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8/25

不確定的世界(魯賓的經濟主張)市場心理

1999年魯賓回到華爾街,6年的時間,發覺自己已經和市場脫節,市場的交易量是他所熟知的數倍。魯賓說當時市場上的評論讓人想到1929年在崩盤前,耶魯大學學者費雪(Irving Fisher)宣稱股票已經來到一種「永遠的高原期」,魯賓說市場有點瘋狂,魯賓的判斷方式是,上市總市值超過GDP國內生產毛額,2000年3月該比率為181%,以及過高的市場本益比,2000年3月NASDAG本益比為82倍。


魯賓認為市場歷史中,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有投機過度的狀況。有些人以為這次會不同,有些人也認同高估但是卻繼續投資,認為自己可以不算太晚地賣出,如史坦哈特(Michael Steinhardt),只有少數人,如巴菲特同意這種看法且依之行動。魯賓認為太多人不懂風險,特別是年輕人,宣稱新的時代不再受景氣循環與傳統估價方式的影響,甚至以為像魯賓及巴菲特這樣的人是過時的無可救藥。事實是任何股票投資都應要務實地注意持股風險,採用嚴格的評估方式。

考慮風險有關的問題,第一步就是估算好處與壞處的機率,然後估算承擔風險所能得報酬和可能的虧損相當的地方,這就是期望值表的方式,也是風險決定的基礎。最大的麻煩是「罕見風險」也就是所謂「黑天鵝事件」,魯賓認為多數金融從業人員都是極端低估「罕見風險」,因為如果仔細考慮這些,你幾乎就不會從事投資或交易這行工作。你需要仔細思考要承擔什麼風險,以及減少或避免什麼風險。

魯賓的建議的投資是,根據公司的長期展望買股票,準備持有很長的時間,除非展望改變或是帳到不合理的價位。魯賓懷疑任何系統,1995到1999由於是大多頭,幾乎所有系統都管用,2000年後很多這些操盤系統都失去可信度。魯賓回憶自己的投資經驗,1973年他看到很多他熟悉基本面的公司股價下跌,他於是開始買進,一直到1974年股市觸底,他買進的部位下跌了50%,告訴我們即使是謹慎如他的投資人,都難以預測底部,預測谷底和預測頭部是一樣地困難,因為一切都不確定,只有事後回想時,你才知道最壞的情形已經過去了。投資人應該依據自己對風險的忍受程度,決定在股債間的資產配置比例。魯賓建議,依據投資大幅下跌時,你最大可忍受的虧損金額,作為你投資股市的最大限度。

沒有留言:

關於作者:認證理財顧問黃柏仁,致力於上班族之理財規劃服務,按這裡到上班族投資理財部落格閱讀更多文章
網路轉載規定 任何實體出版轉載需事先取得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