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和Smart智富雜誌的記者與攝影聊天時,聽到一個有趣的訊息,他們幾乎都同意台灣股市的漲跌和他們雜誌的零售發行量有很高的相關性,他們出版社裡有一面零售發行量的圖表,今年十月的Smart智富雜誌零售發行量大漲,發行量每天由7-11提供回報,他們每天都會看到銷售量的高低,十月時賣到四刷,數字在圖表上已經破表,十一、十二月則都下跌。這似乎可以作為台灣股市的人氣指數,十分即時,而且應該都是散戶與平常不太注意股市的人,特別會對這個理財雜誌零售發行量產生影響,不像市場交易量其實受大戶與法人影響高於小額投資人。觀察股市氣氛時,其實重點是股票在哪種人身上,當多數股票在堅定的長期投資人手上時,股市將會打底,當多數股票從堅定的長期投資人手上轉到臨時起意隨意進出的普通投資人身上時,股市隨時可能下跌。
當然這也可以算是後見之明的心理謬誤,畢竟我們現在已經知道十月是今年台股的高點,回頭解釋都可以找到有最漂亮的相關性的指標,只是這次我講的是Smart智富雜誌零售發行量指數,也有可能別人會發現其他的指標,也有相似效果。真的要我依據這個雜誌零售發行量指數來交易,我想我是不敢的。不過聊起天來倒是很有趣的現象,茶餘飯後到也是一個聊天的話題。
對這位上班族朋友的主要建議有兩個方向,一是依據財務目標的年限來決定該筆金額的投資配置方式。二是雖然她有短線投資大幅獲利的經驗,所以對自行選股有很高的期望,還是建議她撥一半的可投資資金到被動投資的指數,自己和指數比賽看看,一年後如果哪種方式勝出,再多使用那種方式多一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