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8/06

不確定的國界(魯賓的經濟主張)白宮生活

魯賓描述他與柯林頓在白宮的關係,他說他總是喜歡在會議中坐在最遠的角落,因為有一點實體的距離讓他安心,並能用較客觀的角度觀察,以較超然的觀點評論,而非擠近總統想影響他。魯賓總是對柯林頓坦白說出想法,因為在總統或執行長面前,一般人總是說話點到為止,說總統想聽的話,如果人人都不說實話,這個總統或執行長將必須在沒有獲得充分資訊的情境下做出決定。魯賓這讓有點距離的感覺,我聯想到彼得杜拉克的旁觀者,可能也是因為他在進白宮之前,其實和總統沒有私交,私交上保持距離的策士其實比較能提出諍言。


魯賓為了面對媒體,花了很多工夫,我認為他的結論值得任何想接觸媒體的人作為參考。第一是可以攻擊問題,但是決不能做人身攻擊。第二是要簡單說明,避免冗長散漫的回答。第三是要比平常有活力。第四是要知道你想要達成的目的,從這個角度去回答。避免尖酸刻薄,也要避免因為太簡化,而使得訊息比原意還要強烈,這裡似乎可以用愛因斯坦的話來描述那種剛好的程度,每件事情應該用最簡單的方式來表達,但是又不能過度簡化。(Everything should be made as simple as possible, but no more simple.)例如:圓周率PI不應該被簡化成3.2。

魯賓對政府的觀察是,美國的民主政府其實是多頭馬車,相對於企業的單一目標獲利,公部門有多種相互衝突的目標,而美國憲法的制衡精神,讓政府有多個決策中心,例如國會、行政部門、法院、州政府、地方政府,每個單位負責的對象不同,還有選民喜惡與媒體的呈現,都會影響決策的均衡。企業則中央集權的多,魯賓認為改革政府,讓他比較像企業,應該可以改善效能。

魯賓把美國健保改革的失敗歸咎於改革的規模太大,占14%GDP,既得利益團體以廣告的方式攻擊健保改革計劃,內部整合意見的過程也不理想,牽涉很廣,但是很多相關單位並不熱衷改革,最後因為與北美自由貿易協定衝突,選擇先執行推動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經濟改革方案。政治人物的立場,例如是否支持槍械管制,是否支持在軍中容忍同性戀,都會對選民產生深遠的影響,魯賓認為柯林頓在這些項目上的政治敏感度很高,他則是遠不及這些白宮人物的水準。

沒有留言:

關於作者:認證理財顧問黃柏仁,致力於上班族之理財規劃服務,按這裡到上班族投資理財部落格閱讀更多文章
網路轉載規定 任何實體出版轉載需事先取得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