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8/09

人人有大學念有什麼不好?

今天的新聞節目充滿了一個極其沒道理的新聞,很多主播與主持人都在對今年有人只要7.69分就可以進入大學成為大學生發表評論,多數的論點是覺得太寬鬆的入學標準,會導致大學生品質變差,大學生也會找不到工作,這真是毫無根據的推論與批評,這就好像以前社會裡有田地的人可能就是富人,可是政府施行三七五減租與農地放領之後,佃農都沒了,人人是有田地的人,然後你在批評這樣有田地的人就不能算富人了,覺得人人田耕是不好的事一樣,毫無道理。


教育水準的提高可以讓一個國家的人民相對於世界上其他國家的人競爭力提高,今天如果是進入大學的門檻降低,表示我們全體國民受教育的機會普遍提升這有什麼不好呢?台大醫科或是台大電機或是台大法律畢業生的競爭力,並不會因為其他新設大學的招生幫助了其他以前沒辦法受大學教育者,而讓自己的受教權受損,或是變的沒有競爭力,事實上,能進入台大醫科等第一志願的菁英,還是一樣地接受了菁英教育,我們還是知道哪些學校是第一志願,放寬接受大學教育的標準,讓更多人受教,普及教育,並不會影響這些台大醫科等第一志願的菁英的任何權益,反而是讓全體國民有機會受教育,學習知識。

如果能受大學教育的人變多了,也許比例上某些人會開始增加失業率,但是這些失業並不是在一流的菁英上,事實上,原本能力好的人,還是一樣會有需求,一樣能得到好工作,只是大學畢業不再是衡量菁英與否的好標準而已,因為全體教育水準的提升,想要高於平均水準的能力,你需要更準確的分辨方式,這就像幾十年前台灣只要能初中畢業就算是社會菁英,有知識的人了,現在初中畢業實在在全體台灣人之中,不算是很好的分辨平均水準的方式,平均水準的提升,對台灣整體而言是好事,降低門檻讓人人有受教權,反正我們有也足夠的學校與設備,為何而不為呢?讓人人都可以有系統地學習知識。除了降低考試門檻,我覺得應該更進一步,招收成人進入大學,讓在職的上班族成人,即使四、五十歲,當年沒有機會上大學,現在希望學習知識的人,也能來上大學,學習知識與運用知識的方法,才是台灣向上提升的方式,根本不該貶低7.69分就可以進入大學的成就。

與其擔憂入學門檻,更應該注意的事應該是大學能否適當地傳遞知識,能夠讓進入大學與一個人,在離開大學的時候,成為一個熟悉知識,熟悉知識的取得方法,熟悉運用該知識領域所常用的工具,養成學習知識的習慣,養成運用知識在實際生活與職場上習慣的人。普及的大學教育的關鍵不是學生進來之前的水準,而是畢業時,大學教育到底在他們身上培養出了哪些習慣,是否讓他們在未來的人生中,能運用他們在大學教育中養成的習慣發揮出多少個人的潛力,能為個人、家庭與社會做出多少的貢獻。

10 則留言:

Albert Hung 提到...

我也覺得人人唸大學沒有什麼不好?!

只是這些大學要自然去面對競爭...什麼大學倒了政府要幫忙撐住之類的,那就免了!
沒有競爭力的大學,如果未來倒閉,那也是自由市場競爭下的結果。

人人都有大學學歷,社會整體的知識水準也會隨之增加。
以後的農夫、工人都是大學生,我不覺得有什麼不妥??

唯一的問題在於社會對於大學生的態度要改變。以前大學生少,感覺大學生就要有多好的待遇,或者多亮眼的前途。
現在大家都是大學生,自然就要面臨一定程度的競爭與挑戰...

說什麼大學生失業率高,那是記者太自做多情。誰說大學生就一定享有高收入或者好工作? 有能耐的,自然可以爭取的到好的機會!

許利銘 提到...

如果大學沒有接受政府補助,所有款項都是靠自己支付,那的確沒什麼好反對的。

但是事實並非如此。

不過教育部管得也太多了,又說要隨市場機制淘汰,又限制人家學費不能調整,矛盾啊矛盾!

bill 提到...

我有個想法,就是政府對高等教育的補助,不要給學校,而是給在學學生。 並且不論是專科還是大學,公立或私立都是補助同樣數量。 然後學費自由化。

一方面不會有學校的量太多瓜分教育經費問題(反正是按學生人頭補助)。
一方面不會有目前國立的學校品質較好,拿的補助較多,學費卻比較便宜的現象。

許利銘 提到...

bill,

第一次聽到這樣的主張。我覺得是相當好的idea!

