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1/09

PJHUANG社團之團體經營思考

以下的想法是從「教養的迷思」所摘錄出來,希望能輔助PJHUANG社團之團體經營策略規劃:


教室中學生間會形成團體,學生反抗挑釁老師的遊走老師規定邊緣的行為,通常是希望贏得學生團體的認同與地位,也因此,會向老師打小報告的人,通常會被學生團體排斥。學生不會認為老師和他們是同一類別。但是老師還是對學生團體有很大的影響力。因為老師可以把一個學生放在大家注意的焦點,成為笑柄或成為羨慕的對象。老師對學生有長遠的影響。

子團體的分類,會形成團體對立,如果不幸分成閱讀能力好與閱讀能力普通的兩隊,則對立效應會使閱讀能力普通的一組貶低閱讀的重要性,而去發展其他特色,以便和對立團體區別,甚至走向反閱讀,這會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糟。好老師會讓他的學生團結,有很強的向心力,老師是個不屬於這個學生團體的領袖,但是他可以讓團體認為自己是有能力、肯苦幹的人。老師的方法是影響團體的常模、成員態度及何謂團員的適當行為,甚至不需大多數人,只要幾位核心份子受影響就夠了。領袖要界定誰是「我們」誰是「他們」。領袖要塑造這個團體的形象,也就是團體對自己的看法。

好老師要讓學生班級有同舟共濟的精神,甚至是學生認為自己是一個從事秘密、不可能的任務的勇士,這個自我分類,讓學生即使後來分開到不同班級,都還是如此自我認同。孩子認同團體的不同,最後甚至可能造成IQ平均值的不同。而自我分類常常受到刻板印象影響,例如性別、國籍與膚色。老師可以幫助小孩的方式,一是營造背景相似的班級,例如男子學校、女子學校與使用制服的效應,二是給無傷害的分類,避免有害的分類,例如男生對女生、聰明對笨蛋、有錢對沒錢。訣竅是保持分類的平衡,有時是這個,有時是那個,當難以分類自己時,也許就能形成一個團結的全班級團體。三是提供班級團體共同的敵人,例如班級對班級或高中對高中的競賽,一致對外。領袖的責任是給團體一個共同的目標,使他們團結起來。

團員會將他之前學過的知識、技術、經驗與意見帶到團體中,有些會被團體留下來,有些會被團體要求改變,團體對附和的要求是有限度的,有些是義務,一定要依從,有些則是可以自由選擇。態度是可以傳染的,只是好的壞的都會傳染。

對「P團」來說,我需要定義團體的常態模式、團體成員的態度,以及團員的適當行為,掌握指定團員成為團體注意焦點的方式與權力,定義誰是「我們P團的人」誰不是屬於我們的他們,描繪「P團團員」的自我形象,讓成員的背景或使用的網路工具盡量一致,定義團體必須附合的義務,設計無害的子團體分類方式,為「P團」成員設立一個假想敵,一個P團的共同敵人,讓大家團結在一個共同的目標之下。

沒有留言:

關於作者:認證理財顧問黃柏仁,致力於上班族之理財規劃服務,按這裡到上班族投資理財部落格閱讀更多文章
網路轉載規定 任何實體出版轉載需事先取得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