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我有一篇「做勞方還是做資方,是窮與富的差別」試圖說明在這種現況下,上班族該怎麼辦,現在剛好再重新拿出來討論,假設勞動總收入一樣,一個上班族應該要想辦法讓自己變成擁有較多證券交易所得,與較少的薪資所得的人,也就是如果你在上市公司工作,爭取較多比例的勞動總收入以員工分紅配股的方式發放,可以降低自己的薪資所得稅負擔,雖然已經有最低稅負制以防繳稅太低,但是員工分紅配股還是沒有全部金額納入所得稅,因為最低稅負制還有600萬的扣除額。分紅配股的證券交易所得(可處分日次日時價與面額差距)納入最低稅負制還是優於薪資所得。
如果不在上市公司工作,或是沒有員工分紅配股,則另外一個方式就是將投資的利息所得盡量轉為證券交易所得,由於公司的盈餘有多種發放給資方股東的方式,細選公司的盈餘發放習慣,也有助於改善所得的機會,第一個常見的方式就是選擇配發股息中可扣抵稅額比例高於自己所得稅稅率的公司。除此之外,對於公司可扣抵稅額偏低的公司,應該選擇公司會以買回庫藏股方式,拉高股價,等於近似於讓公司的盈餘以證券交易所得的方式發還給股東,不過這必須小心避免在高價區護盤的公司,而是選擇會在低價區(低本益比)時買回庫藏股的公司,最好是低於淨值時買回庫藏股。另外應該注意公司採盈餘轉增資配發股票股利的方式,並沒有實質上,將公司累積盈餘轉為股東之證券交易所得的效果。
創業當然也是個不錯的方法,但是一開始既然會成為上班族,可能對創業這個點子應該是比較不敢嘗試,覺得風險較高,不過證券交易所得不需需課稅,或是稅率較低的特點,應該會鼓勵上班族勇於創業,因為潛在的報酬較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