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財富管理業雇用大量資淺而沒有足夠專業的理財專員,把理財專員當做銷售產品與衝刺手續費業績的工具,許多金融業的產品設計部門又在壓力下,對產品的風險做出錯誤的分析判斷,才會不但賣給客戶會破產的公司連動債,自己自營的部位也買了不少同樣會破產的公司連動債,顯示他們連自己的錢在判斷風險上也是錯誤連連,才會一起虧損。
CFP™台灣認證理財規劃顧問業在台灣目前最具規模的應該是有兩類,兩者都是以理財規劃服務為主要重心,產品只是完成理財規劃的工具,一方面收取理財規劃費,另一方面也從產品的銷售與維持收取手續費與管理費,我想這兩者在這波風暴後都有可能蓬勃發展。這兩類分別是證券投資顧問公司與保險經紀人公司。
客戶在受傷之後,將更能認同有經驗與專業的理財規劃顧問,加上CFP™持有者以客戶利益優先的誓言,揭露所有收入來源的規範,會比年輕的理財專員對他的財富人生更有幫助。而以銷售手續費掛帥的本土財富管理業,可能將會有一波大洗牌,也許可能讓本土財富管理業開始願意接受理財規劃服務的模式,開始願意高薪僱用資深且真正有專業的CFP™台灣認證理財規劃顧問,給予專業的CFP™台灣認證理財規劃顧問更大的獨立空間,類似內部創業,替客戶真正做長期的理財規劃,讓理財規劃顧問分享理財規劃費、信託費、手續費與管理費。
第一類是證券投資顧問公司中擁有最多CFP™台灣認證理財規劃顧問,極力推動認證理財規劃顧問服務模式的公司首推「弘利證券投資顧問公司」,總經理劉凱平同時也是CFP™台灣認證理財規劃顧問協會的祕書長。另外,最近成立的「威世登證券投資顧問公司」董事長翁振國同時也是CFP™台灣認證理財規劃顧問協會的理事。以及「萬寶證券投資顧問公司」最近成立的基金部。這些證券投資顧問公司都雇用有CFP™台灣認證理財規劃顧問,並且願意支持理財規劃顧問不需要扛業績的壓力,沒有每月每季強推的產品一定要賣多少的目標壓力,讓理財規劃顧問真正能做到以客戶利益優先,不必賺會讓自己覺得心理不安的錢。
第二類是保險經紀人公司,僱用CFP™台灣認證理財規劃顧問,並強調與鼓勵認證理財規劃顧問服務模式的保險經紀人公司中,較大型的為「威盛保險經紀人公司」,董事長王信力同時擔任CFP™台灣認證理財規劃顧問協會的行銷推廣委員會委員。「宏觀保險經紀人公司」也雇用多位CFP™台灣認證理財規劃顧問,強調提供完整的理財規劃服務。
很遺憾遇上這幾個月的股市與債市風暴,不過危機既是危險也是機會,重新檢討過去的理財狀況,以及這次遇上巨大意外的風險後的財務損益結果,也許更多個人與家庭會發現,目前的金融機構所提供的產品銷售通路,雖然讓你可以買的到金融商品,卻沒有讓你的財務狀況更為健全,容易買到金融商品對你而言其實並不是最重要的一件事,能找到一位可以信賴的資深理財顧問,真正做好理財規劃,才是幸福人生的基礎。
如果你需要正牌的理財規劃,請認明CFP™台灣認證理財規劃顧問的商標。
6 則留言:
你是說這次危機是台灣認證理財規劃顧問業的機會,個人深不以為然,有CFP認證又如何,在去年此時任何人含(所有CFP認證的人士)有誰會認為雷曼,美林,AIG,會發生如此嚴重的危機,又有誰能洞燭先機提醒投資人不要買這些公司發行的商品,如今再說都是事後諸葛罷了!
只能說市場上沒有什麼事不可能,分析師,理專,cfp認證,等等頭銜都一樣高明不到哪去,這次這些人照樣虧損累累,你不也是一樣嗎?
冒昧問個問題:
元盛財富管理顧問有限公司所經營的實際業務是什麼,不知黃兄是否清楚?在投資工具上,他們是跟誰配合呢?
對威世登證券投資顧問股份有限公司之看法:
1.其網站還相當陽春,而且許多內容無法觀看
2.沒有任何公司介紹或經營理念,潛在客戶無法獲知任何有用訊息
3.看來跟一般代理境外基金之投顧無異
實在很難跟CFP或是全生涯理財規畫放在一起聯想,當然小弟只是就網站內容做粗淺判斷,如有謬誤歡迎指教
Jack,
這幾間機構都是由認同理財規劃宗旨的朋友擔任主管,我都認識有一段時間,很多位主管也都是CFP認証理財顧問。
元盛存在的原因我猜應該是因為保險經紀人公司不能向顧客收取顧問費,只能向保險公司收取銷售保險佣金,所以如果要做有收費的規劃服務時需要用一個非保經的公司來做。
一般代理境外基金之投顧往往只專賣一個基金公司的系列,威世登則是朝開放式的基金平台發展,希望取代銀行的通路,而由獨立理財顧問來開發客戶,其發起人與主要幹部都認同CFP的理念,認為做好理財規劃十分重要。威世登也取得經營私募基金的許可。
某種程度上,不同CFP執業者,還是有其主要與擅長的領域,這些公司間的CFP執業者,也應該在較為複雜的案件上彼此合作。
感謝回覆
我比較好奇的是元盛是收規畫費嗎?如果是,那他們在保險方面透過經紀人拿佣金,是否有做佣金揭露,投資的工具呢?是跟國內哪家金融機構配合?投資人還要額外付手續費嗎?還是跟香港方面的IFA公司配合呢?因為網站上有提到國際金融諮詢,我認識一些CFP,有的是銷售香港方面高佣金的投資平台,我大膽猜測,國內很多財務顧問公司,做的是香港當地的保單或基金平台,都是收取很高的佣金的,如果因為是CFP而再額外收取規劃費,一頭牛剝兩層皮,每家理財顧問公司或是投顧公司應該公開收費標準跟細則,特別是CFP認證的顧問,應該遵守CFP的規定(不知道協會是否有約束力,強制CFP應該公布收費明細,否則2年後不再給予認證),唯有讓執行細節更公開透明,才不會有假CFP之名,行不當銷售之實.黃兄認識這些公司的幹部或是負責人,期待寫一些他們的運作細節,好讓投資大眾能真正了解CFP跟別人不一樣的地方!
另起一文回應
回應「CFP™台灣認證理財規劃顧問業的機會」的其他問題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