會通知]

2009/02/03

幸運女神

想超越市場報酬率是註定徒勞無功的事嗎?還是一件極為辛苦,但是難以確認獲利是來自努力,還是來自運氣的活動呢?從美國華倫巴菲特與查理孟格的例子來看,很難說沒有機會,只是成功的人到底是靠運氣,還是存在可靠的方式呢?


閱讀「名人投資學」的時候,引發我再次思考這個基本的問題,如果這個基本問題的答案是否定的,想超越市場報酬率是註定徒勞無功的事,那麼直接買進全市場指數的指數型基金是最合理的決定,市場報酬率來自於經濟的成長,並且假設從經濟成長中獲利的企業會將部分利潤分給它的股東。而這個市場報酬率長期而言會優於借錢給別人的債券報酬率。

如果超越市場報酬率是有可能的,我想當然是有可能的。事實上,也一定會有人超越市場報酬率,因為市場報酬率是一個平均值,總是有人高於平均,有人低於平均,除非所有人都採用投資在全市場指數的買進持有方式。只是成為哪個超越市場報酬率的人,有沒有保證的方法,固定的方法,機率較高的方法而已。

就像我之前多次用輪盤來說明下注策略與打敗賭場的模式,長期對整體投資人而言,不可能超越市場報酬率,因為就像賭場有抽佣,股市交易有成本,而且企業主與員工分紅都會分掉整體投資人的部分報酬率,讓股東獲得低於市場報酬率,也低於經濟成長所能帶來的報酬率。

但是我們個人去參加一次賭場賭博之旅,就像我們過自己的一生一樣,是有機會能在一生的其間中提高自己在賭場賭博之旅大勝的機率。雖然股市遠比輪盤複雜,沒有一定的提高勝過賭場機率的方式,參考股市中過去的勝利者的策略,還是有參考價值。整體而言,投資人沒有全部的人都超越市場報酬率的可能。個人而言,應該有可以調整機率分布,讓自己大勝的策略,也就是大多時候小輸,少數時候大勝的策略。但是由於股市遠比輪盤複雜,這個小輸大勝的策略,不像輪盤那麼清晰,甚至可能每個時代因子都略有改變,需要辛苦努力的尋找,才能提高幸運女神降臨的機會。

大腦真得很厲害:即使是中風,也不是絕望的開始

2009/02/02

20090216中區CFP聯誼會

1/19那天已經辦了一月份的中區CFP聯誼會,與會人數在30人左右,也許年關將至,各位CFP的工作都非常忙碌.

下次中區CFP聯誼會的時間在2/16星期一晚上六點半,文心路與櫻花路附近的風尚人文咖啡館.歡迎中區CFP以及其他地區的CFP蒞臨指導.

林宏銓

[轉自FPAT CFP討論區]

減重方式分享

不知道已經是第幾次的減重與復胖的循環了,這次的減重循環開始於1月16日那篇「減肥與理財」,是因為聽了歐普拉的線上節目,引發自己重新安排優先順序的念頭,才半個月就效果顯著,比最近印象中最重的體重數字,今天的體重已經減少了5公斤,而且感覺十分良好,特別再推薦一次這個簡單的減重方式。



第一個重點是你要承認自己過去一定是沒有把自己的健康放在最優先的地位,排在它前面的選項,可能是「事業」、「愛情」、「友情」、「親情」,每個人都不一樣,但是你必須改變你的優先順序,把健康與堅持減重方式拿到最上面,當你遇到兩難與衝突時,我們總是會有遇到的時候,勢必要犧牲其他的方面,而堅持維持健康與減重方式的優先。

這個減重方式的中心理念就是「人的身體會自己尋找缺乏的養分」,所以光是靠一份食譜要完全改變一個人的飲食習慣與風格是很難的,但是作一些調整卻是比較可能持久的,食量與熱量也不應該減少太多,避免人的身體進入饑荒模式,在饑荒模式中,爲了提高活下去的機率,身體的新陳代謝反而降低,體脂肪累積增加,消耗的是肌肉而非脂肪,這對長期減重反而不利,想長期減重不能讓自己短期飢餓,這種劇烈的方式,一定會復胖。

「少吃多動」是減重的中心思想,但是這個方式的關鍵是將『少吃』定義成少吃不合適的食物,總攝食熱量則只要略為減少(5%~10%)即可。三餐要盡量讓早餐與午餐比晚餐豐富,每餐都不要缺少,避免跳過一餐造成飢餓狀態。其次,要禁絕不合適的食物,其中最容易作到的就是不吃油炸的食物,這應該是不難達成,外食就不要點油炸的食物就好了,一般餐廳都有這個選擇。

