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18

再讀智慧型投資人The Intelligent Investor三

若要以股票價格作為績效的計算基礎,必須選在相距夠長的時間,例如十年以上,兩個時間點市場的平均估價接近,例如價格指數十分接近,加回配息,來看兩種不同選擇的績效差距。即使高點有賣出來實現獲利,也必須等到下一次低點的時候,才能判斷是否有真的獲利。經理人也應該使用相同的方式評估,而不是認為任何市價與他無關,或短期波動與他有關。

如果以12倍前五年平均盈餘買進,價格跌到5.4倍五年平均盈餘,如果計算沒有錯誤,投資人應該忽略這種一時的價格暴跌,甚至如果有勇氣,應該在這種拍賣價繼續買進。

若要以股票價格作為投資決定的輔助工具,可以單純擇時(Timing),或是依據價格的合理性(Pricing),防禦型投資人以長期投資為主,只要買進價不偏高即可,不需像積極投資人,在價格高於合理時賣出。

技術分析的系統一段時間常會失敗,可能是因為時期改變了,或說刻意挑選的時段過了,或是越受注意的系統,最後會改變了市場的趨勢。依據價值投資,則只是表現得像個理性的生意人。投資人要在波動中依據價值獲利,有可能,但也有困難,因為波動循環的長度與幅度並不穩定,太長的循環,讓等待的資金無法賺取股息,即使將來低價買進也可能補不回來。

實行買低賣高策略的積極投資人,心理上要能接受,你經常會賣太早與買太早的情況。若以中間價120%賣出,卻發現股市繼續漲到中間價的290%,在中間價80%買回,卻發現股市繼續跌到中間價的30%,你是否還能認同買低賣高策略?如果不能,則你很容易在這種操作過程,變成投機者而不自知。一種改善的策略是逐步賣出與買進。

買低賣高的困難在於你必須成為一種特殊的人,免疫於大眾的樂觀或悲觀氣氛,只專注在價值上。不如買進持有來的容易,買進持有者只需要一有錢就買進不算太貴的優良公司股票,然後就不再去注意價格。股價的高低,該由總市值相對於私人擁有類似公司的價值決定。小股東優於小合夥人在於只要價格夠好,他隨時可以用市價賣出,若太憂慮市價反而將優點變成缺點。(有名的市場先生的比喻)

不在急漲後買,不在急跌後賣。(不單因價格變化而買賣)

投機者從價格波動預測獲利,投資者則等待價格跌到合理水準買進持有。為了避免等待市場低點而失去配息,投資者合理的方式應該是一有資金就買進,除非市場價格偏高。

沒有留言:

關於作者:認證理財顧問黃柏仁,致力於上班族之理財規劃服務,按這裡到上班族投資理財部落格閱讀更多文章
網路轉載規定 任何實體出版轉載需事先取得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