北歐有些國家好像就是這樣做的喔!只要是唸大學都可以申請一筆補助款。

Pojen Huang 提到...

按人頭補助?那要不要按人頭課稅呢?追求數字上的公平,有時候不見得會是對全體最好的政策。如果優秀的人沒有優秀的學校可念,就不只是資金外流,可能連聰明都要外流了,需要反覆思考謹慎行事。

我以為,正是因為我們的稅金在補助教育,教育的目標更應該是讓人人有大學念,我比較相信大學教育能有助於一個人的終身學習習慣培養。如果擔心大學生沒有學到東西,應該是更努力去改善教育的內含,而不是重回菁英教育的路子,只有極少數人能受教育。

Unknown 提到...

较以前,现在的经济有了一个飞速的发展。现今的本科生的含金量远远比不上以前。是的,人人都可以有大学读,就好象曾经每一个人都可以读义务制教学一样!

FollowMe 提到...

學習能力太差或是沒興趣不用功才會只得7.69分。沒有興趣及正確求知學習態度,大概是為了那張求職必須的文憑吧。

台灣教育偏向學店商業化的投機式教育,學生自然只學到投機取巧的鬼混技倆,拿了文憑證明自己有花錢花時間買到學力,但不等於自己有真正實力來面對工作的挑戰,這是兩碼事。社會工作再職訓練教育還是要重頭開始再學習,如學習能力太差,業績不佳,就得炒魷魚家裡蹲,蹲太久的,沒面子的,難免憂鬱上身,最不幸的,不是燒炭,就當搶匪或遊民;既使最優的企業大老闆,不是投海去?孰能告訴答案呢?

目前的教育,只是強調學習競爭,學習飛蛾撲火,其他的苦難人禍問題大概是無解吧。
功利加工掛帥的社會,人人盲從大學教育有時也會害死人。很多受過高等教育的,在日常生活面皆處於腦殘狀態,笨手笨腳的『身障』者需要服侍的不在少數。

dicksonchiou 提到...

有些學生本來不接受大學教育的話, 可以在
技職學校學得一技之長, 但是現在都上大學
了, 這四年對這些人有幫助嗎?

企業有些工作現在找不到人了, 因為一沒有
足夠的專業人員, 二來大學生也不願意做這
些工作, 所以失業率也會上升

以後的農夫、工人都是大學生? 我也覺得很好, 問題是大學生不願意當工人農夫啊

Pojen Huang 提到...

如果技職教育真的能給人很好的出路,高薪高成就感,則學生應該自然會被吸引過去才對,讓學生自由選擇,而非關上大學之門,強迫人家去技職教育。

如果你問我,我認為大學教育可以有很大的效果,知識可以有很大的力量,如果現在的大學教育沒有產生這個效果,我們應該想辦法改善,而不是以為大學門小一點,就會教育效果比較好。學生如果真的不好,沒有養成學習習慣,對大學而言,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要讓他畢業,不是嗎?

shihlon.chen 提到...

我不覺得人人唸大學有什麼好
也許你會說~這是公平~這是普及~這是工人農夫都唸大學的時代~
但是我要說~這是假公平假普及..

首先,大學教育並不是何不需要大學教育的工作,除非今天大學改去訓練大家一些技術性的東西,而非學術性的.就好比這樣說吧,一個工廠師父需要鍛鍊他的工藝技巧,判斷加工程序是否合理,是否可行,程序可否縮短,品質如何提升,但是一個工程師,卻是著重於設計是否創新,設計是否優良,設計是否在理論上解決工程問題.一個工程師並不需要工藝技巧,實務上他只需了解製程問題,用以改善他的設計不只解決問題還能兼顧製造需求.所以,你讓一個工廠師父花四年時間在大學學理論,沒有很多實習工廠課程,大學文憑對他來說就是一紙詐騙證明.

如此一來,大學為了照顧這些其實不用唸大學的人的生計,只好大學綜藝化,大學技職化,變成高不成低不就的怪胎科系.

人人有大學唸有什麼不好?很好啊
這不過是把民粹主義加諸在務實主義之上
完全漠視了實際造成的社會負擔跟困擾
在台灣人們常常有一種錯覺
任何問題只要人人參與人人投票人人都有機會
就是問題最好的解決辦法
這就叫進步跟民主~
但事實上
這就跟減稅經濟馬上好一樣
口號式的愚民罷了

關於作者:認證理財顧問黃柏仁,致力於上班族之理財規劃服務,按這裡到上班族投資理財部落格閱讀更多文章
網路轉載規定 任何實體出版轉載需事先取得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