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04

讀《資本主義與自由》二

傅利曼對政府功能所建議的限制,針對控制發行貨幣的央行,最怕獨立機構做出意外的錯誤動作,傅利曼認為美國大蕭條就是當時政府貨幣措施錯誤,造成貨幣存量減少,而形成劇烈的經濟收縮。

他建議,應該立法讓央行受到原則性的限制,央行的自由裁量權應讓貨幣存量逐年增加3%~5%之間。這和我國央行自己所訂立的目標區,M2年增率在2.5%~6.5%之間類似。雖然這個目標區,央行理監事會可以自己改,至少很類似傅利曼的建議,台灣央行屬於懂得自我克制的一類。

關於國際金融與國際貿易。傅利曼建議,讓外匯自由浮動,因為讓國際收支平衡的四種方式中,一、儲備貨幣的增減(出超國增、入超國減),二、國內外物價的調整(出超國通膨、入超國通縮),三、改變匯率,四、國家直接管制貿易。只有匯率調整可以是完全自動的,不需受政府控制。撤銷貿易(非關稅)障礙。單方向先撤銷自己的關稅,關稅其實傷害我們也傷害其他國家,先走向自由貿易者,將獲得龐大的政治與經濟力量。

傅利曼認為凱因斯派主張的政府支出增加,能造成經濟擴張是一個迷思,因為替代私人支出,政府舉債會替代其他借款者的支出,乘數效應幾乎不存在(遠低於預期),經氣衰退時制定的支出計畫,往往過了衰退期都還沒實施,對總支出的影響往往是加劇後來的擴張,而非減緩衰退。想用政府支出來緩和經濟循環的平衡論,對自由最大的傷害,在於它不斷助長政府擴權、政客謀取私利。想緩和經濟循環,用稅收調整也是一法。對財政的建議是不考慮穩定經濟,而只思考社會想透過政府而不是個人去做的事,且只做這些有共識的事。

沒有留言:

關於作者:認證理財顧問黃柏仁,致力於上班族之理財規劃服務,按這裡到上班族投資理財部落格閱讀更多文章
網路轉載規定 任何實體出版轉載需事先取得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