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市場價格相對偏高以外,還有什麼能幫助決定減少持股的徵兆呢?
在《空手的勇氣》中,作者黃國華應該算是講到了兩個相關的故事,和三個訊號。最主要的教訓是,他反覆說了最多次的事情,在2007年10月之後他轉為空手,因為聯準會迅速開始降息兩碼。他還提到在2008年1月,自從他翻空後四個月,台股在7500跌深反彈,他也陷入是否要進場作多的猶豫中,沒想到FED又破天荒降三碼,所以即使漲到五月9300點,他也還能忍住。
作者黃國華回憶自己當上自營部主管時,在2000年4月出清持股,結果躲過5000點下跌的快樂回憶,當時讓他決定出清的關鍵數字,是美國躉售庫存數字增加太快,半年以上的庫存增加,就可能引發來自庫存的通縮(跌價)。
他還提到三個參考訊號:第一,當BDI下跌時,股市也會下跌。第二,密西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也與股市密切相關,跌破八十,就要警覺消費不振。第三,台灣外銷訂單年增率,兩續兩個月年增率低於10%,代表出口警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