再來是用餐時不要飲用碳酸飲料、酒、果汁等,這些飲料有熱量,而且通常用飲料並不會減少食物攝取,我們人類似乎有兩種胃,好像吃的胃和喝的胃是分開似的。即使是DIET零熱量碳酸飲料都要盡量避免,碳酸飲料容易增加其他食物的進食量。這應該也是不難達成,外食就點礦泉水就好,一般餐廳都有這個選擇。真的非喝拿鐵咖啡不可時,零脂牛奶是你唯一可接受的選擇。

食物上,在台灣比較難的應該是最後這一點,不能吃白米飯,或是白吐司麵包,因為精緻的澱粉太容易消化,容易快速增加血糖濃度,而這會促進脂肪的累積與糖尿病。取而代之的應該是用雜糧飯或糙米飯,一般素食餐廳買得到,但是普通自助餐就沒有了,總不能每天外食都吃素,這也不太可能作到。我用的方式是改以全麥吐司麵包或雜糧麵包為主食,到一般餐廳盡量點菜,如果有附白飯也不吃,自己到餐廳前先買好全麥吐司/雜糧麵包,一片全麥吐司或是半個雜糧麵包,大概就可以足夠作為一餐的主食。需要一點勇氣在和別人吃飯的時候拿出自己的全麥吐司/雜糧麵包,不過這是自己的選擇,你自己的健康,一般朋友其實都蠻能接受,雖然很少人會接受我邀請他一起用全麥吐司/雜糧麵包。

最後是運動,這可能也是對一般人比較不容易作到的事,但是如果這是你人生最優先的事,應該沒有什麼是不能克服的挑戰才對。最低的運動量要求是週一到週五,每天至少運動30分鐘,必須運動到講話會喘的程度,如果你邊跑跑步機還能和家人聊天,這個運動強度就還不夠。我自己是要求週一到週五每天運動一小時,因為週三、週五原本就在舞工廠學踢踏舞,只需要一、二、四再自己找地方練習一小時就夠了。

以半個月來看,中間還有一個中國舊曆年的年假,我覺得效果極好,過完連續年假,大吃大喝,居然體重沒有增加,真是值得推薦的減重方式。

2009/02/01

悠遊

坐在民權東路與復興北路口的星巴克咖啡二樓沙發裡,望著整片窗戶外的綠葉,看似溫暖的陽光灑在樹葉上,耳裡傳來馬友友演奏的探戈舞曲,桌上是今天的冰香草拿鐵,很高興我今天來參加了這場活動,彷彿又重回了大學生的生活,雖然知道哪只是一種感覺而已,事實上,時間的巨輪從不停止轉動,也沒有倒轉的可能,真的倒轉,也不一定知道該怎麼做會比較好。


昨天在奧羅的中山運動中心聯歡時,一位過去同期的土風舞朋友,推薦我今天在中山國中旁的台北市民有區民活動中心的悠遊土風舞社活動,每月第一週的週日,早上10點到12點敎舞,約可以學到三到四首舞。這位朋友向我推薦時,十分熱情,還請人特別拿來一張聯歡的舞單給我,其實,我當下並沒有答應,支吾其辭,後來離開場地後,才想到YES MAN的態度不應該只有對家人而已,更重要的是對外界展現出來的機會的回應,所以答應自己要來參加這位朋友推薦的「悠遊土風舞社活動」。

由於第一次去,估不太準時間,連續假期最後一天起床也比較晚,到達時已經過了半小時,只學到兩首,「迷途者」和「可布西特」,彷彿是在告訴我,我是個迷途的旅客,該是歸來的時刻了。我想土風舞是個很奇特的社群,即便不相識,我們對相同的音樂、相同的舞序,有十分類似的美好回憶,一首舞如果可以長久流傳下來,通常是它的音樂或是舞步有可以帶給人快樂的力量,而這個記憶是屬於整個社群的,好聽的歌曲,幾乎人人都愛哼,跳起來優美的舞步,幾乎人人都感覺一樣。這也是為何這麼多世代的土風舞舞者都能在同一音樂裡享受與欣賞,絲毫沒有年紀的隔閡。

許多大學時候的嗜好,往往在畢業後中斷,為了事業,為了出人頭地,我們常常放下沒有實質效用的嗜好與休閒習慣,忙於工作,疏忽了娛樂。就這麼十多年過去了,當工作事業有了一定的成績,不再汲汲營營於世俗的成功地位,似乎又會希望尋回一點失去了的烈火青春,重新再點燃自己舊日的浪漫情懷。

悠遊土風舞聯歡

註:跳土風舞十分省錢,也十分歡迎有興趣初學者,舞曲雖有難有易,欣賞音樂也是可以ㄚ。
關於作者:認證理財顧問黃柏仁,致力於上班族之理財規劃服務,按這裡到上班族投資理財部落格閱讀更多文章
網路轉載規定 任何實體出版轉載需事先取得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