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27

跨時間選擇的不對稱折現率(跨期選擇)

TED看到一段Dan Goldstein的演講,說到他研究的主題是如何讓人提高儲蓄率,也就是我之前也聯想過的比喻,儲蓄就是未來你與現在你的拉鋸戰,多數時候現在的你會贏,因為未來你沒有經過現在你沒辦法發聲,而我認為,理財規劃就像是顧問在幫未來你與現在的你談判,有機會讓現在你與未來你妥協出較合理的計畫。

去找了他的網站,讀到這篇有趣的論文,題目是跨時間選擇的不對稱折現率(Asymmetric Discounting in Intertemporal Choice),他的論點是說,為何這類問題的問法會讓人有不同的選擇,是因為問法會讓人思考的順序不同,而順序讓選擇不同,如果改變預設的思考順序,就能改變選擇。

他的實驗顯示,如果你問一個人現在可以得到50元,或是選擇等待3個月,可以得到更多錢的獎勵(例如75元),看被實驗者的選擇。或者另外一種問法,問如果你3個月後可以得到75元,或是選擇提前到現在拿,但是必須接受比較少的錢(例如50元),藉此計算兩種問法的折現率。實驗顯示,延後獎賞的折現率遠大於提前獎賞的折現率(約一倍),第一種問法需要更多的錢你才願意延後,第二種問法只需要較少錢(的倍數)你就願意3個月後拿。

他的論點與實驗指出,這是因為第一種延後型的問法,預設(隱含)的順序是會讓人先去思考險在這筆錢可以如何花用,後想到未來這筆錢如何花用,第二種提前型的問法則相反。而由於人類思考的能力與腦力空間有限,先想的問題會占據腦力,讓後想的問題強度變弱,於是現在你會勝過未來你,而有較大的折現率。

這論點看起來,很可能有提高儲蓄率的效果,意味著我們應該在討論與問句中,提早討論退休金的金額與花費的可能方式,先談65歲退休的金額,再談60歲退休的金額,再逐步看往前提前退休的金額。

沒有留言:

關於作者:認證理財顧問黃柏仁,致力於上班族之理財規劃服務,按這裡到上班族投資理財部落格閱讀更多文章
網路轉載規定 任何實體出版轉載需事先取得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