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07

讀《投資心理學》

作者John Nofsinger在《投資心理學》書最後建議了提高自我控制的方法:

1.了解偏誤。
2.規劃明確量化的目標。
3.使用量化的投資準則。
4.真正地多角化投資。
5.控制自己投資的環境。例如:強迫自己一個月只看一次,只買賣一天,每年檢討,詳作記錄。
6.報酬率目標設定在和市場報酬率相同。
7.每年回顧自己所犯的心理偏誤。


一般投資人會有的投資偏誤:
從LTCM的案例,投資人對可能發生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區間,往往估得太有自信地小。
過度自信讓人交易頻繁。
線上交易助長知識幻覺與控制幻覺,導致過度自信。
害怕後悔造成處分效應,賣贏守虧。
賺錢的賣太快,賠錢的賣太慢。
以過去一年的最高價當參考點,導致不賣。
賭資效應讓贏錢之後,往往買進風險更高的標的。
蛇咬效應讓實現虧損後,往往過度謹慎不敢買進。
輸錢後孤注一擲想打平,往往買進風險更高的標的。
原賦效應讓人對繼承的投資組合不願改變。
記憶取決於高潮的強度與結束的感覺,年底暴跌或大漲,和緩漲緩跌更多相比,記憶容易造成誤判。
為了避免認知失調,我們回憶中的績效,往往高於自己實際的投資績效。
把每一個投資當作分別的心理帳戶,會造成無法以投資組合的方式衡量,作出最有利的搭配選擇。
代表性偏誤讓人投資於成長股或最近表現最好的基金。
熟悉性偏誤讓人投資於本國、本地公司,或自己就職的公司偏多。
短視、信心和社會認同造成了股市狂熱。
自製股利往往比公司現金股息有利,但投資人卻偏好現金股息。

沒有留言:

關於作者:認證理財顧問黃柏仁,致力於上班族之理財規劃服務,按這裡到上班族投資理財部落格閱讀更多文章
網路轉載規定 任何實體出版轉載需事先取得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