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框架問題(Framing)表示在不同的提問方式下,雖然可以選出同一種的結果,但是實際上人往往不會選出相同的結果,表示提問的方式會影響一般人的選擇傾向,而上班族在思考如何投資理財時,也會被選擇框架因素所影響。
最常見的案例是萬聖節的挑選糖果實驗,實驗針對很多小朋友進行,如果一個小朋友,第一次被給兩種糖果,他可以從兩種糖果選一顆,然後第二次又被給相同的兩種糖果,他可以再從兩種糖果選一顆,小朋友可能會兩次都選擇兩種糖果他比較喜歡的糖果,而得到兩顆他喜歡的糖果。但是,如果小朋友一次被給兩種糖果,他被告知可以從兩種糖果選兩顆,且可以選兩個相同的糖果,小朋友在這種問題下,通常會兩種糖果個選一顆。
由這個實驗,我們可以發現,同時給多個選擇,且每個選項都可以同時選的時候,一般人會有平均分配的選擇傾向,這就是一種選擇框架的問題。人往往不是真的科學地根據自己的需要或想要來選擇,而是習慣性地根據被提供的選項來選擇,雖然平均分配往往不是最科學客觀的選擇,卻是最容易做出的選擇。(這讓我聯想到,單一選區兩票制可能也會出現這種問題。)
另一個行為財務學研究則是觀察美國退休基金的選擇,發現如果公司所提供的退休計畫中股票基金較債券基金多的計畫,會比公司所提供的退休計畫中債券基金較股票基金多的計畫,最後投資在股票的部位會較高,也就是說公司所提供的退休計畫中,如果股票基金的選擇項目越多,最後員工選擇的股票基金部位也會較高。
這也是很多金融機構的財富管理業務,做完免費理財規劃後,推出產品時的設計方式,當你推出多種產品來包裝原本銷量較少的產品,可以促銷原本較少人購買的單品。例如用連動債來促銷原本很少人買的美金債券部位與連結某商品的選擇權。原本很少人會想直接買的連結某商品的選擇權,由於提供多個連動債選擇,往往就能促銷這些選項。如果他想多促銷一些債券部位,推薦的建議中就可能會出現五個選項中,四個是債券類,一個是股票類。
Brad Barber談投資人教育 心得紀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