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11

讀《資本主義與自由》三

傅利曼認為對高等教育的資助,是很難說有必要的,一般的國民教育,可能由於地域性的關係,有地域性的獨占需要政府來執行,否則鄉村地區靠市場可能不會產生學校,且給予基本的國民教育也有外部性的效應。

職業教育與高等教育,由於對購買的學生有技能與收入的提高效果,應該讓市場來決定供需,而且由於人們原本就會遠離家園來攻讀大學,並不需要由國家在各地區都蓋大學。而且即使因為外部性的效應,認為高等教育可以培養國家棟樑,補助方式也不該用資助大學的方式。

類似我們五年五百億的資助大學方案,會造成大學的發展方向受到政府的領導,而這種中央集權的計畫型領導,會限制大學發展的自由,比較好的方式,是資助上大學的學生,比較像以利息補貼方式資助大學生的學生貸款,甚至可以直接發放獎學金或津貼,資助學生的好處是讓學校收費與發展可以依市場機制,例如原本資助大學方案下學費2萬,資助學生下學費可能漲到3萬,但每位學生補助1萬,實際上學生負擔還是相同2萬,但是由於學生有動機(誘因)節省學費,他們會去挑選真正對他們有意義有幫助的學校來讀,所以補助可以多元化大學的發展,分配補助的方式會從中央集權,變成朝學生的選擇而分配。

如果以100萬名大學生,每年發100億的資金給大學,改成發給全部學生,則每位學生可以得到10000元的學費補助,只要開放學校學費價格浮動,學校從拼命討好政府的評鑑,改成更尊重學生想要的需求,學生想去的學校就能獲得更多補助,應該會增加大學學生與教授的自由。

沒有留言:

關於作者:認證理財顧問黃柏仁,致力於上班族之理財規劃服務,按這裡到上班族投資理財部落格閱讀更多文章
網路轉載規定 任何實體出版轉載需事先取得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